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模擬試題_第1頁
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模擬試題_第2頁
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模擬試題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關于形成血虛的原因,下列哪一種是不確切的(D )。A. 失血過多B. 脾虛胃弱C. 久病慢性耗損D. 勞倦內傷E. 思慮無窮而暗耗2、根據五行生克規(guī)律,不列哪項有誤(C )。A. 木為水之子B. 水為火之所不勝C. 金為木之所勝D. 火為土之母E. 水為土之所勝3、 在以下氣的病變中,不屬氣機失調的是(B )。A. 氣滯B. 氣虛C. 氣脫D. 氣陷E. 氣逆4、癇病的臨床表現為( B )。A. 精神癡呆,喃喃自語B. 突然昏倒,口吐涎沫C. 瘋狂怒罵,打人毀物D. 精神不振,健忘嗜睡E .煩躁不安,譫妄神昏5、 舌絳而色暗或有瘀斑、瘀點( E)。A. 濕遏熱伏B. 邪熱入營C .陰虛火旺

2、D. 燥熱內結E. 瘀血挾熱6、揭示疾病發(fā)展的轉折點是( E)。A. 自汗B. 盜汗C. 蒸汗D. 冷汗E. 戰(zhàn)汗7、患者咳嗽日久,氣短而喘,動則更甚,痰多稀白,納少腹脹便溏,舌淡,脈細弱,證屬(D)。A. 肺腎氣虛B. 肺氣虛C. 痰濕阻肺D. 肺脾氣虛E. 寒邪客肺8、某患者,女, 50 歲,癥見面色暗滯,心悸氣短,自汗乏力,咳喘,胸悶發(fā)憋,舌有瘀斑, 脈細弱,辨證為( C )。A. 肺腎氣虛B. 心腎陽虛C. 心肺氣虛、血瘀D. 心血瘀阻E. 脾肺氣虛9、下列何藥外散肌表風寒、內行脾胃氣滯,具表里雙解之功(B )。A. 麻黃B. 紫蘇C. 桂枝D. 生姜E. 香薷10 、白花蛇的功效為(

3、E)。A. 祛風活絡,攻毒B. 祛風活絡,退翳C .祛風活絡,補肝腎D. 祛風活絡,散結E .祛風活絡,定驚11 、蒼術與白術的功效相同點為(C)。A. 發(fā)汗B. 止汗C. 燥濕健脾D. 祛風濕E. 明目12 、鱉甲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之功,治陰分狀熱、骨蒸勞熱時常與何藥配伍(D )A. 知母B. 地骨皮C. 天門冬D. 青蒿E. 金銀花13 、半夏瀉心湯的功用是(C)。A. 和胃消痞,散結除水B. 益氣和胃,消痞止嘔C .和胃降逆,開結除痞D. 平調寒熱,和胃降逆E .瀉火解毒,燥濕消痞14 、右歸丸的功用是 (D)。A. 滋腎填精,育陰潛陽B. 補腎填精,滋陰降火C. 填陰補精,益氣壯陽D

4、. 溫腎補陽,填精益髓E. 溫腎補陽,益火之源15 、肝郁血虛,脾失健運,兩脅作痛,神疲食少,脈弦而虛者,治當選用( B )。A. 健脾丸B. 逍遙散C. 一貫煎D. 越鞠丸E .柴胡疏肝散16、氣血兩虧,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者,治宜選用(C )。A. 白虎加人參湯B. 竹葉石膏湯C. 當歸補血湯D. 補中益氣湯E. 生脈散17 、外受風邪,偏正頭痛,惡寒發(fā)熱,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脈浮者,治宜選用(C )A. 消風散B. 桂枝湯C .川芎茶調散D. 此葛解肌湯E .以上都不適宜 18、下列哪一項不是五苓散的適應證候( E)。A. 水蓄下焦,頭痛發(fā)熱,小便不利,煩渴欲飲,或水

5、入即吐者B. 水濕內停,水腫泄瀉,小便不利者C .痰飲,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或短氣而咳者D. 霍亂,吐瀉交作,小便不利,口渴欲飲者E .小便不利,心煩不寐,或兼咳嗽嘔惡,下利者19 、痛瀉要方(白術芍藥散)。中配伍防風的主要用意是( B )。A. 疏風散寒解表B. 升發(fā)脾中清陽C .散肝舒脾升清D. 疏散腸中風邪E .以上都不是 20、生化湯的組成藥物是(E)。A. 當歸、赤芍、桃仁、阿膠、甘草B. 當歸、川芎、桃仁、干姜、甘草C. 當歸、赤芍、桂枝、桃仁、甘草D. 當歸、桃仁、干姜、人參、甘草E. 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草21 、天王補心丹的三參是( D )。A. 人參、沙參、玄參B

