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血液內(nèi)科出科考試試題與答案_第1頁
2017年血液內(nèi)科出科考試試題與答案_第2頁
2017年血液內(nèi)科出科考試試題與答案_第3頁
2017年血液內(nèi)科出科考試試題與答案_第4頁
2017年血液內(nèi)科出科考試試題與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液內(nèi)科出科考一 . 單選題(共100 題,每題 1 分)1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屬于a . 紅細胞系疾病b . 巨核細胞系疾病c . 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疾病d . 粒細胞系疾病e . 漿細胞系疾病2 . 男性,病史2 周,貧血伴周身出血點,淺表淋巴結不腫大,胸骨壓痛( + ),肝臟輕度腫大,外周血白細胞 25x109/l,可見幼稚細胞,血小板 50 x109/l,血紅蛋白40g l ,該患者最可能診斷a . 敗血癥b . 再生障礙性貧血c . 過敏性紫癜d . 急性白血病e . 惡性淋巴瘤3 . 急性溶血的開始癥狀是a . 腰背及四肢酸痛,頭痛,嘔吐,寒戰(zhàn),高熱等b . 血紅蛋白尿c . 休

2、克d . 昏迷e . 腎功能衰竭4 . 男, 28 歲,脾大 2 年,間有黃疸,近1 周再次出現(xiàn)黃疸。肝在右肋緣下觸及,脾大左肋下5cm。hb70g/l,網(wǎng)織紅細胞21%,球形紅細胞 30%, wbc15x109/l, 血小板100 x 109/l,紅細胞脆性增高,coomb' s試驗(一),最有效的治療a . 脾切除b . 糖皮質激素c . 骨髓移植d . 反復輸e . 抗感染5 . 下列各種類型急性白血病中,哪種最常發(fā)生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a .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b . 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c . 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d . 急性粒單核細胞性白血病e . 紅白血病6 . q 海洋性

3、貧血可出現(xiàn)a . hbf 增多b . hba2 增多c . hbs 增多d . hbh 增多e . hbc 增多7 . 女, 59 歲,右頸部淋巴結腫大3 個月,蠶豆大小,其可能性最校灸病變是a . 轉移癌8 . 淋巴結反應性增生c . 惡性淋巴瘤d . 淋巴結結核e . 轉移性肉瘤8 . 治療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時,監(jiān)測肝素用量的試驗是:a . 血小板計數(shù)8 . 3p 試驗c . 出血時間d . aptt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e . 纖維蛋白原定量9 .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時貧血發(fā)生常是由于a . 紅細胞生成素缺乏b . 免疫機制c . 原位溶血d . 失血e . 紅細胞本身缺陷10 .

4、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的骨髓幼稚細胞中有auer 小體,見于a . ra 型b . ras 型c . raeb 型d . raeb t 型e . cmml 型11 . 麻醉中的手術病人輸入幾十毫升血后即出現(xiàn)手術區(qū)滲血和低血壓,應考慮a . 出血傾向b . 變態(tài)反應c . 過敏反應e . 溶血反應12 .貧血病人,化驗為小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伴有慢性下肢潰瘍,血清鐵 700聞/l, 總鐵合力1900國/l,骨髓外鐵(+ ),診斷為a . 缺鐵性貧血b .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c . 失血性貧貧血d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e . 慢性感染性貧血13 . 不屬于小細胞性貧血的是a . 缺鐵性貧血b . 海洋

5、性貧血c . 慢性感染性貧血d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e . 再生障礙性貧血14 . 霍奇金病的最有診斷意義的細胞是a . r-s 細胞b . 霍奇金細胞c . 陷窩細胞d . 多形性瘤細胞e . 嗜酸性細胞15 .男性,20歲,突發(fā)下肢紫瘢,隆起于皮膚表面,對稱?;灒簑bc10x109/l,hb112g/l。出血時間與凝血時間正常,血塊收縮試驗正常,血小板 200x109/l,束 臂試驗陽性,診斷應該是a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b . 過敏性紫癜c . 再生障礙性貧血d . 急性白血病e . 血管性假血友病16 .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診斷依據(jù)是a . 全血細胞減少b . 網(wǎng)織紅細胞減低c .

