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醫(yī)院供血科質量體系文件管理制度范本_第1頁
XX醫(yī)院供血科質量體系文件管理制度范本_第2頁
XX醫(yī)院供血科質量體系文件管理制度范本_第3頁
XX醫(yī)院供血科質量體系文件管理制度范本_第4頁
XX醫(yī)院供血科質量體系文件管理制度范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序 號文件名稱000供血科質量分目標001供血科工作職責002供血科崗位職責及權限003供血科服務操作規(guī)程004血液接收入庫操作規(guī)程005血液隔離、包裝與放行操作規(guī)程006合格血液和血液成分的接收貯存操作規(guī)程007血液庫存管理操作規(guī)程008血液發(fā)放、運輸、交付操作規(guī)程009血液報廢操作規(guī)程010突發(fā)故障及應急供血時血液保存與發(fā)放操作規(guī)程011回退血液操作規(guī)程012冷鏈設備消毒保養(yǎng)操作規(guī)程013供血科計算機操作規(guī)程014職業(yè)暴露安全與防護管理規(guī)程015供血科培訓管理規(guī)程016血液運輸(社會車輛承運)操作規(guī)程供血科質量分目標1、電話暢通率100%;2、醫(yī)院服務滿意率95%;3、產品配發(fā)及時率95%

2、;4、產品合格率100%;5、紅細胞系統(tǒng)產品過期報廢率1;6、血液運輸冷鏈合格率100%。供血科工作職責1.0 負責血液及血液成分的接收、包裝、儲存、隔離、發(fā)送和交付,制訂用血計劃。2.0 為全市各醫(yī)療單位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及血液成分。3.0 依據各醫(yī)療單位用血申請單或電話申請、及來人申請血液成分或稀有血型血液時,及時通知相關科室(成分科、檢驗科、招募采血科、業(yè)務辦公室)或總值班。4.0 負責本科所用的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5.0 與各醫(yī)療單位結算的單據及時移交財務科。6.0 報廢血液及血液成分及時移交質量管理科。7.0 每月按時上報供血業(yè)務工作報表。8.0 相關的咨詢服務工作。9.0 科室內衛(wèi)

3、生清潔及消毒。10.0 服從站領導安排的臨時性、突擊性工作。供血科崗位職責及權限1.0 目的規(guī)范供血科各崗位人員的權限及崗位職責,各施其職、各盡其責,促進科室內部管理。2.0 適用范圍供血科所有相關工作人員。3.0 職責及權限3.1 科(副)主任職責3.1.1 在站長(分管副站長)的領導下,負責全站的血液庫存管理及臨床用血的供應工作。按照本站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分解落實本科室質量目標;負責組織完成本科室工作職責范圍內的各項工作。3.1.2 組織編寫、審核第三層次文件,并監(jiān)督各崗位執(zhí)行。3.1.3 負責科室人員的考核、培訓和評估工作。3.1.4 帶領本科人員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及技術操作規(guī)程,認

4、真做好血液的管理及發(fā)放工作。3.1.5 深入臨床及各縣市儲血點,了解情況,征求意見,協(xié)調供血,保障血液供應。3.1.6 做好血液統(tǒng)計,用血分析,月報表工作,為領導決策、血液的采集、供血提供準確的信息數據。3.1.7 負責對有質量缺陷的血液產品收回后的報廢確認工作,負責科室的質量記錄管理,按質量記錄的有關規(guī)定,監(jiān)督本科室質量記錄的填寫、匯總、上報、保存和處置。3.1.8 制定科室發(fā)展規(guī)劃和人才引進計劃。3.1.9 完成好本科各項事務性管理工作,保管好科室范圍內的資源。3.1.10 副主任協(xié)助科主任完成各項工作,科主任不在時依受權限代行科主任職責。并負責待檢庫的日常工作、科室業(yè)務學習、質量監(jiān)督,以

5、及物品的領取、保管和發(fā)放。3.2 成品庫崗位職責3.2.1 嚴格遵守血液出入庫操作規(guī)程,保證通訊暢通,電話記錄正確,發(fā)放血液及時,數物相符,運輸符合規(guī)范。3.2.2 做好貯血設備的溫度記錄,監(jiān)控及保養(yǎng)工作。3.2.3 負責全血、成份血液、稀有血型血液的預約登記,及時通知相關科室,積極協(xié)調各接口環(huán)節(jié)。3.2.4 負責質量缺陷產品的跟蹤,收回登記,并及時報告科(副)主任。3.2.5 負責庫存血液的盤點、轉庫、出入庫數據匯總及日報表的統(tǒng)計與財務人員交接工作,做到臺帳、電子數據與實物相符。3.2.6負責血液及相關成分產品的采集制備計劃工作,并及時下達制備通知單。3.2.7 嚴格執(zhí)行物價收費標準,做好現

6、金的代收工作。3.2.8 完成本工作區(qū)域內物品的管理及衛(wèi)生清潔工作。3.3 待檢庫崗位職責3.3.1 嚴格執(zhí)行血液的接收入庫操作規(guī)程,保證血液入庫及時,信息數據采集正確。3.3.2 嚴格執(zhí)行血液的隔離、包裝操作規(guī)程,保證復檢合格血液及時包裝轉入成品庫及與成品庫的交接工作。3.3.3 認真核實血液復檢報告,確保不合格血液有效隔離,不合格血液報廢登記及與質量管理科交接工作。3.3.4 負責獻血體檢表、血液樣管(縣市儲血點)的接收、登記、轉送相關科室(招募采血科)工作,并完成檢驗科拒收標本的接收,協(xié)助相關科室更正標本工作。3.3.5 負責完成血漿的速凍工作。3.3.6 負責本區(qū)域內儀器設備管理、保養(yǎng)