6、. 黨參、丹參、西洋參C. 人參、丹參、太子參D. 人參、丹參、玄參E. 黨參、沙參、丹參22 、下列各方中,組成藥物不含生姜的是(A )。A. 小青龍湯B. 丁香柿蒂湯C. 溫經湯D. 炙甘草湯E. 吳茱萸湯23 、除哪項外,均屬于桃核承氣湯的主治證候(D )。A. 小便自利B. 少腹急結C .譫語煩渴D. 肌膚甲錯E. 至夜發(fā)熱24 、肝腎陰虛,虛火上炎,癥見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者,治宜選 用( E )。A. 百合固金湯B. 桑杏湯C .養(yǎng)陰清肺湯D. 咳血方E .大補陰丸25、半夏白術天麻湯中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要藥的是(E)。A. 半夏、白術B. 天麻、白術C.

7、半夏、茯苓D. 天麻、茯苓E. 半夏、天麻26、下列哪項符合 " 燥熱傷肺型 "咳血主癥的治法(A)。A. 桑杏湯B. 犀角地黃湯C .百合固金湯D. 瀉白散E. 黛蛤散27 、胃脘脹痛連及兩脅,攻撐走竄,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喜太息,不思飲食,舌苔薄白, 脈弦滑。方選( D )。A. 良附丸B. 香蘇散C .龍膽瀉肝湯D. 柴胡疏肝散E. 化肝煎28、患者久吐呀反復嘔吐,或過勞或飲食不慎則惡心嘔吐,或嘔吐清涎;面色萎黃,倦怠乏力, 大便不實;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治宜( B )。A. 麥門冬湯B. 砂半理中湯C. 黃苓湯D. 香砂養(yǎng)胃丸E. 玉女煎29 、下列哪項符合 &q

8、uot;呃聲低怯,急促不連續(xù),口舌干而不多飲,嘈雜,舌瘦嫩紅而干 (E )。A. 寒邪客胃:丁香散B. 胃火上逆:大黃甘草湯加柿蒂C .氣逆痰阻:旋復代赭湯D. 脾胃陽虛:理中湯加吳茱萸E. 胃陰不足:益胃湯加柿蒂、杷葉30 、下列對耳鳴耳聾概念描述不準確者為( C )。A. 均是聽覺異常的癥狀B. 耳鳴如蟬聲,或如潮水,或細或暴C .耳聾又稱重聽D. 二者??杉嬉奅 .發(fā)病機理基本一致31、患者李X,男,46歲,久咳而致汗岀時作,動則益甚,兼見面色萎黃不華,納少神疲 乏力,易患感冒。應( A )。A. 益氣固表:玉屏風散B. 疏風解表,調和營衛(wèi):桂枝湯C. 滋陰降火:當歸六黃湯D. 清胃泄熱

9、:白虎湯E. 補益肝血:補血方32、一婦人 32 歲,生育二胎,人工流產 2 次,一年前末次手術后,月經期后錯旬余,經 量少,色暗紅,經行后期腹痛,經熱敷,痛勢可以緩解,形體瘦弱,面色少華,應選方(A. 生化湯(傅青主女科)。B. 溫經湯(金匱要略)。C. 溫經湯(婦人良方大全)。D. 艾附暖宮丸(沈氏尊生書)。E.少腹逐瘀湯(醫(yī)林改錯)。33、一女子患月經不調,經常經期提前,量多,色淡,伴頭暈健忘,心悸怔忡,食少體倦, 面色少華,舌淡苔薄白,脈細而緩。最佳方劑是( A )。A. 歸脾湯(濟生方)。B. 溫經湯(金匱要略)。C. 四物湯(局方)。D. 膠艾湯(金匱要略)。E. 完帶湯(傅青主女

10、科)。34、產后小腹刺痛,按之痛甚,惡露量少,色紫暗有塊,胸脅脹滿,舌質略暗,脈弦澀,用 方應選( D )。A. 腸寧湯B. 四物湯C. 小建中湯的選方D)D. 生化湯E.膠艾湯35 、妊娠失音的治療方法是( B )。A. 滋陰潤肺B. 不需治療C. 滋腎益陰D. 交通心腎E. 滋腎養(yǎng)肝36 、下列經脈循行不經過腹腔的是( E )。A. 手太陰肺經B. 手厥陰心包經C. 手少陰心經D. 手少陽三焦經E .以上均非37 、不屬于手陽明經主治病的是( C )。A. 前頭、鼻病B. 口齒病C. 耳病D. 眼病E. 熱病38 、天突至岐骨(胸劍聯(lián)合)。常用骨度為(C )。A. 14 寸 B.12 寸

