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樣品采集與處理PPT課件_第1頁
食品樣品采集與處理PPT課件_第2頁
食品樣品采集與處理PPT課件_第3頁
食品樣品采集與處理PPT課件_第4頁
食品樣品采集與處理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食品樣品分析的程序:樣品的采集 制備和保存 樣品的預(yù)處理 成分分析 數(shù)據(jù)記錄,整理分析報告的撰寫 第第2頁頁/共共46頁頁第1頁/共46頁正確采樣的原則(1 1)采集的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采集的樣品要均勻、能反映全部被檢食品的組成、質(zhì)量和衛(wèi)生狀況)。(2 2)采樣方法必須與分析目的保持一致。(3 3)采樣及樣品制備過程中設(shè)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標,避免預(yù)測組分發(fā)生化學變化或丟失(如水分、氣味、揮發(fā)性酸等)。(4 4)要防止和避免預(yù)測組分的玷污。(5 5)采樣方法要盡量簡單,處理裝置尺寸適當。第第3頁頁/共共46頁頁第2頁/共46頁二、樣品的分類檢樣 由組批或貨批中所抽取的樣品稱為檢樣。 檢樣的方法

2、:隨機抽樣和代表性抽樣。原始樣品 把許多份檢樣綜合在一起稱為原始樣品。 采得的檢樣如果互不一致,不能把它放在一起做成一份原始樣品。平均樣品 原始樣品經(jīng)過處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檢驗用者稱為平均樣品。應(yīng)一式三份,分別供檢驗、復驗及備查使用。每份樣品數(shù)量一般不少于0.5公斤。第第4頁頁/共共46頁頁第3頁/共46頁三、采樣的一般方法 第一種采集方法是隨機抽樣。均衡地、不加選擇地從全部產(chǎn)品的各個部分取樣。但隨機隨意。 隨機要保證所有物料各個部分被抽 到的可能性均等。具體作法:第第5頁頁/共共46頁頁第4頁/共46頁(1)擲骰子簡便易行,適于生產(chǎn)現(xiàn)場用。(2)用隨機表。見 P323 附表1。(3)用計算

3、器、計算機。(4)用抽獎機。 第二種采集方法是代表性抽樣: 可按不同生產(chǎn)日期 也可在流水線上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抽樣 按分析的目的取樣第第6頁頁/共共46頁頁第5頁/共46頁如:粘稠不好混勻的液體,從包裝內(nèi)上、中、下分別取樣。蔬菜的營養(yǎng)成分(全菜)要從莖、枝、葉分別取,粉碎后,混勻。測魚頭部分的成分就只取魚頭??傊鶕?jù)測定的目的而定采樣方法。第第7頁頁/共共46頁頁第6頁/共46頁樣品的制備 樣品的制備指對樣品的粉碎、混勻、縮分等過程。 四分法:第第8頁頁/共共46頁頁第7頁/共46頁雙效回轉(zhuǎn)取樣管第第9頁頁/共共46頁頁第8頁/共46頁樣品的制備方法因產(chǎn)品類型不同而異 液體、漿體或懸浮液體 搖

4、勻,充分攪拌。 互不相容的液體(如油與水的混合物) 先分離,再分別取樣。 固體樣品 切細、粉碎、搗碎、研磨等。 罐頭 除核、去骨、去調(diào)味品、搗碎。第第10頁頁/共共46頁頁第9頁/共46頁需檢食品原始樣品平均樣品試驗樣0.5復檢樣0.5保留樣0.5采樣混合、處理、縮分第第11頁頁/共共46頁頁第10頁/共46頁四、樣品保存 原則 采取的樣品應(yīng)在短時間內(nèi)分析,以防水分或揮發(fā)物質(zhì)的散失及其他待測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 保存注意點l 低溫;l 避光;l 不使用帶有橡皮墊的容器;l 特殊情況下,可加入不影響分析結(jié)果的防腐劑或冷凍干燥保存。第第12頁頁/共共46頁頁第11頁/共46頁第二節(jié) 樣品的預(yù)處理預(yù)處理

