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完整)“家與路”作文講評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多云 文檔名稱:(完整)“家與路"作文講評文檔作者:凱帆 創(chuàng)作時間:2021.12.2s022 / 2222蘇大附中高三語文期初考試作文講評【原題回放】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家是個美好的地方,有時候,路是個更美好的地方。對我們來說,人生永遠既是道路,又是家.【閱卷心得】 讓我看到你的“樣子”-“家與路”的作文閱卷小記 (執(zhí)筆:嚴愛軍老師)本次高三期初考試作文題,完全符合江蘇命題特點:“有話說"、“難說好”。通過批閱,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完全應驗了命題者的預
2、設,基本都能寫對,但是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夠?qū)懞?換句話說,本次寫作,庸常者居多,拒絕平庸者很少,我們很難看到那只“特立獨行的豬".就審題而言,本次文題的命題者很是厚道,在理解方面,沒有設置難度,即寫作門檻很低,很容易上手.從材料的兩句話看,大致有三個立意:一是從“家”的角度寫,家是個美好的地方,是我們幸福與力量的根源.二是從“路”的角度寫,道路更是美好的地方,因為道路預示著人在路上的狀態(tài),意味著過程,意味著尋找、努力、奮斗,意味著驚喜、夢想與美好,體現(xiàn)著生命的存在等等.三是從“路與家"的關系寫,人生既是道路,是一種過程,意味著尋找著、奮斗著、拼搏著;又是一種歸宿,讓心靈得到休
3、息,讓靈魂得到安放,讓精神得到回歸。從考場作文看,學生大多是從以上三方面進行立意,均能在話題范圍內(nèi)寫作,這是好現(xiàn)象。當然,也有部分學生不認真審題,對所給材料的高頻詞判斷失誤,或者糾結于第二句的“人生是道路還是家”,出現(xiàn)少數(shù)的離題文章,比如談笑對人生、人生是美麗的等。當然,這畢竟是少數(shù)。而最令我們閱卷老師感到擔憂的是,這次寫作,無論從寫作技巧,還是從思想角度來看,“出挑者"不多,大路貨比比皆是,具體表現(xiàn)如下:一、立意浮于淺表,缺少深刻認識。部分學生將“路”直接連接成上學放學之路,坐飛機的旅程,將“家"理解成身體寄居的地方。部分議論文,直接將作文題目中的三句話作為自己文章的分論
4、點,從“家"出發(fā)上“路”,構成人生之路,平面鋪開,對話題沒有深入挖掘與探究。這是話題概念化的表現(xiàn),這樣文章缺少對話題的獨特思考,必然缺少內(nèi)在的遞進與層次。二、論據(jù)選擇大眾化,缺少私人化素材。本次寫作,在論據(jù)選擇上,雖然沒有像以往那樣出現(xiàn)過于雷同而撞車的“高頻人物”。但是,學生的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更多的是新聞熱點人物、體育明星或者歷史熟人,比如房祖名、保爾·柯察金、顧少強老師等等,或者一些常規(guī)的名言,背誦痕跡遠遠大于閱讀痕跡。就議論文寫作整體而言,缺少屬于私人化的生活素材和閱讀素材。三、記敘低幼牽強,缺少獨特的生活體驗??赡苡捎趯W生生活閱歷不夠豐富的因素,本次記敘文寫作,大多
5、在表現(xiàn)“家是愛的港灣”,“人在路途中奮斗",所選擇的素材要么是“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求學、中高考的事例來表現(xiàn),要么虛構一個人物來形成“離家出發(fā)、榮歸故里”圓形人生,演繹“路與家"的關系,簡單圖解命題者的用意。如此寫作,抽空了自己的情感與體驗,很難激發(fā)讀者的共鳴與認同。讀這樣的文章,讓人有種”塑料人生”的感覺。四、記敘文標簽化,議論文概念化.記敘文的標簽表現(xiàn)在:開頭與結尾用議論性的文字議論一下,稍微提及“路”或“家”;中間寫一件事,內(nèi)容與中心概念與核心意蘊關聯(lián)度不大,比如,有的文章前面600字寫爺爺奶奶的愛情、寫闖紅燈,與“家”或者“路”的相關性不大;但在結尾,作者卻