6、 無淋巴結腫大d . 無肝脾大e . 骨髓多部位增生低下17 .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出現(xiàn)醬油色尿,下列哪項檢查最具有診斷意義a . 熱溶血試驗b . 蔗糖溶血試驗c . 酸溶血試驗d . 熒光斑點試驗e . 抗人球蛋白試驗18 .貧血病人,化驗為小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伴有慢性下肢潰瘍,血清鐵 700聞/l, 總鐵合力1900國/l,骨髓外鐵(+),診斷為a . 缺鐵性貧血b .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c . 失血性貧血d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e . 慢性感染性貧血19 . 患者,女, 29 歲, 1 年前因胃出血行胃大部切除術,近1 年半來頭暈,乏力,面色逐漸蒼白,平時月經(jīng)量稍多,檢查: hb 7

7、6g/l, rbc 3.5x1012/l, wbc 5.3x109/l,網(wǎng)織紅細胞0.015。針對該患者的入院檢查,不可能出現(xiàn)的體征是a . 皮膚干燥,毛發(fā)干燥易脫落b . 心尖部收縮期吹風樣雜音c . 口腔炎,舌乳頭萎縮d . 指甲變脆、變平或匙狀甲e . 步態(tài)不穩(wěn),深感覺減退20 . 男, 50 歲。黑便、頭暈,血壓 90mmhg 60mmhg 輸懸浮紅細胞后出現(xiàn)呼吸困 難、胸悶。最可能的推斷是a . 過敏反應b . 輸血后正常反應c . 急性溶血反應d . 急性肺損傷e . 急性腎損傷21 . 19 歲男孩,因腹痛來院就診。查:雙下肢出現(xiàn)對稱性成片狀小出血點,尿常規(guī)發(fā) 現(xiàn)血尿( + ),

8、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a . 腎血管畸形b . 腎下垂c . 腎絞痛d . 急性腎盂腎炎e . 過敏性紫癜腎炎22 . 下列有關貧血性心臟病的改變,哪一項不正確a . 心臟擴大b . 心尖部可聞及隆隆樣雜音c . 心尖部可聞及較粗糙的吹風樣雜音d.心電圖可呈現(xiàn)st段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e . 以上改變在貧血治愈后仍不能恢復正常70gl,23 . 女, 32 歲。兩年來月經(jīng)量多,乏力、心悸。檢查面色較蒼白。血紅蛋白白細胞8x109/l,血小板110x109/l,血?f鐵300聞/l,治療首選a . 輸血b . 硫酸亞鐵口服c . 維生素 b12 肌肉注射d . 右旋糖酐鐵肌注e . 腎上腺糖皮質激

9、素24 . 有關白血病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 . ph 染色體是只有慢性粒細胞自血病才有的特異性染色體b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無auer小體c .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常有細胞裂孔現(xiàn)象d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變時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可增高e .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過氧化物酶染色陽性25 . 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藥物是a . 氯霉素b . 磺胺嘧啶c . 環(huán)磷酰胺d . 保泰松e . 他巴唑(甲硫咪唑)26 . 女, 45 歲。 4 個月來乏力、面色蒼白.既往體健。實驗室檢查:hb72g l,wbc3.5x109/l,分類 n65%, l32%, m3%, pi。t45x109/l,

10、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15 ,可見 auer 小體,全片見巨核細胞48 個 .易見小巨核細胞.骨髓細胞外鐵(+),內(nèi)鐵見環(huán)狀鐵粒幼細胞10%。臨床考慮 mds,根據(jù)fab分型最可能的類型是a . ra 型b . ras 型c . raeb 型d . raeb-t 型e . cmml 型27 . 男性, 35 歲,胃區(qū)常隱痛 3 年。與飲食有關,間有黑便。檢查:血紅蛋白 75gl ,紅細胞3.1 x1012/l,白細胞5.9x109/l,血小板130 x109/l,患者貧血最大可能是以下哪種a . 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b . 缺鐵性貧血c . 慢性肝病貧血d . 巨幼細胞性貧血e . 溶血性貧血2

