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靜載試驗報告_第1頁
橋梁工程靜載試驗報告_第2頁
橋梁工程靜載試驗報告_第3頁
橋梁工程靜載試驗報告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橋梁工程靜載試驗報告一、 試驗目的: 1、測定橋梁結構的設計與施工質量,以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2、 驗證橋梁的實際理論與設計方法。3、 判斷橋梁結構的實際承載能力( 量測結構的應變、位移、反力、傾角和裂縫等綜合評定) 。二、 實驗依據:鐵路工程技術標準 ( JTG B01-2003 ) ;(2)鐵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 ( JTG D60-2004 ) ;(3)鐵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 JTGD62-2004) ;(4)鐵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土建工程 )( JTG F80/1-2004 ) ;(5)大跨徑混凝土橋梁的試驗方法( 交通部鐵路科學研究所2004/10 ) ;(6

2、) 鐵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三、 實驗準備:。內業(yè)準備:主要完成表面應變計的標定,導線的編排,儀器設備的調試等項目,為現場試驗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現場主要有:梁底混凝土打磨、混凝土表面應變計粘貼、棱鏡的安裝、導線的連接、測點編號以及橋面車輛荷載停放位置的放樣等。測量設備準備:百分表、千分表、位移計( 應變片 ) 、精密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傾角儀和刻度放大鏡等。四、:實驗流程:應變片的黏貼工藝f 連接設備 f 施加荷載f 記錄數據f 分析數據應變片的黏貼工藝:選片f 定位 f 貼片 f 干燥固化 f 導線連接f 應變片保護(1) 本工程采用:絲繞式應變片,大?。?00mm,阻值: 120

3、歐姆, 經檢驗該批應變片合格。(2)定位: 1、初步定點的大致范圍:應變片周邊款35mm 的測區(qū)。2、 測點檢查:表面平整、無缺陷、裂縫。3、 打磨:磨光機將測點初打磨平整、無銹、無浮漿。4、 清洗:用紗布蘸乙醇清洗,查實后無污染。5、 準確定位:準確畫出測點的縱橫中心線。(3)膠水:哥倆好粘貼。步驟:上膠 f 擠壓 f 加壓 f 粘貼接線頭。粘貼原則 :膠薄而牢固。每測點貼8 個應變片,每個應變片上有2 根導線。 )(4) 干燥固化:用熱吹風機吹剛粘好的應變片。(5)導線連接:用電烙鐵、焊錫把應變片引出線和測量導線接頭焊接用粘膠粘貼牢固。( 6 ) 應變片保護:在完成應變片的黏貼后,將引線和

4、導線焊接在接線端子上,然后立即涂上防護層,以防應變片受潮。測試前準備: 1、測試前做好各種參數設置:接橋測量方式、測量范圍、修正值、補償點等。2、測試前,必須對電阻應變儀預熱 30min。3、 加載前:電阻應變儀進行各測點初始平衡調整或初始值掃描記憶。4、 全橋預壓,加載車以5km/h 的速度駛過試驗橋面,然后退回。5、儀器調試:試驗儀器能否正常工作是試驗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橋梁預壓時對相關測試儀器進行了仔細的調試,以保證正式加載試驗時儀器的正常工作。&靜載初讀數:測量、讀數記錄人員各司其職,進行正式加載開始時的零荷載讀數(1) 4.1 加載:安排專人指揮車輛擺放,并根據試驗方案在橋面上

5、標出詳細的加載位置進行停放。靜載初讀數a)本次實驗按最大控制截面內力計算,均分為4 級加載。c) 應注意每級加載時,車輛荷載逐輛緩慢駛入預定加載位置,確保試驗安全。d) 在安排加載分級時,最大內力不應超過控制荷載作用下的最不利內力。e)為了減少溫度變化對試驗造成的影響,加載試驗時間以晚上10 時至凌晨6 時為宜,每一加卸載周期所花費的時間不宜超過 20 分鐘。4.2 穩(wěn)定后讀數加載后結構的變形和內力需要有一個穩(wěn)定過程,試驗時以控制點的應變值或撓度值穩(wěn)定為準,只要讀數波動值在測試儀器的精度范圍以內,就認為結構已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可以測量讀數。4.3 卸載讀數一個工況結束,荷載退下橋去,各測點要讀

6、回零值,同樣要有一個穩(wěn)定過程。讀完本次數據后即完成了一個工況,重復以上步驟進行下一工況的試驗測試。圖 4-2 試驗加載( 6)加載試驗的控制:發(fā)生下列情況應中途終止加載:1)控制測點應力值已達到或超過用彈性理論按規(guī)范安全條件反算的控制應力值時;2)控制測點變位(或撓度)超過規(guī)范允許值時;3)由于加載使結構裂縫的長度、縫寬急劇增加,新裂縫大量出現,縫寬超過允許值的裂縫大量增多,對結構使用壽命造成較大的影響時;4)拱橋加載時沿跨長方向的實測撓度曲線分布規(guī)律與計算值相差過大或實測撓度超過計算值過多時;5)發(fā)生其他損壞,影響橋梁承載能力或正常使用時(六)安全及注意事項a 測試前,必須對電阻應變儀預熱3

7、0min。b 電阻應變儀要遠離電磁干擾,如大功率電動機、電焊機和高壓線等c 電阻應變儀接地良好,注意模擬信號地線、數字地線、以及電源之間的距離。d 粘貼應變片時需系安全帶。e 必須控制好連接測點與電阻應變儀的導線,不允許隨風擺動,以免導線電阻變化,影響精度。f 儀器、儀表和電器應有防雨、防曬條件。七、靜載試驗小結( 1)在試驗荷載作用下,各控制截面撓度實測值均小于理論計算值,撓度校驗系數小于 1.0 ,且最大實測撓度遠小于L/600 ,結構剛度滿足設計要求;( 2)在試驗荷載作用下,各測試截面的關鍵測點應力值均小于理論值,應力校驗系數小于1.0 , 結構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3)在試驗荷載作用下,各箱梁測試截面腹板測點應力分布趨勢和理論計算一致,基本沿高度呈線性關系,說明箱梁截面應力分布滿足平截面假定,在試驗荷載作用下處于線彈性狀態(tài);(4)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