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病毒總論病毒總論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學學 習習 內內 容容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病毒的遺傳變異病毒的遺傳變異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思考題思考題 第1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是指以人類細胞為主要宿主的非細胞型病原微是指以人類細胞為主要宿主的非細胞型病原微生物。生物。 病毒基本特性病毒基本特性 體積微小體積微?。{米(測量單位)(納米(測量單位) 結構簡單結構簡單(不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不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 )專性寄生專性寄生(
2、活細胞內寄生才能顯示其生命活性)(活細胞內寄生才能顯示其生命活性) 單一核酸單一核酸(僅有一種類型核酸)(僅有一種類型核酸)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2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一、病毒的形態(tài)一、病毒的形態(tài) 完整病毒顆粒稱為病毒體完整病毒顆粒稱為病毒體 病毒體大小測量單位為納米(病毒體大小測量單位為納米(nm) 最大最大病毒體直徑可達病毒體直徑可達800nm 最小最小病毒體直徑為病毒體直徑為1822nm 多數(shù)多數(shù)病毒體直徑為病毒體直徑為100nm左左右右 病毒大小示意圖病毒大小示意圖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3頁/共57頁 第
3、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一、病毒的形態(tài)一、病毒的形態(tài) 球形球形 (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子彈狀子彈狀 (狂犬病毒)(狂犬病毒)磚狀(牛痘病毒)磚狀(牛痘病毒)絲狀(埃博拉病毒)絲狀(埃博拉病毒)蝌蚪狀蝌蚪狀 (噬菌體)(噬菌體)球形球形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二、病毒的結構二、病毒的結構 病毒基本結構由核心、衣殼和包膜組成。病毒基本結構由核心、衣殼和包膜組成。核心、衣殼構成核心、衣殼構成核衣殼核衣殼,稱,稱裸露病毒裸露
4、病毒。 核衣殼的外表面有包膜和刺突的病毒,核衣殼的外表面有包膜和刺突的病毒,稱稱包膜病毒包膜病毒 病毒體結構示意病毒體結構示意圖圖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5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二、病毒的結構二、病毒的結構 (一)(一)核心核心(corecore): :位于病毒體中位于病毒體中心,為心,為DNADNA或或RNARNA。決定病毒的感染、增。決定病毒的感染、增殖、遺傳、變異等生物學特性。殖、遺傳、變異等生物學特性。病毒體結構示意病毒體結構示意圖圖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6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一節(jié)
5、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二、病毒的結構二、病毒的結構病毒體結構示意病毒體結構示意圖圖 (二)(二)衣殼衣殼(capsidcapsid): :是包繞在病毒是包繞在病毒核心外的一層蛋白質結構,可維持病毒的核心外的一層蛋白質結構,可維持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形態(tài)結構。 衣殼是由一定數(shù)量的殼粒組成。殼衣殼是由一定數(shù)量的殼粒組成。殼粒排列方式有三種類型。粒排列方式有三種類型。 螺旋對稱型螺旋對稱型 2020面體立體對稱型面體立體對稱型 復合對稱型復合對稱型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 第7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二、病毒的結
6、構二、病毒的結構 病毒體結構示意病毒體結構示意圖圖 衣殼的主要衣殼的主要生物學功能生物學功能有:有: 保護病毒核酸保護病毒核酸,避免病毒核酸受核酸酶,避免病毒核酸受核酸酶和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壞;和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壞;參與感染過程參與感染過程,無包膜病毒的衣殼決定病,無包膜病毒的衣殼決定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嗜性,通過病毒蛋白與易感毒對宿主細胞的嗜性,通過病毒蛋白與易感細胞表面受體結合,介導病毒進入敏感的宿細胞表面受體結合,介導病毒進入敏感的宿主細胞;主細胞;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衣殼蛋白通過其免疫原性,衣殼蛋白通過其免疫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7、。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8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二、病毒的結構二、病毒的結構 (三)(三)包膜包膜(envelopeenvelope):是病毒在是病毒在成熟過程中穿過宿主細胞以出芽方式成熟過程中穿過宿主細胞以出芽方式向細胞外釋放時獲得的一層膜樣結構。