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_第1頁
馮驥才: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_第2頁
馮驥才: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oc】馮驥才: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馮驥才: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對馮驥才先生的采訪 , 是在天津小 白樓他的工作室里進行的 .在約見馮先 生的 過程中,筆者深深感覺到馮先生太 忙了.據馮驥才說 ,他幾乎每天凌晨一 兩點才入 睡 . 可每次筆者打電話到工作 室時 , 在電話那頭 , 總能聽見他寬厚 , 響 亮的聲音 ."在我發(fā)表的小說中 ,大概以三寸 金蓮爭議最為激烈 ." 但是這部小說被 翻譯 成七種文字 , 有英文, 有越南文 , 有 俄文.馮驥才的書為什么總是被國外出 版界所關 注呢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 一個跟我的小說背景有關 ,

2、 我的小說都 有中國文化和地域的背景 ,外國人看你 中 國的小說看什么 ?他看的是你的味 道, 屬于中國的味道 .三寸金蓮當年 引起爭議 的內容中 ,最主要的就是有讀 者認為我在宣揚與贊美 ' 三寸金蓮', 實 際上這是讀者 對小說的誤讀 . 三寸金 蓮不是那種以暴露中國歷史傳統(tǒng)上落 后的東西來博得外 國人眼球的東西 .日 本有文學評論家認為三寸金蓮是講 文化的束縛力 , 我比較贊 同這個觀點 (三寸金蓮寫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事兒,可我認為 ,小腳里藏著一部中國歷 ?史, 但是現在被裹著得可能是眼睛 , 也 可能是腦袋 .""除去三寸金蓮 , 我還寫過一本

3、 小說, 叫感謝生活 ,這本書也被翻譯 成不少 種文字,感謝生活寫了一個做 陶瓷的藝術家在大的歷史背景下 , 他的 個人命運和 愛情經歷 ,書強調了中國民 間文化的美 . 因此,我覺得是因為我的 書里有了文化內 涵,才有了它受外國讀 者的喜歡 . 第二呢,是我的小說里有中 國人的特點 ,俗世奇 人里就介紹了很 多有性格的人 , 這本書被翻譯成法文 , 它和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 俄文, 日本不同, 這些人只能存在在天津碼頭上 . 即使這些人可能不在了 , 但是文化會留 存下來,他們的氣質還在 , 依舊個性鮮 明地活在讀者的心里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外國人 來中國以后,

4、一定會看了故宮 ,胡同, 這也是 一個國家形象 .但我們保存胡 同,不是為了外國人看 .一個城市有一 片歷史遺產 ,就 有了歷史 , 有了研究價 文/ 本刊記者周瑾值,有了記憶的價值 ,審美的價值,有 了旅游價值和觀光的價值 ." 馮驥才這 樣 總結道.在過去兩年里 , 最絢爛奪目的中外文化交流事件當屬中國和法國兩國 舉辦的文化年 .2004 年初, 艾菲爾鐵 塔的 中國紅和香榭麗合大道上的中國 盛裝表演在巴黎引起轟動 .隨后, 紫 禁城午門城墻 上映射的三色國旗以及 如火如荼的 "法國時尚百年展 " 讓中 國人感受到法蘭西的浪 漫.但也有人 認為法國宣傳自己國家

5、文化時比較精 細, 而中國往往是以官方的身份 出 現,介紹一些 "土得掉渣"的東西. 比較兩國在宣傳自身文化的異 同,馮驥才幫我 們做一下解讀 :中國 文化中也有很精致的東西 .但是我們 在對外宣傳時 ,有一個先 人為主的想 法, 認為外國人喜歡古典的 ,鄉(xiāng)間的 , 我們就把這樣的東西拿出來迎合 外國 人. 我們有責任介紹好的 , 優(yōu)秀的中 國文化,這必須具備很好的眼光 ,挑 選出 能夠代表我們審美程度 , 文化程度的, 而不是只知道兵馬俑 , 陶土罐, 連上面的土都不擦 ,就這樣原封不動 地拿 給外國人看 ." 有一次天津進出口公司想在 El 本做展出 , 我一

6、看他們又拿的是楊柳 青年畫 . 因為跟他們很熟了 .我就直 接給他們提意見 ,你們不是收過很多 硯臺和筆嗎 ?就拿 這些東西 , 在日本 做 20 個書齋的展覽 , 把展廳布置成貴族文人,布衣文人,城市文人,鄉(xiāng)野文 人等不同身份 ,不同地域的人的書齋 . 用 不同的家具加裝飾 ,像貴族文人 的書齋,用紫檀木 ,黃梨木,鐵翅木這 種高檔木材做 的書案來搭配鄉(xiāng)野文 人的書齋 , 就在竹子的門簾外放置燈 光, 把竹影投射到屋內的 茶幾上 . 效 果肯定棒極了 I" 運用不同的氣氛 , 讓 國外的觀眾真實地感受中國文人 那種 高潔的生活 , 同時在會場里贈送手工 印制的信簽紙 , 和文人身份