5、的目的:排除測定干擾因素; 濃縮測定物質(zhì)。預(yù)處理的原則:消除干擾因素; 完整保留被測組分; 使被測組分濃縮。預(yù)處理的方法:主要有6種。第第13頁頁/共共46頁頁第12頁/共46頁有機物破壞法適用范圍: 此方法用于食品中無機鹽或金屬離子的測定。特點: 在高溫或氧化條件下,使食品中的無機物質(zhì)分解并在加熱過程中成氣態(tài)而散逸,無機物質(zhì)或金屬離子殘留下來。主要方法:干法灰化法和濕法消化法兩大類。 第第14頁頁/共共46頁頁第13頁/共46頁干法灰化法l原理: 將樣品至于電爐上加熱,使其中的有機物脫水、炭化、分解、氧化,在置高溫爐中灼燒灰化,直至殘灰為白色或灰色為止,所得殘渣即為無機成分。l優(yōu)點: 此法基

6、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試劑,故空白值低。 因灰分體積很小,因而可處理較多的樣品,可富集被測組分。 有機物分解徹底,操作簡單。l缺點: 所需時間長。 因溫度高易造成易揮發(fā)元素的損失。 坩堝對被測組分有吸留作用,使測定結(jié)果和回收率降低。第第15頁頁/共共46頁頁第14頁/共46頁濕法消化法u原理: 樣品中加入強氧化劑,并加熱消煮,使樣品中的有機物質(zhì)完全分解、氧化,呈氣態(tài)逸出,待測組分轉(zhuǎn)化為無機物狀態(tài)存在于消化液中。 常用的強氧化劑有濃硝酸、濃硫酸、高氯酸、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等。u優(yōu)點: 有機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時間短; 由于加熱溫度低,可減少金屬揮發(fā)逸散的損失。u缺點: 產(chǎn)生有害氣體; 初期易產(chǎn)生大量泡

7、沫外溢; 試劑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第第16頁頁/共共46頁頁第15頁/共46頁n紫外光分解法 高壓汞燈提供紫外光。85855 5 ,加雙氧水。n微波高壓消煮器 食品樣品最多只要1010分鐘(2.5 MPa);2.5 MPa);n其它方法:高壓密封消化法120120150150,數(shù)小時,要求密封條件高。自動回流消化儀第第17頁頁/共共46頁頁第16頁/共46頁蒸餾法 原理: 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種組分揮發(fā)度的不同而將其分離。 主要方法:常壓蒸餾分餾水蒸氣蒸餾減壓蒸餾第第18頁頁/共共46頁頁第17頁/共46頁l常壓蒸餾 適用對象:常壓下受熱不分解或沸點不太高的物質(zhì)。 蒸餾釜:平底、圓底 冷凝管:

8、直管、球型、蛇型 注意:爆沸現(xiàn)象(沸石、玻璃珠、毛細管、素瓷片)溫度計插放位置。磨口裝置涂油脂。第第19頁頁/共共46頁頁第18頁/共46頁第第20頁頁/共共46頁頁第19頁/共46頁l減壓蒸餾 適用對象:常壓下受熱易分解或沸點太高的物質(zhì)。 原理:物質(zhì)的沸點隨其液面上的壓強增高而增高。 減壓蒸餾裝置:水抽子、(水噴射泵)安全瓶、蒸餾瓶中一長管通入液下、停機時,先移開熱源,慢慢放入空氣再撤真空。第第21頁頁/共共46頁頁第20頁/共46頁第第22頁頁/共共46頁頁第21頁/共46頁安全瓶原理示意圖安全瓶原理示意圖第第23頁頁/共共46頁頁第22頁/共46頁l水蒸汽蒸餾 適用于沸點較高,易炭化,易