向細胞外釋放時獲得的一層膜樣結構。 病毒體結構示意病毒體結構示意圖圖 包膜表面的釘狀突起,稱為包膜表面的釘狀突起,稱為包膜子粒包膜子粒(peplomeres)或)或刺突刺突(spike)。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9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8、 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 二、病毒的結構二、病毒的結構病毒體結構示意病毒體結構示意圖圖 病毒包膜的病毒包膜的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有有: 保護病毒保護病毒 參與感染參與感染 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10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增殖一、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的復制周期一)病毒的復制周期 1.1.吸附(吸附(adsorptionadsorption)2.2.穿入(穿入(penetrationpenetration)3.3.脫殼(脫殼(uncoatinguncoating) 4.4.生物合成(生
9、物合成(biosynthesisbiosynthesis) 5.5.裝配(裝配(assemblyassembly) 6.6.成熟(成熟(maturationmaturation)7.7.釋放(釋放(releaserelease) 病毒的復制周期病毒的復制周期返回本章目返回本章目錄錄第11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增殖一、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的復制周期(一)病毒的復制周期 吸吸 附附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12頁/共57頁第13頁/共57頁第14頁/共57頁第15頁/共57頁第16頁/共57頁第17頁/共57頁第1
10、8頁/共57頁第19頁/共57頁第20頁/共57頁第21頁/共57頁第22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增殖一、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的復制周期(一)病毒的復制周期 裝配、成熟與釋放裝配、成熟與釋放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23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增殖一、病毒的增殖 (二)病毒的異常增殖與干擾現(xiàn)象(二)病毒的異常增殖與干擾現(xiàn)象 1.病毒的異常增殖病毒的異常增殖 (1 1)頓挫感染頓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abortiv
11、e infection) 因宿主細胞缺乏因宿主細胞缺乏病毒復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需條件,致使病毒在細胞內不能病毒復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需條件,致使病毒在細胞內不能復制出完整的病毒體復制出完整的病毒體. .。 2.2.干擾現(xiàn)象干擾現(xiàn)象(interferenceinterference) 當兩種病毒感染同一細胞當兩種病毒感染同一細胞時,常發(fā)生一種病毒抑制另一種病毒復制增殖的現(xiàn)象,稱為時,常發(fā)生一種病毒抑制另一種病毒復制增殖的現(xiàn)象,稱為病毒的干擾現(xiàn)象。病毒的干擾現(xiàn)象。 (2)缺陷病毒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指在宿主細胞內不能完指在宿主細胞內不能完成復制周期或不能形成具有感染性病毒
12、體的病毒成復制周期或不能形成具有感染性病毒體的病毒,需要在另一需要在另一種病毒的輔助下方可增殖。故后者稱為輔助病毒。種病毒的輔助下方可增殖。故后者稱為輔助病毒。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24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 -動物接種動物接種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25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
13、法 -雞胚培養(yǎng)雞胚培養(yǎng)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26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 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 -雞胚培養(yǎng)雞胚培養(yǎng) 尿囊腔接種尿囊腔接種 羊膜腔接種羊膜腔接種 絨毛尿囊膜接種絨毛尿囊膜接種 卵黃囊接種卵黃囊接種第27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 -組織培養(yǎng)組織培養(yǎng)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28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