7、相符的條 幅, 這次展覽舉辦得十分成功 . " 怎么對待你的文化 , 這很重要 . 中國有很燦爛的文化 , 但是我們太不 知道如何和國外打交道 , 我們沒有研 究過他們 , 總是想當然不動腦 子 !" 馮驥才洋價說 .如何用文化藝術的形式說明中 國?過去人們一談起中國就是五千年 的文化 , 現 在人們關注的更多的是中 國的經濟 , 當關注的重心發(fā)生轉移的 時候, 對外宣傳中國 的時候應該有什 么樣的變化呢 ?形容我國時常常說 " 光輝燦爛的 文化, 地大物博 ", 馮驥才不同意這種 說法," 因 為這里面有一個問題 , 我們 的后代如果不像日本

8、 , 法國, 歐洲那 樣對自己的文化頂 禮膜拜 , 如果我們 的后代不繼承自己的文化 , 那我們的文化就變成 ' 死' 的, 變成' 過去的 ' 文化."他說, 我國加人世貿組織 , 申奧成功, 國家在經濟 , 體育等方面都快 速融人世界 . 人們心理上自然而發(fā)一 種想 抓住自己的 " 文化重心 "的欲望 . " 張藝謀在 80 年代初期拍攝紅高 梁, 表現了中國 的陽剛之氣 , 可緊, 反過身來批評中國文化 , 接 F 來大紅燈籠高高掛 *,? 菊豆等都揭 露了社會的陰暗面 . 到了 2000 年拍 攝英 雄他又回歸了

9、, 尋求外國人 認為神秘 , 遙遠的中國古老文化中 的元素 . 為什么 ?因 為中國強大了 , 我們要標示自己的身份 . 這種標示 不能拿精英文化 , 拿李白的詩不 行, 齊白石的畫不行 , 只能選擇民間文 化." 于是, 大家叉找著了兩樣東西 : 一 是唐裝 , 一是"中國結 ".作家馮驥才是國外譯本最多的中國 作家之一 , 也是較早被介紹到國外的作 家.20 世紀 80年代初. 他的?商個子 女人和矮個子丈夫發(fā)表在蘇聯(lián)文學報*上.在蘇聯(lián)g起很大的震動.1985年他的?雕花煙斗在美國出版1986年莫斯科虹出版 社出版了?馮驥才中短 篇小說襄津 ,首印 5萬冊.

10、很快就銷售告 磬.他的三寸金蓮 在曰本已經印刷6 次 ;2000 年俗世奇人剛一問世 . 馬 上被漢學家看好 . 日譯本法譯本也即 將 出版. 目前. 馮驥才的作品在國外有 三十多種譯本 .在十多個國家發(fā)行 . 馮驥才最近 出的新書多與異域城 市有關 . 他以作家和畫家雙重的眼光 體味一座城市 , 大至一幅 繪畫, 小 至些隨處可見的鐵藝招牌 , 也都一一在他的筆下散發(fā)出獨特的個性邑彩 .奧地利大使館的一位有關人士評價馮驥才的樂神的搖籃一一薩爾茨堡手記 *, 維也納情感時 , 說:"( 該書)將在未來的城市旅游中發(fā)揮一定的作用., 那是 1993年我在奧地利開畫展時 ,受他們 的委托

11、寫書 ,他們說你寫一本 國人看,介紹維也 納的文化吧 . 才補充道 .當筆者問馮先生能否為國市寫一些這樣的書 , 將我們的: 光和歷史介紹給國外的讀者時 才并沒有直接回 答筆者的問題 回憶起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 他個雨夜里 ,當他身處一條巴黎】 上, 彎彎曲曲的街道盡頭傳聲,路口的小雜貨店里有人 j 琴,音調很傷感,讓人一聽是 : 中無法宣之于口的情緒 ,但又 到傾瀉的 情感.這是一種真正 ; 的表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 刻,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的情 . 活的方式構成城市的記憶 ." 城市是有生命的 , 所以我一 了一個城市之后 , 總會問一 問 j 的由來.有的城市沒有留下童 :

