14地球的結構改_第1頁
14地球的結構改_第2頁
14地球的結構改_第3頁
14地球的結構改_第4頁
14地球的結構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地球的內部圈層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的外部圈層地球的外部圈層 桃江七中桃江七中劉勛國劉勛國 閱讀閱讀(P25)(P25):認識地球內部結構:認識地球內部結構 1. 1. 科學家是通過什么手段來了解地球內科學家是通過什么手段來了解地球內 部結構的?部結構的? 2. 2. 什么是地震波?一般有哪兩種?什么是地震波?一般有哪兩種? 3. 3. 比較兩種地震波的特點。比較兩種地震波的特點。 地震地震(earthquake)就是就是地球地球表層的快表層的快 速速振動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地動。它就象。它就象刮刮 風風、下雨下雨、閃電閃電、山崩山崩、火山火山爆發(fā)一樣,爆發(fā)一樣, 是地球上經常

2、發(fā)生的一種是地球上經常發(fā)生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自然現(xiàn)象。地。地 震常常發(fā)生于地下震常常發(fā)生于地下70公里以內,特別是公里以內,特別是 地下地下520公里的范圍內。公里的范圍內。 地震的能量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地震的能量以波動的方式向外傳 播,形成地震波。播,形成地震波。 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地下巖石當?shù)卣鸢l(fā)生時,地下巖石 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 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 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地 震波震波 縱波(縱波(P波)波) 橫波(橫波(S波)波) 2. 地震波的分類和性質地震波的分類和性質 質點震動方向與質點震動方向與 傳播方向一致傳播方向

3、一致 質點震動方向與傳質點震動方向與傳 播方向垂直播方向垂直 分類分類共同點共同點 所經物所經物 質狀態(tài)質狀態(tài) 傳播傳播 速度速度 地地 震震 波波 縱縱 波波 橫橫 波波 特點特點 地震波的分類及特點:地震波的分類及特點: 固體、液固體、液 體、氣體體、氣體 較快較快 固體固體較慢較慢 都隨著所都隨著所 通過物質通過物質 的性質而的性質而 變化變化 某地地下某地地下30km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 人會感覺到人會感覺到( ),附近的飛鳥和池塘里的游魚,附近的飛鳥和池塘里的游魚 會感覺到會感覺到( ) A. 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 先左右搖晃

4、,后上下顛簸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 P波,上下顛簸波,上下顛簸 D. S波,左右搖晃波,左右搖晃 某地地下某地地下30km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 人會感覺到人會感覺到( ),附近的飛鳥和池塘里的游魚,附近的飛鳥和池塘里的游魚 會感覺到會感覺到( ) A. 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 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 P波,上下顛簸波,上下顛簸 D. S波,左右搖晃波,左右搖晃 A 某地地下某地地下30km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處發(fā)生地震,這時地面上的 人會感覺到人會感覺到( ),附近的飛鳥和池塘里的游魚,附近的飛鳥和池

5、塘里的游魚 會感覺到會感覺到( ) A. 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B. 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 P波,上下顛簸波,上下顛簸 D. S波,左右搖晃波,左右搖晃 C A 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 播是播是怎樣怎樣的?的? 莫霍界面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 內圈圖波速表活動 說明了物質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說明了物質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 化;在莫霍界面下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波 都能通過,物質狀態(tài)可能都能通過,物質狀態(tài)可能 是固態(tài),在古登堡界面以是固態(tài),在古登堡界面以 下,下,S波消失,物質狀態(tài)可波消失,物質狀態(tài)可 能是液態(tài)。能是液態(tài)。 在莫霍

6、界面和古登堡界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 面,地震波波速的忽然變面,地震波波速的忽然變 化說明了什么問題?推測地幔和化說明了什么問題?推測地幔和 地核的物質組成可能是什么?地核的物質組成可能是什么? 活動活動 波速圖 不連續(xù)面不連續(xù)面地下地下平均平均深度深度波速變化波速變化 兩界面深度及地震波速變化比較表兩界面深度及地震波速變化比較表 大陸大陸33千米處千米處 海洋海洋 6千米處千米處 莫霍界面莫霍界面 該面下,該面下,P P、S S波波 速都速都明顯增加明顯增加 古登堡古登堡 界面界面 29002900千米處千米處 在這里,在這里,P P波速波速 忽然下降忽然下降,S S波波 完全消失完全消失 內

7、圈提綱 波速圖 莫霍洛維奇克羅地亞地球物理學家。莫霍洛維奇克羅地亞地球物理學家。1911年年 10月,他的觀測臺記錄到巴爾干半島庫勒巴山谷月,他的觀測臺記錄到巴爾干半島庫勒巴山谷 的一次破壞性地震。根據(jù)這個臺及其他臺站的觀的一次破壞性地震。根據(jù)這個臺及其他臺站的觀 測數(shù)據(jù),他注意到某些地震波到達觀測站的時間測數(shù)據(jù),他注意到某些地震波到達觀測站的時間 比預計的要早,因此他推斷地球的結構是分層的。比預計的要早,因此他推斷地球的結構是分層的。 由于向地球深部傳播的震波比沿地殼傳播的震波由于向地球深部傳播的震波比沿地殼傳播的震波 速度更快,所以他認定地球的最外層地殼是覆蓋速度更快,所以他認定地球的最外

