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課評課稿(共14頁)_第1頁
班會課評課稿(共14頁)_第2頁
班會課評課稿(共14頁)_第3頁
班會課評課稿(共14頁)_第4頁
班會課評課稿(共14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班會課評課稿我曾經(jīng)看到了這樣一個觀點,他認為主題班會課,主字打頭,主就是主體、主動、主導。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導性,讓孩子能主動學習。教師要發(fā)揮好主導性,看準關鍵點,高屋建瓴,深入淺出指導孩子學習。既然是班會,班會全班同學都要參與,學生的參與面與教學效果正比的。當然,這里的參與面不僅僅指的是身體的參與,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和思想的參與,多讓學生動腦。主題班會課,他是一門課程,我們就要看重課的目的性和教育性。我看了以后覺得非常有共鳴,所以,我就以下這三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一、 孫老師的課較好的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給了學生一個生活的課堂,這節(jié)班會課把生活的一些

2、實例引入了課堂,貼近生活。我們看到了孫老師給我們呈現(xiàn)的例子都是在我們家庭生活中或?qū)W校較常見的,如踩踏事件、火災、給了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在班會課上,學生踴躍發(fā)言、積極討論、充分交流。你們看孩子的發(fā)言不僅精彩,更重要的是內(nèi)在的共鳴。給了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從課前調(diào)查,到課中的交流,到課后的延伸去“尋找周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以班級的名義向校長室反映,這樣就課堂不僅僅是課堂了,有著更廣大的學習場所:校園、家園。教師的主導性體現(xiàn)更是不言而喻。班隊課借班上課本來就很難,孫老師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激發(fā)起內(nèi)心的感悟,他找到了典型的又震撼人心的一些圖片,挖掘出孩子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面對勒索等事例與孩子

3、探討。二、學生的參與面很廣從課前的學生問卷調(diào)查這樣的危險發(fā)生了,我們該怎么辦?到書寫“我的收獲卡”,到最后的全體孩子握拳宣誓,他都盡量的做到讓全體學生參與,這些不僅僅是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精神層面的提升。當然,孫老師還采用了小組討論再到交流反饋這些方式,讓孩子們在互幫互助中提升思想方面的參與,我想從孩子的回答中,如我們能感覺到三、教育的目的性很明確,教育性很有實效三月,是安全教育月,因此這次班會的主題是安全,很好切入了本月的主題。當然安全也是永恒的教育主題。孫老師的這堂班會課的目標很明確,導知:引導學生了解生活中存在著各種隱患;明理:多種危險是可防的、可控的,生命是要呵護的;踐行:引導孩子

4、在危機中要掌握一定的自我保護的方法與技巧。為了更好的達到教育目的,孫老師每個教學資源的選擇都是有針對性和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的,也采用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比如:從朗朗上口的故詩草引入生命,在引到安全這個話題,通過慘不忍睹的畫面和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引導孩子感受生命是脆弱的,存在著各種隱患,同時也是可控的;然后在小組討論交流“身邊的危險有哪些?該怎樣預防”再到情景劇表演面對勒索該怎么解決?由面到點讓孩子明白遇到危險要冷靜選擇正確的解決方法。最后用書寫收獲卡和宣誓從來進一步的升華。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偟膩碚f,我認為孫老師的這堂課是較成功的一節(jié)借班上課的班會課。當然,我想:如果不是借班上課,我們選

5、擇的切入點可否再“小”一些,如專門講校園安全,能否再讓孩子毛老師指導的這次班會從環(huán)節(jié)和內(nèi)容上看,主題定位富有意義、內(nèi)容表現(xiàn)富有形式、活動開展富有秩序,并充分發(fā)揮本班學生的優(yōu)勢和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進行了教育。例如:本班學生的才能還是多方面,毛老師充分利用這一資源,設計了詩歌朗誦媽媽的愛、小品爸爸、媽媽我錯了、快板夸老師、手語表演感恩的心這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溫暖,有關心,我們要學會感恩。毛老師的這節(jié)班會課,她大膽地放手于學生自己,讓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訓練。這節(jié)課通過快板、小品、朗誦、合唱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感恩的重要,培養(yǎng)學生將心中的愛釋放并實踐到具體

6、的生活之中,做真正懂得感恩而又踏實的人。同學們在活動中體會到了感恩的重要,尤其是對母愛的回報。但是,在觀賞完小品后談感受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同學們談談感受時,老師和主持人都期待著精彩的生成,可同學們似乎很猶豫。還有快板夸老師之后,讓學生說說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是時,學生向老師說了之后,老師這時可以參與進來,這樣效果更好。就這一點,我認為這可能是由于設計過程中的考慮不周。 我有2個不成熟的看法:一、主持人的過渡語可以更明確些。當時的主持人過渡:此時此刻大家最想說什么呢?是否指明說話的對象(媽媽,爸爸,老師,同學)。二、班會的教育內(nèi)容較多:感恩,孝順,溝通,母愛?;顒有问截S富,可是在重點內(nèi)容(即:在生活中學

