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中結業(yè)考試生物學試卷分析(精)_第1頁
2007年初中結業(yè)考試生物學試卷分析(精)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07年初中結業(yè)考試生物學試卷分析萬州區(qū)初中生物中心教研組執(zhí)筆 眭慶華一、試題的主要特點 緊扣現(xiàn)行初中生物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和教科書(北師大版) ;考查的知識 覆蓋面廣,能力考查點全面;穩(wěn)中求新,難度適中;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注重 與生產、生活及科技背景的聯(lián)系;加強了實驗、探究性學習內容的考查。1試卷結構穩(wěn)定,強化基礎測試今年是我區(qū)初中生物學課改實驗年級的第4次結業(yè)考試,沿襲前3次考試試 卷的特點,試卷結構穩(wěn)定,包括題型、題量、分值,都與往年一樣。試題體現(xiàn)了結業(yè)考試的性質,強化對生物學基本知識、概念、原理的測試。2突出主干知識,注重能力考查 整個試卷符合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要求,

2、既突出了對教材主干知 識的考查,又系統(tǒng)地考查了各種能力。在知識的考查中, 突出了對教材中的“光合作用” 、 “心臟與血液循環(huán)” 、 “神 經調節(jié)”、“遺傳變異”、“生物與環(huán)境”、“實驗探究”等主干知識的考查。在能力考查中,體現(xiàn)了對閱讀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觀察識圖能力、綜 合運用能力的考查。3聯(lián)系學科背景,突出科學探究 今年我區(qū)初中生物結業(yè)試題涉及的學科背景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緊密, 增強了 對學生遷移能力的考查力度。如22題,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身體實際綜合考查了 “心臟”、“血管”、“血液循環(huán)”等知識,23題結合具體的膝跳反射考查了反射弧的組成、 沖動的傳導方向等知識, 這兩個題對學生遷移能力、

3、 綜合運用能力得 到了較好的考查。19、20題聯(lián)系了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動向;24、25題聯(lián)系科學實 驗;26、27題聯(lián)系了探究性學習。由于試題緊密地聯(lián)系生活、生產、科學實驗 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實際問題, 凸顯了生命科學在當今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 全面考 查了學生綜合運用生命科學理論解釋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生物學問題的能力4設計圖表試題,考查應用能力今年的生物結業(yè)試題共設計了6個圖表試題,重點考查了學生對圖表信息的 理解、提取、2處理和圖文轉換能力。5添加關鍵字著重號,體現(xiàn)人文關懷為了防止學生粗心,漏讀關鍵字,試卷的2、3、10、11、12、16、18、19、20題在一些關鍵字的下面都加了著重號,如

4、“不正確、“正確、“不屬于、“屬 于”、“不合理”等,這樣就可以提醒考生選出符合題意的選項,有效防止因審題 不準不出現(xiàn)的過失性丟分,體現(xiàn)了對考生的關心、愛護,折射出試題的人關情懷。二、抽樣成績統(tǒng)計情況我們在閱卷結束后,分組對試卷進行了抽樣分析,采集數(shù)據如下:表1:各題得分統(tǒng)計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平均分1.871.070.881.731.420.530.80.941.831.90.91.811.791.18得分率(%)93.553.54486.57126.5404791.5924590.589.559題號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平均分1.71.5

5、31.191.841.290.53.144.415.464.822.999.555.44得分率(%)8576.559.59264.522.552.344.154.660.349.879.668表2:分數(shù)段情況統(tǒng)計成績40 以40 - 4950 - 5960 - 6970 - 7980 以上最高分最低分人平分段下人數(shù)372942343229962661.71表3:各題得分率排序(由低到高)題號206732211825212231417得分率(%)22.526.5404444.1454749.852.353.554.65959.5題號1927516261541312910181得分率(%)64.5

6、687176.579.68586.589.590.591.5929293.53三、學生答卷反映出來的主要情況選擇題部分:失分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記憶不得法、不牢固,審題能力差,解題無技巧。錯誤率較高的有:第20、6、7、3、11、8、2、14、17題。第20題選B的有48例, 占27.43%;選C的有14例, 占8%選D的有73例, 占41.71%;反映出學生對“克隆技術”以及“遺傳的物質基礎”沒有理解 透徹。第6題選A的有6例,占3.4%;選B的有112例,占64%選C的有11例, 占6.3%;反映出學生對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與動物具有的條件反射不能進行正 確的區(qū)分。第7題選B的