7、、清潔衛(wèi)生工作。3.4 放行人職責3.4.1 嚴格執(zhí)行血液的放行操作規(guī)程。3.4.1.1 保證所有的血液成份得到識別和清點核實。3.4.1.2 保證所有不合格血液經過清點核實,并已被安全轉移和處置。3.4.1.3 保證所有發(fā)往血液均符合國家標準。3.4.2 負責對每批放行血液記錄,簽署姓名及放行日期和時間。3.5 司機崗位職責3.5.1 保證車輛狀況良好,確保行駛安全。3.5.2 保證冷鏈密封箱完好,運輸溫度符合標準需求并得到有效監(jiān)控和記錄。3.5.3 保證通信暢通,接到送血通知后在3分鐘內回話,告知供血科值班人員自己所處位置及到達血站所需時間。3.5.4 協(xié)助值班人員做好出庫血液數量清點、裝

8、箱,保證充足的冷源,確保血液運輸安全。3.5.5 負責血液運送到用血單位后的交接或托運血液車輛號牌、聯(lián)系電話、到達地點和接車時間,返回血站后出庫單據回執(zhí)與值班人員交接。3.6 質量管理員職責具體負責供血科質量體系的實施、監(jiān)控和持續(xù)改進;督促指導各崗位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guī)程完成各項工作;協(xié)同各崗位工作人員完成對儀器設備的使用、維護;督促并協(xié)助完成各項原始數據的記錄。發(fā)現質量缺陷及時上報,并參與調查、分析、追蹤、改進、直至隱患關閉。3.7 記錄檔案管理員職責參與供血科質量體系的實施、監(jiān)控和持續(xù)改進;督促并指導各崗位工作人員完善各項原始數據的記錄。3.8 設備管理員職責參與供血科質量體系的實施

9、、監(jiān)控和持續(xù)改進;督促并指導各崗位工作人員完成所有儀器設備正確使用、維護、保養(yǎng)和校準;參與新購入和維修后設備使用前的確認工作。3.9 庫存管理員職責參與供血科質量體系的實施、監(jiān)控和持續(xù)改進;督促并協(xié)助科主任編寫材料購置計劃表,向站領導提出購置計劃;認真做好試劑和材料的保管及出入庫的管理。督促并指導成品庫崗位人員完成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庫存管理工作。3.10 衛(wèi)生安全管理員職責參與供血科質量體系的實施、監(jiān)控和持續(xù)改進;督促并指導各崗位工作人員完成各種醫(yī)療廢棄物,污水的處理;臺面、地面、血液儲存設施的消毒等并做好記錄。協(xié)助主任進行科室衛(wèi)生安全檢查, 房、屋、水、電的安全使用。有隱患,及時上報。負責科室

10、員工職業(yè)安全及職業(yè)暴露的預防與處理工作。供血科服務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保證血液安全、及時、準確到達各醫(yī)療用血單位,并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2.0 適用范圍供血科工作人員及送血司機。3.0 服務對象各用血單位及醫(yī)院內交接口處各科有關人員。4.0 實施內容4.1 接聽用血單位電話時,應使用普通話,語言文明,禮貌服務,注意說話的語氣、語速,切勿急躁,避免沖突。對于用血預約的,應詳細記錄所需的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血型、品種、數量,用血時間和運送方式,并復核確認。必要時需問清病人姓名、住院號、病癥、病史、輸血史,協(xié)助醫(yī)院科學合理用血。4.2 接到咨詢電話時,應根據自己對咨詢者所提到的問題涉及到的相關信息,利用

11、專業(yè)知識正確解答,不可不負責任地拒絕或敷衍其事。因自己一時不能解答清楚的問題,轉告相關部門的電話,幫助其得到滿意的服務,或在征得對方同意時,留下咨詢者聯(lián)系方式,將收集到的問題記錄下來,轉交相關部門對其解答。4.3 按照操作規(guī)程發(fā)血。并嚴格觀察血液外觀,檢查是否有溶血、凝塊、滲漏變質跡象,確認標簽有無缺失,有疑問者不得發(fā)出。4.4 通知送血司機。執(zhí)行血液發(fā)放、運輸、交付操作規(guī)程中5.2.2、5.2.3條款。4.5 采用專用運輸貯存設備將血液按各自的貯存溫度(血液產品的運輸溫度)和要求分別貯存運輸。4.6 根據情況及路途長短與預計送血到達時間,告知來電者血液到達的大約時間。4.7 熱情接待來站取血

12、者,按取血者出示的用血申請單,發(fā)放血液及血液制品,按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貯存要求存放于血液運輸箱內。4.7 節(jié)假日,需現金結算血液費用的單位,發(fā)血人員要求按湖北省物價血液價格標準收費,并告之對方領取相應票據的時間。血液接收入庫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正確接收,妥善貯存待檢血液及血液成分,(接收縣市儲血點血液時還包括獻血體檢登記表、血樣管的接收與保存)。確保血液數量準確,血液及時入庫和血液質量不受影響。 2.0 范圍適用于送入待檢庫的血液及血液成分(獻血體檢登記表、血樣管)的接收、隔離貯存。3.0 職責本科室負責血液及血液成分,獻血體檢登記表、血樣管(縣市儲血點)的接收與貯存。4.0 實施內容4.1 血

13、液的接收待檢庫(成品庫)值班人員在接收血液時,首先檢查血液運輸箱體的完好情況,觀察箱體的溫度,并填寫血液接收溫度記錄表。4.1.1 全血入待檢庫:招采科(司機)交血人員負責按血型(a、b、o、ab)、血量不同將血液分別置于工作臺面,填寫在血液交接本上,做好交接準備。4.1.2 成分血液入待檢:成分科交血人員負責按血液品種、血型(a、b、o、ab)、血量單位不同;異常(脂肪血 破袋)血液分別置于工作臺面,做好交接準備。4.1.3 成分血液入成品庫:執(zhí)行4.1.2條款,成分科交血人員在成品庫交班。4.1.4 血液樣管:執(zhí)行4.1.1條款。由儲供血點人員或司機負責交班。4.1.5 交接雙方負責對工作

