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阿房宮賦 學案 山東省新泰市第二中學 閆龍 一、學習目標1、 1、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識(重要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現(xiàn)象)2、 2、了解杜牧賦體散文的比喻、鋪排手法和借古諷今的風格。3、 3、背誦課文。二、走近作者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萬年(現(xiàn)在陜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之“杜樊川”。 其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晉杜預,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從十五六歲起,博讀經(jīng)史,關心時政。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黃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勛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剛直,屢受排擠,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縱情聲色,過著放
2、蕩不羈的生活。 杜牧的詩、賦、古文都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大,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其作品集為樊川文集。三、文學常識賦,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萌生于戰(zhàn)國,興盛于漢唐,衰于宋元明清。主要有三個特點: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xié);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征。經(jīng)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fā)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xiàn)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壓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一篇文賦。四、背景知識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以后,在都城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筑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guī)模最大的
3、就是阿房宮。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便是阿房宮。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時只建了一座前殿,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調修建阿房宮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后繼續(xù)修建阿房宮,但秦王朝很快就垮臺了。以前一般認為楚霸王項羽率領軍隊入關以后,移恨于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筑縱火焚燒,化為灰燼。但史記·項羽本紀中只是說“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脊湃藛T對阿房宮遺址挖掘時也未發(fā)現(xiàn)焚燒的痕跡??脊湃藛T推
4、斷項羽焚燒的是秦咸陽宮,因為咸陽宮遺址發(fā)現(xiàn)大片燒過的遺跡。五、寫作意圖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談到:“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從中我們大略可以了解到阿房宮賦的寫作緣起。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藩鎮(zhèn)擁兵,宦官專權,民不聊生。他在23歲時,有感于唐敬宗大肆興建宮殿,廣羅女色,作阿房宮賦。文章借秦始皇和秦二世“大起宮室,廣聲色”以至于國祚不延的歷史事件,借古諷今,以秦警唐;又由此及彼,由事入理,指出荒淫無度必然導致民怨沸騰,國亡族滅,從而規(guī)勸唐朝的當政者,要以古為鑒,如果哀而不鑒,最終只能落得“后人復哀后人”的結局。可見,這是一篇帶有鮮明的政治指向的諷諫之作。六、教學過程(一)識
5、記積累1、給加點的字注音 阿房宮( ) 蜀( )山兀( ) 驪( )山 廊腰縵回( ) 囷囷焉( ) 蜂房水渦( ) 不霽( )何虹 媵嬙( )輦( )來于秦 梳曉鬟( ) 剽掠( ) 鼎鐺玉石( ) 邐迤( ) 錙銖( ) 架梁之椽( ) 庾之粟粒( ) 橫檻( ) 參差( )嘔?。ǎ╄貌恢榔渌玻?) 焚椒()蘭2、重點詞語解釋 (1)廊腰縵回() (2)盤盤焉,囷囷焉 ()(3)各抱地勢 () (4)綠云擾擾,梳曉鬟也 ()(5)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 (6)使負棟之柱 () (7)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 (8)使秦復愛六國之人 () (9) 誰得而族滅也( ) (10
6、)不霽何虹( ) (11)氣候不齊( ) (12)杳不知道其所之也( )(13)雷霆乍驚( )3、詞類活用 (1)六王畢,四海一 ( ) (2)北構而西折: () (3)日益驕固( ) (4)未云何龍: ()(5)不霽何虹: () (6)輦來于秦 () (7)朝歌夜弦 () (8)鼎鐺玉石 () (9)金塊珠礫 () (10)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11)族秦者秦也 () (1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13)縵立遠視( ) (14)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 )4、古今異義 (1)直走咸陽 古義: 今義: (2)鉤心斗角古義: 今義:(3)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 今義:
7、 (4)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義: 今義:(5)-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古義: 今義:5、一詞多義: 取: (1)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2)今入關,財物無所?。ǎ?)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4)南取漢中,西舉巴蜀()(5)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6)留取丹心照汗青()(7)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8)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4)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 (5)族庖月更刀()畢: (1)六王畢,四海一()(2)吾與汝畢力平險() (3)畢禮而歸之()(4)眾妙畢備(
8、)(5)度道里會遇之禮畢() (6)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幸: (1)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2)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3)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4)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5)而君幸于趙王() (6)大王也幸赦臣舉: (1)戍卒叫,函谷舉() (2)殺人如不能舉() (3)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4)何不做衣裳,莫令事不舉() (5)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6)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7)舉世混濁而我獨清() (8)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 流: (1)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2)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3)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雖放流
9、,眷顧楚國,系心懷王() (5)伏尸百萬,流血漂櫓()6、特殊句式 (1)戍卒叫,函谷舉。( )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二)課文初探:用課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1)阿房宮的來歷。 (2)宮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樣的? (3)“秦愛紛奢”的具體表現(xiàn)為什么? (4)秦亡的教訓是什么? (三)疑難探究1根據(jù)內容,文章可分為幾大部分?它們之間是怎樣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之間什么關系?(結合“賦”的特點)2文章的第3、4能否對調?為什么?