11、8 . 男性, 20 歲,診為急性白血病。出現(xiàn)頭痛嘔吐,頸強直,腰穿發(fā)現(xiàn)腦脊液80 滴分,腦脊液蛋白增高,糖降低,細胞為白血病細胞,鞘內(nèi)注射首選藥物是a . 甲氨蝶呤b . 環(huán)磷酰胺c . 長春新堿d . 6- 巰基嘌呤e . 5- 氟尿嘧啶29 . 有助于鐵劑胃腸道吸收的維生素是a . 維生素 b5 維生素 b1b .維生素cc .維生素b12d .維生素b230 .不支持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加速期的是a .外周血中原始粒細胞a 5%b .骨髓中原始粒細胞a 10%c .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 20%d . 不明原因的血小板進行性減少e . 不明原因的血小板進行性增加31 . 以下何種實驗室檢查可鑒

12、別缺鐵性貧血與慢性病性貧血:a . 血清鐵b . fepc . 血清鐵蛋白d . mcv、 mch、 mchce . 血片示小紅細胞性貧血32 . 此患者在發(fā)熱、頭痛、嘔吐第2日做腦脊液檢查,最可能的發(fā)現(xiàn)為a . 腦脊液中性粒細胞增高b . 細菌培養(yǎng)陽性c . 腦脊液發(fā)現(xiàn)結核桿菌d . 腦脊液蛋白量顯著增高、糖定量減低e . 腦脊液白血病細胞增多33 .男性,40歲,病史2周,發(fā)熱皮膚出血點,骨髓原始細胞80%,過氧化物酶( + ), auer 小體( + ),最可能的診斷a . 急淋白血病b . 急粒白血病c .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d . 急性紅白血病急變e . 慢粒白血病急變34 . 缺鐵

13、性貧血不可見到的實驗室檢查結果是a . 總鐵結合力增加b . 血清鐵降低c . 血清鐵蛋白降低d . 運鐵飽和度降低e . 游離原卟啉減少35 . 患者,女, 28 歲。反復牙齦出血和月經(jīng)增多半年。查體:輕度貧血貌,鞏膜無黃染,肝脾肋下未觸及,實驗室檢查:hb82g/l, rbc4.0x1012/l, wbc5.6 x109/l,plt13xl09/l,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紅系占 36%,巨核細胞明顯增多,產(chǎn)板型巨核細胞少,骨髓內(nèi)、外鐵均減少。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a . 溶血性貧血b . 慢性 itp 合并缺鐵性貧血c .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d . 急性白血病e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36 .

14、支持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的是a .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值18x109/lb .血小板計數(shù)10x109/lc .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1.0x109/ld .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減低e . 骨髓全片見巨核細胞8 個37 . 貧血病人,化驗為小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伴有慢性下肢潰瘍,血清鐵700ug l,總鐵合力1900ug/l,骨髓外鐵(+ ),診斷為a . 缺鐵性貧血b .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c . 失血性貧血e . 慢性感染性貧血38 . 全血在保存過程中 .發(fā)生了“保存損害”,喪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它們是a . 血小板、粒細胞、不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b . 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c . 白細胞、血小板、穩(wěn)定的

15、凝血因子d . 白細胞、血小板、纖維蛋白原e .血小板、淋巴細胞、凝血因子vn39 . 關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治療,正確的是a . 口服維生素b12 及葉酸后血象很快恢復b . 糖皮質激素治療 1 個月后血象正常c . 化療療效好,可根治本病d . allo-bmt 能使部分患者長期緩解甚至治愈e . 多數(shù)患者不需輸血支持40 . 下列屬于正常細胞性貧血的是a . 急性失血性貧血b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c . 缺鐵性貧血d . 慢性失血性貧血e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41 . 慢粒自血病下列哪項錯誤a . 晚期骨髓內(nèi)纖維組織增多b .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慢性期增多急性期下降c .骨髓中原始

16、細胞v 10%,而以中晚幼粒細胞為主d . 血清維生素b12 濃度增高e . 周圍血中中性粒細胞百分數(shù)增多42 . 男, 58 歲?;几窝滓?10 余年,因無力、食欲缺乏、腹脹20 天診斷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 )入院。肝功能試驗顯著異常,其中自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率倒置。為治療低蛋白血癥,首選的血液制品是a . 全血 b . 新鮮冰凍血漿 c . 普通冰凍血漿 d . 紅細胞 e . 白蛋白43 . 男性, 34 歲,診斷急粒白血病m3 ?;煏r突發(fā)dic ,并迅速發(fā)展到消耗性低凝期,下列檢查結果,哪項是不符合的a . 血小板數(shù)明顯減少 b . 凝血酶原時間縮短 c . 纖