14、臺面上待交接的血液、血液成分的標簽、條碼、(血液樣管)、血袋完好情況進行檢查。如血液在交接過程中發(fā)現血液滲漏、血液樣管溢出,共同查明原因,及時補救,并執(zhí)行職業(yè)暴露安全與防護管理規(guī)程中6.1.4條款;防止生物污染。若發(fā)現其它異常情況,待檢庫(成品庫)值班人員應督促其更正,必要時拒絕接收。4.1.6 接血人員對照血液交接單清點核對血液、血液制品、(血液樣管、獻血體檢登記表)的數量,核對無誤后交接雙方簽名。4.1.7 全血出待檢庫:成分科領取血液時、待檢庫人員與成分科接血人員當面點數核準,在血液出庫交接記錄、填寫記錄并簽名;檢驗科人員與待檢庫人員交接血液樣管時,在血液樣管運送溫度交接記錄填寫記錄并簽

15、名。4.2 入庫(電腦信息采集)4.2.1 將接收的血液(全血)逐袋掃描(憑獻血體檢登記表入庫。執(zhí)行待檢庫“直采入庫”程序采集信息,同時轉入“站內用血”模塊,確認血液轉入成分科。4.2.2 將成分科分離加工后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逐袋掃描入待檢庫,執(zhí)行“自采入庫”模塊采集信息。4.3 貯存4.3.1 將待分離成份的血液分揀到塑料筐中,每筐1012袋,全血單獨裝筐,依次由上至下存放入待檢庫貯血冰箱中。4.3.2 將成分科分離后的血液(血液成分),按血型分類裝入塑料筐內,存放于待檢庫貯血冰箱內。4.3.3 需速凍的血漿整齊裝入鐵筐中,放入-50冷柜或書的速凍冰箱中快速冷凍。4.4 防護4.4.1 血

16、液及血液制品盡量減少放置在操作臺上時間,避免劇烈震蕩,防止銳器剌破血袋和嚴重擠壓。4.4.2 貯藏冰凍血漿、冰凍紅細胞、冰凍機采血小板、冷沉淀等需低溫冷凍保存的產品時需戴手套防凍,上述血液產品需輕拿輕放,防止破損。4.4.3 觀察冰箱溫度,若聽到“嘀嘀”報警聲應查明原因,盡快恢復正常。4.4.4 每天定檢查貯血冰箱溫度,溫度應為+2+6,每天記錄四次。4.4.5 整理文檔關,關閉電腦程序。整理清潔工作臺面與地面。血液隔離、包裝與放行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規(guī)范血液包裝、放行操作,隔離未檢、“可疑待檢驗”和“不合格”血液。確保本血站制備的血液產品在包裝、放行過程中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確保發(fā)放給醫(yī)院的血液

17、產品符合質量標準。2.0 適用范圍適用于經檢驗合格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包裝、放行。未檢、“可疑待檢驗”和“不合格”血液及血液制品的隔離。3.0 術語 隔離:正式或暫時將待檢的血液和不合格的血液,與經檢驗合格包裝的血液分隔開,包括物理空間與計算機技術兩項隔離。 放行:經已授權的放行人批準執(zhí)行,將合格血液貼簽包裝后從待檢庫轉移到成品庫的過程。4.0 職責4.1 待檢庫工作人員負責本部門的血液及血液成分電腦信息的采集,標簽打印、包裝、轉入成品庫(物理空間、計算機信息)。4.2 待檢庫工作人員負責血液及血液成分“可疑待檢驗”和“不合格”的分揀隔離。4.3 放行人員負責血液確認放行。4.4 成品庫值班人員負

18、責合格血液及血液成分的接收貯存。5.0 實施步驟5.1. 啟動低溫工作臺(28)和工作電腦。5.2 打印標簽5.2.1 查看檢驗復檢報告單,了解血型更改信息。5.2.2 進入待檢庫工作模塊,執(zhí)行“打印標簽”程序。5.2.3 將分批量從待檢貯血冰箱中取出已作檢驗同一血型的血液置于工作臺面上。5.2.4 錄入血液條形碼信息打印標簽。如有條形碼損壞,不能識別,應手工輸入正確的條形碼號。如需更改血型的血液,經兩人核對后,用紅筆更改采血母袋血型后再行包裝,并同時找出相應的血液制品用紅筆在血袋條形碼上更改血型。在檢驗復檢報告單上做已更改標識。5.3 粘貼標簽5.3.1 打印。一次只對一袋血液貼簽。5.3.

19、2 貼簽核對打印后的標簽條碼與血液母袋條碼號、血型、容量,確認無誤后,揭下標簽,平整粘貼在血袋表面(即采血母袋條碼的下方),撕下兩張小標簽分別粘貼在血袋血辮的第一、二節(jié)辮子上。5.4 血液包裝5.4.1 輕壓血袋,檢查有無滲漏。5.4.2 將血袋上緣反折,血袋辮子纏繞于血上端1/3處,辮尾扎于血袋的背面,避免遮蓋母袋條形碼、采血日期、有效期、容量等標識。5.4.3 平整放入包裝塑料袋內,反折塑料袋邊緣及袋口多余部分,分別按血型及規(guī)格裝筐,每筐12袋,以便清點數量。5.4.4 裝筐后的血液,迅速移入啟動低溫工作臺上暫存。5.5 血液隔離5.5.1 依據血液檢驗復檢報告單,電腦采集血液復檢信息,將

20、未檢、“可疑待檢驗”和“不合格”血液及血液制品分檢出。5.5.2 經檢驗確認“可疑待檢驗”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對照血液檢驗復檢報告單逐項核對血液和相對應的血液成分的血型、獻血條形碼號,在檢驗報告上用蘭色筆逐袋標識,經兩人核對無誤后存放于有明顯標識的隔離冰箱(柜)內。5.5.3 認真核對機采血小板(白細胞)再檢(三檢)報告單,隔離不合格的機采血小板(白細胞)、機采新鮮冰凍血漿,并一同裝入隔離袋內,存放在有標識的隔離冰箱 (柜)內,認真交接班。5.5.4 仔細分揀出經檢驗確認“不合格”的血液及血液成分(血漿),核對血型、血量、血袋條形碼號、不合格的原因,經兩人核對無誤確認,在檢驗報告上用紅筆逐袋標識

