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抗滑樁工程效果的有限元后評價_第1頁
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抗滑樁工程效果的有限元后評價_第2頁
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抗滑樁工程效果的有限元后評價_第3頁
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抗滑樁工程效果的有限元后評價_第4頁
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抗滑樁工程效果的有限元后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抗滑樁工程效果的有限元后評價    摘要:文章對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k0+020段路塹邊坡抗滑樁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軟件進行分析,將滑坡與抗滑結構相互作用作為整體,研究了邊坡水平位移、塑性區(qū)、樁體水平位移、彎矩與剪力,并比較了不同位置抗滑樁的加固效果與樁身內(nèi)力。結果表明,現(xiàn)有抗滑樁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邊坡作用。關鍵詞:抗滑樁;有限元分析;工程效果后評價;滑坡特征;道路工程 :a:u412 :1009-2374(2017)06-000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6.0011

2、 概述抗滑樁治理滑坡在國內(nèi)最早應用于1954年寶成線史家壩4號隧道,其出口左側由于灰?guī)r邊坡導致的順層坍塌,采用鋼筋混凝土榫治理,但是此時僅考慮了抗剪作用。1965年,川黔線采用了沉井及打入式管樁,錨固深度按材料力學方法確定。之后抗滑樁在鐵路、公路、廠礦等土木工程滑坡治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鐵二院等單位深入研究了抗滑樁的設計及計算理論,其成果已被選入鐵路路基支擋結構物設計規(guī)則(tbj 25-90)。現(xiàn)有的抗滑樁設計方法主要有壓力法、位移法與有限元法。壓力法以彈性地基梁為力學模型,計算抗滑樁的內(nèi)力及位移。位移法假設土體的側向位移完全施加于樁上,采用地基反力法分析樁-土相互作用,計算抗滑樁的內(nèi)力及位移

3、。相較于上述兩種方法,有限元法能夠靠考慮到樁-土的協(xié)調(diào)作用,并可以模擬復雜滑坡,因此有限元法更符合實際工程情況。本文針對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k0+000k0+048段右側第二級邊坡設立的抗滑樁,結合現(xiàn)場調(diào)研,考慮樁-土相互作用,對邊坡整體穩(wěn)定分析、抗滑樁樁體位移、樁身彎矩、剪力進行分析,對其治理效果做出評價。2 滑坡特征及治理工程概況2.1 滑坡地區(qū)地貌及地質條件該匝道位于一回填區(qū)域,總體坡角為3°5°,上覆土層主要為雜填土,局部段分布有素填土、卵石土,厚度為0.76.2m,下伏基巖主要為砂質泥巖。對土質邊坡部分,由于本段匝道右側具備放坡條件,對其按照11.75的坡率進

4、行放坡處理;對于巖質邊坡部分,其走向264°300°,傾向174°210°,邊坡基巖以砂質泥巖為主,裂隙與邊坡的組合關系見圖1。本邊坡為切向坡,j2裂隙為外傾結構面,若直立切坡,則j2裂隙同邊坡傾向一致且臨空(傾角84°),本邊坡可能發(fā)生裂隙切割體沿外傾的j2裂隙滑塌。邊坡巖體類型為類,巖體等效內(nèi)摩擦角55°,破裂角60.5°。2.2 工程治理措施k0+000k0+048段右側第二級邊坡,長48m,距離道路中心線24.5934.87m設置9根錨固樁,樁長9.010.0m,截面尺寸為1.25m×1.50m(樁長邊方向

5、垂直線路),樁間距6m,樁身采用c35砼澆筑。3 計算模型建立選取k0+020段的橫斷面的抗滑樁為計算對象。設計樁長為10m。采用平面應變按11的實體比例建立平面幾何圖形;坡角、滑面位置、抗滑樁依據(jù)滑坡工程地質勘察和設計資料得到,主要針對最危險的中層滑動面來評價加固效果。一級邊坡坡度為11,二、三級邊坡均為11.75。3.1 模型假設本文在研究過程中采用如下假定:(1)平面應變假定。假定巖土體為水平方向無限伸展,各層之間相互獨立;(2)巖土土體均質,為各向同性體,土體直接覆蓋于基巖之上;(3)巖土體為非線性材料,滿足mohr-coulomb準則;(4)抗滑樁為均質線彈性材料;(5)下滑力由抗滑

6、樁及樁前土體抗力承擔。3.2 材料參數(shù)與模型建立材料參數(shù)詳見表1,邊坡截面見圖2。對圖2橫斷面建模,采用實體單元模擬巖土體,梁單元模擬抗滑樁。midas gts建立模型如圖3所示:4 計算結果分析4.1 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采用強度折減法對未支護邊坡進行分析,在僅考慮重力的條件下,采用強度折減法通過midas gts分析,其安全系數(shù)僅有1.236,邊坡塑性區(qū)與x方向位移如圖4和圖5所示:從等效塑性應變圖中可以看到明顯的圓弧形滑動面,并且該滑動面已經(jīng)與坡頂貫通。同時從塑性應變圖看到滑動面基本與巖土分界線重合,這與實際情況是相符的。在x方向位移云圖中,x方向位移最大集中于二級邊坡處,坐標范圍為382.7