7、會感恩)的設計上沒有為學生搭好“腳手架”,讓學生感到無話可說,因為學生畢竟還是普通班的學生。我想在班會過程可否穿插一個環(huán)節(jié)“感恩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以是身邊的,也可以是國內(nèi)的或者國外的,以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和表達。也許這樣我們可能就會傾聽到更多的“心語心愿”,以把愛的踐行落到實處。 學會感恩班會課評課稿觀常懷感恩之心主題班會有感上周有幸聽了奚的一堂學會感恩的專題德育活動課。在這堂課上,教者睿智地開發(fā)德育資源、利用德育資源,再用情感的線穿插其中,獲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堂課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很多的,我僅德育資源開發(fā)方面談談我粗淺的體會:一、 重視資源的開發(fā)。在這堂課中,教者以人為本,充分開發(fā)學生

8、的素材性資源;又拓展延伸,利用家庭性資源;還嫁接了社會性資源。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這堂課中也藝術(shù)地成為了德育資源。在這堂課中,德育資源既是豐富的,又是貼近學生生活的。二、 注重資源的整合。這四種資源是極其豐富的。怎樣將這四種資源巧妙地篩選、組合?首先,學生是德育的主體,班級生活是學生最主要的生活。所以,設計者花了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到班級的日常瑣事中,到與同學相處的朝朝暮暮中尋找閃光的細節(jié)。其次,家庭性資源不可忽視,它和教師資源成為這堂課中位于次要而不可忽略的并蒂。再者,社會性資源值得應用,但何其豐富?教者只藝術(shù)地用“田世國換腎給母的事”作為這堂課的引子,為這堂課奏出一曲優(yōu)美的序曲。總之,設計者將

9、四種資源精心篩選,巧妙搭配,將這些資源串成一個完美的動態(tài)過程。讓學生在溫情脈脈中感受到真情的可貴和世界的美好。三、優(yōu)化資源,使之再生。在這節(jié)課中,資源不是靜止不動的。在學生回憶、捕捉閃光瞬間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同學的情誼。在師生心與心的交流中,學生感受到師者的真情。在長輩的殷切告白中,學生學會了思考。當那個腿有殘疾的孩子在母親地攙扶下走到前面的時候,使人想起,這十多年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而且還要這樣走下去。學生會在不自覺中反思自己的言行、體態(tài),從而對自己進行了一次自我教育。而最佳的教育方式就是自我教育。由此我想到我平常的德育工作,是否重復地說教太多?是否象奚老師那樣能從生活中的小事挖掘到

10、德育的資源?是否將學校、家庭、社會的德育資源整合成一個最佳的組合來開發(fā)、利用?總之,這堂課留給我的反思學習了陳老師的主題班會課心懷感恩 立足行動后,感受頗深。本節(jié)課的主題主要是圍繞感恩教師進行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延伸到教育學生感恩父母、朋友、社會及一切感激之事。以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課前問卷調(diào)查及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提問導入主題,導入方法多樣化,讓學生們進入角色,去理解、感受幻燈片中的張老師從教30多年的故事,乃至去體會全校教師為教育事業(yè)而辛勤工作的感人事跡,尤其是準媽媽的馬老師,那么辛苦仍然堅持認真的給我們學生授課,足以打動我們的學生,使他們產(chǎn)生共鳴。本堂課最具特色的要數(shù)他所制作的課件,切

11、合學生實際,取材來自學生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真實感人事件;在授課時,很具說服力。在教學過程中,充滿教學激情的黃老師很輕松的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討論、發(fā)言的積極性;而且我們不難看出他的臨場反應能力較強,就是因為如此,他使課堂靈活、教學方法多樣化。在師生互動壞接也處理得非常完美,在學生與聽課教師的一個小互動,師生之間的話語、行動顯得真實、親切。整個課堂,黃老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通過講故事、創(chuàng)設情景等為學生們營造了參與討論、大膽發(fā)言的氣氛;聽著這堂課,倍感輕松愉悅。當然,人無完人。一堂課無論準備多么充分,在教學過程中都會顯露它的缺陷。在這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黃老師對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不是很熟練,輔助教學的幻燈片順序

