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37《外婆的手紋》教案2滬教版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下冊37《外婆的手紋》教案2滬教版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下冊37《外婆的手紋》教案2滬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外婆的手紋教學目標:    1、 學習外婆在苦難中追求真、善、美的品質及她樸實而高尚的情操。    2、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對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教學時數: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我們每天生活在繁忙中,往往會忽視了許多生活的細節(jié)。倘若我們仔細觀察,用心聆聽,就會發(fā)現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們去回味、去感悟。今天,我們就一同走入李漢榮的散文天地,感受一下他的內心世界。把書翻到外婆的手紋。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1、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1) 

2、    說出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虔誠         臨摹          淙淙(2)     解釋下列詞語      虔誠:恭敬而有誠意靈感: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藝等活動中,由于艱苦學習、長期實踐、

3、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而突然產生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2、  全班朗讀課文三、學習課文1、讀罷全文后,覺得作者最難忘的是什么?     外婆的針線活2、同學把書合上,看投影。投影上的三句話就是描寫外婆的針線活的句子,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把句子填完整。(1)  鞋墊上繡著一汪泉水,泉邊生著一叢水仙,泉水里游著兩條魚兒。(2)       枕套上繡著月宮,桂花樹下,蹲著一只兔子,它在月宮里,在云端,望著人間,望著我,到夜晚,它就守著我的夢境。(

4、3)       泉,淙淙地涌出來。魚,輕輕地游過來。水仙,欲開未開著,含著永遠地期待。大家認為填上去的詞語有什么作用,評價一下。 這些詞語很美,非常形象生動。寫出了外婆手藝的高超,繡的作品的十分逼真。3、  看來,外婆的針線活不僅讓作者難忘,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贊美。4、  作者把外婆的針線活稱為什么?在文中找出一個最恰當的詞語?!八囆g品”(第七節(jié))     朗讀這句話5、  大家認為怎樣的作品算得上藝術品?

5、怎樣的人能創(chuàng)作出藝術品?非常美的,一般人難以完成的,高于生活的作品算得上藝術品。藝術家能創(chuàng)作出藝術品。6、  大家都認為藝術家才能創(chuàng)作出藝術品,而文中外婆的身份是什么? 普通的勞動者藝術家能否就和普通勞動者劃上等號?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分析下去。7、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學習課文113節(jié),圈劃后歸納一下,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外婆儼然是一個藝術家?(五分鐘)小組討論,交流、分析藝術家:1、 審美實用價值、藝術價值2、 準則做衣如做人        &#

6、160;                      (板書)3、 態(tài)度細致、莊重、樸素、虔誠4、 靈感來自內心、來自生活   小結:正因為外婆有著她獨特的審美、準則、態(tài)度和靈感,才為“我們”創(chuàng)作出一件又一件的藝術品。8、  時光飛逝,現在,當大多數人已不再接觸針線活時,“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藝術品的?

7、0;   非常珍惜、懷念(1) 保存著外婆的手紋(2) 叫妻子臨摹仿做(3) 自己動手,親自仿做9、  全班朗讀課文16節(jié)。從這節(jié)中可以看到“我”不僅親自仿做,還“靜下來,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種心境”。聯系上下文,體會一下外婆當時是一種怎樣的心境?“或許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種仁慈、安詳和寧靜。”其實,這是外婆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面對人生的磨難,外婆總能以她那與世無爭、恬靜、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10、        教師小結:可

8、見,作者不僅難忘外婆的手紋,更難忘的是外婆的那種生活態(tài)度。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藝,縫補著生活,裁剪著人生,書寫著她的美麗人生帶著這種感情,朗讀課文最后三節(jié)。四、布置回家作業(yè):1、  這篇散文的語言優(yōu)美且蘊含哲理,請大家回家細細品味,并找出一兩句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2、  課后閱讀替母親穿針,說說兩篇文章的異同之處。本文是李漢榮的一篇散文。作者通過對外婆手紋的懷念,從而感受外婆的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世界。在備課時我的思路是這樣的:通過分析外婆針線活手藝好的句子,讓我們感受到外婆儼然是一位藝術家,她所做的針線活就是一件件藝術品,最后走入這位普通老人的內心世界,體會一下作為普通人所特有的人生態(tài)度。在課堂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基本上能完成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任務。我覺得課中的一處閃光之處就是在投影中列出三句描寫外婆針線活手藝高超的句子,要求同學把關鍵的詞語填寫完整。這樣一來能直接引入課文,省去很多繁瑣的提問,二來也能讓學生通過所填寫的詞語,直接感受到外婆所繡作品的逼真、惟妙惟肖。課堂中的難點就是如何從外婆的作品中感受到外婆的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世界,學生往往只會從書本中找答案而不能聯系外婆所生活的年代和外婆的內心世界,這需要教師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