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_第1頁
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_第2頁
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_第3頁
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_第4頁
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期王筱倩等: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揚州職業(yè)大學學報Journal of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王筱倩,楊茂川(江南大學,江蘇 無錫214122)摘 要:建筑立面改造已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活動之一。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立面,因其對塑造城市形象和延續(xù)地方文脈有重大作用,已成為建筑立面 改造活動的主要目的。以江蘇省揚州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活 動為例,探討了在運用構件、色彩、材料和尺度等建筑符 號時應注意 體現(xiàn)傳統(tǒng) 建筑文化的 形式因素,創(chuàng)造岀具 有強烈地方傳統(tǒng)特色的建筑立面的改造設計手法。關鍵詞:立面改造;地方傳統(tǒng);建筑

2、符號語言中圖分類號:TU 238+ . 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 3693(2007) 02- 0001- 04On the Expression of Regional Features in the Design ofArchitectural Facades RebuildingWANG Xiao qian, YANG Mao chuan(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Abstract: The rebuildi ng of architectural facades has bee non e of the most imp

3、orta nt aspects of city con structi on. And creati ng the facadesw ith regi on al a nd traditi onal features, for its g reat affect ion to the image and the con text of a city, has bee n a main purpose of the facade rebuildi ng. T his article an alyzesboth the architectural value fo un datio n an d

4、the social a nd econo mic factors of this rebuildi ng activity. It also takes example for the facaderebuilding project of the Yangzhou city, to discusshow to use the symbolic Ianguage to m ake architectural facadesregi onal an d traditi on al.Key words: facade rebuildi ng; regi on al traditi on; arc

5、hitectural symbolic la nguage號所固有的隱喻意義是眾所周知的,它所傳達的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且具有現(xiàn)代感。變化后的符號的重復第2期王筱倩等: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號所固有的隱喻意義是眾所周知的,它所傳達的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且具有現(xiàn)代感。變化后的符號的重復第2期王筱倩等: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3收稿日期:2007- 03- 12作者簡介:王筱倩(1983-),女,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楊茂川(1964-),男,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1994-2013 China AcadeiMic Journal Electronic

6、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rp:'AvwH建筑(單體或群體)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 它在數(shù)量、面積上具有絕對的控制性,是決定一個 城市面貌的關鍵因素之一。盡管城市中已涌現(xiàn)出 大量優(yōu)秀的新建筑,但絕大多數(shù)建筑是建于上世 紀七八十年代,受國際主義風格的影響或者說更 多受經(jīng)濟條件制約,外觀簡單,還有一些外表已經(jīng) 破舊。這樣的建筑面貌,嚴重影響了城市環(huán)境,更 不用說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創(chuàng)造有特色的城市 意境了。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城市進行了大量的 建筑立面改造活動,尤其是對城市中心區(qū)及各大 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的立面改造。本文討論的建筑

7、 立面改造,不是針對單一建筑的,而是對城市建筑 群體進行的、經(jīng)過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的、統(tǒng)一風格的立 面設計改造,從而美化城市環(huán)境、改善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品位。1建筑立面改造中體現(xiàn)地方特色的必要性千篇一律幾乎已經(jīng)成了我國城市面臨的共同 問題,曾經(jīng)經(jīng)歷數(shù)千年的積淀而形成的城市建筑特色正在迅速地喪失。人們已經(jīng)認識到這種尷尬 局面,對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失落感到不安 甚至驚慌。面對大量存在的國際式 建筑,通過立面改造活動改變它們的面貌,使其與城市地方 特色相聯(lián)系,表達地方傳統(tǒng)建筑文化,從而創(chuàng)造具 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環(huán)境,是極為必要的。有些城市,特別是一些歷史文化名城,如江蘇 省揚州市,近幾年對揚子江路、汶

8、河路、文昌路、鹽 阜路等主要道路兩側建筑進行的立面改造活動,就把營造古色古香的古典特色 作為主要目標之 一。以文昌路為例,這條道路自古以來就是揚州 最重要的街道之一,擁有唐代石塔、宋代古井、明 代文昌閣、古樹名木等眾多歷史遺跡。但是該路 段上的現(xiàn)代建筑都是單體設計建造,互不協(xié)調,缺乏現(xiàn)代城市設計的概念,造成歷史文脈混亂。揚 州市規(guī)劃部門從 2003年開始對該路進行了建筑 立面改造?,F(xiàn)在的文昌路兩側的現(xiàn)代建筑已經(jīng)呈 現(xiàn)出具有歷史特色的面貌,眾多文物古跡在其中 不再顯得突兀。整條街道與揚州這個歷史古城的 文化氛圍相協(xié)調,在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時,喚起了 市民對城市歷史的記憶,增強了心理歸屬感。2建筑立

