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審美式情感閱讀_第1頁
《浮生六記》審美式情感閱讀_第2頁
《浮生六記》審美式情感閱讀_第3頁
《浮生六記》審美式情感閱讀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浮生六記審美式情感閱讀 【 內(nèi)容 提要】文章對明末清初小說浮生六記,在文本 分析 的基礎(chǔ)上,做了一個深入、細致的審美情感閱讀,敘述了小說的若干情感內(nèi)涵。浮生六記是明末清初的一部自傳體小說。作者沈復,字三白,蘇州人。書中記敘的是三白夫婦日常的家居生活和各地的浪游見聞。全書情感真摯,素有“幽芳凄艷,讀之心醉”之評語。鑒于浮生六記的后二記中山記歷和養(yǎng)生之道為民國時期人偽作,所以在下文的論述中,筆者只就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這四記進行審美閱讀?!娟P(guān)鍵詞】 浮生六記 沈復 悲情 宗教 閑情 不堪 壯美 寄情一、悲情與宗教 在小說的開篇,三白有云:“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茍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

2、彼蒼之厚。因思關(guān)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婦于首卷?!比自诮?jīng)歷了人間的生離死別,風霜雪劍后,萬事釋然于胸,然而對往事的記憶卻也越發(fā)強烈,美好與不堪,幸福與凄楚,種種情感糾結(jié)于心中,即使“不思量”卻也“自難忘”。因而,三白有“茍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的切膚之痛。按說,閨房記樂無論從文題本身來看,還是著眼于文中所記樂事,都應(yīng)該是充滿了人性的溫情和夫婦間的默契和諧的美滿,然而,在三白寫來,卻是淡淡笑痕下的“滿紙辛酸淚”,筆者所體會到的是三白的愛與恨的交結(jié):對自由、美滿的兩性生活的愛;對生活的無奈,命運無常的恨。 三白的多情、落拓,蕓娘的聰慧、才情,既造就了三白、蕓娘,卻也毀滅了他們自身。他們自

3、身的美好放在他們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中,顯得格外的渺小懦弱,三白、蕓娘的生命之美麗終究穿不透 社會 倫理道德厚重的法衣。例如: 余性爽直,落拓不羈,蕓娘腐儒,迂拘多禮,偶為披衣整袖,必連聲道“得罪”,或遞巾授扇,必起身來接。余始厭之,曰:“卿欲以禮縛我耶?語曰:禮多必詐?!笔|娘兩頰發(fā)赤,曰:“恭而有禮,何反言詐?”鴻案相莊,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內(nèi),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曰:“何處去?”私心忒忒 這一段語言文字繪聲繪色,書中人物宛如就活在讀者眼前。在三白和蕓娘的身上我們同時看到,那無時不在的對愛、生命幸福的本能追求和根深蒂固地縛在他們身上的“禮法”的沖突與交融。可以說,三白、蕓娘的性情

4、既是他們幸福的源泉,也是他們生命不幸的源泉,幸與不幸,皆系于“真性情”。 在敘述閨房之樂,重溫舊事時,筆觸點處,隨喜隨悲,世事的無常和三白的感悟,恰似三白的悠悠訴說。如: 1索觀詩稿,有僅一聯(lián),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詢其故,笑曰“無師之作,愿得知己堪師者敲成之耳?!庇鄳蝾}其簽曰:“錦囊佳句”,不知夭壽之機此已伏矣。 2七月望蕓已寒熱大作,余亦繼之,困頓兩旬;真所謂樂極災(zāi)生,亦是白頭不終之兆。 3每逢朔望,余夫婦必焚香拜禱,后因家庭多故,此畫竟失所在,不知落在誰家矣?“他生未卜此生休”,兩人情癡,果邀神鑒耶? 以上幾處記敘,可以看出此時在沈復的思想中已經(jīng)有了很多宗教成分,尤其可見的是佛教思想的滲