17、維蛋白原濃度降低 d . 血小板因子4水平增高e.抗凝血酶田水平減低44 . 下列凝血因子中,不屬于維生素 k 依賴性的是 a . vnb . x c . vm d . ix e . n45 . 男性,自幼常發(fā)生黃疸,貧血檢查證實為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治療最好采用 a . 糖皮質激素 b . 反復多次少量輸血c . 脾切除d . 酌情應用免疫抑制劑e . 可不必治療46 . 男性,病史2 周,貧血伴周身出血點,淺表淋巴結不腫大,胸骨壓痛 (+) ,肝臟輕度腫大,外周血白細胞 25x109/l,可見幼稚細胞,血小板50x109/l,血紅蛋白40g l ,該患者最可能診斷a . 敗血癥b . 再

18、生障礙性貧血c . 過敏性紫癜d . 急性白血病e . 惡性淋巴瘤47 . 在 itp 的免疫抑制治療中,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是a . 阿糖胞苷b . 長春新堿c . 氯霉素d . 左旋門冬酰氨酶e . 足葉乙苷48 .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首選a . 長春新堿靜脈滴注b . 脾切除c . 輸濃縮血小板d . 靜脈注射大劑量免疫球蛋白e .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49 . 男, 45 歲。便血、面色蒼白 3 個月。血常規(guī):hb60g l, mcv72fl , mchc27,wbc8.0x109/l, plt38x109/l,網(wǎng)織紅細胞0.025。最可能出現(xiàn)的特有臨床表現(xiàn)是a . 皮膚瘀斑b .

19、匙狀甲c . 醬油色尿d . 鞏膜黃染e . 肝脾大50 . 本病鐵劑治療的最終目的是a . 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b . 紅細胞形態(tài)恢復正常c . 血清鐵恢復正常d . 血沉恢復正常e . 補足儲存鐵51 . 與急性白血病發(fā)病無關的是a . 病毒因素b . 放射因素c . 免疫因素d . 遺傳因素e . 化學因素52 . 慢粒白血病下列哪項錯誤a . 晚期骨髓內(nèi)纖維組織增多b .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慢性期增多急性期下降c .骨髓中原始細胞v 10%,而以中晚幼粒細胞為主d . 血清維生素b12 濃度增高e . 周圍血中中性粒細胞百分數(shù)增多53 . 關于貯存鐵,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 . 以鐵蛋白和含鐵

20、血黃素形式存在b . 鐵蛋白主要在細胞漿中c . 含鐵血黃素可能是變性的鐵蛋白d . 體內(nèi)鐵主要貯存在肝脾骨髓e . 鐵蛋白不溶于水,由皮膚細胞代謝54 . 下述哪項表現(xiàn)不符合急性溶血a . 寒戰(zhàn),高熱,腰痛b . 急性貧血伴黃疸c . 棕紅色乃至醬油色尿d . 腎功能衰竭休克e . 肺水腫55 . 慢性貧血患者對缺氧的耐受性增加是由于a . 血流速度加快b . 呼吸頻率加快c . 血紅蛋白結合氧的能力增加d . 紅細胞內(nèi) 2, 3-二磷酸甘油酸濃度增加e . 心排血量增加56 . 貧血的診斷步驟不包括a . 了解貧血的程度b . 判斷貧血類型c . 先用鐵劑治療d . 了解貧血原因e . 查

21、明原發(fā)病57 . 男, 26 歲。發(fā)熱、乏力伴皮膚出血點 2 周。查體:貧血貌,牙齦腫脹,肝脾輕度腫大。實驗室檢查: hb75g/l, wbc2.8 x102/l , plt57x109/l,骨髓增生極度活躍, 原始細胞 84 ,過氧化物酶染色弱陽性,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陽性反應可被氟化鈉抑制。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a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 . 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c .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d .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e . 紅白血病58 . 患兒女, 2 歲。低熱 1 個月,消瘦,乏力,頸淋巴結腫大,肺無噦音,出生接種過卡介苗, ppd(+) ,胸片示肺門淋巴結腫大,最可能的診斷是a . 翟奇