9、面改造的理論背景和社會因素立面改造活動,是在建筑結構、建筑功能、建 筑空間等方面大體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對建筑的表皮進行的改造活動,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外觀裝修這一通俗說法。這種將建筑外觀獨立提 出進行設計的做法,受到不同建筑價值觀和建筑 理論的影響,以及社會心理和經(jīng)濟條件的制約。2. 1建筑價值觀的變化立面改造活動是對建筑表皮所做的文章,與建筑表皮觀念緊密相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建筑理論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和態(tài)度?,F(xiàn)代主 義建筑理論反對將注意力集中在建筑表皮上 ,不 主張對建筑表皮進行單獨裝飾,立面的改造活動 并不多見。后現(xiàn)代主義批判了現(xiàn)代主義 裝飾就 是罪惡 的價值觀,強調表皮的自由表達。

10、后現(xiàn)代 建筑師大多借用歷史樣式、古典的風格來進行表 皮的純裝飾創(chuàng)造。理所當然 ,進行立面改造活動 是很正常的,當代多元化的建筑理論更是強化了 這一點。高科技風格及解構主義等思潮,賦予了建筑表皮新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建筑價值觀的改變,為當代的建筑立面改造提供了理論基礎。2. 2社會審美心理的要求建筑立面改造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社會 審美心理變化的影響。雖然只相隔數(shù)十年,但在當今社會,消費文化、大眾文化影響下的建筑審美 標準,與當時已相差甚遠。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 天,實用、經(jīng)濟、美觀 的建筑評價標準已不能滿 足人們的需要。人們對建筑的要求已不局限于功 能的滿足和形式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藝術價值和 文

11、化內(nèi)涵。在這樣的要求下 ,對建筑進行符合當 今審美趣味的改造就不足為奇了(有歷史保存價值的建筑另當別論)。2. 3社會經(jīng)濟資源條件的制約近些年,雖然我國經(jīng)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綜 合國力有了較大的進步,但總體來說,我國還是一 個資源相對 匱乏、人口龐大、經(jīng)濟相對落后的國 家,同時還面臨著嚴重的環(huán)境生態(tài)問題。在這樣 的前提下,要把城市中大量仍在使用的舊建筑拆 除,重建符合當代審美趣味的新建筑,所要耗費的大量人力物力是難以接受的,況且這些建筑仍有 很大的使用價值。因此,對其進行立面改造,無論 從經(jīng)濟上講,還是從資源角度講,都是值得提倡 的。3我國城市建筑立面改造的主要方式最常用的建筑表皮更換有更換

12、墻體飾面材 料、外包表皮和建筑表皮完全更換三種。更換墻 體飾面材料是在不改變建筑表皮的墻體和洞口的 位置的前提下,僅通過飾面材料組合方式對建筑 表皮構成方式在視覺語言上進行重新組織。外包 表皮是在原建筑表皮外面再加一層建筑表皮。建 筑表皮完全更換發(fā)生在建筑表皮與建筑支撐結構 分離的情況下,進行建筑表皮的完全更換。1 同樣,建筑立面改造大致也有這樣三種類型。 目前在我國,建筑的立面改造大多屬于更換墻體 飾面材料的類型。這是因為一般大規(guī)模的建筑改 造主要由政府規(guī)劃部門組織進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和設 計,以形成統(tǒng)一協(xié)調感和視覺連續(xù)性,更換墻體飾 面材料的方式造價低、工期短,正好適合大工程的 實際情況。而且這

13、種方式并不改變建筑內(nèi)部空 間,改造過程可以不影響改造對象的正常使用。所以,無論從規(guī)劃、設計,還是施工、造價等方面考號所固有的隱喻意義是眾所周知的,它所傳達的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且具有現(xiàn)代感。變化后的符號的重復第2期王筱倩等: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5慮,對墻體飾面材料進行改造的方式都是最具優(yōu) 勢和可行性的。4立面改造的地方特色表達4. 1地方傳統(tǒng)特色符號的運用具體說來,更換墻體飾面材料的方式,是通過 飾面材料的組合,對建筑立面在視覺形式上進行 裝飾改造,比如線條、紋理、色彩、構件等方面,調 整建筑立面形式因素的比例、 尺度等等,一定程度 上調整建筑立面的視覺形象。既可用于墻體承重 結構,也可

14、用于框架結構。這種方式不改變建筑 表皮的墻體和洞口的位置 ,也就不改變建筑表皮 與內(nèi)部空間之間的原有關系。從本質上來說,其完全是裝飾目的和手法主義的。在地方特色的追 求上,傳統(tǒng)建筑符號的運用則成了最常見的方法。 揚州市的建筑立面改造就主要采用了這種方法。 從圖1中可以看到大屋頂、方格窗等中國古代建 筑構件,被使用在了一幢幢現(xiàn)代建筑的立面上。其實這種做法曾經(jīng)(包括現(xiàn)在)在建筑界可能 都是有爭議的。確實,它會帶來很多粗制濫造、不 倫不類的失敗品,但其作用是不能被完全否定的。 首先,就像上文所說,這種 外觀改造 式的立面改 造本身就是裝飾,它只是在空間界面的外表面做 文章,很少能涉及空間組織和空間形

