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腦病科中風病(腦出血)中醫(yī)診療方案 (2017年版)_第1頁
8腦病科中風病(腦出血)中醫(yī)診療方案 (2017年版)_第2頁
8腦病科中風病(腦出血)中醫(yī)診療方案 (2017年版)_第3頁
8腦病科中風病(腦出血)中醫(yī)診療方案 (2017年版)_第4頁
8腦病科中風病(腦出血)中醫(yī)診療方案 (2017年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風?。X出血)中醫(yī)診療方案(2017年版)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2008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發(fā)布的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臨床表現(xiàn)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語不達意,甚或不語,偏身麻木;或出現(xiàn)頭痛,眩暈,瞳神變化,飲水發(fā)嗆,目偏不瞬,步履不穩(wěn)等。急性起病,漸進加重,或驟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風多動態(tài)起病,迅速達到癥狀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風往往安靜狀態(tài)起病,漸進加重,或有反復出現(xiàn)類似癥狀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風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發(fā)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發(fā)病前多有誘因,常有先兆癥狀??梢娧灒^痛,耳鳴,突然出現(xiàn)一過性言語不利或肢體麻木,視物昏花,1日內發(fā)作數(shù)次,

2、或幾日內多次復發(fā)。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具備以上臨床表現(xiàn),結合起病形式、誘因、先兆癥狀、年齡即可診斷中風病。結合影像學檢查(頭顱ct或mri)可明確診斷。2.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14年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1)急性起病。(2)局灶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少數(shù)為全面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常伴有頭痛、嘔吐、血壓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識障礙。(3)頭顱ct或mri顯示出血灶。(4)排除非血管性腦部病因。(二)證候診斷1.痰熱內閉證: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鳴,項強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甚則手足厥冷,頻繁抽搐,偶見嘔血,舌質紅絳,舌苔黃膩或干膩,脈弦滑數(shù)。2.元氣敗脫證:神昏,肢體

3、癱軟,目合口張,呼吸微弱,手撤肢冷,汗多,重則周身濕冷,二便失禁,舌痿不伸,舌質紫暗,苔白膩,脈沉緩、沉微。3.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尿赤便干,舌質紅或紅絳,舌苔薄黃,脈弦有力。4.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腹脹,便干便秘,頭暈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質暗紅或暗淡,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偏癱側脈弦滑而大。5.陰虛風動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煩躁失眠,頭暈耳鳴,手足心熱,咽干口燥,舌質紅絳或暗紅,或舌紅瘦,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或弦細數(shù)。6.氣虛血瘀證:

4、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白光)白,氣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或舌邊有齒痕,脈沉細、細緩或細弦。二、治療方法(一)辨證論治1.痰熱內閉證治法:清熱化痰,醒神開竅推薦方藥:羚羊角湯或清心宣竅湯加減。羚羊角、龜板、生地、丹皮、白芍、夏枯草、生石決明先煎等?;蚓哂型惞πУ闹谐伤帲òㄖ兴幾⑸鋭?.元氣敗脫證 治法:益氣回陽,扶正固脫推薦方藥:參附湯加減或合生脈散加減。人參、附子等?;蚓哂型惞πУ闹谐伤帲òㄖ兴幾⑸鋭?.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 治法:平肝潛陽,息風清熱。推薦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鉤藤后下、石決明

5、先煎、川牛膝、杜仲、桑寄生、黃芩、山梔、益母草、夜交藤、茯神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4.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 治法:清熱化痰,熄風通腑推薦方藥:星萎承氣湯加減。全瓜蔞、膽南星、生大黃后下、芒硝沖服、丹參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5.陰虛風動證治法:滋養(yǎng)肝腎,潛陽熄風推薦方藥: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或育陰熄風湯加減。懷牛膝、生赭石先煎、生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生龜板、生杭芍、玄參、天冬、川楝子、生麥芽、茵陳、甘草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6.氣虛血瘀證治法:補益元氣,活血通絡推薦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生黃芪、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紅花、桃