6、大發(fā)有關“道路”與“家園"的議論,讓人感到莫名其妙。議論文的標簽體現(xiàn)在:一是圍繞“路"和“家”的概念打轉(zhuǎn)或者糾纏不清,從“家"到“家園”,有實體的家鄉(xiāng),有精神的故鄉(xiāng)等等,有些學生并未界定清晰與闡釋清楚,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隨便安放“家園"概念;二是“論點+事例”現(xiàn)象比較明顯,缺少中間的分析與銜接;三是通篇說理,圍繞概念和所謂的道理進行“自顧自”地議論,缺少必要的佐證材料,如此說理,蒼白無力。寫作是一種傾吐,或者表現(xiàn)自己獨特的體驗,或者抒發(fā)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或者闡述自己的觀點與主張。“詩者,志之所志也",文章是要表達自己內(nèi)心真實、獨特
7、的、私人化的東西。尤其對于應試寫作,在同一命題下,你的寫作唯有“長相獨特”,唯有突出“這一個",才能讓讀者記得住,才能給人印象深刻,才能從蕓蕓眾文中“突出重圍”,表現(xiàn)出獨特的自己。為此,在今后的高三寫作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表現(xiàn)個性,表現(xiàn)出獨特的“這一個”,是我們的著力點和突破.我們以為,大致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從思想層面入手,提高思想認識,始終是積淀寫作素養(yǎng)的第一位。對于高三而言,閱讀決不能讓步于刷題,更應進一步加強,并保證閱讀始終居于學習的首位.通過廣泛、系統(tǒng)的閱讀,軟化學生心靈,促進精神成長,培育心智發(fā)展,這才是高三寫作指導也是高三語文學習之道。當然,閱讀是第一步,之后還需
8、要相關環(huán)節(jié)跟上,比如歸納與整理,摘錄與點評,反饋與提取,等等,怎么更有實效,還需要我們用心去思考與實踐。二是從技術層面入手,指導一定的寫作技巧.無論是哪一類文體、哪一等級的文章,都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需要一定的 “寫作智慧”,而往往這是作文得高分的關鍵。比如記敘文寫作,一定要有“螢火蟲屁股”意識,要有亮點,有吸引讀者的地方:或精于描寫,或善于抒情,或巧于構思,或長于文采等.要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寫作上的特長,總之,一定要亮點,起碼要讓“螢火蟲的屁股”亮一次。再如議論文寫作,可以引導學生重視閱讀,積累幾個或一個寫作素材,打造屬于自我的“素材銀河系”,記住“一招鮮、吃遍天”;或介紹多種思維論證模式
9、,編織邏輯鏈,形成邏輯推理,體現(xiàn)思維的遞進性與思辨性;或培養(yǎng)學生咬文嚼字的習慣,對于關鍵詞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分析,增強思維的嚴謹性、深刻性。我們應該始終警醒的是,就作文寫作而言,所有的技術指導都屬于初級階段,由此寫成的作文應試化傾向明顯。寫作的核心應該是思想認識與精神素養(yǎng).小成依技,大成依道。只有通過有計劃、系統(tǒng)的閱讀,才能點亮文章的“螢火蟲”,點亮學生的“心燈”,讓學生真正做到精神明亮,照亮屬于個人的“樣子”。 【學生例文】1、人生的家與路 高三(1)班 王 孝 人生是一條路,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條路上不斷前進,渴望著到達我們理想的目的地;人生又是一個家,在路途前行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挫
10、折與磨難,便需要一個家來給我們溫暖與安慰。人生也在家與路的不斷轉(zhuǎn)換中,使我們到達更遠的未來. 在現(xiàn)在這個經(jīng)濟和物質(zhì)文明快速發(fā)展的大時代背景下,每個人都在人生之路上迅速疾跑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物質(zhì)目的。約翰·列儂曾說:當我們疲于奔命的時候,卻忘卻了生之大美·.路雖然使我們不斷前行,但同時也不要忘卻家的存在。小船雖然需要不斷前行,但仍然需要一個??康母蹫硜戆l(fā)現(xiàn)那些曾錯過的風景,那些生命中被忽視的美好。 人生自然也不能夠沉溺于家中,停止前行。不思進取,家會變成一座監(jiān)獄,將你永遠囚禁于其中.你的人生暫停,理想的目的地離你越來越遠。 古語有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人生總會有得意
