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疾病急救_第1頁
校園疾病急救_第2頁
校園疾病急救_第3頁
校園疾病急救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校園疾病急救1、紅細胞生理:我國成年男性的紅細胞數量為(4.55.5)×1012/升,女性為( 3.84.6)×1012/升,新生兒為 6.0 ×1012/升以上。紅細胞內的蛋白質主要是血紅蛋白。我國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濃度為120160 克/升,成年女性約為110150克/升。2、白細胞是一類有核的血細胞。正常成年人白細胞數是(4.010)×109/升3、白細胞具有吞噬作用4、我國健康青年人在安靜狀態(tài)時的收縮壓為100200 毫米汞柱( 13.316.0千帕),舒張壓為 6080 毫米汞柱(8.010.6千帕),脈搏壓為 3040 毫米汞柱( 4.05.3

2、 千帕)5、性傳播疾病的概念: 通過性交或類似性交行為而導致的各種疾病統(tǒng)稱為性傳播疾病。6、性疾病的傳播方式:(1)性接觸傳播(主)(2)醫(yī)源性傳播( 3)母嬰傳播( 4)日常生活接觸傳播7、梅毒的概念: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傳染胎兒。8、淋病的概念: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統(tǒng)為主的急、慢性化膿性炎癥,常引起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9、艾滋?。?AIDS )的概念: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或后天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目前無法治愈,死亡率極高,但艾滋病又是可以預防的。安全第一10

3、、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后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 使人體免疫系統(tǒng)失去正常的防御功能, 發(fā)生多種感染及腫瘤最后使人衰竭而死亡。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一般來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要經過 7-10 年才會出現(xiàn)癥狀,如長期低熱、慢性腹瀉、體重下降、咳嗽、盜汗等。當這些癥狀出現(xiàn)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發(fā)展成了艾滋病病病人。11、大約有 20%的感染者在感染的5 年內發(fā)展成艾滋病病人, 大約有50%的感染者在感染的10 年內發(fā)展成艾滋病病人, 其它的在 10 年后會陸續(xù)發(fā)作,出現(xiàn)癥狀,發(fā)展成艾滋病病人,最長發(fā)展為艾滋病病人的時間(潛伏期)是15 年。12、“窗口期” 概念:是指艾滋病病毒進入

4、人體到產生可檢出病素抗體的時間。一般為2 周至 3 個月,最長為 6 個月。因此要在感染后23 周以上才能從血液中檢查出艾滋病病毒抗體。13、如果一個人有一次“危險行為” ,害怕自己會感染上艾滋病,立即去做了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并沒有發(fā)現(xiàn)艾滋病病毒, 這是下結論說此人沒有感染艾滋病病毒還為時過早,應該在 12 個月后再做一次檢查,如果第二次檢查沒有問題才能確定此人沒有感染艾滋病病毒。14、傳染病流行的基本條件;(1)傳染源( 2)傳播途徑( 3)易感人群。一傳染源:是指攜帶有病原體的人和動物。1.病人:大多數傳染病的病人是主要傳染源 2.隱性感染者:病源體侵入人體后, 僅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安

5、全第一免疫力,不能或只能引起機體輕微損害,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因不易被發(fā)現(xiàn),故是重要的傳染源。3.健康帶菌者(病源攜帶者) :是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但能排出病源體。雖不是病人但對人威脅大,是重要的傳染源二傳播途徑:病原體經由一定的方式或途徑侵入人體。1空氣2水3接觸傳播4蟲媒傳播5土壤傳播6血制品傳播三易感人群對某些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稱易感者。15、傳染病的概念:存在于外界的各種致病性微生物或稱病原體感染人體,破壞人體機能平衡而產生疾病,這類疾病能在人群中傳播,引起同樣的疾病稱為傳染病。16、隱性感染的概念: 隱性感染者:病源體侵入人體后,僅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力, 不能或只能引起機體輕微