21、,經科主任審核,執(zhí)行血液報廢操作程序予以報廢。移送并單獨存放有明顯標識的報廢血液箱內,上鎖。通知質量管理科人員轉移處理,并辦理交接手續(xù)。5.6 血液放行5.6.1 本站執(zhí)行以當日檢驗批次為依據的批放行方式,只有當確認該批次血液及成分無錯誤、無隱患后方予已放行。5.6.2 確認合格血液,全部貼上合格標簽。5.6.3 確認所有需隔離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一一對應(實物與實物、實物與表的表單)已全部分揀并安全轉移和處理。核對人分別在血液檢驗復檢報告單上簽署姓名。5.6.4 由經授權的放行人員實施血液的放行操作。執(zhí)行電腦血液成品交付程序,將合格血液及血液成分信息數據發(fā)送至成品庫。5.6.5 將裝筐后的血液、

22、血液制品擺放于平推車上送至成品庫,與成品庫值班人員交接,經由兩人清點,核對電腦數據相符后,按血液品種、規(guī)格、采集時間順序放入相應貯血冰箱(柜)安全貯存。5.7 調劑血液放行。執(zhí)行上述5.6血液放行條款。5.8 血液包裝記錄5.8.1 打印保存“血液包裝明細”明確寫明血液檢驗復檢報告日期、時間,打印、貼簽、包裝人員簽署姓名。5.8.2 打印保存“血液報廢信息”三份,分別交質量管理科、成品庫、待檢庫。5.8.3 放行人員在“血液包裝明細”上簽署姓名,放行日期、時間。5.9 關閉低溫工作臺,關閉電腦程序,用1:200的84消毒液噴灑、擦拭臺面,濕掃地面。合格血液和血液成分的接收貯存操作規(guī)程1.0 目

23、的確保血液及血液產品的質量,保證臨床用血安全,滿足臨床用血需求。2.0 適用范圍適用于待檢庫存轉入(本站采集、制備以及調劑調入)的合格血液及血液成分。3.0 職責3.1 血液放行人員負責合格血液和血液產品的轉送。3.2 成品庫值班人員負責對血液和血液產品進行清點入庫、按要求貯存。3.3 待檢庫值班人員與成品庫值班人員共同核對,認真交接。4.0 流程4.1 接收4.1.1 待檢庫轉入成品庫的合格血液,點擊進入“成品庫管理模塊”建立合格血液入庫單據,接收由待檢庫轉入成品庫數據資料信息,匯總數據。4.1.2 按a、b、o、ab血型依次清點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實物數量,并與匯總數據表核對。4.1.3 確認

24、數據與實物一致,檢查包裝是否完好,血袋是否有滲漏,標簽信息是否完整,血量是否相符,各項無誤方可接收簽字。4.1.4 如因破損、血型更正、信息采集不正確致入庫回退,血量減少或增加,需查明原因,更正后方可接收血液和血液成分入庫。4.1.5調劑血液的接收,執(zhí)行調劑血液產品操作規(guī)程4.2 貯存4.2.1 儲存溫度:紅細胞類26儲存,血漿類-20以下儲存,冷沉淀-30以下儲存,血小板222振蕩儲存,白(粒)細胞室溫儲存,冰凍紅細胞、冰凍血小板-80以下儲存。4.2.2 貯存要求4.2.2.1將入庫的血液和血液成分按血型分別貯存于貼有明顯血型標識的貯血冰箱內,同血型血液應按采血時間的先后順序,由上而下,從

25、左至右,分層放在相對應冰箱內。4.2.2.2 紅細胞類:血袋豎直放置,每層四筐,適當間隔,以利冷氣循環(huán)。洗滌紅細胞,應單獨放置,保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血液溫度應控制在26。4.2.2.3 血漿類產品快速冰凍后貯存于-20的保存柜內,層疊堆放,防止碰撞,并注明入庫時間,數量。操作時應戴好防凍手套,防止凍傷。4.2.2.4 冷沉淀按血型分格保存在-30低溫冷柜內,輕拿、輕放,小心碰損。4.2.2.5 機采血小板放入222的血小板保存箱內,開啟電源,搖擺振動。普通血小板袋保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血小板保存袋保存時間不超過5天。并做好入箱時溫度記錄。4.2.2.6 機采白(粒)細胞應放置于室溫保存,

26、不超過24小時。4.2.2.7 合格rh陰性血在入庫后,應在15分內通知成分科,制備冰凍紅細胞。冰凍紅細胞、冰凍機采血小板應保存在-80的低溫冰箱中,按入庫時間先后擺放。4.3 溫度監(jiān)控4.3.1 每套貯血設備內均應存放一支經校正的溫度計。4.3.2 每天定時測量,記錄貯血設備內外溫度。執(zhí)行血液庫存管理操作規(guī)程6.0條款。血液庫存管理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及時準確掌握血液及血液成分品種的數量,充分保證血液供應,為醫(yī)院提供滿意的血液產品服務,最大限度地控制血液產品的過期報廢。2.0 范圍適用于所有采集點采集待檢的血液,合格血液及各類血液成分。3.0職責3.1成品庫為血液庫存管理部門,應根據臨床用血

27、的需求,結合現有血液庫存量提出每天血液的需求計劃。3.2庫存管理員指導成品庫值班人員完成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庫存管理工作。4.0 環(huán)境與設備4.1 血液和血液產品貯存地點安全、衛(wèi)生。4.2 貯血設備有溫度顯示、報警裝置。4.3 隔離待檢、合格、不合格血液分區(qū)存放、標識明顯。4.4 不同血型、不同種類產品分區(qū)存放、標識明顯。5.0 要求5.1 出入血液貯存區(qū)域必須經過授權。5.2 血液和血液產品轉移必須在受控狀態(tài)下進行。6.0 實施要點6.1 按照血液的品種,血型不同分類分型存放于相應貯存區(qū)域的貯存箱(柜)內。6.2 根據臨床用血情況,科學制定每天血液庫存基數量、最高庫存量、正常庫存量、最低庫存量。