14、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 (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一)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 -組織培養(yǎng)組織培養(yǎng)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29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病毒的增殖與培養(yǎng) 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 (二)病毒增殖的指標與鑒定二)病毒增殖的指標與鑒定 細胞病變細胞病變(cytopathycytopathy): :溶細胞型病毒感染細胞,細胞溶細胞型病毒感染細胞,細胞團縮、裂解和細胞腫大、數(shù)個細胞融合成多核巨細胞或細胞聚團縮、裂解和細胞腫大、數(shù)個細胞融合成多核巨細胞或細胞
15、聚集成葡萄串狀、脫落或死亡等,稱為集成葡萄串狀、脫落或死亡等,稱為細胞病變效應細胞病變效應( (cytopathiccytopathic effect,CPEeffect,CPE)。 空斑形成空斑形成(plaque formation): 單個病毒的復制增殖使單個病毒的復制增殖使局部單層細胞脫落,一個空斑是由標本中一個病毒大量復制所局部單層細胞脫落,一個空斑是由標本中一個病毒大量復制所致致,計算空斑數(shù)即可計數(shù)病毒數(shù)量。通常以每毫升病毒懸液的計算空斑數(shù)即可計數(shù)病毒數(shù)量。通常以每毫升病毒懸液的空斑形成單位表示(空斑形成單位表示(pfu/ml)。)。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30頁/共57頁 第八
16、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 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二、病毒的人工培養(yǎng) (二)病毒增殖的指標與鑒定二)病毒增殖的指標與鑒定 紅細胞吸附紅細胞吸附(hemadsorptionhemadsorption): :有些病毒能夠編碼血凝素有些病毒能夠編碼血凝素,病毒在細胞內增殖時,將血凝素釋放在感染細胞膜上,病毒在細胞內增殖時,將血凝素釋放在感染細胞膜上, ,出現(xiàn)紅出現(xiàn)紅細胞吸附現(xiàn)象細胞吸附現(xiàn)象. . 中和試驗中和試驗(neutralization test):將已知的抗病毒血清預先):將已知的抗病毒血清預先與病毒懸液混合,經過一定時間作用后接種于敏感細胞中,觀察與病毒懸液混合,經過
17、一定時間作用后接種于敏感細胞中,觀察病毒致細胞病變作用或紅細胞吸附現(xiàn)象是否消失。病毒致細胞病變作用或紅細胞吸附現(xiàn)象是否消失。 干擾作用:干擾作用:有些病毒感染細胞后不產生明顯的有些病毒感染細胞后不產生明顯的CPE,但可,但可干擾在其后感染的另一種病毒的生長繁殖,阻止后者所特有的干擾在其后感染的另一種病毒的生長繁殖,阻止后者所特有的CPE。第31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 一、病毒的變異現(xiàn)象一、病毒的變異現(xiàn)象 病毒病毒突變株突變株(mutant)是指因基因改變而發(fā)生某些生物特)是指因基因改變而發(fā)生某些生物特性改變的毒株,需具有容易檢測與識別的生物學特性。
18、重要性改變的毒株,需具有容易檢測與識別的生物學特性。重要的突變株如:的突變株如: 溫度敏感突變株溫度敏感突變株(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宿主范圍突變株宿主范圍突變株(host-range mutant) 耐藥突變株耐藥突變株(drug-resistant mutant)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病毒的遺傳與變異病毒的遺傳與變異第32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病毒的遺傳變異病毒的遺傳變異 二、病毒的變異機制二、病毒的變異機制 1.1.基因突變基因突變 2.2.基因重組與重配基因重組與重配 3.3.病毒基因組與宿主細胞基因組的整合病毒基因
19、組與宿主細胞基因組的整合 4.4.非重組變異非重組變異 三、病毒變異的醫(yī)學意義三、病毒變異的醫(yī)學意義 對病毒遺傳變異特性的研究,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對病毒遺傳變異特性的研究,已被廣泛地應用于病毒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領域。病毒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領域。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33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1.殺細胞效應殺細胞效應(cytocidal effect) 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增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增殖后,一次大量釋放出子代病
20、毒,引起細胞裂解死亡,被殖后,一次大量釋放出子代病毒,引起細胞裂解死亡,被稱為稱為殺細胞性感染殺細胞性感染(cytocidal infection). 病毒培養(yǎng)時出現(xiàn)的病毒培養(yǎng)時出現(xiàn)的CPE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34頁/共57頁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1.殺細胞效應殺細胞效應主要機制:主要機制:病毒在復制過程中,干擾細胞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影病毒在復制過程中,干擾細胞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響細胞的新陳代謝;細胞膜或溶酶體膜的通透性增高或被破壞后,其中的