6、損害,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因不易被發(fā)現(xiàn),故是重要的傳染源。17、病源攜帶狀態(tài)的概念:健康帶菌者(病源攜帶者):是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但能排出病源體。 雖不是病人但對人威脅大,是重要的傳染安全第一源18、如何預防傳染病?一管理好傳染源二切斷傳播途徑三保護易感人群19、流行病學特征: 1 流行性 2 季節(jié)性 3 地方性 4 周期性 5 感染后的免疫性20、流行性: 1 散發(fā):傳染病在某地區(qū)或單位人群中散在發(fā)生,維持常年一般發(fā)病水平 . 2 流行 :若某地區(qū)某種傳染病的發(fā)病率顯著超過該病常年的發(fā)病水平 . 3 大流行:一定時間內迅速蔓延,在某一地區(qū)內或波及全國 ,乃至超出國界、洲界。 4 暴發(fā):短時間內突然

7、出現(xiàn)大量同類病人21、感染后的免疫性:人體感染病原體后能產生特異性免疫力。如:流腦、脊髓灰質炎等終身免疫。菌痢、鉤端螺旋體病數月或數年。22、潛伏期的概念:從病原體侵入人體至最初出現(xiàn)臨床癥狀前這段時間,稱為潛伏期。因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和人體免疫力的強弱而不同。23、傳染源的概念:是指攜帶有病原體的人和動物。24、傳染病傳播途徑: 病原體經由一定的方式或途徑侵入人體。1空氣傳播 2水傳播 3接觸傳播 4蟲媒傳播 5土壤傳播 6血、體液傳播。安全第一25、易感人群的概念:對某些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稱易感者。易感者在人群中達到一定數量時,若有一定的傳染源和合適的傳播途徑,則此傳染病就容易

8、發(fā)生或流行。26、流行性感冒的概念: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稱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27、流感病毒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三種28、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概念: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29、肺結核的概念: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常見慢性傳染病30、1 急性期需隔離或休學。 2 患者需要休息,加強營養(yǎng)。 3 抗結核治療 4 定期胸透。 5 接種卡介苗。具體: 1。根據病情及痰菌是否陽性, 決定患者是否需隔離治療。 急性期需隔離或休學。 2 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 3 遵照醫(yī)師指導,進行正規(guī)化的抗結核藥物治療。 結核病的藥物治療, 根據病人的具體情

9、況通常采用兩種方法:(1)1 日療法:同時使用鏈霉素、利福平、異煙肼、吡嗪酰胺 4 種藥物,每天一次,療程為 6 個月。(2)間歇療法:同時使用以上 4 種藥物每 3 天 1 次,療程為 2 個月。至于用何種方法,臨床醫(yī)學應根據病人的情況而定。 4 定期進行胸部透視檢查,以早期發(fā)現(xiàn)病人。 5 接種卡介苗是預防肺結核的有效措施。對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者,要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以防發(fā)病。31、病毒性肝炎的概念: 是由不同類型的肝炎病毒侵入人的肝臟, 引起肝組織發(fā)生病理生理改變的一種消化道傳染病。 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肝炎安全第一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其中甲型及乙型發(fā)病率最高。32、甲型病毒性肝

10、炎的概念: 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甲肝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較強.。33、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沒有慢性病毒攜帶者。主要通過糞、口傳播??赏ㄟ^日常生活接觸傳播。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是暴發(fā)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易感人群:兒童、青少年是易發(fā)人群,多為散發(fā),小流行,偶有暴發(fā)流行。感染后產生持久免疫力,但各型無交叉免疫。季節(jié):以春、秋季多見。34、甲肝的臨床表現(xiàn):急性黃疸型甲型肝炎:起病急、畏寒、發(fā)熱、疲乏、食欲減退、厭油、惡心、嘔吐、肝區(qū)痛、尿呈濃茶狀。病程一周左右有眼鞏膜和皮膚黃染;皮膚癢;肝腫大,壓痛及叩擊痛;化驗谷丙轉氨酶增高。 黃疸在 26 周內完全消退, 病程進

11、入恢復期。 急性無黃疸型甲型肝炎:約占甲肝的 90%以上,本病除沒有黃疸的表現(xiàn)外,其他癥狀與黃疸型相似,但病情較輕,經過較好,故在門診中常被忽略,許多病例常在體格檢查中被發(fā)現(xiàn)。 、35、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36、乙肝為什么是我國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乙肝在我國流行廣, 人群感染率高, 目前我國約有 1 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肝患者約有1000 萬。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肝癌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是我國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也是大中學校影響師生身體健康的最主要的一種傳染病。37、安全第一進行傳播。使用被污染的注射用具、應用血制品、性交、母嬰

