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銀原位復合殼聚糖薄膜型抗菌敷料研究概要_第1頁
納米銀原位復合殼聚糖薄膜型抗菌敷料研究概要_第2頁
納米銀原位復合殼聚糖薄膜型抗菌敷料研究概要_第3頁
納米銀原位復合殼聚糖薄膜型抗菌敷料研究概要_第4頁
納米銀原位復合殼聚糖薄膜型抗菌敷料研究概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納米銀原位復合殼聚糖薄膜型抗菌敷料研究許海棠,馬列,高長有*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gòu)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浙江杭州(310027E-mail:cygao摘要:在殼聚糖薄膜表面吸附銀離子。采用光還原技術(shù),在薄膜表面原位生成分 布均勻的納米銀粒子,構(gòu)建一種殼聚糖/納米銀復合薄膜。研究了銀離子在殼聚糖薄 膜表面的吸附行為,并采用EDAX能譜儀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還原前后的殼 聚糖/納米銀薄膜進行了表征。采用抑菌圈實驗研究了薄膜的抗菌性能,結(jié)果證明殼聚糖/納米銀復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關(guān)鍵詞:殼聚糖,納米銀,抗菌,敷料1 .引言皮膚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是機體與外界的天然屏障

2、與溝通的橋梁。皮膚可以避 免機體內(nèi)水分和電解質(zhì)等物質(zhì)的流失,保護機體免受外界環(huán)境中的輻射、化學物 質(zhì)、細菌以及病毒的直接危害。同時,通過代謝皮膚可以調(diào)節(jié)機體內(nèi)部水分和其它 物質(zhì)的平衡,調(diào)節(jié)人體體溫,并起到感知外界信息的作用。由于燒傷、創(chuàng)傷和皮膚潰 瘍等原因,可能導致皮膚組織的大面積缺損。皮膚缺損容易造成細菌感染、體液流 失,并引起各種并發(fā)癥。在進行自體皮或其他永久性人工皮膚移植前,臨時性敷料能有效防止創(chuàng)面感染和脫水,在創(chuàng)面處維持有利于愈合的濕潤環(huán)境,起到創(chuàng)面保護的作 用1。近年來,殼聚糖作為一種天然生物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創(chuàng)面敷料、可吸收手術(shù)縫 合線、緩釋藥物載體、酶固定、抗凝血劑以及眼科材料等

3、領(lǐng)域。殼聚糖具有一定的 抗菌作用,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在細菌體內(nèi)吸附帶陽離子的細胞質(zhì),干擾菌體代謝,阻斷 細菌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從而實現(xiàn)其抗菌作用2。然而,殼聚糖的抗菌性受分子量和 pH值影響。寡聚糖和低分子量白殼聚糖的抑菌效果較好,隨分子量上升,殼聚糖的抗 菌效果逐漸下降。據(jù)研究報道,殼聚糖對金屬離子具有較強的鰲合作用3。本研究 利用殼聚糖對銀離子的鰲合作用,通過紫外光還原,在殼聚糖薄膜表面原位生成分布 均勻的納米銀顆粒利用殼聚糖和納米銀的協(xié)同抗菌作用,構(gòu)建一種新型的薄膜型抗 菌敷料4。2 .實驗部分2.1 試劑及儀器主要試劑:殼聚糖購自浙江玉環(huán)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脫乙酰度95%,相對分子質(zhì) 量為

4、6.1 M05。乙酸、硝酸銀購自杭州化學試劑廠,分析純,直接使用。大腸桿菌菌 株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公司,直接使用。營養(yǎng)肉湯、水解酪蛋白瓊脂(MH瓊脂培養(yǎng) 基購自杭州天和微生物公司,滅菌后使用。實驗儀器:200W紫外燈,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儀(UV-2550,Shimadzu,掃描電子顯 微鏡(SEM,SIRION,EDAX 能譜儀(GENESIS-4000。2.2 殼聚糖薄膜的制備稱取一定量的殼聚糖,將其溶于3%的乙酸溶液中配成2wt%的殼聚糖溶液,用G- 2砂心漏斗濾去其中不溶物,得到淡黃色透明粘稠溶液。移取 6ml濾液,澆鑄在有機玻 璃模具中,50c下干燥5h成膜。然后,將澆鑄的薄膜于1M的