28、(見下表)紅細胞懸液庫存量與庫存周期標準表項目血型庫存數量(u)庫存周次%最高較高正常較低最低一周二周三周a型60050035025015050%45%10%b型50040028020010040%45%10%o型60050035025015050%45%10%ab型180150100805040%45%15%合計188015501080780450冷沉淀庫存量表項目血型庫存數量(u)最高較高正常較低最低a型1801501207040b型1501301006030o型1801501207040ab型120100805030合計6305304202501406.3 依據血液動態(tài)變化,周二收集各采

29、供血點本周需配送的血液數量,按照申請血液數量配送發(fā)放,保持血液動態(tài)平衡。6.4 值班人員盤點血液實物,清查庫存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庫存時間、周期,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合理調配發(fā)放。6.5 血液庫存數量大于最高庫存量或小于最低庫存量時,及時報告科室負責人,由科(副)主任報請分管業(yè)務副站長。6.6冷沉淀庫存量大于最高庫存量或小于最低庫存量時,及時報告科室負責人,科 (副)主任下達制備(暫停)計劃。7.0 記錄7.1. 當班人員對貯存的血液和血液成分應仔細盤庫清點。7.2 隨時觀察貯血冰箱溫度,發(fā)現異常及時通知設備器械科,緊急維修。如果維修時間超過冰箱延遲時間,應報告科主任實施轉庫處理。并做好處理情況記錄

30、。7.3 每天8點、12點、18點、20點各記錄貯血冰箱溫度一次,水浴箱、血小板保存箱、冷藏柜溫度按8點、18點溫度記錄兩次。7.4 保存血液發(fā)放記錄。血液發(fā)放、運輸、交付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及時發(fā)放、正確運輸血液及血液成分,保證血液質量不受影響,滿足縣市儲血點、醫(yī)院臨床的用血。2.0 適用范圍適用于合格血液及血液成分的發(fā)放、運輸、交付。3.0 職責3.1 成品庫值班人員負責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出庫、清點、裝箱、出入庫單匯總。3.2 取、送血人員(司機)負責血液的核對、運輸、裝箱、交付。4.0 材料隔熱包裝箱,血液運輸箱(筒)、冷源、封口膠帶等。5.0 步驟5.1 發(fā)放5.1.1 依據醫(yī)院用血申請

31、單、血液讓售單或電話預約記錄,快速查詢血液庫存信息,了解血液存量,建立醫(yī)院用血電腦出庫單。若血液存量不足,執(zhí)行應急供血操作規(guī)程。5.1.2 按照“先進先出”原則,根據醫(yī)院血庫申請需求量發(fā)放血液出庫,最大限度縮短血液庫存周期,避免血液超過保存期而報廢,將報廢率控制在1以下。5.1.3 血液及血液成分出庫裝箱時,應輕拿輕放,減少震動,防止受到強烈撞擊、銳器損傷和嚴重擠壓等。認真檢查血液外觀,有無溶血、凝塊及長菌變質現象。血漿、冷沉淀從冰柜取出時需帶防護手套,防止碰撞,以免造成破袋或血辮折斷情況。5.1.4 按照a、b、o、ab血型,分別擺放在操作臺面上,清點數量。血漿類制品應核對包裝盒上條形碼號與

32、血漿原始條形碼號,確認無誤后,執(zhí)行血站信息管理系統(tǒng)之“臨床用血操作程序”激光掃描血液及血液成分原始條形碼出庫。電腦出庫操作完成后,再一次清點血液及血液成分的血型、品種、數量,仔細與電腦出庫單核準無誤,交由取、送血人員核對數量后裝箱。5.2 裝箱、運輸、交付5.2.1 醫(yī)院專人來血站取血時,首先要審核血液結算付款方式,并確認:免費用血、記帳托收、現款現金。將出庫后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出庫單、出庫明細表交取血者,核對后放入專用貯血箱中,取血者在出庫單上簽字,發(fā)血者審核后,一份留底,隨血液申請單(或血液讓售單)一同整理夾好,并于次日晨交班。與財務人員交班時,兩人核對單據簽字。另一份交取血者帶回醫(yī)院。5

33、.2.2 裝箱 5.2.2.1 血液裝箱。將血液放入有明顯送血標識貯血運輸箱中,血液周圍放置報紙包裝好的冰袋(冷源),避免血袋與冰袋直接接觸,血袋與冰袋的比例應為5:1,裝入血液出庫單、出庫明細表,鎖好箱蓋。5.2.2.2 血漿裝箱。將血漿(冷沉淀)放入有明顯送血標識貯血運輸箱中,血漿與冰袋的比例應為2:1,裝入血漿出庫單、出庫明細表,鎖好箱蓋。5.2.2.3 血小板裝箱。將血小板放入有明顯送血標識貯血運輸箱中,在20-24的環(huán)境下運輸。5.2.3 運輸5.2.3.1 送血車送血,到達后開箱前先觀察溫度表記錄,清點核對實物,收血人在血液出庫單、血液運輸溫度記錄表上簽署姓名,收回第一聯(lián)血液出庫單

34、,回血站與值班人員交接單據。5.2.3.2 托運交付。當送血車不足時,有計劃合理利用社會客運班車實施托運。送血者電話通知收貨方血液發(fā)出時間、托運車次、到達時間及地點、聯(lián)系方式,血液到達后,由接收方取血并記錄血液運輸溫度,清點數量核對無誤后簽收,并保存送血出庫存單,將第一聯(lián)出庫單返回血站供血科存檔。6.0 記錄血液出庫后,血庫值班人員應記錄血液裝箱后的溫度,發(fā)血的數量,血液發(fā)送的方式和時間,血液到達的時間。血液報廢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防止不合格的血液及血液成分用于醫(yī)院臨床。2.0 適用范圍2.1 過期、破損、污染、溶血、凝塊或重度脂肪的血液及血液成分。2.2 隔離后,不合格的血液及血液制品。3.