15、態(tài)方面。然 而,就像后現(xiàn)代建筑大師文丘里認為的,建筑需要 傳遞歷史文脈、地域性及人文精神等多重內(nèi)涵,而 這種傳遞不僅通過內(nèi)部空間來完成 ,一定程度上, 表皮可以超過建筑空間成為信息傳達的主要載 體。其次,這種建筑符號易于被大眾接受。建筑,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建筑 ,本身就是一種大 眾文化形式,需要符合大眾的要求。傳統(tǒng)歷史符信息可以被廣泛而輕松的接受,并引起人們的聯(lián) 想和共鳴。事實證明,揚州市的建筑立面改造普 遍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他們都認為這樣的改造 增添了揚州古城的歷史風韻。從延續(xù)文脈、增強歸屬感的意義上來說,地方傳統(tǒng)建筑符號的運用 是成功的。4.2建筑符號的具體運用手法這里所說的建筑符號

16、,并不是指具象或抽象 的圖形,而是廣義地指建筑構件、 裝飾、色彩和材 料等體現(xiàn)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形式因素。在傳達地方 特色和傳統(tǒng)意義時,它們都具有很強的符號作用。4. 2. 1 建筑構件構件包括梁柱、坡屋頂、木構架、山墻、斗、 檐口等,是最為直觀的一種傳統(tǒng)符號。其運用方 式主要有直接運用、易位運用和變化運用三種。直接運用主要指模仿原有地方傳統(tǒng)文化而衍 生的構件形式或功能。這是一種較為簡單的沿襲,也是對地方和傳統(tǒng)特色最直觀的體現(xiàn)。如果 處理得當,能產(chǎn)生形式美感,并很好地渲染氣氛。 在圖2中,馬頭墻的形式被直接運用在居住建筑 的山墻上,加上河畔垂柳的映襯,別有一番江南水 鄉(xiāng)的韻味。易位運用主要是指建筑

17、構件位置的變化。在 傳統(tǒng)建筑空間中,各種要素在形式構圖中有著相 對固定的關系。在現(xiàn)代設計中,將它們的位置關系 發(fā)生變化,在體現(xiàn)傳統(tǒng)特征的同時,又有所突破,是 設計中運用比較多的一種手法。圖3將一般用于建 筑正立面的重檐運用在了建筑的山墻上。變化運用主要是指將實體形狀變化后再進行運 用,如簡化、扭曲、疊合、斷裂、抽象等。有很強的符 號性特征。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效果強烈,很容易讓號所固有的隱喻意義是眾所周知的,它所傳達的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且具有現(xiàn)代感。變化后的符號的重復第2期王筱倩等:談建筑立面改造設計中地方特色的表達#使用,對主題有強調作用。如揚州大東門街的一幢 沿街商住樓的改造,將窗欞的尺度進行了夸

18、張變形 處理后用于封閉住宅的外陽臺,使建筑立面在獲得 統(tǒng)一感的同時,具有了強烈的地方傳統(tǒng)特色。圖3易位運用示例4. 2. 2建筑色彩建筑色彩與建筑歷史一樣悠久,色彩本身便 積淀著城市的歷史,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歷史文脈 和整體風貌。中國幅員廣闊,文化豐富,許多地區(qū) 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富有濃郁地方特 色的建筑色彩。在建筑立面改造設計時,有意識地延續(xù)地方主色調,將地方傳統(tǒng)色彩構成方式包 括色彩的比例配置、運用的位置等抽取出來,作為 現(xiàn)代建筑立面改造設計時的色彩構成的依據(jù),有助于使現(xiàn)代建筑獲得地方民族特色。圖4是揚州市汶河北路的建筑立面改造,整個路段都采用了 江南民居的白色和青灰色,獲得視覺上

19、的統(tǒng)一連 續(xù)感,又有很明顯的地方色彩特點。而且在細部 處理上,用色彩的變化做出傳統(tǒng)構件的抽象形象,簡潔而具有現(xiàn)代感。圖4建筑色彩的運用示例4. 2. 3建筑材料地方建筑材料來源于城市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其特性也決定或影響著城市的景觀形象。在現(xiàn)代 化的今天,地方材料已被現(xiàn)代化的建筑材料所取 代,要大量運用在建設活動中是不現(xiàn)實的。但正 因如此,地方材料所具有的傳統(tǒng)歷史意義則越發(fā) 的體現(xiàn)出來,局部的使用在立面裝飾上是比較好 的方法。比如灰磚、黑瓦、白粉墻、各種色彩的石 材、竹、木材等等,一般以木和磚瓦比較多見。4. 2. 4尺度關系尺度與物體的具體尺寸和比例緊密相關 ,簡 而言之,尺度是物體各種尺寸的對 比關系。2不 同地區(qū)的傳統(tǒng)建筑,因其外觀形態(tài)的不同,有各自 獨特的尺度劃分。比如中國傳統(tǒng)木構架建筑 ,在 正立面寬度上形成了以 間為單位的劃分方式, 在!營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中,還記載了用 材分 和斗口為模數(shù)設計的尺度分級方法。在 立面改造時,分析地方傳統(tǒng)建筑的立面尺度劃分 方式,并通過裝飾、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