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課件_第1頁
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課件_第2頁
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課件_第3頁
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課件_第4頁
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WBC(x109/L) 成 人 410 新 生 兒 1520 6 月2 歲 1112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細胞類型 百分數(shù) 絕對值(10109 9/L/L) 中 性 粒 細 胞 N 5070 27 嗜 酸 性 粒 細 胞 E 0.55 0.050.5 嗜 堿 性 粒 細 胞 B 01 00.1 淋 巴 細 胞L 2040 0.84 單 核 細 胞 M 38 0.120.8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分類主要功能中性粒

2、細胞 變形和粘附作用防御和抵抗 趨化作用病原菌侵襲 噬菌作用 殺菌作用 分葉核(sg) 桿狀核(st)嗜酸性粒細胞(E)抗過敏作用嗜堿性粒細胞(B)顆粒釋放致敏(參與過敏反應(yīng))淋巴細胞(L)T淋巴細胞參與細胞免疫B淋巴細胞參與體液免疫單核細胞(M)噬菌清除、誘導(dǎo)免疫反應(yīng)WBC生成調(diào)節(jié)。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白 細 胞 增 多 癥 WBC10 x 109/L 白 細 胞 減 少 癥 WBC4.0 x 109/L 中 性 粒 細 胞 減 少 癥 ANC1.5 x 109/L 中 性 粒 細 胞 缺 乏 癥 ANC0.5 x 109/L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

3、驗2乙杜華平生 理 性 增 多: 飽 餐、 情 緒 激 動、 劇 烈 運 動、 高 溫、 嚴 寒、 月 經(jīng) 期、 妊 娠病 理 性 增 多: 反 應(yīng) 性 增 多 異 常 增 生 性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1.急性感染 2.嚴重 組 織 損 傷 或 壞 死 3.急 性 溶 血 4.急 性 大出血 5.急 性 中 毒 6.惡 性 腫 瘤( 非 造 血 系 統(tǒng) 惡 性 腫 瘤)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粒 細 胞 性 白 血 病 急 性 髓 細 胞 白 血 病 慢 性 粒 細 胞 白 血 病 骨 髓 增 殖 性 疾 病 真 性 紅 細 胞 增 多 癥 原 發(fā) 性 血 小 板 增 多

4、癥 骨 髓 纖 維 化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感 染 性 疾 ?。?病 毒 性 流 感、 麻 疹 細 菌 性 傷 寒、 副 傷 寒、結(jié)核 原蟲瘧疾、黑熱病 血 液 系 統(tǒng) 疾 ?。涸?障、巨幼貧、 PNH 、MDS 理 化 損 傷: 電 離 輻 射、 化 學 藥 品 免 疫 性 疾 ?。篠LE 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 功 能 亢 進 :脾亢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1)核左移)核左移概念:外周血出現(xiàn)不分葉核粒細胞(桿狀核, 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5稱為核左移。臨床意義:常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其次見于急 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等 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2) 核核 右右

5、移移 核核 分分 葉葉 過過 多多概念:外周血中分葉核粒細胞分葉過多,在5葉 以上的中性粒細胞超過3%是稱為核右移。意義: 1.巨幼細胞貧血及造血功能衰退 2.用抗代謝藥物后 3.感染的恢復(fù)期(一過性) 4.疾病的進展期出現(xiàn)核右移(提示:預(yù)后不良) 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1 1) 中中 毒毒 性性 的的 變變 化:化:細 胞 大 小 不 均: 中 毒 性 顆 粒:空 泡 形 成: 核 變 性: 固 縮、 溶 解、 碎 裂球形包涵體(Dohle body) 意義:見于嚴重感染性疾病,化膿性感染,敗血癥,惡性腫瘤,中毒、大面積燒傷等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

6、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胞體大,直徑大1625um,核分葉過多,常超過5葉以上,甚至達10葉,核染色質(zhì)疏松。意義:見于巨幼細胞貧血或抗代謝藥治療后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多巨分葉核中性顆粒細胞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為白細胞胞質(zhì)中出現(xiàn)的紅色細桿狀物質(zhì),一個或數(shù)個,長約16um,故稱為棒狀小體。 意義: 棒狀小體一旦出現(xiàn),即可擬診為急性 白血病。 鑒別急性白血病類型: 急淋無此小體, 急粒和急單則可見到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棒狀小體棒狀小體( (Auer小體)小體)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與遺傳有關(guān)的形態(tài)變化 PelgerHuet 畸形 Ch

7、ediakHigashi畸形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過敏性疾病 寄生蟲病 皮膚病 血液病 某些惡性腫瘤 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 2.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某些急性傳染?。▊?長期應(yīng)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嗜酸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E)0.5%5%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嗜堿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 01 絕對值00.1109/L嗜堿性粒細胞增多: 過敏性疾病 血液?。郝粤<毎籽?、骨髓纖維化 惡性腫瘤 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占外周血白

8、細胞的2040 絕對值0.84 x 109/L 分大淋巴細胞(1015um) 小淋巴細胞(610um)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1.1.淋巴細胞增多淋巴細胞增多 兒童期、嬰兒期生理性增多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 如風疹,麻疹、 腮腺炎、傳單、病毒性肝炎 及流行性出血熱、百日咳、結(jié)核等) 腫瘤: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 急性傳染病的恢復(fù)期 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應(yīng) 淋巴細胞相對性增多:再障,粒缺等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2.2.淋巴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減少 應(yīng)用皮質(zhì)激素、烷化劑、ALG、接觸放射線、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種球蛋白缺乏癥等 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概念:概念:在外周血中可見