9、分解物質(zhì)。水蒸汽蒸餾是用水蒸汽加熱混合液體,使具有一定揮發(fā)度的被測組分與水蒸汽分壓成比例地自溶液中一起蒸餾出來。 水蒸汽蒸餾裝置見下圖。第第24頁頁/共共46頁頁第23頁/共46頁第第25頁頁/共共46頁頁第24頁/共46頁溶劑抽提法 特點 利用混合物中各種組分在某種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將混合物組分完全或部分分離的方法。 主要方法 浸提法、溶劑萃?。↙IE)、超臨界萃取(SFE)、固相萃取(SPE)、微波萃?。∕AE)、超聲波萃?。║E)第第26頁頁/共共46頁頁第25頁/共46頁l 浸提法 用適當?shù)娜軇⒐腆w樣品中某種待測成分浸提出來,又稱“液固萃取法”。 提取劑的選擇: 由相似相溶原理選擇

10、;選溶劑沸點在4580之間的,低,易揮發(fā); 高,不易提純,濃縮,溶劑與提取物不好分離;選穩(wěn)定性好的溶劑。 提取方法:振蕩浸漬法、搗碎法、 索氏提取法。第第27頁頁/共共46頁頁第26頁/共46頁 l溶劑萃取法 (溶劑分層、液液萃取、抽提)原理:用一種溶劑把樣品溶液中的一種組分萃取 出來,這種組分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新溶劑中的溶解度,即分配系數(shù)不同。用于原溶液中各組分沸點非常相近或形成了共沸物,無法用一般蒸餾法分離的物質(zhì)。新溶劑萃取劑(新溶劑 + 被溶解組分)萃取相 比重 (原溶液 + 被溶解組分)萃余相 不同第第28頁頁/共共46頁頁第27頁/共46頁方法: 工業(yè)上用萃取塔 實驗室用分液漏

11、斗 關(guān)于萃取劑的選擇: 萃取劑與原溶劑不互溶且比重不同; 萃取劑與被測組分的溶解度要大于組分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對其它組分溶解度很?。?萃取相經(jīng)蒸餾可使萃取劑與被測組分分開,有時萃取相整體就是產(chǎn)品。第第29頁頁/共共46頁頁第28頁/共46頁溶劑萃取法優(yōu)點:操作迅速、分離效果好、應(yīng)用廣泛。缺點:萃取劑往往易燃、易揮發(fā)、有毒。第第30頁頁/共共46頁頁第29頁/共46頁l超臨界萃?。⊿FE) 利用超臨界流體SCF作為溶劑,用來有選擇性地溶解液體或固體混合物中的溶質(zhì)。對溶質(zhì)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流體流體的溫度、壓力處于流體的溫度、壓力處于臨界狀態(tài)以上。常用臨界狀態(tài)以上。常用CO2作為

12、超臨界流體作為超臨界流體(臨界溫度為(臨界溫度為31.05,臨界壓力,臨界壓力7.37 Mpa), 不可燃、無毒、廉價易得、化學不可燃、無毒、廉價易得、化學穩(wěn)定性好。穩(wěn)定性好。第第31頁頁/共共46頁頁第30頁/共46頁溫度溫度壓壓力力固體固體液體液體氣體氣體流體流體CTAB第第32頁頁/共共46頁頁第31頁/共46頁色層分離法 概念 使多種組分混合物在不同的載體上進行分離。又稱色譜分離、色層分析、層析、層離法。 特點 應(yīng)用最廣泛的分離方法。不僅分離效果好,而且分離過程往往就是鑒定的過程。第第33頁頁/共共46頁頁第32頁/共46頁 1906年,俄國植物學家茨威特分離植物葉綠體中色素而得名,玻

13、璃管中裝CaCO3,石油醚溶解植物葉綠體倒入管內(nèi),再用石油醚做淋洗劑,結(jié)果,柱子中被分成幾個不同顏色的譜帶。第第34頁頁/共共46頁頁第33頁/共46頁兩相物質(zhì): 固定相、流動相 樣品要制備成液體或氣體。 按固定相材料及使用形式分類 柱色譜固定相裝在色譜柱中 紙色譜層析濾紙為支持劑, 濾紙上 結(jié)合水為固定相 。 薄層色譜(TLC)將固定相粉末制成薄層。 氣相色譜(GC)流動相為氣體。 液相色譜(HPLC)流動相為液體。第第35頁頁/共共46頁頁第34頁/共46頁 按不同的分離原理分: 吸附層析 分配層析 離子交換層析 凝膠層析 吸附色譜 利用吸附劑對不同組分的物理吸附性能的差異進行分離。吸附力