11、與失意之時,人生在家與路不斷轉(zhuǎn)換中取得一種完美平衡.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詮釋了此種家與路的人生.他懷著抱負與理想做官,貶謫后保持一種曠達坦然,以隨緣自適之心面對困境。他在人生之路上不斷前行,但是也同樣懂得在“家”中退隱避世。他在此之間獲得了精神的滿足與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耙凰驘熡耆纹缴晃凤L雨,坦然前行,豁達超然,此謂人生之真諦也。 周國平說過,有一種人,當他走運時,揶揄自己的好運;當?shù)惯\時,調(diào)侃自己的厄運,他既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也不低估命運的力量,只做命運的朋友罷了。的確,人生充滿了厄運與好運,我們永遠不知道將面對的是什么.但以超然心態(tài)在家與路之間獲得人生的成功,
12、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人生漫長,面對前方的未知與不安,我們也許手足無措.徘徊在人生之路上,進退兩難。也許你只是在路上一路狂奔,沖向目的地,但是卻無方向,白費力氣.請記住,以自己的靈魂為坐標,從容走向目的地,無論是路還是家,請?zhí)谷幻鎸?,在家與路之間尋找人生真意。2、不失本心高三(2)胡丹婕對我們來說,人生永遠既是道路,又是家.道路,便是追尋理想的一條路。家,是歸宿的象征。那追夢路上的歸宿是什么呢?我覺得既是起點又是終點.我們在追夢的路上應不失本心。紀德曾說:“我愿為一切美好的事物燃燒我的靈慧?!狈旁诮裉?,我覺得可以理解為我們愿意為夢想付出所有,拼盡全力去換取一個不確定的奇跡。夢想或許是一個人人都有
13、又都沒有的東西。因為你無法保證在追夢的道路上不會忘記自己的本心,不確定自己最后達到的那個地方是否就是真正的最初的目標.少年時代中的梅森為什么被老師認定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攝影師?就是因為他失去了本心。他片面的認為一個真正的攝影大師能夠擁有許多被刊登的作品。于是,他不停地拍,甚至在別人上基礎課的時候他還是在影印室里印著自己的照片。他忘了,他想要成為一個拍出的作品能夠深入人心,直擊靈魂的攝影大師.那這些深入人心的作品應如何拍出來呢?他認為帶著一顆真誠的、最初的心去拍。才能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因為好的作品是有靈魂的。席慕蓉在蝶翅中寫道:“你的心中有一面鏡子,它守護者你最純真最美好的鏡子?!彼援斈阕?/p>
14、路走累了的時候,停下來照一照鏡子,看一看最初的心事什么樣子的,也嗅一嗅家的味道,這樣才有動力繼續(xù)上路.追風箏的人中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感動了多少人.活血很多人感動于那一份亙古不變的情誼,我卻震撼與那一份堅定不移的執(zhí)著。也許,“守護主人”是他在那么多年等人歸來的源動力?!笆刈o主人”就是他的本心,所以無論發(fā)生什么,他都堅定不移地對主人好,等主人回來。雖然,最后主人回來的時候他已經(jīng)離開,但他的兒子替他做了,也算是不辜負他的一顆初心了。在人生的道路上,真正能達到終點的人有多少,能不失本心的實現(xiàn)最初的夢想的人又有多少?也許,未來有太多未知的猜測,但至少現(xiàn)在,在你行走的每一步每一刻,不要丟了那顆追
15、夢赤子心。別在路上找不到家的方向,別在路上丟了一顆本心。3、民謠之路帶我回家高三(4)黃宇杰“如果有一首歌,它百聽不厭,而且越聽越新鮮,那這首歌大概就是民謠了.”一個民謠音樂人是這么形容民謠的,然而于我,民謠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盛夏,我第一次抱著吉他.起初,我只能用手指在琴弦上小心翼翼地撥動,去感受指尖與弦交錯碰撞后產(chǎn)生的幾個簡單的音符。但漸漸地,隨著學習課程的深入,我領悟到了吉他里的技巧,這讓我每時每刻都想著如何用這些華麗的技巧組成一首曲子來讓聽眾的耳朵起繭。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絞死我吧,上帝,我將死去,隨風遠去”那動人心弦的語句和簡單的旋律里迸發(fā)出了無限的可能。一個夜晚,我?guī)霞?在空曠的大馬
