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校本課程生活與物理【精品文檔】生活與物理校本課程實施綱要課程名稱:生活與物理課程類型:學科拓展類(必修)課程資源:選編開發(fā)人:陳蘭甲學習對象:八、九年級學習時間:每周一課時一、課程簡介與背景: 簡介:生活與物理校本課程方案的擬定和課程的開發(fā)是以“關注生活,勇于探究,學以致用,促進發(fā)展,鞏固延伸”為宗旨,以生活為對象,以物理探究為方法,積極組織引導學生親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營造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感到物理離我們很近,并會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知識、發(fā)掘知識。 背景: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我校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
2、實施計劃的要求,為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與文化需求,充分開發(fā)利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學以致用,培養(yǎng)一種科學探究事物規(guī)律的精神,積極做好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研究和實驗工作。 生活是許多自然規(guī)律、社會知識的本源,而知識規(guī)律的作用就在于其來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進而改變生活。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在這一方面顯得尤為重要。物理規(guī)律現象可以說處處貫穿于我們的生活中。而長期以來傳統教學中關于物理知識的傳授都忽略了生活這一環(huán)節(jié),以致使許多人認為物理學而無用,因而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也就理所當然的視而不見了,從而造成了實際生活與書本知識的脫離,以及探索精神的匱乏。二、課程目標: 中學物理校本課程目標是:
3、1使學生帶著物理的眼光走進生活,激勵同學們認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過程中積累知識,拓展視野,形成務實的探索精神。2通過提供信息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堂教學及課后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物理與生活的關系,物理與科技的關系。3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學會素材收集整理,學會原理分析,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4積極營造探究學習的氛圍,培養(yǎng)學習興趣。5同時讓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中,發(fā)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教師隊伍。 我校生活與物理校本課程以課改為載體,堅持“科研興?!?,走探究式學習之路,以“關注生活,勇于探究,學以致用,促進發(fā)展”為宗旨,全面落實素質
4、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具體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帶著物理的眼光走進生活,激勵同學們認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過程中積累知識,拓展視野,形成務實的探索精神。 2、讓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中,發(fā)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教師隊伍。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提供信息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堂教學及課后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物理與生活的關系。 2、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學會素材收集整理,學會原理分析,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積極營造探究學習的氛圍,培養(yǎng)學習興趣。三、課程內容 物理是與人類生產和生活最為密切的科學。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將物理知識與
5、生產實踐和生活實際相聯系,使學生盡可能理解物理知識在生產實際和生活實際中的應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師義不容辭的義務,故此物理課程設置要力求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一) 與物體狀態(tài)變化有關的物理現象 1、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的;使用時,通過減壓閥,液化氣的壓強降低,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進入灶中燃燒。2、用焊錫的鐵壺燒水,壺燒不壞,若不裝水,把它放在火上一會兒就燒壞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在1標準大氣壓下是100,錫的熔點是232,裝水燒時,只要水不干,壺的溫度不會明顯超過100,達不到錫的熔點,更達不到鐵的熔點,故壺燒不壞。若不裝水在火上燒,不一會兒壺的溫度就會達到錫的熔
6、點,焊錫熔化,壺就燒壞了。3、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4、用砂鍋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讓砂鍋離開火爐,食物將在鍋內繼續(xù)沸騰一會兒。這是因為砂鍋離開火爐時,砂鍋底的溫度高于100,而鍋內食物為100,離開火爐后,鍋內食物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xù)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5、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還有好多類似的物理現象等待我們去探索和研究,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ǘ?廚房中的物理現象 每位同學都進過廚房,但是注意過廚房里的科學知識嗎?我們在
7、廚房里,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爐灶、器皿以及做飯、炒菜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定會發(fā)現很多處要用到物理知識。用砂鍋煮肉或燒湯時,當湯水沸騰后從爐子上拿下來,則湯水仍會繼續(xù)沸騰一段時間,而鐵、鋁鍋卻沒這種現象,這是為什么?熱涼粥或冷飯時,鍋內發(fā)出”撲嘟、撲嘟”的聲音,并不斷冒出氣泡來,但一嘗,粥或飯并不熱,這是為什么?(三) 與自行車有關的物理現象 你知道自行車上有哪些物理知識嗎?1、自行車上的摩擦知識。自行車外胎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紋?自行車為什么能前進?剎車以后,自行車為何能停止?自行車哪些地方安有鋼珠?為什么安鋼珠?2、自行車上的杠桿、輪軸知識。3、自行車上的氣壓知識。4、自行車上光學知識。5、自
