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測量及儀器 第四章 時域測量-電子示波器2_第1頁
電子測量及儀器 第四章 時域測量-電子示波器2_第2頁
電子測量及儀器 第四章 時域測量-電子示波器2_第3頁
電子測量及儀器 第四章 時域測量-電子示波器2_第4頁
電子測量及儀器 第四章 時域測量-電子示波器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又稱(DSO, Digital Storage Osilloscope)。 數字存貯示波器采用數字電路,將輸入信號先經過A/D變換器,將模擬波形變換成數字信息,存貯于數字存貯器中。需要顯示時,再從存貯器中讀出,通過D/A變換器,將數字信息變換成模擬波形顯示在示波管上,或是直接將數字信號顯示于LCD屏上。A/D+RAM+D/A+CPU存貯時間長;能捕捉觸發(fā)前的信號;可與計算機相連接;可分析復雜的單次瞬變信號。儀器科學與工程系一、數字示波器的一、數字示波器的:(不同時期的DSO)輸 入放大器A/DRAMD/A濾波Y輸出放大器Y輸入示波管邏輯控制電路同步放大掃描發(fā)生器掃描發(fā)生器能在數字、模擬兩種工

2、作方式下工作。在Y通道中插入數字元件A/D、RAM、D/A,X通道仍產生鋸齒波。功能、性能受限制,靜電偏轉示波管帶寬有限。能在數字、模擬兩種工作方式下工作取樣門與保持A/DI/Oui被測信號外觸發(fā)信號內D/AI/OD/AI/OX放大Y放大CRTX通道Y通道取樣通道RAMCPUROM其它命令GPIB取樣通道、X通道、Y通道、示波管、CPU、GPIB。CPU控制采樣、存儲、讀出、顯示等,信息通道總線交換。鍵盤+CPU+程序ROM。ROM內寫有儀器的工作程序,通過鍵盤進行參數設定,測試等。模擬信號A/D數字信號存儲于RAM。此過程受CPU控制。Y通道將RAM中的數字信號重新恢復成模擬信號;X通道產生

3、階梯掃描電壓。X、Y通道同時加在示波管CRT上把波形沿水平方向展開。RAMRAMX通道讀出采樣脈沖數字化提高采集速度、帶寬,反混迭失真 模擬通道:包括多個模擬通道,信號經衰減器、前置放大、S/H、后置放大器后送入A/D轉換。前置放大器的信號同時送入觸發(fā)選擇器。 采集處理器:示波器中使用隨機使用隨機- -重復采樣技術重復采樣技術,采樣處理器根據采樣與觸發(fā)的對應關系來確定數據在波形存儲器中的位置,以便重構波形。 波形翻譯器:專用的處理器。將數據點與時間值按時間順序對應,翻譯成與顯示器Y、X相對應的水平像素位置。 主微處理器:人機接口,軟件操作系統(tǒng),增強功能按鍵接口接口選擇模擬控制CPUROMRAM

4、微處理器總線收發(fā)器波 形存儲器波 形翻譯器視 頻RAM光柵掃描顯示器波形總線采 集處理器A/D跟蹤保持衰減器前置放大后置放大通道2A/D跟蹤保持衰減器前置放大后置放大通道1觸發(fā)比較器信號調整觸發(fā)選擇前置放大外觸發(fā)電源信號觸發(fā)電平HP54600 LeCroy(USA)3 測量與分析數字處理器&協(xié)處理器操作系統(tǒng)應用軟件RAM4 存儲可存儲軟盤IC存儲卡及硬盤連接到計算機打印機的數據總線2 顯示顯示顯示處理器1 采集ABC放大器輸入信號采 集 處理器觸發(fā)器突出了突出了DSP及軟件功能及軟件功能二、信號采集處理技術二、信號采集處理技術 屏幕更新率低. 更新率指每秒鐘可以捕獲波形的數目。單CPU示波器無

5、法滿足實時要求,存在死區(qū)時間。即信號經“A/D存儲處理D/A顯示”至下一次波形的采集會產生時間間隔。 提高更新率,400k幅的更新率 數字實時實時存儲示波器 有混迭失真 造成混迭失真的原因是欠采樣。采樣定理 避免措施:提高采樣速率;峰值檢測,以峰值為基本采樣點,加上其它采樣點,則不會產生失真。 抗混疊技術-101欠采樣生成的混迭失真滿足采樣定理,內插顯示(45)BW,不內插10BW。 高速A/D及RAM價格比較高,對于重復信號,以較低的采樣頻率獲得較高的采樣帶寬。每個周期采集一定數量的樣點,經多個周期的樣點恢復出波形。信號與采樣時鐘非同步,采樣觸發(fā)點與下一個采樣點的時間間隔是隨機的,信號為周期