16、路邊的石凳上坐下。當時已入秋,微風拂過便引來一絲涼意,更何況愛動的花草還要添油加醋。音樂響起,我跟著琴聲哼著,那是何種難以形容的感覺呢?好像是一個失路之人偶然遇見一家偏僻的旅店,但店中小二的真誠與友好卻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又或是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到流浪者那本應悲傷的臉龐上時,他竟變得格外開朗,臉上洋溢著對新一天的憧憬。而我,在如此孤單冷清的夜晚,仿佛看見面前有一條鄉(xiāng)村之路,那里遍地金黃的莊稼,崎嶇不平的路邊有零星的幾棵古樹,在夜里迸發(fā)出絢麗的色彩,在生命的夜空中,點綴出最閃亮的一顆明星.后來,我開始明白,人生路是我們自己的,但幸福并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心靈的接受。就如同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那是我
17、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接受,接受幸福.于是,對我而言,民謠之路如同一條康莊大道,走在路上,我的審美得以提升,我的靈魂得以接受洗禮,我的情操得以陶冶。說是路,那其實就是我心靈的歸宿,雖然無法觸及肉體,雖然只有我自己能感知,雖然人生是那么現(xiàn)實,但它卻真的就在那里,是人生道路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最閃光的一部分,通向我心中的一片仙境。放下琴,人生還在繼續(xù),我在走,而家,始終在那里.4、在路上 高三(5) 俞可欣有人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有些人的夢想是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家可以不大,但要溫馨。對于有家的人來說,家雖然是一個美好的地方,但家的意義是庇護的港灣,是一個小小的依靠。家并非人生的全部,家也
18、不是一個將人囚禁封閉了外面的世界的囚籠。對于我們來說,更應該走出家門,去外面闖蕩,在路上拼搏.尼采曾說過:“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若一個人終日在家,即使能通過書籍了解外面的世界,給自己充實所謂的“精神食糧”,但外面的世界終究是不能夠通過書籍來具體感知的。雖然一個人在家也能觀賞陽臺上的花草,感知到溫度和節(jié)氣的變化,但他可曾看過大漠荒原、碧波瀚海呢?況且每個人眼中的世界,每個人腳下走過的路,都是不同的,不自己去經(jīng)歷一次,豈不是對生命的辜負?而當我們選擇離開家時,一定會遇到許多之前從未有過的困難.汪國真有言:“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本退阌龅酱煺郏庥瞿婢?,也要想到:一
19、個一帆風順的人,可以博學,卻難以深刻。就像每當有風暴來臨之時,鳥雀早已歸巢,只有雄鷹無所畏懼,依然盤旋于天空之上。我們何不像雄鷹一樣,翼下是風暴,翼上是天空呢?可是,有些人生來就是無家的,又或者,他們四海為家,四處漂泊,他們一直在路上。蘇東坡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出汴州、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在那一方小小的土地上,過著“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的生活。心懷抱負又慘遭貶謫的他是苦悶的,于是蘇東坡便在黃州游歷山水,面對直逼浩蕩大江的黃州赤壁,他登高俯視,乘舟仰望。在這一俯一仰間,終于悟得“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浩蕩胸襟。這豁達的氣度也是蘇東坡最為讓人敬佩的一點,他
20、獨特的遠游經(jīng)歷使他相較那些只在盆景中想象自然,面對著墻角落花嘆息的宋代詞人來說,更有著對于人生的思考和面對厄運不退縮的勇氣。一個人的一生是一座有了年歲的城墻,用青翠歲月堆疊而成的日子是一磚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棟。身為城墻勢必要受到風吹日曬雨淋,也要面臨著隨時脫磚落瓦的危險,但城墻的意義就在于永遠面向風雨歌唱。珍惜每一個能夠起舞的日子,做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做一座面向風雨的城墻。因為我們在路上。5、以路為家高三(8)徐思涵我常以為,只有綠葉中才能找到紅花;只有順水才能尋得桃園;只有苦行才能獲得度化;只有行路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家.那么為什么流浪漢沒有家?因為他們沒有寬敞的客廳,沒有碩大的冰箱,沒有柔軟的