11、C.9 寸 D.8 寸 E.5 寸39 、" 痔、瘧、狂、癲疾 "是何經病候( C )。A. 足少陽膽經B .足陽明胃經C .足太陽膀胱經D. 手太陽小腸經E. 手少陽三焦經40、肺經腧穴可治療除哪項以外的病癥(D )。A. 肺病B. 胸病C. 喉病D. 項背病E .經脈循行部位病41 、肩胛部腧穴中,不屬于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有(E)A. 曲垣B. 天宗C. 肩貞D. 臑俞E. 肩髎42 、太沖穴定位在( C )。A. 足背,第二、三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B .足背,第一、二趾縫間的接頭處C .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D. 足背,第三、四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E.足背

12、,第四、五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43 、不包括在九針中的針具有( C )。A. 大針B. 鋒針C. 磁針D. 長針E. 鈹針44 、下列哪種手法不屬于行針的輔助手法(B)。A. 循法B. 捻轉法C. 刮法D. 震顫法E飛法45、中風脫證以哪組穴位相配最為適宜(C)。A. 關元 足三里B. 人中 內關C. 關元 神厥D. 十二井 人中E. 命門 涌泉46 、飲食停滯之腹痛,脘腹脹滿,痛處拒按,選用下列哪組穴位最佳(B )A.中脘大橫足三里章門B.中脘天樞足三里氣海C沖脘天樞足三里關元D. 上脘建里足三里關元E.下脘章門天樞陰陵泉47、 治療滯產時,宜取哪組經穴為主(E)A. 任脈和督脈B. 任脈和

13、足太陰經C. 任脈和手太陽經D. 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E. 手陽明經和足太陰經48、泄瀉中的腎泄的首選穴是( C )。A. 腎俞B. 天樞C. 命門D. 足三里E. 陰陵泉49 、關于髖關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 關節(jié)囊薄而松B. 運動最靈活C .股骨頸后面外側 1/3 在囊外D. 無關節(jié)唇E .有關節(jié)盂50、有關前列腺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D)。A. 位于尿生殖膈內B. 成對C. 男、女性均有此腺體D. 腺體后面貼近直腸E.分泌液經輸精管道排岀體外51 、關于腦膜中動脈敘述,錯誤的是( E)。A. 發(fā)自上頜動脈B. 穿棘孔入顱中窩C. 分前、后兩支D. 營養(yǎng)硬腦膜E .翼點骨折易損傷

14、其后支52 、下列何動脈不是主動脈的直接分支(D )。A. 食管動脈B. 支氣管動脈C. 肋間后動脈D. 肋間前動脈E. 冠狀動脈53 、關于骨迷路的說法,下列哪一種是錯誤的(E )A. 為骨性隧道B. 中間為前庭C .前方為耳蝸D. 后方為骨半規(guī)管E. 與膜迷路間是內淋巴54 、具有屈光作用的結構是(A)。A. 角膜B. 虹膜C. 鞏膜D. 脈絡膜E. 視網膜55 、可興奮細胞包括( E)。A. 神經細胞B. 心肌細胞C .骨骼肌細胞D. 平滑肌細胞和腺體細胞E .以上所有細胞56 、在平靜呼吸時,下述這哪一項是錯誤的(C )。A. 吸氣時肋間外肌收縮B. 吸氣時膈肌收縮C. 呼氣時肋間內肌

15、收縮D. 呼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E. 呼氣時胸骨和肋骨復位57 、消化道平滑肌的緊張性主要依賴于(E )。A. 交感神經的支配B. 副交感神經的支配C. 壁內神經叢的作用D. 食物消化產物的刺激作用E.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58、構成腎內髓高滲梯度的主要物質是(B)。A. NaCl 和 KClB. NaCl 和尿素C. KCl 和尿素D. NaCl 和肌酐E. KCl 和肌酐59 、遠視眼多半是由于(C)。A. 瞳孔過大B. 視軸會聚能力差C .眼球前后徑過短D. 視錐細胞過少E .視桿細胞過多60 、發(fā)熱與寒戰(zhàn)并見常出現于下列熱型哪期( C )。A. 間歇熱無熱期B. 應用藥物后C .體溫上升

