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追真”探究_第1頁
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追真”探究_第2頁
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追真”探究_第3頁
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追真”探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追真”探究我手寫我心,這是習作教學的真諦。如何讓習作回歸本真狀態(tài)呢? 可從以下兒方面入手。一、走進生活,讓“情”盡興潑泗“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 葉圣陶先生的這句話精辟地道出了作文與生活的關系。教師要引導學生走 進生活,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觀察生活,用童身去體驗生活,這 樣他們才會抒發(fā)出深厚的情思來。一天上課,筆者捧著書走到教室門口,發(fā)現(xiàn)門窗緊閉,班上幾個同學 并不像往常那樣安靜地等待老師的到來,而是在追逐一只四處亂飛的小 鳥,好半天,才冇位調(diào)皮的男同學敏捷地捉住了它。大家看到這只可愛的 小鳥,都想上前去撫摸它,但最后在班長的提議下,

2、同學們打開了窗戶, 把小鳥放回了大自然??吹竭@樣的景象,筆者想學生的心情肯定一時難以 平靜下來,此時上課難以收到較好的效果,不如將閱讀課改為習作課。于 是,筆者走進教室放下書后,轉(zhuǎn)過身在黑板上寫下了 “小鳥飛進課堂”這 幾個字,讓學生先說說剛才的經(jīng)歷,再用文字寫下來,要寫出自己的真實 感受。學生們個個心情愉悅,思維靈活,表達自由、流暢,興致勃勃地講 述著剛剛動人的一幕,一節(jié)課下來,一篇篇精彩之作應運而生。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看似平淡無奇,但只要用心引導學生去捕捉、品味,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處處都有精彩,從而樂此不疲,習作自然 也就水到渠成。二、巧創(chuàng)情境,讓“意”深入表達在教學屮,筆者發(fā)現(xiàn)同樣

3、一件事物,大多數(shù)學生寫起來如同記流水賬, 只有極個別的兒個學生能夠用具體形象的語言加以敘述。究其原因,除了 遣詞造句的功夫外,最關鍵的還是如何在細致處著墨,把細節(jié)描寫生動。 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是突破這一瓶頸的最好方法。去年“六一”,筆者在班級內(nèi)開展了一次拔河比賽,并拍攝下活動場 面,安排學生把比賽過程寫下來,作為班級工作資料。有個同學對于比賽 的過程,只簡單地寫了這樣幾句話:“我們兩隊緊緊地抓住繩子,毫不退 讓,這樣持續(xù)了好久,我隊突然一個用力,把他們隊拉了過來其他同 學的練筆也寫得不夠具體。于是,筆者將學生們帶到多媒體教室,對當時 激烈的比賽場景進行了回放,讓學生注意觀察同學們的表現(xiàn)。通過大屏幕,

4、 學牛們清晰地看到:雙方賽前的虎視眈眈、劍拔弩張;賽時的龍爭虎斗、 難解難分;賽后的歡騰愉悅、余興未盡。同時還捕捉到了參賽者全神貫注、 奮力拼搏的動作與神情,以及圍觀同學凝神屏息、欣喜若狂、如癡如醉的 精神狀態(tài)。再次閱讀學生交上來的習作,“歡呼、吶喊、助威、嘆息”等 許多詞語頻頻出現(xiàn)。那位同學也對自己的習作作了大幅度的修改一一“比賽正式開始了,我們雙方互不相讓,使盡吃奶的力氣往后拉。快 瞧!我隊的'大力士'一一張琪前腳弓,后腳彎,咬緊牙關,憋著呼吸, 臉漲得通紅,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一個勁兒地往下掉。李浩東個子高,站 在隊伍的最后,他的姿勢與眾不同,只見他反轉(zhuǎn)身,把繩子扛在肩上,

5、不 時地向前挪動著步子,嘴里還不時念叨著:'加油!加油!'我方隊員個個 面紅耳赤。對方選手也不廿示弱,隊首的黃駿前后兩腳分叉站在地上,像 是生了根似的,站得穩(wěn)穩(wěn)的,他嘴里大口喘肴氣,咬緊牙關堅持肴。周須 的同學們扯著嗓子為我們助威,加油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漸漸地,漸 漸地,繩子向我方移動,對方怎么也拉不回去了,我們終于勝了。隊員們 高興得歡呼雀躍,操場上頓時炸開了鍋。”就這樣在細微處一著墨,拔河比賽的精彩原態(tài)就躍然紙上了。精彩冋 放巧妙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習作情境,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靈感,幫 助他們實現(xiàn)了從平淡走向精彩的跨越。三、隨文練筆,讓“感”自然流瀉現(xiàn)行各版本教材均安

6、排每單元進行一次習作訓練,因為相隔時間長, 容易產(chǎn)生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相脫節(jié),隨文抒寫恰恰能彌補這一不足。在 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選擇一處或幾處著 筆點,讓學牛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或想象結(jié)果、續(xù)編故事;或添加內(nèi)容、補 充情節(jié);或聯(lián)想其他,抒發(fā)感想。如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具有彖 征意義的借物喻人的課文,文章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 長特點,以及其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作者表面上寫 樟樹,實則寫宋慶齡,將樟樹的高貴品質(zhì)和宋慶齡的崇高人格融為一體, 贊樹即贊人。筆者教學這課時,引導學生模仿本課的寫法,贊一贊自己 喜愛的一種物體,如“小草” “綠葉

7、”“蠟燭”“露珠”等。一位學生在練 筆中寫道:“綠葉一生默默無聞,樸實無華。活著,為鮮花增添色彩;死 t,為大樹化作養(yǎng)料。它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世間有千萬片綠葉,也有千萬似綠葉般的人。我也愿做一片綠葉,為他人、為祖國默默奉獻自 己的一切! ”小作者由物及人,贊揚了無私奉獻者的精神,更由此樹立“愿 做綠葉”的理想,中心明確,立意深遠。四、賞改結(jié)合,讓“樂”持續(xù)涌動為增強學生習作的興趣,筆者采用了師生互改的方法:每次習作完成 后,先讓學生自己評改,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對自己的習作先問幾個“為 什么” “怎么樣”,然后再圍繞中心,篩選出需要回答的問題,有針對性地 對原文進行修改、補充,并寫出自評意見;再讓同學們尋找伙伴交換批改, 提出友情評價意見,如遣詞造句是否妥貼準確、語言是否生動鮮明、立意 是否深刻有意義等等;最后由教師進行檢查性批閱。通過互動,對交流中 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個別或集體的評講,這樣做對全班同學是大有好 處的。平時習作寫得差的同學改到寫得好的習作,可以學到方法,得到提 高;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寫得差的習作,也會從中吸取教訓,每互改一次, 無異于一次觀摩和交流。此外,筆者還精心為學生提供發(fā)表的園地、舉行多樣的展示活動。如 評講課上朗誦優(yōu)秀習作;在班級墻壁上設置“習作港灣”,讓學生對口 la 習作的外觀進行圖片加工,以活頁形式粘貼;指導學生整理平口寫得好的 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