35、0 職責3.1 成品庫負責對2.1描述情況的電腦數據信息執(zhí)行操作。3.2 待檢庫負責對2.2描述情況的電腦數據信息執(zhí)行操作。4.0 實施步驟4.1 對照血液檢驗復檢報告單,找出不合格的血液及血液成分。經二人核對后,在計算機上實施血液報廢操作程序,并打印出報廢清單,操作者簽名。4.2 過期、破損、污染、溶血、凝塊或重度脂肪的血液及血液成分,報科(副)主任審核,經質量管理科檢查確認后,在計算機上實施血液報廢操作程序,并打印出報廢清單,操作者簽名。4.3 所有報廢的血液及血液產品與報廢明細表核對完全相符,將產品核實后存放于不合格產品存放區(qū)域內,通知質管科移送處理,分別在移送登記表上簽字。5.0 記錄

36、、打印匯總報廢血液及血液成分清單,打印數據,交質量管理科、財務科保存。6.0 支持性文件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 18469-2001)突發(fā)故障及應急供血時血液保存與發(fā)放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在突發(fā)情況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情況下保證醫(yī)院用血要求得到滿足。2.0 適用范圍2.1 突發(fā)停電、電腦故障、電話通訊不暢和儀器設備故障等突發(fā)情況下血液和血液成分的保存,以及緊急發(fā)放的處理。 2.2 發(fā)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時血液用量聚增。2.3 稀有血型庫存量不足。3.0 職責3.1 值班人員負責突發(fā)情況上報,對貯血設備的溫度監(jiān)控,執(zhí)行血液的發(fā)送及相關的服務活動。3.2 科主任負責協(xié)調各環(huán)節(jié), 并在緊急情況

37、下啟動應急預案。4.0 材料與設備4.1 一臺或兩臺專用貯血冰箱、低溫冰柜作為備用。4.2 備用電源供應系統(tǒng)。4.3 備用電腦、打印機各一臺。5.0 實施要點5.1 突發(fā)停電時:5.1.1 值班人員立即電話通知電工緊急實施機械發(fā)電,并報告報行政辦公室,要求30分種內恢復供電。關閉科室內不急用的電器設備,保障貯血冰箱(柜)電量充足。5.1.2 減少冰箱(柜)開門次數、縮短開門時間,15分鐘觀察一次冰箱內置溫度計溫度,并記錄,掌控“延遲時間”(一般為2小時),必要時可將血液及其成分轉入運轉正常的備用設備中貯存,并做好血液轉存記錄。5.1.3 若長時間不能恢復供電,應緊急聯(lián)系醫(yī)院血庫,將血液及成分轉

38、入其血庫冰箱中代為貯存,并做好血液轉存記錄。5.2 發(fā)生電腦故障時:5.2.1 及時通知計算機中心管理人員,盡快排除電腦故障。5.2.2 故障未排除時,供血啟動應急工作步驟。5.2.2.1 依據醫(yī)院“用血申請單”,用“血液、血漿、成分送貨單”一式二份逐袋填寫血液產品的品種,條形碼號、血型、血量、檢驗結果、用血單位等出庫明細。電話告知用血單位并說明情況。5.2.2.2 準備“a”、“b”、“o”、“ab”四種血型標簽。依據血液復檢檢驗報告手寫血液標簽,應詳細注明血液品種、條形碼號、血型、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等。5.2.2.3 經兩人核對后將血液標簽逐一貼在相應血袋的“母袋條形碼”下方。5.2.

39、2.4 執(zhí)行血液隔離、包裝與放行操作規(guī)程中5.3、5.4、5.7條款。5.3 電腦程序恢復正常后,將上述有關信息輸入電腦,已手工出庫的血液產品應按血液正常出庫操作輸入產品信息,打印出庫單,適時要求取血者、用血單位核實并補簽名。以滿足產品可追溯要求。5.4 非電腦設備發(fā)生故障時:5.4.1 報請站行政辦公室安排檢修,迅速恢復使用功能。5.4.2 通訊設備發(fā)生故障時,除報修外,啟動替代通訊線路和設備。5.4.3 冰箱故障調試檢修后,觀察運轉情況48小時,每4小時記錄一次,判斷是否恢復正常。5.4.4 待確認故障設備恢復功能后投入使用,記錄檢修情況及啟用時間。5.5 應急供血:5.5.1 值班人員接

40、到醫(yī)院電話申請或用血申請單后,當即查詢血液庫存數量,若庫存血液不能滿足需求時,采取以下措施:5.5.1.1 立即報告科主任,并協(xié)助電話聯(lián)系市內醫(yī)院血庫調配所需血液,及時通知值班司機取送血液,執(zhí)行“血液出、入庫信息模塊程序”,完成血液入庫與發(fā)放。5.5.1.2 當庫存血液量不足稀有血型時,報告科(副)主任,醫(yī)院所需血液血型、品種、數量。5.5.1.3 保持電話暢通,隨時掌握醫(yī)院對血液需求變化情況,便于適時調配血液品種、數量。并報告對方血站所采取的應急措施方案,記錄實施全過程。5.5.2 值班人員或科(副)主任將情況上報業(yè)務辦公室及分管副站長(節(jié)假日報告總值班),由業(yè)務辦公室(或總值班)通知招募采

41、血科、檢驗科、行政辦公室等啟動相應工作規(guī)程,6.0 相關表單血液、血漿、成分送貨單轉庫記錄單回退血液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規(guī)范縣市儲血點、臨床醫(yī)院輸血科回退血液的操作,確?;赝搜旱倪^程符合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的要求,滿足醫(yī)療用血安全。2.0 適用范圍發(fā)往各醫(yī)院輸血科、縣市儲血點的血液及成分血液,因血液凝塊、血型錯誤、血袋破損、血袋辮子缺少或滲血原因的退血,調換血液等原因的退血。3.0 職責3.1成品庫值班人員負責血液的回退操作。3.2科室負責人負責確認回退的血液入庫暫存或報廢(報質量管理科審核)。4.0 實施步驟4.1成品庫值班人員接收退血申請后,負責對收回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包裝、血液顏色是否正常、