14、相差越大分離效果越好。 固定相固體吸附劑 流動相氣體或液體第第36頁頁/共共46頁頁第35頁/共46頁分配色譜 利用不同組分在兩相中的不同分配系數(shù)來進行分離。(溶解度的不同)固定相固體支持劑(擔體)+固定液流動相氣體或液體(與固定相不相溶)紙層析: 紙是支持劑,結(jié)合水為固定相,溶劑作為流動相。 第第37頁頁/共共46頁頁第36頁/共46頁離子交換色譜法 利用各組分與離子交換樹脂的親和力的不同來分離。 陽離子交換: RH + M+X- =RM + HX 陰離子交換: ROH + M+X-=RX + MOH式中:R離子交換劑的母體; MX溶液中被交換的物質(zhì)。第第38頁頁/共共46頁頁第37頁/共4

15、6頁化學分離法l 磺化法和皂化法 用來除去樣品中脂肪或處理油脂中其它成分,使本來憎水性油脂變成親水性化合物,從樣品中分離出去。l硫酸磺化法(磺化法)硫酸磺化法(磺化法)用濃硫酸處理樣品,引進典型的極性官能團用濃硫酸處理樣品,引進典型的極性官能團SO3使脂肪、色素、蠟質(zhì)等干擾物質(zhì)變成極性使脂肪、色素、蠟質(zhì)等干擾物質(zhì)變成極性較大,能溶于水和酸的化合物,與那些溶于有較大,能溶于水和酸的化合物,與那些溶于有機溶劑的待測成分分開。機溶劑的待測成分分開。 主要用于有機氯農(nóng)藥殘留物的測定。主要用于有機氯農(nóng)藥殘留物的測定。第第39頁頁/共共46頁頁第38頁/共46頁l 皂化法原理: 酯 + 堿 酸或脂肪酸鹽

16、+ 醇(1)用于白酒中總酯的測定,用過量的NaOH將酯皂化掉,過量的堿再用酸滴定,最后由用堿量來計算總酯。(2)用于植物油的皂化價的測定。(皂化價高示含游離脂肪酸量大。)常用堿為NaOH或KOH,NaOH直接用水配制,而KOH易溶于乙醇溶液。第第40頁頁/共共46頁頁第39頁/共46頁l沉淀分離法 利用沉淀反應(yīng)進行分離。在試樣中加入適當?shù)某恋韯?,使被測組分沉淀下來或?qū)⒏蓴_組分沉淀下來,再經(jīng)過濾或離心把沉淀和母液分開。 常用的沉淀劑:堿性硫酸銅、堿性醋酸鉛等。第第41頁頁/共共46頁頁第40頁/共46頁 鹽析法 所加鹽類不得破壞所要析出的成分。 實質(zhì):鹽類屬強電解質(zhì),有強烈的水化作用,破壞物質(zhì)原有的水化層而使之沉淀。注意:要調(diào)整 pH、T等條件。缺點:沉淀物中往往存有大量鹽類,分離不徹底。第第42頁頁/共共46頁頁第41頁/共46頁 等電點法 凡具有兩性電解質(zhì)性質(zhì)的物質(zhì),如氨基酸、蛋白質(zhì)等,當pH調(diào)到適當數(shù)值時,它們顯電中性,在水中溶解度最小,易形成沉淀。 例:味精生產(chǎn)中,把發(fā)酵液的pH調(diào)到谷氨酸的等電點,大量谷氨酸就結(jié)晶析出。第第43頁頁/共共46頁頁第42頁/共46頁l 掩蔽法 向樣品中加入一種掩蔽劑使干擾成分仍在溶液中,而失去了干擾作用,多用于絡(luò)合滴定中。 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不經(jīng)過分離干擾成分的操作而消除其干擾作用,簡化分析步驟。常用于金屬元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