21、大床?如果這么想,我覺得,你是一個不懂家的人。何出此言?準確來說,家與路是密不可分的。而蜷縮在自己百平方的大屋子里嘲笑流浪漢,而自己足不出戶以逸待勞的人也許沒有精神家園。你可曾知道在美國有那么一群不斷奔走于大街小巷,為同為流浪漢的人免費理發(fā)的流浪漢們?他們從不留下姓名,如無名英雄般穿梭于人群之中,尋找需要幫助的兄弟。盡管,他們也需要救濟,但他們?nèi)粤x無反顧地行走在自己的愛心之路上,在人間播散著真善美.他們在“推特”這個社交平臺上已有超百萬的粉絲,有人曾問這些無名英雄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他們的回答是:“看到他們整潔的面容,我就覺得幫助了他,看到他微笑,很滿足!”你還能說他們沒有“家”嗎?他早就在這條
22、充滿愛的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比任何人都富足的精神家園一個人真正的家.固然充滿愛的家令人欣慰,而在一條無法返回的路上也能找到“家”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悲壯的離歌送走一名守國守家,在抗擊暴政的路上一去不還的死士荊軻。在他的路上,沒有歡歌笑語,只有身后千千萬萬燕國人的生死相托,只有不負太子的巍巍大任.高漸離的筑歌伴他上路,他分明是離家,卻在這條死士之路上尋得他一生的歸宿.他知道去秦,必死,但,只要刺殺暴君,燕國就能得救,自己的人生便有了價值,因此,他頭也不回,他知道死士之路上有他的家,哪怕家中是刀劍相向的慘痛和死亡的事實。荊軻的“家”叫責任,交革命,交守護痛不再是痛,因為死士
23、兵之路是完成他人生價值之路,于他,于歷史,何其重要?死也美好,痛也美好,何其悲壯!以死士之路為家,荊軻無悔.以愛心之路為家,流浪漢幸福。我們永遠行在人生之路上,也許歡笑,也許苦痛,但只要尋得自己人生的意義,在路上也能找到家.不妨以路為家。6、我們的星辰征途高三(10)班 程小菡人生,不就是穿上草鞋背起行囊,一步一個腳印的漫漫征途。無論彳亍緩行、亦步亦趨,或是大步流星、一日千里,我們總在走,不停地走,最終走向命定的歸宿。對于在路上,我有最為真切的體會。因為父母工作的關系,我自小就踏上了背井離鄉(xiāng)的火車。三天三夜的昏睡、密密麻麻的人群及難聞的汗臭味成了我對路最初的認識。那時將小腦袋貼在滿是霧氣的車窗
24、上,無所事事地想,沒有機動設備的古人更是可憐.游子遠行、上京趕考、遷官升職,條件好些的坐上顛簸的馬車,條件差的只能牽頭驢自己一步一步地走,走到鞋底磨破,骨頭散架,蓬頭垢面,回首望去只有千嶂山巒、遮眼暮云。打馬上路,你永遠也不知道前方是花香滿城的蜀州還是齜牙咧嘴的豺狼;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能否一遇伯樂、一展宏圖還是四處碰壁灰頭土臉;你永遠也不知道人情是冷是暖;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步會不會踏入地塹你只知道你在離家越來越遠,越來越遠.不愛遠征的中國有著安土重遷的古老思想。楚霸王項羽尚且還回首慨嘆“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可故鄉(xiāng)真的回得去嗎?到不了的是遠方,回不去的是故鄉(xiāng)。即便我們不愿走,不同一點人情
25、的時間也會揚策驅(qū)趕著我們向前。縮步于農(nóng)田的鄉(xiāng)人們不在走嗎?他們是沒有走出農(nóng)田與鄉(xiāng)村的地界.但日光流轉(zhuǎn),花開花落,人未動,世界已經(jīng)走出去很遠了。終究我們還是被時間狼狽的驅(qū)趕著,向混沌一片的終點邁進.每個人都是離家遠征的士兵,我們提起或愿或不愿接受的長矛,邁步向前,直面前方一切困頓與阻撓,一路披荊斬棘,至死方休.人生本就是一場長路漫漫、以寡戰(zhàn)多的戰(zhàn)爭。一篇美國老電影里,印第安酋長帶領他的族人們無奈而堅定的前行。他的子女問他,為什么我們不能回去.他說,因為害怕。是的,害怕。他們害怕的是無邊無境的荒漠與死亡.而我們害怕的是被時光的荒漠吞噬、埋葬。所以我們必須得訣別過往,揮手昨天,向前方無奈而堅定踏上征