42、溫度進行檢查和監(jiān)測,在交班本上記錄交接情況。4.1.1臨床醫(yī)院輸血科退血:接收退血申請后,確認血液離開28保存溫度不超過30分鐘,血液包裝完整,允許退血。4.1.2主動收回血液: 因血液凝塊、血型錯誤、血袋破損、血袋辮子缺少或滲血等血液產品質量缺陷原因收回退血時,要認真核對提供的血液條型碼號與實物是否一致,實施主動收回血液。4.1.3調換血液:接到縣市儲血點、臨床醫(yī)院輸血科需進行血液調換申請時,應根據成品庫血液庫存情況,報告科室負責人,做出同意與否的判斷。4.2對出庫回退的血液及成分,只進行同品種血型的更換,不做數量增減。縣市儲血點回退的產品仔細檢查血袋有無破損,血液的保存溫度是否超出規(guī)定范圍

43、。4.3 回退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執(zhí)行“退回管理信息模塊操作程序”錄入庫存,記錄退血數量、原因,放置血袋外包裝袋內貯存于冰箱(冰柜)中單獨存放并明顯標識,放置12小時檢查血細胞和血液制品是否有溶血或其它變質現象。4.4 若有凝塊破損、溶血等原因的退血,應通知質量管理科作進一步檢查。分析原因,理清責任,后經質量管理科同意后予以退血,并作報損處理。4.5 記錄:退血入庫,填寫血液收回記錄單。冷鏈設備消毒保養(yǎng)操作規(guī)程1.0目的保證冷鏈設備的正常運行,確保血液安全。2.0 適用范圍供血科貯血用的冰箱、冷凍箱和運輸血液用的冷藏及其它隔熱容器。3.0 職責3.1 成品庫值班人員負責貯血冰箱每周消毒工作。3.

44、2 設備管理員負責冷鏈設備除霜及保養(yǎng)工作。4.0 術語及定義冷鏈設備:冷鏈設備包括自采血開始到輸血結束全程所需要的安全儲存,運輸血液及血液成分的所有設備。其范圍涉及儲血用的冰箱,冷凍箱和運輸用的冷藏箱及其它隔熱容器。5.0 實施內容5.1 冷鏈設備包括儲血用的冰箱、冷凍箱和運輸血液用的冷藏箱及其它隔熱容器等。5.2 每天對貯血冰箱溫度進行四次檢查并作記錄(8時、12時、18時、22時),對冷凍箱進行二次檢查并記錄(8時、18時),無必要時不要隨便開啟貯血設備門蓋。 5.3 每天對貯血冰箱、冷凍箱報警裝置進行檢查測試并記錄。5.4 每周檢查一次貯血冰箱、冷凍箱上的冰霜。如果其厚度達到610mm(

45、1/47/8英寸)時,應進行除霜。5.5 每周用0.1%的次氯酸鈉對儲血設備進行一次清洗消毒。5.6 每月用軟刷子或抹布除去冰箱冷凝器、壓縮機上的灰塵和污物。檢查貯血設備警報裝置是否完好。5.7 冰箱、冷凍箱除霜。5.7.1 將全血及其成分搬入另一個冰箱或冷凍箱中,最好選擇冰箱、冷凍箱內血液較少的時候進行。5.7.2 關閉電源,打開冰箱、冷凍箱隔離門。5.7.3 待冰霜融化后,清除并擦干內部水份,用0.1%次氯酸鈉擦抹消毒,然后開啟電源開關。5.7.4 溫度達到規(guī)定溫度時,將血液及成分放回冰箱內。5.7.5 冰凍血漿解凍箱:每周清洗一次,按清洗鍵清洗。自動清洗完成后,再按啟動鍵使其恢復在可用狀

46、態(tài)。 6.0 支持性文件血站基本標準各種儲血、運血設備使用說明書7.0 相關表單消毒保養(yǎng)相關記錄供血科計算機操作規(guī)程1.0 目的規(guī)范供血科工作人員正確執(zhí)行電腦操作程序,確保血液相關信息完整可追溯。2.0 適用范圍適用于供血科各崗位的電腦操作人員。3.0 實施步驟【產品包裝系統(tǒng)】開機輸入操作者密碼進入“待檢庫管理”選擇“子系統(tǒng)模塊”。3.1 全血入庫3.1.1 建立電子入庫單:3.1.1.1 點擊“直采入庫”“入庫單號”“插入”“接收原因”1002(自采、待檢血入庫)。3.1.1.2 依次確認送血人復核人接收人采血地點發(fā)往成份是/否填寫單據摘要“存盤返回”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3.1.2 采集

47、信息:3.1.2.1 選取入庫單號固定成份類別血型(rh)血量采血日期包裝狀況血袋信息。3.1.2.2 逐袋掃描錄入信息。3.1.2.3 信息錄入錯誤修改移動光標,鎖定需要修改的信息,單擊鼠標右鍵“刪除”回答提問是/否選擇修改原因(自己發(fā)現錯誤)單擊鼠標左鍵刪除錯誤信息。3.1.2.4 信息錄入完畢,點擊“入庫”回答提問是/否。3.2 成份血液入庫(懸紅、濃紅、洗紅、冰凍紅、血漿、冷沉淀)。3.2.1 建立電子入庫單:3.2.1.1 點擊“采血入庫”“入庫單號”“插入”選擇血液來源(成份科)接收原因(1004、1006)。3.2.1.2 依次確認送血人復核人接收人填寫單據摘要交接日期“存盤返回