12、傳播及生活上的密切接觸傳播。季節(jié):終年發(fā)病,多見青少年及兒童。感染后獲得持久免疫力。潛伏期:6090 天。38、什么是大三陽?有什么意義?HBsAg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Anti-HBs (乙肝表面抗體)陰性:表示機體對乙肝病毒沒有免疫力和保護性抗體。HBeAg (乙肝 e 抗原)陽性: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活躍,并具有較強的傳染性。Anti-HBe (乙肝 e 抗體)陰性: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增強以及傳染傳染性增強,具有較強的傳染性。Anti-HBc(乙肝核心抗體)陽性:高滴度的乙肝病毒核心抗體存在著感染,病毒在復制具傳染性;低滴度表示繼往感染過乙肝病毒。提示:

13、該患者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并具有較強的傳染性,病毒復制活躍。39、什么是小三陽?有何意義?HBsAg陽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Anti-HBs陰性:表示機體對乙肝病毒沒有免疫力和保護性抗體。HBeAg陰性:乙型肝炎病毒在身體內復制緩慢,并且具有較低的傳染性性。Anti-HBe陽性: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降低或緩解以及傳安全第一染性降低,但并不代表治愈或沒有傳染性。Anti-HBc陽性:高滴度的乙肝病毒核心抗體存在著感染,病毒在復制具傳染性;低滴度表示繼往感染過乙肝病毒。提示:肝炎已得到控制,病情逐步恢復;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已緩解,傳染性已降低,同時也表示病毒變異。40、傷寒的概念:由傷寒桿菌

14、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稱傷寒。41、霍亂的概念: 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稱霍亂,屬甲類傳染病。42、登革熱的概念:由登革熱病毒通過伊蚊進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43、我們指的發(fā)熱是指人體對各種致病因素的一種反應。一般來說口腔溫度高于 37.3,一晝夜間體溫波動大于1,便認為發(fā)熱。一般認為 37.5 38為低熱,38.1 39為中度發(fā)熱 39.1 40.4 為高熱, 40.5 以上為超高熱。44、發(fā)熱如何處理?發(fā)熱處理:查找原因對癥:多喝水、物理降溫、藥物降溫臨床實踐表明,對低熱( 38以下)或尚未查明發(fā)熱原因者,不宜過早地使用解熱劑, 以防不適當地抑制發(fā)熱時防御疾病的生理反應,造成延誤診斷和

15、影響治療。 對于發(fā)熱病人的處理原則, 應該即積極又慎重。首先應查明原因,進行病因治療。但對高熱(38.5以上)或持續(xù)過久( 45 天以上)的發(fā)熱,應積極給予退熱處理,一般采用物理方法降溫(可酒精擦浴,冰塊冷敷,或溫水?。?,并適當服食解熱鎮(zhèn)安全第一痛藥,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4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喉、氣管由致病微生物直接引起的病變,簡稱“上感” 。4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本病80%90%是由病毒引起,部分由細菌所致。47、肺炎的概念: 肺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肺部炎癥。根本病因可分為細菌性肺炎、立克次體肺炎、病毒性肺炎、霉菌性肺炎和過敏性肺炎等。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大葉

16、性、小葉性及間質性肺炎。48、消化性潰瘍概念:主要指發(fā)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49、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表現(xiàn): 1 潰瘍病的主要癥狀是上腹不適和疼痛,疼痛的特點有:(1)腹痛病史有幾年至幾十年,反復發(fā)作。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病因。(2)疼痛呈節(jié)律性,胃潰瘍多在飯后半小時至2 小時發(fā)生:十二指腸潰瘍多在飯后34 小時發(fā)作。(3)疼痛呈周期性,以天氣寒冷和氣溫變化大的冬春季發(fā)作多。 (4)胃潰瘍疼痛多位于劍突下正中或偏左, 十二指腸潰瘍則位于腹部正中或稍偏右。其疼痛性質有膨脹感、灼痛、鈍痛或刺痛,可因天氣突變、情緒激動、飲食不當而加重,服用制酸藥、休息和進食可使疼痛減輕或緩解。2 可出現(xiàn)反酸、噯

17、氣和嘔吐,當幽門梗阻或痙攣時,以上癥狀更為常見。并發(fā)癥:上消化是大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50、泌尿道感染的概念: 泌尿道感染又稱尿路感染。 是指病原體在尿中生長繁殖,并侵犯泌尿道粘膜或組織而引起的炎癥。51、膀胱炎的癥狀: 膀胱炎??煞譃榧毙园螂籽缀皖l發(fā)性膀胱炎。急安全第一性膀胱炎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常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下腹部不適等膀胱刺激癥狀。此癥狀可診斷為尿路感染。52、痔的概念:痔是直腸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靜脈(痔靜脈)擴大和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53、如何預防痔的形成?注射療法,枯痔療法。預防: a.保持大便通暢,定時排便。b.多食蔬菜,少食辛辣。c.堅持鍛煉。d.