9、到一種形態(tài)不典型淋巴細胞稱為異形淋巴細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見到,不超過2。異形淋巴細胞增多: 1)感染性疾?。簜鲉?,流行性出血熱等 ,可達10以上。 2)藥物過敏 3)其它:免疫性疾病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異形淋巴細胞異形淋巴細胞分類分類 型(泡沫型) 型(不規(guī)則型) 型(幼稚型)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單核細胞增加 1. 感染:如SBE,瘧疾,黑熱病等 2. 血液?。簡魏思毎籽?3. 急性傳染病恢復(fù)期單核細胞減少: 無臨床意義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chǎn)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xiàn)的血象反應(yīng)。周圍血中白細胞數(shù)大多明

10、顯增高,并可有數(shù)量不等的幼稚細胞出現(xiàn)。當病因去除后,類白血病反應(yīng)也逐漸消失。引起類白血病反應(yīng)的病因有:感染、惡性腫瘤、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積燒傷、過敏及電離輻射等。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類型中性粒細胞型: 見于各種感染、惡性腫瘤骨髓轉(zhuǎn)移、急性溶血或出血、嚴重外傷或大面積燒傷等,尤以急性化膿菌感染為最常見。 白細胞總數(shù)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為主,伴核左移。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類白血病反應(yīng)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明確的病因有原發(fā)疾病無臨床表現(xiàn)原發(fā)病癥狀明顯消瘦、乏力、脾大白細胞數(shù)及分類計數(shù)中度增高,大多100109/l,以分葉核及桿狀核粒細胞為主,原粒細胞少見顯著增高,典型病例常10

11、0109/l,可見各發(fā)育階段粒系細胞,與骨髓象相似。嗜堿及嗜酸性粒細胞不增多常增多粒細胞中毒性改變常明顯不明顯紅細胞及血小板無明顯變化早期病例輕至中度貧血,plt增高,晚期減少。骨髓象一般無明顯改變極度增生,以晚幼中幼粒為主。Ph染色體無可見90%以上的病例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 積分顯著增高積分顯著減低,甚至0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2. 嗜酸粒細胞型 見于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等3. 淋巴細胞型 見于病毒性感染4. 單核細胞型 見于粟粒性結(jié)核、SBE、細菌性痢疾等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七、貧血的實驗室檢查七、貧血

12、的實驗室檢查貧血的分類1.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分類2.形態(tài)學分類3.骨髓增生程度分類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一、一、 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生成減少(一)造血干細胞增殖與分化異常: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二)紅系祖細胞或前體細胞增殖異常:純紅再障,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貧血,內(nèi)分泌性疾病所致貧血(三)血紅蛋白合成障礙: 血紅蛋白病(四)DNA合成障礙:缺鐵性貧血, 鐵幼粒細胞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先天性和獲得性嘌呤代謝異常(五)紅細胞造血調(diào)節(jié)異常:低氧親和性血紅蛋白病(六)不能分類或多種機制:慢性病性貧血,骨髓浸潤所致貧血,營養(yǎng)缺乏性貧血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二、紅細胞

13、破壞過多二、紅細胞破壞過多 (一)、紅細胞內(nèi)在異常 1. 膜異常 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 2. 酶異常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 3. 珠蛋白生成異常 海洋性貧血 4. 獲得性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二)、紅細胞外在異常 1.機械性 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心血管創(chuàng)傷性溶血性貧血 2.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3.物理和化學因素 苯或大面積燒傷 4.感染和生物因素 瘧疾 蛇毒 5.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亢進 脾功能亢進三、紅細胞丟失:三、紅細胞丟失: 急慢性失血性貧血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類型 MCV (fl)MCH(pg)MCHC(%) 常見疾病 大細胞貧血 10032320360巨幼細

14、胞貧血正常細胞貧血 801002632320360再生障礙性貧血單純小細胞 8026320360慢性病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貧血 802630,以中晚幼紅為主,胞體小,胞質(zhì)少,邊緣不整齊,核染色質(zhì)致密 鐵染色:外鐵(),內(nèi)鐵()5.其他:查找缺鐵病因,如消化道出血大便OB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缺鐵性貧血血象缺鐵性貧血血象: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1 鐵粒幼紅細胞(1-5個鐵顆粒)2 環(huán)形鐵粒幼紅細胞(10個以上,繞核2/3以上)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

15、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巨幼細胞貧血的實驗室檢查1.外周血: 成熟紅細胞呈大細胞高色素,MCV MCH 增大網(wǎng)織紅細胞正?;蜉p度升高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常呈全血細胞減少2.血清葉酸,維生素B12 減低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3.骨髓檢查:增生性貧血,紅系增生明顯,幼紅細胞40,出現(xiàn)巨幼紅細胞,以早中幼階段為主;出現(xiàn)巨紅細胞(10%), 可見嗜多色性紅細胞、嗜堿性點彩紅細胞及Howell-Jolly小體粒系出現(xiàn)巨晚幼和巨桿狀核粒細胞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巨幼細胞貧血血象巨幼細胞貧血血象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

16、檢驗2乙杜華平巨幼細胞貧血骨髓象巨幼細胞貧血骨髓象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巨幼細胞貧血骨髓象巨幼細胞貧血骨髓象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 血象全血細胞減少,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網(wǎng)織紅細胞0.5%, 絕對數(shù)15109/L 骨髓象骨髓增生多為重度減低。 可見較多脂肪滴粒、紅兩系均嚴重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可達80%或更多。 漿細胞、網(wǎng)狀細胞、組織嗜堿細胞等非造血細胞增多巨核細胞明顯減少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實驗診斷學血液一般檢驗2乙杜華平判斷有無貧血和貧血程度 主要依靠檢查外周血的血紅蛋白(Hb),紅細胞(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