12、 跡,它的歷史僅存于空洞的文 : 中.城市大規(guī)模 , 高速,現代 我們很容易顛覆了文化 ,不1 化,毀滅了文化 ,扔掉了不復 : 文化,跟著 帶來了問題 : 我 I'IG 的文化沒了信心馮驥才認為,近百年來,1明的不斷沖擊,加上一些運動I破壞,我們民族文化受 到了很 擊. 我們泯滅了我們的文化 , 與來雷同時,就沒了城市文化 .城市沒了 記憶,沒了詩意.美國是軍事 , 經濟上的超級大 國, 但法國說他們是一個文化上的超 級大國 , 他 們設立了 " 文化遺產日 ",同樣是文明古國的中國 , 先人給我們 創(chuàng)造了這么多的文化 , 我們該如何去 宣傳 和保護 ?這個問題一

13、直縈繞在筆者心間 .作為一個站在中西方間行走的文 化人,馮驥才說," 在文化方面做得比 較好的 日本人和法國人也曾經失敗 過,他們比我們早 20年經受現代工業(yè) 化的洗禮,當時 也認為越現代越好 , 在城市發(fā)展的過程中 , 因為地皮的升 值而采取把老房子推倒重 建的簡單辦 法.你去日本東京和大阪地區(qū)看一看,就會發(fā)現在東京破壞得比較厲害, 已經很難看到歷史的痕跡 .當然, 以現在的眼光他們絕對不會這樣改 建. 京都, 奈良地區(qū)保護得不錯 ,仍 然有很濃郁的歷史遺風 ,但是我給你 講一件事,你就明白 它為什么能保持 得如何完好 ?因為直到今天 , 京都的 老百姓仍游行抗議 , 要求拆掉 當

14、地一 座 11 層樓高的賓館 ."為什么人們覺得法國對文化建 筑保護得好 ?"因為他們有一大批知 識分子, 眾 所周知,知識分子有其前 瞻性, 這一群體所具有的歷史眼光不 ?僅要站在現在看過去 , 還要站在過去 看現在, 這些都是需要良心和勇氣 ." 這樣 的話, 馮驥才說了一遍 ,又說了遍." 對法國的文物保護 , 有三個作 家起了很好的作用 , 一個是雨果 , 他 在 1835 年 寫了向拆房子者宣戰(zhàn) , 當 時他看到一座鐘樓被拆 , 他很憤怒, 認 為這是把城市的 記憶拆除了 .法國的 作家梅里美 ,就是寫卡門小說的作 家,他成立了'歷史建

15、筑 保護委員會 ', 做了很多事 . 最后一個 , 是馬爾羅 , 他 曾做過法國文化部部長 ,他任職 期間 對法國文化做過一次全面普查 ,大到 教堂, 小到羹勺都做了登記 ." " 我們國家 不是沒有文物保護法 , 但是你經??梢钥吹匠鞘薪ㄔO部門和 文物保護部門 ' 爭地盤 '. 你說不可以 拆,那我就從它的周圍一棟棟地 ' 蠶 食', 一個歷史建筑就這樣變成了 汪 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島 ."馮驥才十分佩服西方知識分子的 覺醒, 他說"知識分子不僅要寫文章 呼吁, 而 要用具體的行動去做表率 ". 無論是環(huán)

16、境 , 還是文化的保護 , 都不 是某一個人的事情 它需要喚醒公民 意識,首先要有人覺醒 ,用自己的行 為影響公眾 .眾所周知 ,馮驥才是我國著名作 家, 同時身兼很多職務 ,比如是中國 文聯(lián)副主 席 , 是中國民間藝術家協(xié)會的主席,天津市文聯(lián)主席 , 中國小說 學會會長 ,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 席,國際 民間藝術組織 (IOV) 副主 席, 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 , 全 國政協(xié)常委等等 . 有這 么多頭銜的馮 驥才,最看重哪個呢 ?回答筆者的問 題之前,馮驥才講了兩個小故事 . "中國現在物質越來越豐富了 , 這一點我們是高興的 . 但是在一個 物化的時代里邊 , 一個民族更

17、需要 的是精神 . 作家關心的問題是人的 心靈生活, 情感問題 , 這種關注 不單 純針對某一個體 ,作家更多關注民 族的命運.說我是一個 '政協(xié)委員' 也是強 調'責任感', 而我不僅是政 協(xié)委員更是一名作家 ,就是因為更 多時候我以' 文化人 的責任感 ' 做 事, 我絕對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政 協(xié)委員就比別人好像多一點什么 , 如果要講多 ,只是多一點使命 ,多一 點責任.這些年來,我通過政協(xié) ,比 如說對文化 問題的一些關切 ,比如 從80年代的時代反對極左思潮 ,參 與兩個'凡是' 辯論.90 年代對城市 文化的呼吁 , 對民間文化的呼吁 ." " 一次是在山西參加全國縣長論 壇, 這個論壇很有意義 , 通過我在全 國各處跑的結 果, 發(fā)現中國文化中可以被稱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