12、總是出現(xiàn)問題。其次,課中有冷場現(xiàn)象,但時間不長;組織教學的語言出現(xiàn)斷續(xù)、不連貫等現(xiàn)象,感覺上一環(huán)節(jié)做了,下一環(huán)節(jié)不知道要做什么。加之,在課快結(jié)束之前,黃老師有點趕課的表現(xiàn)。盡管如此,本堂課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且合理;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的見解,如有不對之處,請批評。在班主任工作中,班隊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是一項常規(guī)的工作,繁瑣而又重要,它對促進班集體建設,落實學生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今天有幸聽取了xx老師的獻愛心主題班會課,受益匪淺,整堂課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一、 主題突出,主線分明。目的性很明確,教育性具有實效性。本節(jié)課圍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為主

13、線,采用愛的奉獻這首音樂作為開場白。接著楊老師用真情講述了一個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蒲海妮的故事。學生聽完故事,紛紛表示了自己的心聲,有給以精神鼓勵的,有得給予物質(zhì)幫助。楊老師通過組建愛心團體的形式為蒲海妮同學現(xiàn)在募捐活動讓整個氛圍達到高潮,最后在愛的奉獻中結(jié)束了班會。環(huán)節(jié)非常連貫,井然有序開展著各項活動。二、 內(nèi)容豐富,有針對性,有層次。有人說一次精心設計的班隊活動課所起到的作用遠遠勝于一百次空洞的說教。當屏幕上出現(xiàn)著一張張相片,看著原本活潑開朗的蒲海妮被病魔折磨得蒼白的臉龐,深深觸動著師生們的心靈?,F(xiàn)場的募捐活動不僅帶動師生互動,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孩子們的愛心升華的過程。三、 教師自身素質(zhì)好

14、,穩(wěn)重親和力強。在課堂上循循善誘,在他的層層深入引導下,音樂,故事,相片,倡議書,組建愛心團體,現(xiàn)場募捐這一系列的活動,就是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聽著這堂課,讓我感受到病魔的無情,人間處處有真情。正如梵高所說,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我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蒲海妮同學一定可以戰(zhàn)勝病魔,重返校園。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楊老師這堂課在設計過程中,“倡議書”如果能讓學生分組完成,讓本班的學生利用學校、家庭及社會資源來募集更多的資金給蒲海妮同學,可能這樣效果更好。其次在“志同道合,共同獻愛心”環(huán)節(jié)中愛心團體的組建,成員的安排,若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推薦,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

15、性。以上僅表示我個人見解,如有不足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文明班會評課稿大家好,今天非常有幸來到徐市中心小學,觀摩了一次非常精彩的班會活動校園因文明而美麗?!拔拿鳌?,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中華幾千年的教育,就是圍繞一個“禮”字。同時,“文明”又是一個永遠說不厭的話題。我們的學生,這些在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里,不聽從

16、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臟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發(fā)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nèi)大聲喧嘩,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所以,徐市小學舉行“做文明少年,我能行”系列活動是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文明禮儀培養(yǎng)關乎民族聲譽,從青少年時期就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培養(yǎng)是形勢所趨。我覺得今天的這次班會,對我們在場的班主任,尤其是我,今后上好班會帶來了很多啟示:1、好的班會應該是一個系列的主題活動,而不應該是孤立的、單一的一節(jié)課。就像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一節(jié)校園應文明而美麗的班會,它是徐市小學“做文明少年,我能行”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觀摩

17、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前期已經(jīng)開展了“語言因文明而動聽”的班會活動。而在今天的班會之后,還會有一系列圍繞“文明”所開展的活動。這是非常符合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規(guī)律的,因為文明行為的教育,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通過教育訓練,持之以恒,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我們當老師的都知道,一種良好的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輕而易舉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長時間的培養(yǎng),“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jīng)年累月。小學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chǎn)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使養(yǎng)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促使他們

18、自覺養(yǎng)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那么,這樣一個有系統(tǒng)、有計劃、有組織的“做文明少年,我能行”活動,就在學校和老師的精心設計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明理、導行,并通過不斷的小結(jié)、評價來強化教育效果,循環(huán)往復,螺旋式上升。2、好的班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切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今天的班會課,這些六年級的同學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學習三字經(jīng)、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禮貌用語等,沐浴在深厚的“禮儀”文化中。他們深入剖析校園生活,調(diào)查早讀文明、課間文明、課堂文明、午間文明在親身實踐中感受到文明對自己成長的力量,也發(fā)現(xiàn)了身邊一些文明缺失的現(xiàn)象,對“文明”這一老話題有了自己全新的認識。我們看到,學生重視主題當中的活