7、有7例,占4%選C的有91例,占52%選D的有7例,占4%反映出學生對“耳的結構及聽覺的形成過程”掌握不牢固或理解上出現(xiàn)偏差。第3題選A的有43例,占24.6%;選B的有28例,占16%選D的有28例, 占16%反映出學生對“基因”、“染色體”、“性狀”等基本概念及三者的關 系沒有弄清楚。第11題選A的有7例,占4%選C的有56例,占32%選D的有13例, 占7.4%;錯因是:(1)對青春期發(fā)育的特點沒有掌握;(2)沒有認真讀題。第8題選A的有51例,占29.1%;選B的有11例,占6.3%;選D的有10例,占5.7%;錯因是:(1)對身體分部不清楚;(2)對主要肌肉類群的位置 不清楚。第2題

8、選A的有36例, 占20.6%;選B的有15例, 占8.6%;選C的有16例, 占9.1%;錯因:沒有認真審題。第14題選A的有27例, 占15.4%;選B的有18例, 占10.3%;選C的有22例, 占12.6%;錯因:學生對“導管、篩管的分布,運輸物質的種類及方向” 沒有完全弄清楚。第17題A的有7例,占4%選B的有20例,占11.4%;選D的有74例, 占42.3%;錯因:理解出現(xiàn)偏差,將“自然選擇”與“免疫”混為一談。非選擇題: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對所學知識不夠熟練, 不能融會貫通,缺乏認 真讀題、看圖的品質。錯誤率較高的有:第22、25、21、23題。第22題是一個考查“心臟”、“血管”

9、、“血液循環(huán)”的綜合應用題,學生完成起來顯得比較困難,說明學生對該部分內容沒有熟練掌握,不能靈活運用。第25題是考查學生熟悉的雞卵的結構及功能, 該題失分率高, 反映出學生 對“生殖方式”和“發(fā)育方式”的理解出現(xiàn)了混淆。第21題是考查葉片的結構,學生對植物組織的類型不清楚,與“柵欄組織”、 “海綿組4織”混為一談。第23題是考查學生在具體情景下識別反射弧的結構、 確定沖動傳導的方向, 反映出學生缺乏知識的遷移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不能根據圖中標的箭頭判斷出沖 動傳導的方向。四、對今后教學的建議。1強化知識主干體系的構建、核心內容的掌握 初中生物學知識內容較多,課時少(每周只有2課時),要在有限的

10、教學時 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是有很大困難的。 因此,建議老師們在教學中,對教材內容進 行必要的處理,去除枝葉,保留主干,重視各主干知識的形成,理清主干知識的 脈絡,分析各主干知識的內涵、外延和交匯,充分重視生物主干知識的支撐作用, 以主干知識為支柱,構建知識網絡,并強化對核心重點內容的學習,對核心、重 點知識不要吝嗇教學時間,放慢節(jié)奏、進度,以保證較好的教學效果。2適時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教學,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研究教學法,須研究“教法”,也須研究“學法”, 還要研究“學法”與“教法”的關系,并將二者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然而由于對學法 的重要性尚欠充分認識,所以,長期以來教學研究一直是教法研究多,

11、學法研究 少;教師注重自己的教法多,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少。要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未 來社會所需人才,須大力加強學法研究和學法指導。學法指導包括觀察方法的指 導、閱讀方法的指導、知識精加工方法的指導、記憶方法指導、答題方法的指導 等。學生有“法”可依后,就會覺得學習生物學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學習 興趣會更濃,效果會更好。3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生物科學素養(yǎng)是公民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公民參與社會生活、 經濟 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必備的素養(yǎng)。(1)注重培養(yǎng)實驗和探究能力 培養(yǎng)實驗和探究能力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最好的教學策略和方式之一。 在 教學中,一是要先抓好基礎實驗教學, 重視實驗

12、操作的規(guī)范性, 讓學生明確每個 實驗的原理、目的、材料、方法、步驟、操作要領、注意事項及結論,讓學生學 會分析實驗誤差并制定修下措施, 引導學生能夠對基礎實驗所涉及的方法與技能 進行遷移與綜合運用。 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 并能對 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三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 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確認變量,作出假設和預期、設計可行的研究方案、處 理和解釋數(shù)據、根據數(shù)據作出合理的判斷等, 引導學生嘗試對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 并具有嚴密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四是培養(yǎng)學生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實 驗結果的預測和分析等作出恰當?shù)脑u價和修訂。 教學中要

13、把握實驗與探究能力的 梯度和培養(yǎng)的過程性。5(2)加強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適量命制新情景題目,指導學生學會鑒別、 選擇試題給出的相關生物學信息, 并能運用這些信息, 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 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指導學生能熟練正確地轉換表達生物學問題的方式。 在教學 中應密切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 關注生命科學發(fā)展的新進展, 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 進行聯(lián)系、分析、綜合、遷移,理解生命科學在社會進步和科技發(fā)展中的地位和 作用,增強對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所遇到問題的判斷和決策能力, 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 遷移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重視課后習題的講評講評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講評過程中要力求精講精 析,抓住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