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11論語十二章第2課時教案新人教版0604113_第1頁
河南省鄭州市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11論語十二章第2課時教案新人教版0604113_第2頁
河南省鄭州市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11論語十二章第2課時教案新人教版0604113_第3頁
河南省鄭州市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11論語十二章第2課時教案新人教版0604113_第4頁
河南省鄭州市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11論語十二章第2課時教案新人教版06041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論語十二章第二課時課 題論語十二章課時安排共( 2 )課時課程標準 標注課程標準頁碼學習目標1.反復誦讀課文,達到背誦。2.歸納文言現(xiàn)象。3.理解每一章所體現(xiàn)的思想。4.領悟論語的深刻含義,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教學重點1.反復誦讀課文,達到背誦。2.歸納文言現(xiàn)象。教學難點領悟論語的深刻內(nèi)涵。教學方法講授法 朗讀法 品味法教學準備ppt課前作業(yè)背誦論語十二章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合作交流二次備課(修改人: )環(huán)節(jié) 一一、導入: 1.語錄中孔子及其弟子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請試著讀一讀。課件出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該讀出怎樣的語氣?明確感嘆的語氣。

2、上句中哪些詞語有感嘆的意味?明確者、夫、不。師小結:關注這些文言詞語,有加強感嘆語氣的效果,讓我們體會到發(fā)自肺腑的感嘆。2.文中哪些虛詞也有類似的表現(xiàn)力?明確哉、也、乎、亦、焉等這些詞語的語氣都是一樣的嗎?明確不一樣,“哉”“也”飽含贊揚的語氣?!昂酢碧N含著發(fā)人深省的語氣,有著快樂的語氣?!把伞憋@示出肯定的語氣。“亦”透露出高興的語氣。3.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這幾個語氣助詞的作用。二、歸納概括重點文言現(xiàn)象1.通假字。(1)不亦說乎(“悅”的古字,愉悅,高興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同“又”)2.古今異義。(1)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習:古義:復習;今義:

3、學習)(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三:古義:泛指多數(shù),虛數(shù); 今義:數(shù)詞,三)(3)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誠信;今義:相信)(4)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5)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yōu)點;今義:善良。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6)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把; 今義:可能,許可3.詞類活用。(1)學而時習之(名詞活用作狀語,按時)(2)吾日三省吾身(名詞活用作狀語,每天)(3)傳不習乎(動詞活用作名詞,傳授的知識)(4)溫故而知新(故,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舊知識。新,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新知識)(5)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形容

4、詞活用作動詞,以為樂趣)(6)擇其善者而從之(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優(yōu)點,長處)(7)飯疏食,飲水(名詞活用作動詞,吃飯)4.一詞多義。(1)為(2)而(3)知(4)其課中作業(yè)朗讀論語十二章。環(huán)節(jié)二三、反復吟誦,理解內(nèi)涵1.理解每一章語錄闡述的道理?!旧孕〗M為單位,教師做好小組的分工,把十二章的內(nèi)容分配到小組中,由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反復吟誦,展開討論?!孔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明確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tài)度,屬于個人修養(yǎng)范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明確

5、討論思想品德修養(yǎng)。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泵鞔_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huán)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guī)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yǎng)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yǎng)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

6、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泵鞔_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diào)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必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fā)現(xiàn),才“可以為師”。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用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泵鞔_這一則

7、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學習和思考相結合,才能有所得。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明確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贊顏回,對他做了高度評價。這里講顏回“不改其樂”,這也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這里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泵鞔_這里,孔子強調(diào)了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有了濃厚的興趣,我們才會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在這里沒有具體指懂得什么,看來是泛指,包括學問、技藝等??鬃诱沁@一點

8、的身體力行者,孔子聽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即為明證。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明確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于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同時,他還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泵鞔_講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

9、取長補短,彌補不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泵鞔_孔子在河流的源頭,撫今追昔,滿懷感慨,自告且忠告所有決心開始“見、學、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立志“見、學、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像這江水一樣,從“聞其道”的源頭開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繼,無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無論條件惡劣還是優(yōu)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斷地“固守”“承擔”“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慍的世界”而不退轉(zhuǎn)。這里必須明確,這話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是對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勵。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泵鞔_一國的軍隊,可以奪取它的主帥??梢粋€男子漢,他的志向卻是不能強迫改變

10、的。對于一個人來講,他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任何人都無權侵犯。作為個人,他應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受威脅利誘,始終保持自己的“志向”。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泵鞔_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問題。修德進學的門徑:學欲廣博,志欲堅定,外問于人,內(nèi)思于心。既要廣博地學習,又要有一個追求的中心,這就叫,“博學而篤志”。既要多問問題,又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空想,而要多想當前的事情、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的事情,這就叫“切問而近思”。2.課文中有哪些關于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格言?有哪些關于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的格言?明確關于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格言有:第1、2、8則。關于學習態(tài)度的格言有:6、7、9則。

11、關于學習方法的格言有:1、4、5、12則。3.請根據(jù)關于思想品德修養(yǎng)的格言,想想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樣的人。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明確抓關鍵詞。(1)“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人相處講究忠誠、誠信。(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敝匾曢L時間的學習和培養(yǎng)個人道德修養(yǎng)。(3)“人不知而不慍?!睂拸V胸懷。(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不求取不義之財,提倡安貧樂道。4.結合課文有關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的格言,談談自己悟出的求學之道。明確抓關鍵詞。(1)“學而時習之”“學”與“習”統(tǒng)一起來。(2)“溫故而知新”知識的“鞏固”與“創(chuàng)新”統(tǒng)一起來。(3)“學而

12、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和思考相結合。(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碧撔膶W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四、學生質(zhì)疑,合作探究1.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nèi)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2.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3.“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課中作業(yè)齊背論語十二章。環(huán)節(jié)三五、拓展延伸通過積累,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自由朗讀,從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成語、格言和警句,并說出理由。教師在學生交流后對本文出現(xiàn)的常用成語做歸結并板書:溫故知新、擇善而從、三人行,必有我?guī)?。六、小結論語的思想內(nèi)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yǎng)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lián)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課中作業(yè)背誦論語十二章課后作業(yè)設計: 1.背誦并默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