6、仁等?;蚩蛇x擇具有益氣活血的中成藥。常見變證:頑固性呃逆:如呃聲短促不連續(xù),神昏煩躁,舌質紅或紅絳,苔黃燥或少苔,脈細數(shù)者,可用人參粳米湯加減,西洋參、粳米以益氣養(yǎng)陰,和胃降逆;如呃聲洪亮有力,口臭煩躁,甚至神昏譫語,便秘尿赤,腹脹,舌紅苔黃燥起芒刺,脈滑數(shù)或弦滑而大者選用大承氣湯加減,生大黃后下、芒硝沖服、厚樸、枳實、沉香粉沖服以通腑泄熱,和胃降逆。(診斷治療分開)嘔血:神識迷蒙,面紅目赤,煩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質紅苔薄黃,或少苔、無苔,脈弦數(shù)者,可予犀角地黃湯加減,水牛角先煎、生地、赤芍、丹皮以涼血止血,還可用云南白藥或三七粉、生大黃粉等鼻飼。(二)其他中醫(yī)特色療法以下中醫(yī)醫(yī)療技術適用于所

7、有證型。1.針灸治療(1)應用時機:病情平穩(wěn)后可進行。(2)治療方法取穴:主穴:肩髃、極泉、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環(huán)跳、陽陵泉、足三里、豐隆、解溪、昆侖、太沖、太溪;閉證加十二井穴、合谷、太沖;脫證加關元、氣海、神闕。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1日1次,10次1療程。2.推拿治療根據(jù)肢體功能缺損程度和狀態(tài)進行中醫(yī)按摩循經治療,可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加全關節(jié)活動度、緩解疼痛、抑制痙攣和被動運動等。避免對痙攣組肌肉群的強刺激,是偏癱按摩中應注意的問題。按摩手法常用揉法、捏法,亦可配合其他手法如彈撥法、叩擊法、擦法等。3.中藥熏洗主要針對常見并發(fā)癥如肩-手綜合征或偏癱痙攣狀態(tài),予活血通絡的中藥為主加減

8、局部熏洗患肢,每日12次或隔日1次。每次1530分鐘,水溫宜在3740,浸泡數(shù)分鐘后,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jié)以上,水溫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4.設備治療根據(jù)病情需要,可選用以下設備:多功能艾灸儀、數(shù)碼經絡導平治療儀、針刺手法針療儀、特定電磁波治療儀及經絡導平治療儀、智能通絡治療儀等。(四)西藥治療參照2014年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主要包括一般治療、血壓血糖和體溫管理、病因治療、并發(fā)癥治療及藥物治療如止血治療、神經保護劑等。(五)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內容包括良肢位設定、被動關節(jié)活動度維持訓練、體位變化適應性訓練、平衡反應誘發(fā)訓練、抑制痙攣訓練、語言康復訓練、吞咽功能訓練等內

9、容。(六)護理調攝要點1.飲食調理:低鹽低脂飲食,宜富含營養(yǎng)及粗纖維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忌肥甘厚膩之品。戒煙忌酒,限制茶、咖啡等飲品。2.情志調護:重視情志調護,避免情志刺激。3.二便調護:注意觀察大便性狀,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4.精神調護:注意觀察患者“神”的變化,包括瞳神、神態(tài)、神智、情緒等。三、療效評價(一)評價標準參照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15年發(fā)布的中藥新藥治療中風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1.改良rankin量表01分為臨床完全恢復或基本完全恢復,臨床結局良好。1分為臨床結局不良。2.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治療后nihss評分減分57分為有效。或治療后nihss總積分1分為臨床恢復良好。3.barthel指數(shù)10095分為臨床完全恢復或基本完全恢復,臨床結局良好。<95分為臨床結局不良。(二)評價方法 1.神志狀態(tài):通過glasgow昏迷量表(gcs)評價,e3v4m5表明神志清醒。2.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通過nihss評價。3.日常生活能力:通過bar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