10、0; 3、這篇文章的結構具有什么特點? 4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的?這樣描寫對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5作者寫阿房宮賦,其目的是給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提供歷史教訓。這個歷史教訓應該怎么理解? (四)夯實雙基1下列加點詞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蜀山兀(wù)轆轆(lù)遠聽 鼎鐺(dng)玉石B囷囷(qn)焉 盡態(tài)極妍(yán)架梁之椽(yuán)C阿()房宮 剽(pi
11、o)掠其人 金塊珠礫(lì)D盡錙銖(zhzh) 妃嬪媵嬙(yìngqiáng) 邐迤(ly)2下列四組實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A一六王畢,四海一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B愛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C取奈何取之盡錙銖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D族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下列四組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焉盤盤焉,囷囷焉縵立遠視,而望幸焉B而 驪山北構而西折 誰得而族滅也C夫獨夫之心日益驕固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D于 多于九土之城郭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4下列加點詞語古義與今義相同的一組是()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一日之內,一
12、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用之如泥沙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多于市人之言語A B C D5.下列加點詞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剽(pio)掠 不霽(jì)何虹 嬪嬪媵(téng)嬙B縵(màn)回 輦(nin)來于秦 朝歌夜弦(xuán) C椒(jio)蘭 架梁之椽 (yuán) 盡態(tài)極妍(yán)D囷囷 (qn) 鉤心斗角(jio) 直欄橫檻(jiàn)6.下列句中詞語意思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 熒熒,明亮的樣子.B 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13、: 遠聽,遠遠聽見.C 而望幸焉 : 幸,封建帝王到某處.D 驪山北構而西折 : 北,向北; 西,向西.7.下列各句中 “之”字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燕趙之收藏 秦人視之不甚惜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杳不知其所之也 宋何罪之有 人非生而知之者 牛何之 多于南畝之農夫 A B C D 8.下列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 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B 悅親戚之情話 C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D 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9.下列加點詞語,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B 六王畢,四海一 C 園日涉以成趣 D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閱讀下文,完成后面題目。 嗟乎!一人之心,
14、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10下列兩句中加點虛詞含義和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
15、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A句的兩個“之”相同,句的兩個“而”不同。B句的兩個“之”不同,句的兩個“而”也不同。C句的兩個“之”相同,句的兩個“而”也相同。D句的兩個“之”不同,句的兩個“而”相同。11文中劃線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錙銖:極言貴重的東西; 南畝:泛指農田九土:即九州,指全國; 嘔?。弘y聽的音樂獨夫:孤單的人; 戍卒:指陳勝、吳廣等起義者楚人:指劉邦; 焦土:指阿房宮被燒毀A B C D12.根據(jù)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句中四處“后人”之所指是:A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是指當時的唐人;是指秦人;B相同