21、水細胞膜或溶酶體膜的通透性增高或被破壞后,其中的水解酶釋放引起細胞自溶;解酶釋放引起細胞自溶;病毒抗原成分表達于細胞膜上,發(fā)生自身免疫性細胞損病毒抗原成分表達于細胞膜上,發(fā)生自身免疫性細胞損傷;傷;病毒的毒性蛋白對細胞的毒性作用,如腺病毒的刺突;病毒的毒性蛋白對細胞的毒性作用,如腺病毒的刺突;病毒感染對細胞核、內質網、線粒體等細胞器可造成損病毒感染對細胞核、內質網、線粒體等細胞器可造成損傷,常使細胞出現(xiàn)渾濁、腫脹、團縮等改變。傷,常使細胞出現(xiàn)渾濁、腫脹、團縮等改變。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35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
22、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2.2.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steady-state infectionsteady-state infection) 某某些包膜病毒,在細胞內增殖,對細胞影響不大,病變較些包膜病毒,在細胞內增殖,對細胞影響不大,病變較輕,短時間內不溶解死亡,這種感染稱為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輕,短時間內不溶解死亡,這種感染稱為穩(wěn)定狀態(tài)感染。 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在肺部出現(xiàn)多核巨細胞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在肺部出現(xiàn)多核巨細胞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36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 一
23、、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3.3.包涵體的形成包涵體的形成 有些病毒感染細胞,在胞漿或胞核內有些病毒感染細胞,在胞漿或胞核內出現(xiàn)嗜酸或嗜堿性、大小和數(shù)量不等的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出現(xiàn)嗜酸或嗜堿性、大小和數(shù)量不等的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斑塊結構,稱為則斑塊結構,稱為包涵體包涵體(inclusion bodyinclusion body)。)。 狂犬病病毒的內基小體狂犬病病毒的內基小體第37頁/共57頁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3.3.包涵體的形成包涵體的形成 病
24、毒包涵體由病毒包涵體由病毒顆粒或未裝配的病毒成分病毒顆?;蛭囱b配的病毒成分組成,也可組成,也可能是能是病毒增殖的場所或細胞對病毒作用的反應物病毒增殖的場所或細胞對病毒作用的反應物。如狂犬病。如狂犬病病毒感染后在腦細胞的胞漿內出現(xiàn)嗜酸性包涵體,稱內基小病毒感染后在腦細胞的胞漿內出現(xiàn)嗜酸性包涵體,稱內基小體(體(NegriNegri body body),可作為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包涵體破),可作為病毒感染的輔助診斷。包涵體破壞細胞的正常結構和功能,有時引起宿主細胞死亡。壞細胞的正常結構和功能,有時引起宿主細胞死亡。第38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25、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4細胞凋亡細胞凋亡 細胞凋亡指由細胞基因控制的程序性細胞細胞凋亡指由細胞基因控制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有效的細胞凋亡對控制病毒在細胞內增殖、防止病毒死亡。有效的細胞凋亡對控制病毒在細胞內增殖、防止病毒在體內擴散具有積極意義。在體內擴散具有積極意義。 正常細胞正常細胞 凋亡細胞凋亡細胞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細胞膜出現(xiàn)鼓泡、細胞核濃縮、染色體細胞膜出現(xiàn)鼓泡、細胞核濃縮、染色體DNA被降解等被降解等 第39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
26、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一)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5基因整合與細胞轉化基因整合與細胞轉化 DNA病毒或逆轉錄病毒的核酸病毒或逆轉錄病毒的核酸與細胞染色質基因組結合在一起,稱為與細胞染色質基因組結合在一起,稱為整合整合(integration)。 整合方式:整合方式: 全基因組整合全基因組整合 失常式整合失常式整合 與人類腫瘤密切相關的病毒有:與人類腫瘤密切相關的病毒有: 人乳頭瘤病毒(宮頸癌)人乳頭瘤病毒(宮頸癌) 乙型肝炎病毒(肝細胞乙型肝炎病毒(肝細胞癌)癌)人類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白血病)細胞白血病病毒(白血?。?EB病毒(鼻咽癌
