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計學中RRORARHR的區(qū)別_第1頁
統(tǒng)計學中RRORARHR的區(qū)別_第2頁
統(tǒng)計學中RRORARHR的區(qū)別_第3頁
統(tǒng)計學中RRORARHR的區(qū)別_第4頁
統(tǒng)計學中RRORARHR的區(qū)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統(tǒng)計學中RR OR AR HR的區(qū)別2013-5-24 作者:MedSci   來源:MedSci 我要評論6 Tags: RR  HR  分享到:65一、相對危險度(RR)隊列研究中分析暴露因素與發(fā)病的關聯(lián)程度    隊列研究是選擇暴露及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兩組人群,追蹤其各自的發(fā)病結局,比較兩組發(fā)病結局的差異,從而判定暴露因素與疾病有無關聯(lián)及關聯(lián)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通常,暴露可以指危險因素,比如吸煙、高血壓,也可指服用某種藥物。而事件可以是疾

2、病發(fā)生,比如肺癌、心血管病,也可指服藥后的治療效果。    RR也叫危險比(risk ratio)或率比(rate ratio),是反映暴露與發(fā)?。ㄋ劳觯╆P聯(lián)強度的最有用的指標。RR適用于隊列研究或隨機對照試驗。    RR表明暴露組發(fā)病或死亡的危險是非暴露組的多少倍。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應越大,暴露與結局關聯(lián)的強度越大。即暴露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與非暴露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例題:Doll和Hill從1970年至1974年隨訪觀察英國醫(yī)生的吸煙情況,得到如下資料:重度吸煙者為

3、16010萬,非吸煙者為810萬,所有英國醫(yī)生為8010萬。假設肺癌死亡率可反映肺癌發(fā)病率。    RR的計算公式是:RR暴露組的發(fā)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組的發(fā)病或死亡率    本例中,與非吸煙者相比,重度吸煙者患肺癌的相對危險度是:RR160/820     相對危險度也叫危險比或率比,是暴露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與非暴露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之比,它是反映暴露與發(fā)?。ㄋ劳觯╆P聯(lián)強度的指標。當它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    RR=1,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無關聯(lián)。 

4、0;  RR1,說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正相關)。認為暴露與疾病呈"正"關聯(lián),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RR1,說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護因素(負相關)。認為暴露與疾病呈"負"關聯(lián),即暴露因素是保護因素。    相對危險度應該是指治療組發(fā)生不良反應(adverse outcome)的危險度除以對照組的危險度。(是對照組的多少倍)前瞻性研究(隊列研究)    暴露    非暴露    合計病例  

5、60; a    b    a+b非病例    c    d    c+d合計    a+c    b+d    N如上表所示    暴露組的發(fā)病率為     1=a/(a+c)    非暴露組的發(fā)病率為   0=b/(b+d) 

6、   相對危險度           RR =  1/0  =  a/(a+c)  b/(b+d) 若總體RR大于或小于1,表示暴露因素對疾病有影響。當其大于1時,表示暴露因素是疾病有害因素,且RR越大,暴露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就越大。    當總體RR小于1時,表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護性因素,且RR越小,暴露因素對疾病的保護作用就越大。    當總體RR等于1時,表示暴

7、露因素與疾病無關。    在回顧性研究(病例對照研究)中,由于無法計算發(fā)病率、死亡率等指標,也就無法計算RR。如下表所示回顧性研究(病例對照研究)    暴露    非暴露    合計病例    a    b    a+b對照    c    d    c+d合計   

8、 a+c    b+d    N    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見,在回顧性研究(病例對照研究)中,顯然缺乏計算RR的需的基本數(shù)據(jù),但是可計算病例組的暴露率和非暴露率之比,即odds1 = P1/(1-P1) = a/(a+b)  b/(a+b)  ;可以計算對照組的暴露率和非暴露率之比,即odds0 = P0/(1-P0) = c/(c+d)  d/(c+d)  。而這兩個比數(shù)之比即為比值比(Odds Ratio、機會比、優(yōu)勢比)。   

9、0;      OR =  P1/(1-P1)  P0/(1-P0)  =   a/(a+b)b/(a+b)     c/(c+d)d/(c+d)    =  ad  bc       當所研究疾病的發(fā)病率較低時OR近似于RR,故在回顧性研究中可用OR估計RR。OR值的解釋與RR相同。二、歸因危險度(AR)   

10、60; 又叫特異危險度、率差(rate difference, RD)和超額危險度(excess risk),    是暴露組發(fā)病率與對照組發(fā)病率相差的絕對值,它表示危險特異地歸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相對危險度指暴露組發(fā)病率與非暴露組的發(fā)病率之比,它反映了暴露與疾病的關聯(lián)強度,說明暴露使個體發(fā)病的危險比不暴露高多少倍,或者說暴露組的發(fā)病危險是非暴露組的多少倍。暴露對疾病的病因學意義較大。    歸因危險度指暴露組發(fā)病率與非暴露組發(fā)病率之差,它反映發(fā)病歸因于暴露