5、NaOH溶液中浸泡 5min,取出后真空烘箱35c烘干備用。2.3 殼聚糖/納米銀薄膜敷料的制備將殼聚糖薄膜于室溫下浸泡于 0.1M硝酸銀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氮氣吹 干。然后,將吸附了硝酸銀的薄膜置于200W紫外燈下照射15min,即可獲得殼聚糖/ 納米銀薄膜。所制得樣品避光保存。2.4 銀離子在殼聚糖薄膜表面的吸附行為將殼聚糖薄膜浸泡在0.1M硝酸銀溶液中,每隔一定的時間將薄膜取出,用紫外- 可見吸收光譜測定硝酸銀溶液在 330nm處的吸光度。通過測定吸附不同時間后硝 酸銀溶液的吸光度值,獲得銀離子在殼聚糖薄膜表面的吸附行為及其飽和吸附時 問。2.5 殼聚糖/納米銀薄膜表征采用EDA

6、X能譜儀,檢測殼聚糖薄膜中銀的存在。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比較還 原前后殼聚糖/納米銀薄膜的形貌。2.6 殼聚糖/納米銀薄膜的抗菌性能評價采用細菌培養(yǎng)液擴增菌株,并制備MH培養(yǎng)板備用。采用常規(guī)抑菌圈法表征敷 料的抗菌性能。用消毒棉棒蘸取一些大腸桿菌懸液,均勻涂在預先準備好的 MH瓊脂板上,每次轉(zhuǎn)動培養(yǎng)皿60°,重復4次,最后再在培養(yǎng)盤四周刮涂3次,以保證涂菌均 勻。將含菌的培養(yǎng)皿靜置5min左右,使得所有懸液均被瓊脂吸收。再將經(jīng)過消毒處 理的含納米銀殼聚糖薄膜及其對照樣貼在 MH瓊脂板上。每個樣品的間距大于 20mm,且樣品離培養(yǎng)盤邊界亦需大于 15mm。將培養(yǎng)盤置于37c的恒溫搖床內(nèi)培

7、養(yǎng) 隔一定時間觀察抑菌圈的大小,以評價樣品的抗菌性能。3 .結(jié)果與討論3.1 殼聚糖/納米銀薄膜表征圖1是硝酸銀溶液的吸光度值隨殼聚糖薄膜浸泡時間的變化曲線。由圖可見 , 隨著殼聚糖薄膜在硝酸銀溶液中浸泡時間的延長 ,硝酸銀溶液中的銀離子濃度逐漸 降低,并呈現(xiàn)一個先快后慢的變化規(guī)律。當殼聚糖薄膜的浸泡時間延長至30分鐘左右,進一步延長浸泡時間對硝酸銀溶液的吸光度值無明顯的影響。由此可知,銀離子在殼聚糖薄膜表面的飽和吸附的時間約為 30min。因此,本文在制備殼聚糖/納米銀薄膜時,將其浸泡時間控制為30min,以保證殼聚糖薄膜表面吸附的銀離子的量最 大。010203040501.751.801.

8、851.901.952.002.05A b s a t 330n m Time (min圖1溶液中硝酸銀的吸光度值隨殼聚糖薄膜浸泡時間的變化曲線圖2為紫外光還原前后殼聚糖薄膜的 SEM圖像。由圖可見,硝酸銀的吸附與否 對殼聚糖薄膜的表面形貌無明顯影響(圖2a ,b。經(jīng)過紫外光還原后,在殼聚糖表面 可觀察到大量均勻分布的直徑在 50-100nm的顆粒狀物質(zhì)(圖2c。EDAX能譜圖上 可見明顯的銀元素的峰,說明殼聚糖薄膜表面顆粒狀物質(zhì)正是紫外光還原形成的銀 納米粒子(圖3。銀離子極易被還原,常用的還原方法有化學還原、電化學還原及光化學還原 等。在有機物基質(zhì)中,銀離子的光還原機理一般認為是在光照條件