16、期D. 高熱持續(xù)期E .體溫下降期61、一急診病人,神志昏迷,可聞及口鼻發(fā)散出的大蒜味,可能屬于(E )。A.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B. 肝昏迷C .大量飲酒D. 尿素癥E .敵敵畏中毒62 、凝血時間波注法的正常值為( D)。A. 13分鐘B. 68分鐘C. 810分鐘D. 25 分鐘E. 1 2 分鐘6 3 、近年來肺癌發(fā)病率增高,城市比農村更為突出,其原因可能為(B )A. 吸煙B. 大氣污染C .慢性呼吸道疾病D. 理化致癌物質E .其他因素64 、"動極者鎮(zhèn)之以靜,陽亢者勝之以陽 ",說明了( A )。A. 陰陽對立制約B .陰陽互根互用C .陰陽消長平衡D. 陰陽相

17、互轉化E. 陰陽的相對性65 、稱為 "氣之主 "的是( C)。A. 心 B.肝 C.肺 D.脾 E.腎66 、風邪的性質與致病特點是( B )。A. 凝滯B. 開泄C .耗氣傷津D. 重濁粘滯E. 干澀67 、情志為病,過悲則( E )。A. 氣上B. 氣下C. 氣緩D. 氣結E. 氣消68 、臟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多形成哪種證候(D )A.氣逆 B.氣滯 C.氣陷 D.氣虛 E.氣脫69 、祛邪法則適用的病證是( C )。A. 正虛邪實的病證B. 正氣虛,邪亦不盛的病證C .邪實正不衰的病證D. 正虛為主,邪實為次的病證E .邪實為主,正虛為次的病證70 、主皮毛的是(

18、D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71 、白珠屬肺稱( C )。A. 血輪B. 風輪C. 氣輪D. 水輪E. 肉輪72 、舌苔由厚變薄為(A)。A. 正氣漸復,病情好轉B. 邪從火化,熱勢加重,津液耗傷C. 胃氣絕D. 邪氣入里E. 由虛轉實73、脾氣下陷為( E )。A. 肛門灼熱B. 里急后重C .排便不爽D. 滑瀉失禁E. 肛門氣墜74 、上盛下虛屬( C )。A. 相兼B. 同病C. 夾雜D. 真假E. 轉化75 、二陽合病為( C)。A. 太陽病與厥陰病同時出現B. 太陽病與太陰病同時出現C. 太陽病與陽明病同時岀現D. 太陰病與少陰病同時出現E. 太陽病與陽明病先后岀現

19、76、明礬主治( B )。A. 痰熱蘊肺,咳喘痰多B. 痰熱阻心,癲狂神迷C .痰熱擾膽,煩悶驚悸D. 痰熱滯于經絡,肢體麻木E .痰熱結于皮下,發(fā)為瘰疬痰核77 、治療筋脈攣急疼痛的藥物,大多是何種藥味( B )A.辛 B.甘 C.苦 D.酸 E.咸78 、六一散( A)。A. 清熱利水B. 溫陽利水C. 益氣利水D. 滋陰利水E. 行氣利水79 、小柴胡湯治( E )。A. 皮膚蒸熱B. 身熱夜甚C .身熱不揚D. 夜熱早涼E. 往來寒熱80 、條劑( C)。A. 多知用于慢性、虛弱性疾病B .在肛道融化或溶解釋放藥物C .用于插入瘡口或瘺管內,化膿拔毒D. 用于祛風通絡E. 用于病情較重

20、或病情不穩(wěn)定的患者81 、半夏厚樸湯中配伍半夏的意義在于( D )。A. 燥濕化痰而和胃B .和胃降逆而止嘔C. 通降胃氣而散結D. 降逆化痰而散結E. 化痰開胃而行津82、心血瘀阻所致心悸的臨床表現是( C)。A. 心悸胸憋,喘咳浮腫B. 心悸不安,胸悶氣短C. 心悸不安,陣發(fā)心痛,唇甲青紫D. 心悸不寧,心煩少寐83 、陳言三因方提出的致郁學說為(D )。A. 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B. 氣、血、痰、熱、濕、食郁C. 氣郁D. 七情致郁84 、癃閉為( A)。A. 尿少或無尿B. 排尿疼痛而尿量如常C. 尿濁而無明顯尿痛D. 尿濁如泔漿,排尿疼痛E. 尿中有血塊或純血85 、經脈的根位于( D )。A. 頭面B. 胸中C. 頸項D. 肢端E. 橫膈86 、大敦主治( A)。A. 疝氣B. 月經過多C. 頭痛眩暈D. 陰癢E. 咳嗽87 、三焦之下合穴是( D )。A. 上巨虛B. 下巨虛C. 委中D. 委陽E. 陽陵泉88 、長一寸六分,針身圓柱形,針頭卵圓,主用于按摩體表,不傷肌肉的針具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