27、)病毒(鼻咽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Kaposi肉瘤)等肉瘤)等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0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1.1.抗體介導的免疫病理作用抗體介導的免疫病理作用 許多病毒抗原可出現(xiàn)于宿主細胞表面,與抗體結合后,許多病毒抗原可出現(xiàn)于宿主細胞表面,與抗體結合后,激活補體,導致宿主細胞破壞,屬激活補體,導致宿主細胞破壞,屬II型超敏反應。抗原與抗體型超敏反應。抗原與抗體形成的免疫復合物沉積于血管壁,可引起形成的免疫
28、復合物沉積于血管壁,可引起型超敏反應。型超敏反應。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1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2.2.細胞介導的免疫病理作用細胞介導的免疫病理作用 細胞免疫可損傷宿主細胞,引起IV型超敏反應。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2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3.3.致炎性細胞
29、因子的病理作用致炎性細胞因子的病理作用 病毒攻擊宿主細胞后,機體可分泌產生大量的細病毒攻擊宿主細胞后,機體可分泌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如胞因子如INF- 、TNF-a、IL-1等,這些致炎性細胞等,這些致炎性細胞因子將導致代謝紊亂,并活化血管活化因子,引起因子將導致代謝紊亂,并活化血管活化因子,引起休克,休克,DIC,惡病質等嚴重病理過程,甚至危及生,惡病質等嚴重病理過程,甚至危及生命。命。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3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一、病毒的致病性一、病毒的致病性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
30、理作用 4.4.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作用 某些病毒感染可抑制免疫功能,如艾滋病病毒某些病毒感染可抑制免疫功能,如艾滋病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病毒等。這些病毒導致體內潛伏病毒激活或促進某些腫瘤的生這些病毒導致體內潛伏病毒激活或促進某些腫瘤的生長,使疾病復雜化,亦可能成為病毒持續(xù)性感染的原長,使疾病復雜化,亦可能成為病毒持續(xù)性感染的原因之一。因之一。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4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二、抗病毒免疫二、抗病毒免疫 (一)固有免疫(一)固有免疫-干擾素
31、干擾素(IFN) 1.1.定義定義: :病毒感染細胞可產生一種具有干擾活病毒增殖的病毒感染細胞可產生一種具有干擾活病毒增殖的可溶性物質,故稱干擾素。可溶性物質,故稱干擾素。 2.2.種類與性質種類與性質 種類種類:由人類細胞誘生的由人類細胞誘生的IFNIFN分為分為IFN-IFN-、IFN-IFN-、IFN-IFN- IFN-和和IFN-I型型IFN ;IFN-II型型IFN。 性質性質:小分子量糖蛋白小分子量糖蛋白; 對蛋白酶敏感對蛋白酶敏感; 56被滅活被滅活. 抗病毒特點:抗病毒特點:廣譜性廣譜性 間接性間接性高活性高活性 種屬特異性種屬特異性第45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
32、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二、抗病毒免疫二、抗病毒免疫 (一)固有免疫(一)固有免疫-干擾素干擾素(IFN) 3.3.抗病毒作用機制抗病毒作用機制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6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二、抗病毒免疫二、抗病毒免疫 (一)固有免疫(一)固有免疫-干擾素干擾素(IFN) 3.3.抗病毒作用機制抗病毒作用機制 IFNIFN不能直接滅活病毒,但能誘導不能直接滅活病毒,但能誘導細胞合成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抗病毒蛋白(antiviral proteinantiviral protein,AV
33、PAVP), ,從而達到從而達到抗病毒作用。抗病毒作用。 抗病毒蛋白抗病毒蛋白: : 2-5 A A合成酶合成酶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 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 磷酸二脂酶磷酸二脂酶 作用機制有作用機制有:2-5A合成酶途徑合成酶途徑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PRK途徑途徑 4. 4.免疫調節(jié)和抗腫瘤活性免疫調節(jié)和抗腫瘤活性 在在IFN免疫調節(jié)作用和抗腫免疫調節(jié)作用和抗腫瘤作用中瘤作用中,IFN-最為重要。最為重要。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7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二、抗病毒免疫二、抗病毒免疫 (一)固有免疫(一)固有免疫-自然殺
34、傷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 NK NK細胞作用不受細胞作用不受MHCMHC限制,不依賴抗體,對靶細胞的限制,不依賴抗體,對靶細胞的殺傷無特異性。特異性抗體出現(xiàn)后,殺傷無特異性。特異性抗體出現(xiàn)后,NKNK細胞發(fā)揮細胞發(fā)揮ADCCADCC作用作用。 返回目錄返回目錄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8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二、抗病毒免疫二、抗病毒免疫 (二)適應性免疫(二)適應性免疫-細胞免疫細胞免疫 1.CD8+ 1.CD8+ TcTc細胞的作用細胞的作用 機制:機制:釋放穿孔素釋放穿孔素 釋放顆粒酶釋放顆粒酶 激活激活Fas返回