19、動內(nèi)容,積極發(fā)表自己真實的看法和見解等。學生通過該堂課使知識體驗、情感體驗、道德體驗、審美體驗都得到了豐富,在某些方面能夠有所改善。課堂氣氛適宜,全體學生參與班會的積極性高,班會主題能滲透到學生內(nèi)心,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這樣的班會形式有別于以往的訓誡式、表演式,是一種現(xiàn)在普遍得到贊同的、有實效的班會形式。3、在班會開展過程中,及時、正確的評價非常重要。今天的班會中,對學生采取積極、多樣的評價方式,班主任和學生的評價語言準確、有激勵性和啟發(fā)性。我特別欣賞剛才班干部在對班中同學的文明行為作總結(jié)時,說的是“*同學,我欣賞你如果我是你?”當時,被欣賞到的學生雖然有一絲羞澀,但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

20、的內(nèi)心對自己的文明行為能夠得到同學這樣的認同和贊揚,是非常得意的。相信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會更以做一個“文明少年”為榮,班級也會形成崇尚文明的氛圍。一兩句簡短的話語,飽含深情,意蘊豐富,并富有感染性和鼓舞性,強化了學生的“文明”意識,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今天的觀摩,讓我收獲很多。一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說過:“播下行為的種子,收獲的是習慣;播下習慣的種子,收獲的是性格;播下性格的種子,收獲的是命運。”我深信我們教育工作者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在育人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播下“責任”的種子,讓文明之花在每個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少先隊中隊活動公開課評課稿首先,非常感謝主辦、協(xié)辦方,感謝你們的

21、精心策劃,合理安排,讓我們欣賞到了六堂各具特色、形式活潑的中隊班會課;同時也非常感謝我們的承辦單位實驗小學,感謝你們?yōu)槲覀兊暮⒆犹峁┝艘粋€展示的舞臺,讓我們領略到了少先隊員們的多才多藝、率性真誠,以及我們可愛的中隊輔導員們的別樣風采,他們或親切溫婉,課娓娓道來;他們或匠心獨運,課行云流水。 今天,宋校長和周書記讓我來點評一下兩堂課。說真的,我有點感動,感動他們對我的信任,在這樣的場合評課,還是第一次。下面,我就重點說說第一堂崔老師的課和第二堂黃老師的課。 先說崔老師的課。我們這次班會的主題是“感動”,崔老師的選題是“感悟親情,學會感恩”,這個選題十分恰當,也容易把握。的確,感恩教育永遠是一個不

22、過時的話題,感恩教育更是一種以人為本、人情化的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雖然我們大人都明白這一點,可我們的學生未必都明白,他們往往以為父母愛他們是理所當然的,父母就是應該把好吃的留給他們,父母就是應該以他們?yōu)橹行?,而他們自己,只要讀好書就行了。針對這種現(xiàn)象,針對中學生的這種心理,開始的那個小品爸爸的味道,給予了很好詮釋,而那個女孩子,演得特別投入、到位,一下子揪住了在場同學的心,學生的心靈受到了觸動,情感引起了共鳴,一部分同學自然而然就悄然落淚了。接著,崔老師又抓住動情點,適時地與學生進行了一個感悟式的互動交流,讓學生產(chǎn)生了一種真切的體會,真的是情理共生又意猶未盡。然后,崔老師由表及里,

23、自然而然地把學生拉出故事,拉回身邊。讓學生以一顆善感的心,在點滴中去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去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在這里,崔老師預先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學生回去尋找一樣物品,這樣物品具有特殊的含義,里面蘊藏著濃濃的愛意。正因為受前面這個小品的感染,使得我們的孩子在述說自己的故事時,就顯得很激動,有的甚至泣不成聲。這里,我想跟崔老師商量一下,我們是不是應該及時地給學生一個安慰,可以是拍拍肩的動作,也可以是抱抱她,老師的這份理解和同感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真切的感動。另外,在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可能平時看似普通的事情,在這樣的課上,在這樣的氛圍中說出來,似乎就有了一種不同,不同的心境。這應該說是本堂課最大的亮點。亮就亮在,我們的孩子已慢慢讀懂了父母為他們付出的點點滴滴。此時此刻,感動,已如此真實地圍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間。其實,我們的孩子不是不知道父母對他們的好,不是不懂得父母對他們的愛,只是他們常常在父母的嘮叨中遺忘了親情這個心底最柔軟的角落,只是常常羞于表達抑或忘了表達。可喜的是,今天,我們的孩子大膽地說了,說出了心中的感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記往了這珍貴的美好時刻。 既然我們已經(jīng)讀懂了父母的愛,就要以實際行動回報他們,時刻以一顆感恩的心,在今后的生活中對父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著想,多一份關愛。這一點,崔老師也處理得水到渠成,意在告訴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