26、程.既然必須得前行,我們何不可以昂首挺胸,將每一步都邁得正氣長存;既然必須前行,我們何不可以微笑面對,將每一步都走得無怨無悔.莊子貧困,依舊能笑談天地飛鵬;張儀受辱,依舊滿懷豪情的揚鞭上路;覺民面對黑暗終點,依舊能平和安恬的與妻書;嗣同面對冰冷斬刀,依舊能長笑橫刀,肝膽乾坤!我們,你們,他們,富人,窮人,平凡人,都得邁出自己前行的一步。走便走得坦蕩走得瀟灑,走出自己的星辰征途.到那時,你只需輕輕側(cè)頭,就能瞥見家人、朋友也邁著同樣的步伐,帶著同樣的微笑,與你一起直面前方。你會恍悟,原來,家,也一直都在。7、伴家行路 某考生確乎,人生并不像鐘表一樣轉(zhuǎn)圈,而是一條直線,我們永遠走在向前的路上,無可選
27、擇地走當下的一步,既無法參透過去,也不能預知將來。那家,又是什么?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里的托馬斯,一生追求生命之輕,妻子特蕾莎恐慌、嫉妒,最后,托馬斯還是同妻子回到牧歌般的田園,一起死去。家是生命之重,越重,便越貼近大地,也才越真實。選擇家,就是選擇責任、牽掛;選擇家,就會走的得更穩(wěn)也更沉。誠然,“父母在,不遠游”,仿若家是限制行路一般,但人在世上,孑然一身地存活著,誰又不希望能有人相伴呢?路途疲倦的時候,“舉杯邀明月”,誰又沒有念家之情泛上心頭? 最終,每個人都會孤獨地走向自己的終點,只有同樣孤獨的世界與你并肩,這沿途路上,家是感情的火花,五味雜存卻令人“生有可戀",藕斷絲連,才有記憶
28、去懷緬。當然,伴家而行,也并非真的是時刻要與家人一起。正如我所喜歡的作家楊絳,先生女兒皆已病逝,而讀她的我們仨,將飲茶,卻仍是溫情浮現(xiàn),酸澀中依然幸福。楊絳先生本人年已逾百,卻愈發(fā)高雅淡然,靜靜回顧,娓娓道來,在人生之路上,走得也愈發(fā)安穩(wěn)。這家便成了精神的寄放處,將人生的苦甜裝進去,對世界才有了更精益透徹的認識?!懊髟虑屣L不及人情世故”,誰又能說家是一種限制和羈絆呢?路和家,誰者更美好一些?在我看來是很簡單的.路,在前方,不得不走.倘若貪圖安逸,賴于家中,無非是走得混沌糊涂了一些。而路與家的美好,正是在家的伴隨下更幸福一些的新路上體現(xiàn)的。最近,觀看一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大受感動。看到媽媽對身患
29、絕癥的熊頓強笑說“沒事",看到爸爸為她選薯片,失聲痛哭.而熊頓,亦在家人之伴下快樂滿足地完成了 “沒有哀樂沒有紙花只要鮮花”的最后一程.那一刻,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家的人生之路會如何。對于死亡,比起孤獨行路痛苦忍耐,我則更愛那“我何不像酒足飯飽后的賓客一樣離開人生宴席”。我要伴家而行,我的人生,既是路,也是家?!军c評】這是一篇比較規(guī)范的議論文。從觀點、結構和素材方面都有較為突出的亮點。所以被判二類上,62分。寫作是一種傾吐,或者表現(xiàn)自己獨特的體驗,或者抒發(fā)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或者闡述自己的觀點與主張.就考場議論文寫作而言,思想性是本文最大的亮點。作者有較強的思考力,正因為思考深刻,才有了
30、文章對于內(nèi)涵的深入解析,而且能就重要的核心詞語剖開分析,使文章內(nèi)容豐實,有的放矢.最后對“路和家”的關系得出獨到的見解:“路,在前方,不得不走",“而路與家的美好,正是在家的伴隨下更幸福一些的新路上體現(xiàn)的”。議論文寫作還需要有屬于自己的素材來支撐,方能讓人信服,也才能看出自己是獨特的“這一個”.本文的作者感覺敏銳,在論據(jù)選擇上,避免了哪些雷同而撞車的“高頻人物”,把自己閱讀的東西很好化進文章,把思想轉(zhuǎn)化為筆法.比如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里的托馬斯,作家楊絳及她的我們仨、將飲茶,電影滾蛋吧腫瘤君,還有那些信手拈來的詩句名句。很好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閱讀素養(yǎng)及化用能力.當然,這篇文章還是沒有上升到一