35、目錄返回目錄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49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二、抗病毒免疫二、抗病毒免疫 2. CD4+ Th細胞的作用細胞的作用 機制:機制:Th1細胞分泌細胞分泌IL-2和和IFN-,激發(fā)細胞免疫應答。,激發(fā)細胞免疫應答。 Th2細胞產生細胞產生IL-4和和IL-5,誘導體液免疫應答。,誘導體液免疫應答。(二)適應性免疫(二)適應性免疫-細胞免疫細胞免疫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50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二、抗病毒免疫二、抗病毒免疫 (二)適應
36、性免疫(二)適應性免疫-體液免疫體液免疫 1.1.抗體對游離病毒的作用抗體對游離病毒的作用 中和抗體與病毒表面蛋白質抗原結合可以導致:中和抗體與病毒表面蛋白質抗原結合可以導致: 阻止病毒與宿主細胞受體結合。阻止病毒與宿主細胞受體結合。 終止病毒的復制過程。終止病毒的復制過程。 使病毒易于被巨噬細胞吞噬和清除。使病毒易于被巨噬細胞吞噬和清除。 通過激活補體使包膜病毒裂解。通過激活補體使包膜病毒裂解。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51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二、抗病毒免疫二、抗病毒免疫 (二)適應性免疫(二)適應性免疫-體液免疫體液
37、免疫 2.2.抗體對病毒感染細胞的作用抗體對病毒感染細胞的作用 抗體與病毒感染細胞表抗體與病毒感染細胞表面抗原的結合可以引發(fā)面抗原的結合可以引發(fā)ADCCADCC作用作用。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第52頁/共57頁 第八章第八章 醫(yī)學病毒醫(yī)學病毒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三、病毒感染的類型與傳播方式三、病毒感染的類型與傳播方式 (一)病毒感染的類型(一)病毒感染的類型 返回本章目錄返回本章目錄 1.隱性感染隱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增殖但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者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增殖但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者稱為隱性感染或稱為隱性感染或亞臨床感染亞臨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 2. .顯性感染顯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大量增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榆林能源科技職業(yè)學院《播音表達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商業(yè)職業(yè)學院《基本統(tǒng)計分析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組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華女子學院《二維動畫設計與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太湖學院《土木工程測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民辦合肥財經職業(yè)學院《橡膠工藝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紅河學院《建筑結構抗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職業(yè)技術學院《前端框架應用開發(f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識圖與制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地質工程職業(yè)學院《民族文化專題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生物新教材培訓的心得體會
- 2024年07月長沙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招考3名信息科技專業(yè)人才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醫(yī)預防流感知識講座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臨床患者體位管理
- 砂光機培訓課件
- 米酒的制作流程
- 施工現(xiàn)場防高墜培訓
- 船舶水下輻射噪聲指南 2025
- 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英語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DB31-T 1310-2021 火花探測和熄滅系統(tǒng)應用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