5、透與流露。明清 時代 ,佛教在 中國 的傳播已經(jīng)走向通俗化,走進了下層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作為幕僚、商人的沈復,佛教經(jīng)義中“空”的玄理和“中道”的修行之法成為他的思想慰藉和心靈寄托。著名才子金圣嘆曾把莊周思想、佛教經(jīng)義結(jié)合起來,對水滸故事做了總括式的評價與認識。他認為一切都是虛無,既然一切都是夢,一切都是虛無,又何從著書,又何從批書呢?金圣嘆這樣解釋:“嗟呼!生死迅疾,人命無常,富貴難求,從吾所好,則不著書又何以為活也?!憋@然,金圣嘆與沈復在著書目的上頗有相似之處:沈復并不是一個職業(yè)文人,只是因為自己生命的艱難歷程而體悟到了“生死迅疾,人命無?!?,進入到了佛教常言的“悟”境,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自

6、自然 然地寫出來,一字一句,幾乎很難見到人工雕琢的痕跡。 佛教的諸多派別中,有主張“中觀”之說。認為只有中觀之道才是至上之境界。而所謂“中觀”即主張不偏不倚,不即不離,一種精神上的“臨界”狀態(tài),佛所主張的不悲不喜,不嗔不怒的情的境界,也就是達到了“中觀”境界了。三白在書中有“獨怪老年夫婦相視如仇者,不知何意?非如是,焉得白頭偕老哉?”此言似乎是勸世人不可用情太濃。其實是三白歷經(jīng)無常的命運所體悟到的天命的調(diào)和之道。三白所有的所求而不得的人性的美好需求轉(zhuǎn)化為精神的寧靜,凄婉又似乎淡然物外。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回看往事煙塵,平添無限凄涼。從三白身上,讀到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高貴與偉大。法國著名數(shù)學

7、家兼思想家布雷茲帕斯卡爾有一段著名的話:“人類只是一棵蘆葦。原是世間最脆弱的東西;但那是一棵有思想的蘆葦。用不著全宇宙武裝起來把人類軋碎了;一股氣流,一滴流水足以滅亡他。然而,即使宇宙軋碎他,他也比滅亡他的宇宙更其高貴,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死亡,知道宇宙的優(yōu)勢,而宇宙什么都不知道。” 三白正是封建社會中的一棵蘆葦,脆弱不堪封建宗法與禮法的重擊,但他的高貴恰恰在于他是一棵有思想的蘆葦存在于浮生六記中。他沒有依附于任何一種封建社會制度,所以他沒有求取功名以得到社會的 政治 認可,他暢游在自己情感的理想世界中,與蕓娘一起成為明清文學中一對美麗的并蒂花。二、閑情中的不堪 閑情記趣是浮生六記的第二卷,在僅存

8、的四卷中,此卷內(nèi)容最為簡短。在“記趣”中,三白首先認識到自己的一種親身體驗:美好的事物終究不會長久,不是人為地遭人嫉妒而遭到被毀滅的命運,就是冥冥中的天意的嫉妒也竟不能夠容忍。如卷中三白記敘的一件花事: 及長,愛花成癖,喜剪盆樹,識張?zhí)m坡,始精剪枝養(yǎng)節(jié)之法,繼悟按花疊石之法?;ㄒ蕴m為最,取其幽香韻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譜者不可多得。蘭坡臨終時,贈余荷瓣素心春蘭一盆,皆肩平心闊,莖細瓣凈,可以入譜者。余珍如拱璧。值余幕游于外,蕓能親為灌溉,花葉頗茂。不二年,一日,忽萎死。起根視之,皆白如玉蘭,雖蘭芽勃然,初不可解,以為無福消受,浩嘆而已。事后始悉人欲分不允,故用滾湯灌殺死。 再如卷中另外一件典型的