18、做課間操。54、預防痔的形成: 1 防止便秘和排便時間過長,養(yǎng)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少使用瀉藥。 2 多吃蔬菜,少吃辛辣食物,不喝濃茶和濃咖啡,不要大量飲酒。 3 堅持體育活動,對久坐、久站工作人員要堅持工間操,學生要堅持早操和課間休息。4 做課間操。55、癬的概念:皮膚受淺部真菌感染,稱為癬。56、包扎是開放性創(chuàng)傷處理中簡單而有效的保護措施。57、包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58、上止血帶的注意事項:*先將傷肢抬高,盡量使靜脈血回流。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應該有襯墊,否則會損傷皮膚 .止血帶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當襯墊 *止血帶要扎的合適,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搏為合適。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過

19、緊會損傷組織。* 扎好止血帶后一安全第一定要做明顯的標志貼在前額或胸前易發(fā)現(xiàn)部位,寫明止血帶的部位和時間,以免忘記定時放松,造成肢體缺血時間過久而壞死,* 上止血帶一般不應超過5 小時,每半小時到一小時放松一次,放松13 分鐘再扎上,放松時可暫用手指壓迫。止血帶法止血:此法只適用于四肢大出血,當其它止血法不能止血才用此法。59、心肺復蘇的概念: 心肺復蘇(簡稱 CPR)是用于呼吸心跳突然停止,意識喪失的病人的一種現(xiàn)場急救方法。其目的是通過口對口吹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心臟按摩)給傷病員提供最低限度的腦供血。60、為什么強調現(xiàn)場心肺復蘇(即意義)?在正常情況下心臟停搏3 秒時病人就感到頭

20、暈; 10 秒即出現(xiàn)昏厥;3040 秒后瞳孔散大; 60 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 分后大腦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對心臟停搏呼吸驟停病人的搶救應當在4分內進行心肺復蘇,開始復蘇的時間越早,成活率越高。61、中暑的概念: 中暑是指在高溫的作用下, 機體發(fā)生體溫調節(jié)功能障礙,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等為主要癥狀的一組綜合癥。62、中暑的癥狀: 1.先兆中暑:頭痛、頭暈、口渴、多汗、乏力、心悸、胸悶、惡心、面色蒼白、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2.輕癥中暑:體溫38 度以上,面色潮紅,皮膚灼熱,血壓下降,脈搏細弱頻數。3.重癥中暑,重癥中暑包括“熱

21、(日)射病”(中暑高熱),熱痙攣(中暑痙攣),熱衰竭(中暑衰竭)三型。安全第一63、中暑的現(xiàn)場處理: 1 迅速將病人移到陰涼通風地方,寬解衣扣,平躺休息。2 用冷水毛巾敷頭或用30%酒精擦身降溫,或用冰袋降溫,口服清涼飲料或淡鹽水、糖水或服仁丹、藿香正氣水、涂萬金油等;昏迷者針刺人中、 掐捏合谷、足三里等穴位。 3 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通知 120 或就近醫(yī)院,盡快將病人送往醫(yī)院。64、控水的時間: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倒水時間不宜過長和勉強控水,不能超過12 分鐘,爭取時間進行心肺復蘇術。65、分辨燒傷一度( )、淺二度(淺 )、深二度(深 )、三度()一度燒傷:僅傷及表皮,無水泡,無疤淺二度:傷及真皮淺層,有水泡,無疤深二度:傷及真皮深層,水泡較小或扁薄,輕度疤三度:傷的很深,重度疤畸形66、燒傷的現(xiàn)場急救處理: 1 消除燒傷原因:首先脫離燒傷現(xiàn)場再進行處理,不同的原因處理也不同。衣服燃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