16、,都是指秦以后唐以前(包括唐)的人;是指唐以后的人;C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D相同,都是指唐人,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13.對上述兩段文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極言秦始皇不顧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殘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還寫到了老百姓對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終還是像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使秦迅速滅亡。C對于秦的滅亡和阿房宮的被燒毀,作者用“可憐焦土”一語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進一步指出,六國和秦的滅亡,都是由于內部原因造成的,見解極為深刻。答案(一)識記積累1、給加點的字注音 sh wù lí m
17、224;n qn w jì yìng qiáng nin huán pio chng ly zzh chuán y sù jiàn cnc uy yo jio2、重點詞語解釋(1)縈繞;(2)曲折的樣子;(3)隨著,依著;(4)亂紛紛的樣子;(5)掠奪,強取;(6)支撐;(7)奢華,想念;(8)假使,愛護;(9)能夠;(10)雨后初晴;(11)相同;(12)深遠;(13)忽然3、詞類活用(1)數(shù)詞做動詞,統(tǒng)一;(2)方為名詞做狀語,向北,向西;(3)名詞做狀語,一天天地;(4)名詞作動詞,出現(xiàn)云,出現(xiàn)龍;(5)名詞作動詞,出
18、現(xiàn)彩虹;(6)名詞作狀語,乘車;(7)名詞作動詞,唱歌,演奏;(8)把當做鐵鍋,把當做石頭(9)把當做土塊,把當做沙礫(10)名詞作動詞,放了一把火,成為焦土;(11)名詞作動詞,滅族,滅亡;(12)為動用法,為哀嘆;意動用法,以為鑒(13)名詞做狀語,向遠處;(14)動詞作名詞,收藏的金玉珠寶,經(jīng)營的東西4、古今異義(只解釋了文中的意思)(1)延伸(2)各種建筑都與中心建筑勾連,相鄰的屋角相互對峙,好像兵戈相斗。(3)天氣(4)像明亮的星星一樣閃亮(5)可惜5、一詞多義?。海?)掠奪,奪取(2)掠奪,奪?。?)提取(4)奪取,攻下(5)通“娶”(6)著(7)采用,選?。?)拿,與“舍”相對族
19、:(1)族滅,滅亡(2)家族(3)類(4)筋骨交錯聚結處(5)眾,一般的畢:(1)滅亡(2)盡力,竭力(3)結束(4)全(5)結束(6)終究幸:(1)寵愛,寵幸(2)寵愛,寵幸(3)幸虧(4)希望(5)寵幸(6)幸而,幸虧舉:(1)被攻占(2)盡,完(3)舉起(4)成功(5)推舉(6)舉行,發(fā)動(7)全,整個(8)舉止流:(1)河流(2)淌(3)水流,河流(4)流放(5)淌6、特殊句式(1)被動句(2)判斷句(3)狀語后置(二)課文初探:用課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1)“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
20、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3)“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保?)“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三)疑難探究1文章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2段)是敘事,第二部分(3、4段)是議論。“賦”的特點在于“體物言志”,即鋪敘事情,抒發(fā)情志。因此說,兩部分之間是鋪事與寫志的關系。鋪事是寫志工的基礎,寫志是鋪事的目的。2兩段之間不對對調。第3段感慨是由第1、2段宮殿的奢華與人民的貧困對比中引申出來的。第4段的議論則穿透了歷代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表面現(xiàn)象,直逼其壓迫人民掠奪人民的本質。“眼光”更深遠,將一千年前的“史實”與千年后的“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生發(fā)成一條規(guī)律。3、文章的結構十分嚴謹、巧妙。先寫阿房宮的排場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著秦統(tǒng)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并暗示著他們的前途。再寫秦的紛奢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天下之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理買社保合同范本
- 亞克力盒制作合同范本
- 勞務合同范本無固定
- 公寓購買講價合同范本
- 醫(yī)院物業(yè)采購合同范本
- 加梯安裝合同范本
- 公司做假雇傭合同范本
- 公司與政府合同范本
- 企業(yè)合同范本牛廠
- 交定金認購合同范本
- 上海市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勘察設計質量疑難問題匯編(2024 版)
- 2025四川宜賓市高縣縣屬國企業(yè)第一次招聘3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母嬰照護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全國道路運輸企業(yè)安全管理人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SF-36-含評分細則)
- 作文紙(網(wǎng)格600字A4)
- 電網(wǎng)公司客戶資產接收管理細則
- SH3503-2007石油化工建設工程項目交工技術文
- DLT-5293-2013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氣設備交接試驗報告統(tǒng)一格式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二單元認識多位數(shù)測試卷(含答案)
- 塑料齒輪強度校核方法(共15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