6、信號,每個周期的采樣,等效為對“同一波形”的(欠)采樣。滿每一周期采一個樣點。所需要時間長,不能觀測單次信號123456ABCD654321DCBATitleNumberRevisionSizeBDate:15-Mar-2006Sheet of File:F:My Documents電 子 測 量 技 術 與 儀 器 課 件 PPTcircuit.ddbDrawn By:(a) 實時采樣(b) 隨機采樣(c) 順序采樣一個周期第1采樣周期第2采樣周期第3采樣周期第4采樣周期第1采樣周期第2采樣周期第3采樣周期第n采樣周期1 3 41 3 4 2 1 3 41 3 4221 2 3n采樣速率又稱

7、數字化速率。描述方式: 單位時間內的采樣次數,20Msps 采樣頻率描述,20MHz 信息率描述,單位時間內儲存多少bit/byte. 160Mb/s 采樣速率可以提高DSO帶寬,但采集速率還受采集存儲器容量的限制。一般在不同掃描時,采樣速率是不一樣的,但存儲容量是相同的,如存儲10000點。 主要是指A/D器件。高速的A/D技術,目前已有10Gsps.。高速的A/D技術有兩種類型: 同時通過多個A/D交叉復用,控制時鐘依次叉開,可進一步成倍提高采樣速率。 這種組合方式降低了對A/D的速率及RAM的存儲速度的要求。+_C3+_C1+_C2編碼器RRRR參考信號Ur輸入信號Vin比較器輸出并聯(lián)比

8、較式A/D-最快的A/D轉換器缺點: 器件復雜, 需要2n個比較器.A/D1uiA/D2RAM1RAM2S組合輸出數據多個A/D交叉復用,可使采樣速率成倍提高.DDR: Double Data Rate CCD:高速模擬存儲 2.5Gsps A/D:低速數字化處理YA順序取樣YB順序取樣通道轉換AB通道轉換A/DRAMCCDuiAuiB缺點: CCD記錄長度有限. 速度要求:多個低速存儲器分時輪流寫入。要求精確定時。 數據更新:具有循環(huán)存儲功能。 負延遲觸發(fā):可以觀測觸發(fā)點之前的信號。 正延遲觸發(fā):是指可以觀測觸發(fā)點以后的信號。 距離觸發(fā)點的。 負延遲在模擬示波器中無法實現負延遲在模擬示波器中

9、無法實現。觸發(fā)點正延時負延時觸發(fā)點終止記錄負延時觸前發(fā)采樣存儲器結構循環(huán)存儲觸發(fā)功能觸發(fā)后推進觸發(fā)后推進=總長總長-負延時負延時N=L-M尖峰干擾設定時間窗觸發(fā)源:內觸發(fā)(各個通道皆可),外觸發(fā),電源觸發(fā)觸發(fā)模式:自動,正常,單次觸發(fā)類型:邊緣觸發(fā),脈沖觸發(fā),延遲觸發(fā),毛刺觸發(fā)毛刺觸發(fā)用途:識別尖峰干擾 采樣速率與記錄長度有以下關系: L(p)=fs(sps)S(t/div)10(div) 早期DSO,掃速與采樣速率聯(lián)動。(現在這樣的DSO也常用)。即改變A/D轉換速率。缺點:記錄長度太短,10000個點,不能完整記錄一個較復雜的信號。不便同時觀測快慢信號。如電視信號中含有快慢的波形(圖6.6

10、4) 。快掃,慢掃都不利。增加記錄長度,設計超快、超長的采集存儲器。(1) )掃速與采樣速率聯(lián)動掃速與采樣速率聯(lián)動.BA掃速(t/div)采樣頻率(sps) 0.1us 1us 10us 100us 1ms 10ms 100ms 1000ms0.1K1K10K100K1M10M100M1G10G100G200M0.5us/div例:A的最高采樣率為1GS/s,存儲深度為1MB;B的最高采樣率為200MS/s,存儲深度為1KB。問當掃速從10ns/div變化到1000ms/div時,試計算采樣率的變化情況. 分辨率都較低,8bit,受信號頻率,存儲數據量,干擾等限制。三、波形顯示技術三、波形顯示

11、技術用較少的點構成波形:視覺混淆 線性內插 正弦內插:專用于正弦信號正弦條件下,USB = fsmax / k. (單次帶寬) USB與采樣速率和波形重組方法有關CRT、LCD(光柵掃描)四、示波器的技術指標四、示波器的技術指標幅度隨頻率變化下跌3dB時的頻率寬度 重復帶寬:采用非實時取樣技術,可做到很寬,幾十GHz 單次帶寬:有效存儲帶寬,與采樣速率,波形重組方法有關與模擬示波器的不同. 掃速(采樣間隔) 2點 or 3點?V/div 1-2-5步進 (與校準信號比較得到誤差與校準信號比較得到誤差)與A/D比特數有關A/D的最高采樣速率,現代DSO可達20GS/s以上。 采樣速率fs,每格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