8、層地殼是覆蓋 在一層質地比較堅硬的巖層之上,而且兩層之間在一層質地比較堅硬的巖層之上,而且兩層之間 不是逐漸過度而是明顯劃開的。以后用更尖端的不是逐漸過度而是明顯劃開的。以后用更尖端的 儀器得出的觀測資料基本證實了他的推斷。人們儀器得出的觀測資料基本證實了他的推斷。人們 現(xiàn)在把這個分界面叫作現(xiàn)在把這個分界面叫作莫霍面莫霍面?,F(xiàn)在已公認莫霍?,F(xiàn)在已公認莫霍 面為面為地殼地殼和和地幔地幔的分界面。的分界面。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33公里處有一公里處有一 個顯著的不連續(xù)面(稱為莫霍界面)之外,個顯著的不連續(xù)面(稱為莫霍界面)之外, 在軟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內部約在軟流圈之下,直

9、至地球內部約2900公里深公里深 度的界面處,屬于地幔圈。德國地球物理學度的界面處,屬于地幔圈。德國地球物理學 家古登堡在家古登堡在1914年發(fā)現(xiàn)地下年發(fā)現(xiàn)地下2,900千米處千米處 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明顯變化,后證實這里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明顯變化,后證實這里 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人們將這個界面稱為人們將這個界面稱為 “ 古登堡界面,它構成了地幔圈與外核流體古登堡界面,它構成了地幔圈與外核流體 圈的分界面。圈的分界面。 地殼地殼 莫霍界面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 地幔地幔 外核外核 內核內核 桃江七中桃江七中劉勛國劉勛國 地殼地殼 地幔地幔 外地核(液)外地核(液)

10、 內地核(固)內地核(固) 圈層提綱 大陸地殼大陸地殼:雙層結構雙層結構 大洋地殼:大洋地殼:單層結構單層結構 莫霍界面莫霍界面 上層:上層: 硅鋁層硅鋁層 下層:硅鎂層下層:硅鎂層 地幔地幔 地地 殼殼 地殼中主要化學元素平均含量地殼中主要化學元素平均含量 百分比百分比 地殼物質組成:地殼物質組成:由由9090多種化學元素組成,硅酸鹽類礦物多種化學元素組成,硅酸鹽類礦物 在地殼中的分布最廣。在地殼中的分布最廣。 桃江七中桃江七中劉勛國劉勛國 巖石圈巖石圈 自己動手自己動手畫一張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畫一張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 地殼和上地殼和上 地幔頂部(軟地幔頂部(軟 流層以上)合流層以上)合 在

11、一起叫作巖在一起叫作巖 石圈,平均厚石圈,平均厚 度為度為100110 千米。千米。 特別提醒:特別提醒: 巖石圈巖石圈 地殼和上地幔頂?shù)貧ず蜕系蒯m?部部(軟流層(軟流層 以上),由以上),由 堅硬的巖石堅硬的巖石 組成的圈層組成的圈層 部分。部分。 地殼地殼 地幔地幔 上地幔上地幔 下地幔下地幔 外核外核 內核內核 請你閱讀課本內容請你閱讀課本內容,完成表格問題完成表格問題! 縱橫波縱橫波分層分層 厚度(千米)厚度(千米) 狀態(tài)狀態(tài) 組成組成 溫度壓溫度壓 力密度力密度 地地 殼殼 P、S波波 的波速突的波速突 然增大。然增大。 (莫霍面)(莫霍面) P、S波波 的波速突的波速突 然減小,

12、然減小, S波直至波直至 消失。消失。 (古登堡(古登堡 面)面) 地地 幔幔 地地 核核 硅鋁層硅鋁層 硅鎂層硅鎂層 大陸部分平均大陸部分平均33 大洋部分平均大洋部分平均6 整個地殼平均整個地殼平均17 固態(tài)固態(tài)巖石巖石 上地幔上地幔 下地幔下地幔 上地幔頂部上地幔頂部 上地幔上部上地幔上部 1000 1000 固態(tài)固態(tài) 軟流層軟流層 固態(tài)固態(tài) 29002900 外核外核 內核內核 5100 5100 液態(tài)液態(tài) 固態(tài)固態(tài) 鐵鎂的硅鐵鎂的硅 酸鹽類物酸鹽類物 質,由上質,由上 而下鐵鎂而下鐵鎂 含量逐漸含量逐漸 增加。增加。 以鐵鎳以鐵鎳 為主,為主, 并含少并含少 量較輕量較輕 元素。元素

13、。 逐逐 漸漸 增增 大大 地球的圈層結構地球的圈層結構 大大 氣氣 圈圈 生生 物物 圈圈 水水 圈圈 巖巖 石石 圈圈 地殼地殼 地幔地幔 大氣圈大氣圈 水圈水圈 生物圈生物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三)生物圈(三)生物圈:生物生物是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主體和最活是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主體和最活 躍的因素,廣泛分布于其它三個圈層。組成了地球的生躍的因素,廣泛分布于其它三個圈層。組成了地球的生 態(tài)系統(tǒng)。態(tài)系統(tǒng)。 (二)水圈(二)水圈:陸地水與人類關系最密切:陸地水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一)大氣圈(一)大氣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 生命活動需要的氣體生命活動需要的氣體 生命活動需要的溫度生命活動需要的溫度 水的三種相態(tài)水的三種相態(tài) 按存在的位置和狀態(tài)分類按存在的位置和狀態(tài)分類 地球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地球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 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氣圈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氣圈 的底部、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