9、事情:三白與蕓娘執(zhí)著于生活的情趣,苦心經(jīng)營花盆屏架,放置于堂中,曾博得兩人展眉而笑,然而憐愛賞惜之際,“一夕,貓奴爭食自檐而墮,連盆與架頃碎之”,三白嘆云:“即此小經(jīng)營,尚干造物忌耶?”兩人不禁灑淚。 這兩件事情,無論是人為的破壞還是天意的忌妒,都宣泄出一種“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美好終究只是轉(zhuǎn)瞬即逝的無可奈何。于是,三白試圖用那些表面和諧的閑情逸致來消解現(xiàn)實生活世界中的不和諧,從而在自己的主觀精神領(lǐng)域里人為地用語言文字建立起一種平衡:用審美愉悅的方式去緩解人生存在的痛苦,以避免縱欲狂歡的情感發(fā)泄。轉(zhuǎn)貼于 三、悲劇中的壯美 浮生六記四卷中,情感最為悲凄的即坎坷記愁,卷首,有這么一段敘述:

10、人生坎坷何為乎來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余則非也,多情重諾,爽直不羈,轉(zhuǎn)因之為累。余夫婦居家,偶有需用,不免典質(zhì)。始則移東補西,繼則左支右絀。諺云:“處家人情,非錢不行?!毕绕鹦∪酥h,漸招同室之譏?!芭訜o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 這一段文字,字字有如血淚,悲憤之氣現(xiàn)于紙上。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曾引用尼采的話,以說明自己對文學的見解:“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如果說閨房記樂閑情記趣還能夠給讀者一種自由的精神、平等的婚姻、美好的生命等審美享受,那么坎坷記愁里的審美閱讀體驗則只有:悲、憤、痛楚。 此卷中,所有的生命的閃光點全部暗淡了。蕓娘作為一個才女、賢淑的婦人,卻終究由于“釁起家庭”被迫離開夫家家

11、族。甚至于到生命臨終,蕓娘的身份仍然是一個“棄婦”的身份。“釁起家庭最可憐,暮巢飛燕影凄然,呼燈黑夜開門去,玉樹枝頭泣杜鵑?!比讍势?,亡子,遭友人誣,且父親臨終之際,猶困頓于外,為生計輾轉(zhuǎn)流離他鄉(xiāng),背上了不孝之罪名。 但是,正如是苦難而不是幸福造就了人類,幸福只是苦難的間歇和偶爾停步一樣,坎坷記愁造就了沈復,毀滅了沈復看似平靜的理智。作者非常強烈地營造出來一種悲劇美。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行為,沒有什么偉大而崇高的悲劇精神,也沒有充滿矛盾的悲劇性格,只是到處可見的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瑣碎所造成的悲劇。 三白和蕓娘都具有善良的品德和行為,也具有作為一個普通人最起碼的生活的合理要求。在不合理的 社會 制

12、度下,這些卻被無情的社會現(xiàn)實所擊倒,這是悲劇美生發(fā)的最根本原因。在三白和蕓娘的身上,無疑他們具有的“善”沖擊而且消解了社會所要求他們的“道”,三白,個性落拓不羈,追求愛情幸福、自由、平等,與朋友之交多情重諾,爽直,為了追求“善”的最高境界,竟然陪伴著蕓娘一起離開家族,漂泊異鄉(xiāng)。三白是否真正能夠拋棄“道”而在心中安然地追求“善”了呢?因此,三白陷入了一種“兩難的選擇”之中,從而倍受著比單純地違背“道”更為痛苦的煎熬。如卷中一段文字記錄如下: 至甲子三月,接青君信,知吾父有病。即欲歸蘇,又恐觸舊忿。正趑趄觀望間,復接青君信,始痛悉吾父業(yè)已辭世。刺骨痛心,呼天莫及。無暇他計,即星夜馳歸,觸首靈前,哀

13、號流血。嗚呼!吾父一生辛苦,奔走于外。生余不肖,既少承歡膝下,又未侍藥床前,不孝之罪何可逭哉!吾母見余哭,曰:“汝何此日始歸耶?”余曰:“兒之歸,幸得青君孫女信也?!蔽崮改坑嗟軏D,遂嘿然。余入幕守靈至七,終無一人以家事告,以喪事商者。余自問人子之道已缺,故亦無顏詢問。 在“道”與“善”之間,三白選擇了“善”,與蕓娘一起離開了家族。此時,人性的本能情感追求與道德倫理產(chǎn)生了尖銳的矛盾。反過來,如果三白選擇“道”而放棄了蕓娘,棄二人的夫妻感情于不顧,那樣勢必也是令三白更是痛不欲生。這不僅是三白一個人的兩難選擇,其實很多時候也是整個人類一直處于的一種兩難選擇境遇。猶如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樣,人類總是