22、金病b . 原發(fā)綜合征c . 支氣管淋巴結結核d . 支原體肺炎e . 肺部感染59 . 女性, 24 歲,發(fā)熱腰痛 3 天,體溫 38.0 ,鞏膜黃染,肝肋下 1.0cm 。脾肋下4cm,尿膽原(+ ),血清膽紅素 25mol/l,血紅蛋白80g/l,白細胞13.0x109 /l,血象可見晚幼紅細胞。骨髓增生明顯活躍,中晚幼紅細胞增多,粒紅比 0.8: 1。 診斷為a . 急性黃疸型肝炎b . 慢性肝炎急性發(fā)作c . 急性紅白血病d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e .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60 . 以原因不明發(fā)熱為主要起病癥狀的霍奇金病的特征是a . 一般年齡較輕b . 女性較多c . 病變較為彌散

23、d . 常不累及腹膜后淋巴結e . 多數(shù)都有局部或全身皮膚瘙癢61 . 缺鐵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最可靠的是a . mcv、 mchcb . 血清鐵c . 總鐵結合力d . 骨髓鐵粒幼紅細胞e . 骨髓含鐵血黃素染色62 .女,24歲,貧血1年,血紅蛋白80g/l,紅細胞3.0x1012/l,網(wǎng)織紅細胞0.7 。白細胞、血小板正常,經(jīng)用鐵劑治療7 天后,血紅蛋白不增,網(wǎng)織紅細胞1 .3 ,最可能的診斷是a . 營養(yǎng)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b . 缺鐵性貧血c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d . 溶血性貧e . 以上都不是63 . 缺鐵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特點是a . 血清鐵蛋白增高,血清鐵增高,總鐵結合力增高b

24、. 血清鐵蛋白增高,血清鐵增高,總鐵結合力降低c . 血清鐵蛋白增高,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降低d . 血清鐵蛋白降低,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降低e . 血清鐵蛋白降低,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增高64 . 引起繼發(fā)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最常見的病因是a . 藥物及化學物質b . 物理因素c . 病毒感染d . 細菌感染e . 外傷65 . 男性, 56 歲,左頸淋巴結腫大,伴發(fā)熱,檢查彌漫性混合性細胞淋巴瘤,左腹股淘淋巴結2cm x2cm大小,無壓痛,脾肋下 2cm,骨髓淋巴瘤細胞0.12,診斷屬何期a . ibb . nac .田bd . ivae . iv b66 .女性,18歲,一年來逐漸面色

25、蒼白,無力。檢查,血紅蛋白50g/l,白細胞5.0x109/l,血清鐵400國/l,最可能的診斷是a . 感染性貧血b .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c . 缺鐵性貧d . 再生障礙性貧血e . 溶血性貧血67 . 貧血伴輕度黃疸最可能的診斷是:a . 再生障礙性貧血b . 脾功能亢進c . 溶血性貧血e . 急性白血病68 . 關于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 的描述,錯誤的是a . 急性型 itp 與感染因素有關b . 血小板壽命縮短c . 骨髓巨核細胞總數(shù)減少d . 臨床上是較常見的一種出血性疾病e . 急性型 itp 多見于兒童69 . 能準確反映體內(nèi)鐵儲存量的指標為:a . 骨髓細胞外鐵染

26、色b . 血清鐵c . 總鐵結合力d . 血清轉鐵蛋白受體e . 血清鐵飽和度70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病人的骨髓幼稚細胞中有auer 小體,見于a . ra 型b . ras 型c . raeb 型d . raeb-t 型e . cmml 型71 . 雙下肢對稱性紫癜伴蕁麻疹者常見于a . 過敏性紫癜b . 血小板減少c . 激素性紫癜d . 再生障礙性貧血e . 特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72 . 男性, 19 歲, 2 日來出現(xiàn)皮膚紫癜,以下肢為主,兩側對稱,顏色鮮紅,高出皮 膚表面,伴有關節(jié)及腹痛,應診斷為a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b . 過敏性紫癜c . 急性白血病d . 急性關節(jié)炎e .