31、類作文,是因為總體而言還是缺少了點寫作的智慧。所用的材料太散,若能在素材上也能做到相對的集中,會更上一層。8、從托爾斯泰到高更某考生1895年的某一天,當列夫·托爾斯泰沖出他溫潤寧和的生活,喊出“到農(nóng)奴中去”的那一刻,便注定了這個俄國貴族的身份被注銷了,他一生都要在路上.托爾斯泰放棄了優(yōu)渥的生活,因為在把鋼筆鑄成拐杖的那一刻他明白了一件事:家是個美好的地方,有時候,路是個更美好的地方。托爾斯泰告訴我們:路比家更美。當一個人家財萬貫的時候,他懷念的只是建筑工地上火辣辣的太陽下那半個下午扛水泥袋的青春。我們很多人都犯了一個錯。追夢的過程是無法量化的,很多時候我們被閃耀的遠方蒙蔽了雙眼,殊
32、不知那個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并且享受每一段路的自己,才是最好的。有人說,路是追尋,家是歸宿。高三的我有許多夢想,因而我問自己:如果一直在路上,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家呢?高更給了我答案.離開家人、朋友和安逸的生活,高更奔向塔希提。他的作品無非是塔希提的海岸和島上的土著婦女。人們說高更瘋了。然而高更沒有瘋?!霸谶@里我找到真正的藝術,那便是生活本身?!彼f。我很高興在高三遇見高更。原來,我們都錯了。為什么一定要找到家呢?吾心安處是故鄉(xiāng)。在我們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們會遇見最真實的自己。拋開猥瑣的世相與一望無際的殘酷,我們即便飽受世人的不解與諷謗,褪去紛擾,至少可以選擇皈依自我。家是永遠找不到的,然而你走在路上
33、的時候,你仍然會享受到歸屬感,因為在他人唯唯諾諾的時候,征途本身便已濡潤了我們的心靈。對我們來說,人生永遠既是道路,又是家。走著走著便有了路,走著走著便有了家?,F(xiàn)在的我走到了高三,我的父母走到了中年。從前的我有許多宏圖偉愿,現(xiàn)在的我更愿意把自己沉淀下來。既然有夢想,何必趕著追?我想和父母、朋友一起慢慢走。從托爾斯泰到高更,從離家到回家,人生真不必陷入非路及家的二元對立。心安處,路即家。最美的風景,有家,有路,有人生?!军c評】閱讀是寫作不盡的源泉,小作者在閱讀了托爾斯泰和高更兩位名人的傳記后,感悟思考形成了對于兩位名人的認識,并將這種認識與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家庭生活的經(jīng)驗緊密結合,立足于本次考試的題目,寫成了這篇文章.名人傳記既要能讀得進去,也要能跳得出來,在這一點上,小作者在文章中體現(xiàn)出了“讀活書"的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服務外包合同
- 2025房地產(chǎn)交割監(jiān)管合同
- 2025合同法討論案例
- 2024年神經(jīng)系統(tǒng)用藥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智慧校園建設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區(qū)規(guī)劃與管理研究
- 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物業(yè)服務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水電費在線結算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新科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牛津譯林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
- 光伏發(fā)電并網(wǎng)申辦具體流程
- 建筑勞務專業(yè)分包合同范本(2025年)
- 企業(yè)融資報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專題12區(qū)域發(fā)展解析版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8講 阻燃木質(zhì)材料
- 低空經(jīng)濟的社會接受度與倫理問題分析
- GB/T 4732.1-2024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解析版)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
- 六編元代文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