14、在徒勞地做出努力的選擇,而其實無論如何抉擇,我們都得做出犧牲:不是放棄善,就是妨礙道;不是放棄這一方,就是放棄另一方。所以,不僅僅是三白,其實整個人類都在經(jīng)受著“選擇”的苦痛,正如西西弗斯的勞作一樣,永遠地沒有盡頭 三白是個悲劇人物。作為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在坎坷記愁中,他沒有以自身的苦難,以自身理想毀滅的結(jié)局喚起他人的生存努力和生存價值感,相反,因為他的多愁、多情的性情,在個人徘徊纏綿于心中怨愁之余,三白寫下了很多憤激之語句。例如,蕓娘病死他鄉(xiāng),三白幸福生活的唯一精神支柱倒了以后,在萬分悲痛之余,他記敘道: 嗚呼!蕓一女流,具男子之襟懷才識。歸吾門后,余日奔走衣食,中饋缺乏,蕓能纖悉不介意

15、。及余家居,惟以文字相辯析而已。卒之疾病顛連,赍恨以沒,誰致之耶?余有負閨中良友,又何可勝道哉?!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于情篤。話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如余者,可作前車之鑒也。四、山水中的寄情 從坎坷記愁的血淚中走出來,迎面而來的是三白的一段叫人心思之神往之的浪游記快,似乎文章一改了坎坷記愁里的悲苦之氣。經(jīng)歷了坎坷記愁的苦之煎熬,三白的浪游記快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一種對自己精神的撫慰,是一種痛苦的暢快宣泄,經(jīng)過了人生生離死別,喪妻亡子之痛,三白退回到自身的精神世界里去尋求一種精神上的庇佑。本來,山山水水的大 自然 是人類直接的生活之外的一切,是人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不多的 內(nèi)容 。

16、寄情于山水的寫意生活是超越于生活之上或者生活之外的產(chǎn)物,人類只有舍棄或者否定原來的生活或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部分,才能進入山水的境界。從這種意義上來講,人類如果在自然山水中尋求和諧,那么就意味著人類自己自身生活的某種不和諧,一種否定生活的狀態(tài)就出現(xiàn)了。 這種寄情于山水自然,忘我地對生活,對生命快樂的追求,使得人類對自己的痛苦可以暫時忘卻。幸福與痛苦原本就是生命之花的兩朵并蒂花,人類感受到生命之愁苦,生命之煩瑣,生命之無奈,卻永遠不會為之所拘束,正如書中三白在記一次快游后嘆道:乃愁苦之中之快游也。 作為一個典型的 中國 式小人物,三白是無能為力為自己個人的幸福,積極、自由、主動地采取什么有效行動的,

17、所以,他轉(zhuǎn)頭移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愉悅乎性情,陶陶然暫忘人生瑣碎與失意,這未嘗不是一種美好的生命形式。五、結(jié)語 以上,筆者嘗試著以讀者主體的身份闡述了浮生六記前四卷的審美體驗,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聯(lián)邦德國出現(xiàn)了一種文學審美思潮接受美學。這種思潮的重要 方法 論意義在于:鮮明地標出審美主體是 藝術(shù) 審美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唯一途徑,而接受主體的特征表明接受不是對作品“原意”的追索或還原,而是主體的理解、闡釋過程,是主體自身獨特存在方式的體現(xiàn)。即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的各種感官去看、去聽、去觸摸,去體驗審美主體,通過作品與作者的“對話”是富于個性化的,對于其他欣賞者來說不具備必然性和普遍性。 整部浮生六記中,三白的情感一直表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