7、69(x)426.038(x)。4.2 抗滑樁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根據(jù)k0+020橫斷面設計圖紙,在距離道路中線27.23m處設立單排抗滑樁,即抗滑樁位于一級邊坡中部位置,樁長10m,樁身截面為矩形(1.5m×2.5m)。采用強度折減法,利用midas gts計算,設立抗滑樁后該邊坡安全系數(shù)提升為1.403。邊坡塑性區(qū)與x方向位移如圖6和圖7所示:從圖6看到設立抗滑樁后,整體滑動面相對于抗滑樁向后移動,滑動面滑出點上移至二級邊坡坡頂處附近,滑出點位置無明顯變化。圖7中塑性區(qū)從抗滑樁位置斷開,并且土體塑性區(qū)范圍相對于未布置抗滑樁時(圖4)縮小了。因此,設立了抗滑樁后該段邊坡穩(wěn)定性得到了顯著加

8、強,符合多級路塹邊坡安全系數(shù)大于1.3的設計要求。4.3 抗滑樁樁體內(nèi)力變形分析樁體位移如圖8所示,可以看到樁頂位移最大為5.381mm。當x>4m時,樁體水平位移變化速率明顯變快;而x<4m時,樁體水平位移變化速率減慢。這是由于x=4m時恰好是巖層與土層分界線,樁體位于基巖下時,由于基巖的嵌固作用,導致樁體位移水平位移增速減緩。圖9為樁身彎矩分布圖,圖中彎矩受拉側為正。彎矩最大處位于滑動面以下2m處左右為547.841kn·m,樁體兩端彎矩均為0。 圖10為樁身剪力分布圖,剪力最大處位于滑動面以下2m左右為-212.83kn,樁體頂端剪力為零,末端剪力為40kn。根據(jù)樁

9、身的受力與變形情況,通過結構計算軟件校核樁身配筋,其配筋量是滿足規(guī)范的。4.4 抗滑樁位置調(diào)整陳樂求等認為抗滑樁設置的位置不同對邊坡穩(wěn)定有很大影響,隨著抗滑樁距坡腳距離的增加,邊坡安全系數(shù)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根據(jù)董必昌等的研究,在邊坡塑性應變最大處設置抗滑樁能夠有效改變邊坡塑性區(qū)分布,提高邊坡安全系數(shù)。在此基礎上,將原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設置的抗滑樁位置進行調(diào)整,移至未設置抗滑樁邊坡塑性應變最大處。邊坡整體安全系數(shù)增大為1.541。邊坡水平位移與等效塑性應變云圖見圖11、圖12。圖11中可以看到樁后塑性區(qū)范圍比抗滑樁位置調(diào)整前的塑性區(qū)明顯減小,并且塑性區(qū)已有了斷開趨勢,但是樁前土已經(jīng)開

10、始出現(xiàn)塑性變形。圖12中樁后土產(chǎn)生水平位移的土體相較于圖7中的范圍有了減小??够瑯段恢谜{(diào)整前后的邊坡水平位移與等效塑性應變值對比見表2:從表2中可以看到,抗滑樁位置移至等效塑性應變最大處后,邊坡安全系數(shù)變大,同時邊坡水平位移最大值也減小了,但是塑性應變最大值略有增加??傮w來說,調(diào)整位置后的抗滑樁對增強了邊坡整體穩(wěn)定,這與董必昌等的研究是一致的。調(diào)整位置后的抗滑樁樁體內(nèi)力及變形見圖13、圖14、圖15。對比未調(diào)整前的抗滑樁,樁體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彎矩與最大剪力均有上升,且最大彎矩與最大剪力位置均發(fā)生了變化,這是由于巖土分界面的位置相對于樁體向下移動了。從上表可以看出,調(diào)整樁體后水平位移、彎矩與剪

11、力是抗滑樁未調(diào)整前的兩倍,需要相應增加樁體本身的強度來平衡增大的外荷載。雖然邊坡的安全系數(shù)從1.403增加到了1.541,但是對樁體自身強度要求提高了,相對于增加的0.1的安全系數(shù),隨之帶來的可能是施工難度的提高與造價的提升,因此原設計的抗滑樁位置從安全、施工及經(jīng)濟考慮是合理的。因此對于抗滑樁位置的選擇,不能單一地以邊坡安全系數(shù)為指標,應該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兼顧施工可行性與經(jīng)濟性,選擇最優(yōu)方案。5 結語(1)本文通過有限元分析了重慶機場專用快速路某匝道k0+020段路塹邊坡的穩(wěn)定性,同時對抗滑樁的加固效果進行評價,現(xiàn)有抗滑樁是具有良好加固與抗滑效果的;(2)將抗滑樁位置移動到塑性應變最大處后,雖然提高了邊坡安全系數(shù),但是樁體本身將承受更大外力,給施工增加了一定難度并且經(jīng)濟性也不高??紤]到現(xiàn)有抗滑樁的安全系數(shù)已經(jīng)滿足要求,因此抗滑樁并無上移必要。參考文獻1 李海光.新型支擋結構設計與工程實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 丁浪.邊坡穩(wěn)定分析和抗滑樁優(yōu)化設計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3 年廷凱,欒茂田,楊慶,等.基于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