48、”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3.2.2 采集信息:3.2.2.1 選擇“入庫單號”固定成份類別。3.2.2.2 執(zhí)行3.1.2.2操作步驟。3.2.2.3 信息錄入完畢,點擊“入庫單據查詢”選取相應單據號雙擊點按左鍵查詢,確認實物與電子入庫單數量相一致后“退出”。3.2.3 合格血液入成品庫:點擊“入成品庫”固定“成份類別”光標鎖定入庫信息“選擇”或“全選”“退出”或“取消”。3.3 機采血小板(白細胞)入庫:3.3.1 建立電子入庫單。3.3.1.1 執(zhí)行3.2.1.1操作過程,鎖定接收原因(1007)。3.3.1.2 采集信息:分別執(zhí)行3.2.2.1;3.2.2.2和3.2.2.3操作過程。

49、3.3.3 執(zhí)行3.2.3操作步驟。3.4 外調血液入庫:3.4.1 建立電子入庫單。3.4.1.1 點擊“外調血液”“入庫單號”“插入”選擇血液來源接收原因(稀有血型、緊急用血、偏型調劑)。3.4.1.2 依次確認送血人接收人復核人填寫單據摘要“需要復檢”是/否(外調血液選擇“否”)發(fā)往成份是/否(選擇否)“存盤返回”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3.4.2 采集信息:3.4.2.1 選擇“入庫單號”固定成份類別血型(rh)血量包裝情況(選擇已包裝)采血日期金額制備日期。3.4.2.2 執(zhí)行3.1.2.2操作步驟。3.4.2.3 信息錄入完畢后,執(zhí)行3.2.2.3操作步驟。3.4.3 執(zhí)行3.2.

50、3操作步驟。3.5 血液出庫(發(fā)往成分科):3.5.1 點擊“出庫管理”“站內用血”確認用血部門(成分科)出庫原因(0003、0004、0005)出庫經手人取血人。3.5.2 固定成份類別(z0009)逐袋掃描或批轉入。3.5.3 點擊“匯總信息”,核對已選出庫各血型血液數量。3.5.4 “確認出庫”或“取消全部”。3.5.5 “退出”。3.6 血液報廢:3.6.1 點擊“出庫管理”確認用血部門(報廢庫)報廢原因經手人復核人審批人。3.6.2 逐袋掃描“獻血碼”和“成份碼”錄入信息。3.6.3 錯誤信息更正。將要更正信息的血液重新掃描“獻血碼”和“成份碼”回答提示“是”。3.6.4 點擊“匯總

51、信息”,核對已選出庫各血型血液數量。3.6.5 信息錄入完畢,點擊“確認報廢”或“取消全部”。3.6.6 打印信息,點擊“明細”“計算”“打印”(3份)“退出”。3.7 血液退庫:3.7.1 退血管理:成份未制備或制備后已取消操作的血液,從成份科退待檢庫。點擊“退血管理”選擇退血原因退血經手人退血審批人掃描“獻血碼” “確認回退”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退出。3.7.2 入庫回退:血液已入庫,采集信息錯誤,從待檢庫退招募采血科。點擊“入庫管理”選擇“入庫回退”退血原因回退經手人回退復核人錄入血液“獻血碼”“確認回退”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3.7.3 血液退庫:血液包裝過程中發(fā)現血液劑量信息錯誤

52、,需要由待檢庫退成份科取消操作過程,從成份科退待檢庫;又從待檢庫退至招募采血科。3.7.3.1 由待檢庫退成份科,執(zhí)行3.7.2步驟。3.7.3.2 同時錄入成份血液及血漿(或冷沉淀)“獻血碼”和“成份碼”“確認回退”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3.7.3.3 通知成分科取消此袋血液成分分離操作。3.7.3.4 從成份科退待檢庫,執(zhí)行3.7.1操作步驟。3.7.3.5 從待檢庫退招募采血科,執(zhí)行3.7.2操作步驟。3.7.3.6 重新錄入執(zhí)行3.1操作步驟?!境善穾旃芾硐到y(tǒng)】開機輸入操作者密碼進入“成品庫管理”選擇“子系統(tǒng)模塊”。3.8 入庫管理(成品入庫):3.8.1 建立電子入庫單。3.8.1

53、.1 點擊“成品入庫”“入庫單號”“插入”“鎖定”血液來源(合格血入成品庫)。3.8.1.2 確認送血人接收人復核人填寫單據摘要存盤返回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3.8.2 選擇“入庫單號”固定成份類別“匯總信息”點擊“全部選取”“確認入庫”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3.8.3 “查詢入庫單據”核對實物與電子數據相符一致。“計算”打印退出。3.8.4 如需填寫入庫備注,點擊“填寫備注”填寫備注內容確定“選擇修改”原因選取。3.9 退血管理:血液收回或調劑血液等原因需要退血。3.9.1 點擊“入庫管理”“退血管理”選擇退血原因退血經手人退血審批人掃描“獻血碼”和“成份碼”。需整單退血時,輸入“血液出庫單

54、編號”“確認退血”或“取消全部”輸入操作者密碼“確認”“退出”。3.9.2 “查詢單據”鼠標左鍵雙擊“打印”退出。3.10 出庫管理:3.10.1 臨床用血。3.10.1.1 點擊“臨床用血”鎖定“用血單位”“出庫原因”出庫經手人付款方式預約方式出庫方式。3.10.1.2 逐袋掃描“獻血碼”和“成份碼”。3.10.1.3 點擊“附屬品出庫”“增加”或“刪除”單擊鼠標右鍵,選擇材料輸入數量、單價。3.10.1.4 點擊“匯總信息”核對實物與電子表單數量相符一致,“確認出庫”(或取消全部)輸入經手人密碼“確認”。3.10.1.5 打印出庫單據(自動)、點擊“打印明細”“打印”“退出”。3.10.1.6 錯誤信息更正,將需要更正的血液信息重新掃描“獻血碼”和“成份碼”回答提示“是”刪除或執(zhí)行3.9退血管理操作步驟。3.10.2 站內用血(質量管理科、成分科)。3.10.2.1 點擊“站內用血”選擇用血部門(成分科、質量管理科)出庫原因出庫經手人取血人。3.10.2.2 執(zhí)行3.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