27、急腹癥c . 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檢73 . 男, 20 天,面色蒼白7天就診,血常規(guī) hb50g/l。該患兒屬于a . 中度貧血b . 輕度貧血c . 重度貧血d . 正常e . 極重度貧血74 . 血友病甲的實驗結果a . kptt 延長、pt 延長、tt 正常b . kptt 延長、pt 延長、tt 延長c . kptt 正常、pt 延長、tt 正常d . kptt 正常、pt 正常、tt 正常e . kptt 延長、pt 正常、tt 正常75 . 患者,女,32 歲,活動后胸痛1 年。血紅蛋白 200g/l ,血細胞比容63,脾不大。以下診斷方法對診斷最不重要的a . 紅細胞壽命測定b .

28、 血氣分析d.肝、脾、腎臟b超e . 心臟聽診76 . 治療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目的是a . 血紅蛋白恢復正常b . 血清鐵水平恢復正常c . 補足貯存鐵d . 紅細胞水平恢復正常e . 血清鐵和總鐵結合力均恢復正常77 . 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其療效指標最早出現(xiàn)的是a . 血紅蛋白上升b . 紅細胞數(shù)上升c . 紅細胞體積上升d . 紅細胞直徑增大e . 網(wǎng)織紅細胞數(shù)上升78 . 對判斷白細胞分布異常最有意義的檢查是a . 骨髓造血干細胞培養(yǎng)b . 腎上腺素試驗c . 骨髓細胞學檢查d . 白細胞聚集試驗e . 氫化可的松試驗79 . 下列那一項不符合缺鐵性貧血a . 血清鐵蛋白減低b . 血清

29、鐵減低c . 總鐵結合力減低d . 轉鐵蛋白飽和度減低e . 骨髓有核紅細胞內(nèi)鐵減低80 . 惡性淋巴瘤累及頸、腹股溝淋巴結、肝及肺,并伴有發(fā)熱、盜汗及體重減輕,臨 床分期屬a . ma b . wb c . iva d . mb e . n b 81 . 關于缺鐵性貧血,下列哪一項是對的 a . 血清總鐵結合力減低 b . 血清轉鐵蛋白飽和度減低 c . 血清轉鐵蛋白減低 d . 紅細胞的游離原卟啉減低 e . 網(wǎng)織紅細胞減低 82 . 有關再生障礙性貧血發(fā)病機制的檢查結果,錯誤的是a . 血清il-2 水平增高b . 血清tnf 水平增高c . cd4+t 細胞增高 d . cd8+t 細

30、胞增高 e . cd25+t 細胞增高 83 . 來源于 t 淋巴細胞的淋巴瘤類型是 a . 邊緣區(qū)淋巴瘤b . burkitt 淋巴瘤c . 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d . 套細胞淋巴瘤e . 濾泡性淋巴瘤84 . 當前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首選的化療藥物是a . 白消安b . 羥基脲c . 靛玉紅d . 美法侖e . 放療85 . 女性, 20 歲,貧血 2 年,平時月經(jīng)量較多,自感乏力,活動后心慌氣短,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75g/l,紅細胞3x1012/l,網(wǎng)織紅細胞0.008,用硫酸亞鐵治療1周后,自覺癥狀有所改善,血紅蛋白無變化,網(wǎng)織紅細胞0.036 ,患者可能診斷為a . 失血性貧血b .

31、 營養(yǎng)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c . 缺鐵性貧血d . 再生障礙性貧e . 溶血性貧血86 . 血清鐵減低,總鐵結合力增高及轉鐵蛋白飽和度減低見于a . 海洋性貧血b . 感染性貧血c . 缺鐵性貧血d . 再生障礙性貧血e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87 . 周圍血反應骨髓幼紅細胞增生程度準確的指標是b . 網(wǎng)織紅細胞百分數(shù)c . 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數(shù)d . 出現(xiàn)有核紅細胞e . 出現(xiàn)染色質小體88 . 雄激素治療再障的機制a . 改變骨髓微環(huán)境b . 提高機體抵抗力,減少非造血細胞的數(shù)量epo生成c . 直接刺激骨髓干細胞增加,提高內(nèi)源性d . 穩(wěn)定內(nèi)皮細胞,減少出血e . 興奮中樞神經(jīng)改善微環(huán)境89 . hodgkin 淋巴瘤最常見的首發(fā)癥狀是:a . 持續(xù)性或周期性發(fā)熱b . 全身瘙癢c . 肝脾大d . 無痛性頸部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e . 進行生貧血90 . 下列血液學改變符合再障診斷的是a . 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數(shù)正常b .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增加c . 凝血時間延長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