8、行車在我國是很普及的代步和運載工具。在它的 “身上”運用了許多力學知識。好奇妙啊,你不想了解更多嗎?(四) 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物理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可見,物理力學知識生產和生活實際中是很有用的,從宇宙天體到微觀的分子、原子處處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力,教師只要將課本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他們樹
9、立崇尚科學、研究科學、應用科學精神。(五) 與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物理現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會變咸,而炒菜時加鹽幾分鐘就變咸了,這是因為溫度越高,鹽的離子運動越快的緣故。2、長期堆煤的墻角處,若用小刀從墻上刮去一薄層,可看見里面呈黑色,這是因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在長期堆煤的墻角處,由于煤分子擴散到墻內,所以刮去一層,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我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只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聯系到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六) 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物理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
10、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3、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4、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等等。這些都是熱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七) 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物理現象 自法拉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以來,人類進入了電氣化時代。
11、從生活用電到交通運輸、工廠企業(yè)用電,都來源于發(fā)電機,電已成為人類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電的應用。如夜間走路用的手電,它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干電池不會發(fā)生觸電事故,而照明用電如使用不當,將會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這是因為不高于36V的是安全電壓,而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遠遠高于安全電壓;煮飯用電飯煲、電炒鍋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電力機車的行駛也是靠電能,一切家用電器都需要電。假設沒有電,電動機將不能轉動,電力機車不能行駛,電器都不能工作,人類社會將會倒退。因此,電是人類的好伙伴,只要我們嚴格遵循安全用電原則,我們就可以馴服它,利用它為人類服務。(八) 其他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12、 其實,生活中其他的很多方面也都存在有趣有用的物理現象,例如:勞動中的“物理”、 民間諺語中的“物理”、 災害中的“物理”、 廣告中的“物理”、 漫畫中的“物理”、 烹飪中的“物理”、 購物中的“物理”等等。 總之,物理知識從生活實際到高科技前沿,它的應用十分廣泛。掌握身邊的物理知識,能夠讓我們對物理這門科學有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我們將終生受益。四、進度安排:(一)、與物體狀態(tài)變化有關的物理現象 第二、三周(二)、廚房中的物理現象 第四、五周(三)、與自行車有關的物理現象 第六、七周(四)、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物理現象 第八、九周(五)、與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物理現象 第十一、十二周(六)、與熱學知識有
13、關的物理現象 第十三、十四周(七)、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物理現象 第十五、十六周(八)、其他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第十七、十八周五、課程實施1、課時安排:每兩周一課題,由每班物理教師擔任指導教師。2、教學方法的選擇: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等。3、教學的組織形式:面向全體教學,分組教學、個別指導。4、場地:各年級教室5、班級規(guī)模:30人左右六、課程評價(一)評價的原則。1、發(fā)展性原則發(fā)展性原則是當代教育評價的重要方面,在評價過程中,我們通過評價幫助各班改進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不足,幫助各教師及班級探索本課程的實施方法、總結成功的經驗,用肯定性評價調動老師和學生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2、自主性原則把主
14、動權交給教師,只有活動班級才能最真實地評價其活動內容、實施過程是否真正能促進學生發(fā)展、促進教師成長、促進各班特色形成。因此,評價過程中要重視各班對課程的評價及對自身的評價。(二)評價的基本的內容1、對教師的評價。從課堂教學、教案設計、資料搜集、學生作品等方面進行自評、互評、領導評、學生評。2、對學生的評價。從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生參與課程的表現,包括參與的態(tài)度、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和學習方法的掌握等;成果展示,包括實踐操作、作品鑒定及在各種競賽中的表現等。班級: 姓名: 內容:等級:項目評分等級標準自評互評態(tài)度A:上課專心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5分)B:偶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但能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4分)C:經常不聽講、不舉手回答問題或不主動參與教學活動。(3分)能力A:分析問題、解決物理生活問題以及計算、動手能力強。(5分)B:解決問題較強,計算、動手能力較強。(4分)C:解決問題較差,計算、動手能力較強。(3分)效果A:能做到正確、快速地完成物理作業(yè)。(5分)B:大部分作業(yè)能正確、按時完成。(4分)C:大部分作業(yè)不能正確、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土地無償贈與合同范本
- 個人家政保潔合同范本
- 制定合同范本 作用
- fidic條件合同范本
- 買賣延期合同范本
- 醫(yī)用機甲租賃合同范本
- 凈水設備售賣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藥店
- 出租和諧公寓合同范本
- 修建垃圾臺合同范本
-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課件-研學課程設計原則
- 2024年湖北省宏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政企業(yè)務部門培訓
- 2024年高考歷史:全3冊核心知識梳理和大事年表
- 創(chuàng)意改變生活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全冊作業(yè)設計
- 4.《昆蟲備忘錄》 課件
- 非標設備方案
- 2024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guī)程
- 教師如何進行跨學科教學
- 數學-山東省濟寧市2023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