9、下,有機物產(chǎn)生的 自由基使得銀離子被還原。光還原前,由于配位作用,銀離子均勻地分布于殼聚糖薄 膜表面。在紫外光作用后,銀離子被還原形成銀粒子核,同時由于局部相區(qū)內(nèi)高彈態(tài) 的殼聚糖大分子的熱運動,使得銀粒子核聚集成更大粒子的納米銀粒子。由于高分 子網(wǎng)絡的空間位阻作用,納米銀粒子的進一步團聚受到限制,粒子的聚集只發(fā)生在局 部相區(qū)內(nèi)。從而使納米銀顆粒的尺寸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4。(a(a (b(c圖2紫外光還原前后的殼聚糖薄膜的 SEM圖。(a未吸附硝酸銀(b吸附硝酸銀 后;(b紫外光還原后圖3殼聚糖薄膜中吸附銀離子并光照后的 EDAX3.2 殼聚糖/納米銀薄膜的抗菌性能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評價殼聚糖/納

10、米銀薄膜的抗菌效果。圖4為不同樣品放 置于培養(yǎng)了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皿中24h后的宏觀照片。由圖可見,純殼聚糖薄膜周圍 未見明顯的抑菌圈存在,說明純殼聚糖薄膜對大腸桿菌無明顯的抑止作用。(圖4a。在磺胺喀噬銀(AgSD紗布周圍可見抑菌圈的存在,但抑菌圈的尺度有限,其抑菌效果 有限(圖4b。殼聚糖/納米銀薄膜周圍可見明顯的抑菌圈存在,而且其抑菌直徑大于 磺胺喀呢銀紗布,說明殼聚糖/納米銀薄膜具有比磺胺喀呢銀紗布更好的抗菌性能 (圖4c圖4殼聚糖/納米銀薄膜抑菌圈實驗的宏觀照片。a:純殼聚糖薄膜,b:磺胺喀呢 銀紗布c:殼聚糖/納米銀薄膜4 .結(jié)論本文采用光還原技術(shù),構(gòu)建了一種殼聚糖/納米銀薄膜。硝酸銀

11、在殼聚糖薄膜表 面的飽和吸附時間約30min。紫外光還原后,殼聚糖薄膜表面均勻分布了大量尺寸 在50-100納米的銀顆粒。體外抑菌圈實驗證明,殼聚糖/納米銀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菌 性能,其抗菌效果要好于純殼聚糖和磺胺喀呢銀紗布。參考文獻1陳煜,竇桂芳,羅運軍,譚惠民.甲殼素和殼聚糖在傷口敷料中的應用.高分子 通報,2005,2(1: 94-101.2朱愛民,李振玲,杜平華.殼聚糖體外抗菌活性的研究.海峽藥學,2001,13(4: 3- 4.3湛學軍,熊遠珍,謝大澤.竣甲基殼聚糖銀的合成及抑菌實驗的研究.國生化藥 物雜志,2001,22(3:142-144.4姚素薇,劉恒權(quán),張衛(wèi)國,王宏智,鄭長峰.

12、在線性殼聚糖膜內(nèi)原位還原制備銀納 米粒子及銀單晶體.物理化學學報,2003,19(5: 64-68.A chitosan/ silver nanoparticle hybrid film as a wounddressing with enhanced anti-bacterial propertyHaitang Xu, Lie Ma, Changyou Gao *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Macromolecular Synthesis and Fun

13、ctionaliz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Hangzhou 310027E-mail:cygaoAbstractA chitosan/ silver nanoparticle hybrid film was fabricated by in situ photo-reduction of the silver iron pre-adsorbed chitosan film. The chitosan/ silver nanoparticle films before and after photo- reduction were characterized by energy dispersive analysis of X- rays (EDAX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the hybrid fi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