11、因素的程度,表示暴露可使人群比未暴露時增加的超額發(fā)病的數(shù)量,如果暴露去除,則可使發(fā)病率減少多少(AR的值)。減少暴露對疾病的預防作用較大。特異危險度(AR)的計算公式是:AR暴露組的發(fā)病或死亡率-非暴露組的發(fā)病或死亡率上例中,每年每十萬人由于重度吸煙所至肺癌的特異危險度是:AR160-8152三、比值比(OR病例對照研究中 暴露因素與疾病的關聯(lián)強度   比值比(Odds ratio, OR):也稱優(yōu)勢比、比數(shù)比、交叉乘積比,是病例對照研究中表示暴露與疾病之間關聯(lián)強度的指標,比值(odds)是指某事物發(fā)生的概率與不發(fā)生的概率之比。比值比指病例組中暴露人數(shù)與非暴露人數(shù)

12、的比值除以對照組中暴露人數(shù)與非暴露人數(shù)的比值。>1 暴露與疾病的危險度增加 正相關<1 暴露與疾病的危險度減少 負相關=1 暴露與疾病的危險度無關 無相關成組病例對照研究資料整理表暴露或特征病例對照合計有      aba+b=n1無    cdc+d=n0合計a+c=m1b+d=m0a+b+c+d=N病例組暴露比值為:(a/m1)/(c/m1)=a/c對照組暴露比值為:(b/m0)/(d/m0)=b/d比值比OR= 病例組暴露比值a/c  ÷  對照組

13、暴露比值b/d  = ad/bc                    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是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發(fā)病率之比。但在病例對照研究中不能計算發(fā)病率,只能計算OR,OR的含義與RR相同,是兩個概率的比值,指暴露組的疾病危險度為非暴露組的多少倍,取值在0 - 之間。當OR>1時,說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險度增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叫做“正關聯(lián)”;當OR<

14、;1時,說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險度減少,叫做“負關聯(lián)”,暴露因素對疾病有保護作用;當OR=1時,表示暴露與疾病無關聯(lián)。OR(odds ratio) 比值比。OR=(A/B)÷(C/D)=AD/BC。RR和OR兩個公式的區(qū)別,A/(A+B) 指暴露于某因素發(fā)生某事件的風險;A/B 指暴露人群中病例的比例,C/D指非暴露人群中病例的比例,所以OR也被稱為優(yōu)勢比。當疾病非常罕見時,OR常可作為RR的近似值。OR通常適用于病例對照研究,也可以運用于前瞻性的研究(當觀察時間相等時)。Logsitic回歸模型可以得到OR值。計算OR的可信限由于比值比是對暴露和疾病聯(lián)系強度的一個點估計值,此估計值未考

15、慮抽樣誤差,有其變異性,計算出這個變異區(qū)間有助于進一步了解聯(lián)系的性質和強度,即按一定 的概率(可信度)來估計本次研究總體的比值比在什么范圍內,這個范圍稱比值比的的可信區(qū)間,其上下限的數(shù)值為可信限。一般采用95%的可信限。計算OR值 可信區(qū)間除了有助于估計變異范圍的大小外,還有助于檢驗OR值的判斷意義,如區(qū)間跨越1,則暴露與疾病無關聯(lián)。例1:Doll和Hill在1950年報告吸煙與肺癌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結果如表表1 吸煙與肺癌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資料 -  吸煙史病例對照合計有  6886501338無  215980合計7097091

16、418 - 2檢驗 P<0.001,兩組的暴露史比例差異顯著,提示吸煙可能與肺癌有聯(lián)系。 計算比值比OROR=688×59/650×21=2.97 計算OR 95%可信限故OR95%可信限為1.83-4.90。即總體的OR值有95%的把握在此范圍內,分析結果說明吸煙對肺癌高度有害,說明吸煙者(暴露)患肺癌的的危險性為不吸煙者(非暴露)的1.83-4.90倍。風險比(hazard ratio,HR)HR=暴露組的風險函數(shù)h1(t)/非暴露組的風險函數(shù)h2(t),t指在相同的時間點上。而風險函數(shù)指危險率函數(shù)、條件死亡率、瞬時死亡率。Cox比例風險模型可以得到HR。資料的類

17、型通常是臨床治療性研究,也可以是流行病學的隊列觀察性研究。風險比和危害比。1、多數(shù)認為HR與RR意思一樣,但HR有時間因素在內,換句話說,包含了時間效應的RR就是HR;2、可以這樣理解,生存資料中,RR考慮了終點事件的差異,而HR不僅考慮了終點事件的有無,還考慮了到達終點所用的時間及截尾數(shù)據(jù);3、根據(jù)Parmar的文章,HR(Or/Oe)/(Cr/Ce),O和C分別代表對照組和試驗組,r代表實際發(fā)生事件的人數(shù),e代表按log rank test中計算得出的理論上應該發(fā)生事件的人數(shù)。其實HR的計算還有一種方法就是* this is assumed based on the constancy o

18、f the ratio over time, as above.對于提供生存率的文獻,可以根據(jù)公式HR=p0/(1-p0)/p1/(1-p1),其中p0為對照組的5年生存率,p1為暴露組的5年生存率。* Hazard is an instaneous rate of a given outcome, which indeed factors time in. Hazard ratio is a raio of two hazards (Exp/Ctl) at that given time. By using hazard ratio as a summary estimate of the treatment effects in suvival data, we assume the hazard ratio is constant over time, which is a strong a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