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語文文化常識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1頁
人教版中考語文文化常識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2頁
人教版中考語文文化常識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3頁
人教版中考語文文化常識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4頁
人教版中考語文文化常識專項訓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中考 語文 文化常識專項訓練含答案一、中考語文專項練習:文化常識1 1下列關于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A. 古代的交際用語常有敬辭與謙辭之分, 比如 “惠顧 ”“垂問 ”“見教 ”是敬辭,“舍弟 ”“愚 見”“拙作 ”是謙辭。B.B.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幾更時萬古千秋 ”等都是對中國戲曲現象生動的描述,這種描述反映出中國戲曲場景虛擬化的主要特點。C.C. 梅蘭竹菊并稱為 “四君子 ”, “凌霜自行,不趨炎勢 ”、 “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 “剪雪裁 冰,一身傲骨 ”分別表現的是菊、竹、梅的風骨。D.D. 成語 “溫故知新 ”一“鼓作

2、氣 ”“熟能生巧 ”分別出自論語、編年體史書戰(zhàn)國策、歐 陽修的賣油翁?!敬鸢浮?D D【解析】 【分析】 D D 項 “一鼓作氣 ”出自編年體史書左傳 ? ?曹劌論戰(zhàn),表述有誤,故選 D D。故答案為: D D 【點評】本題考查對古代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和辨析。古代文學文化常識是指古代稱謂習 慣、敬辭謙稱、歷法、節(jié)氣、職官定位、地理、習俗禮儀、古代音律、科舉制度、宗法等 文化內容的統(tǒng)稱。把各個選項對照相應知識和常識,找到關鍵詞句,然后提取最關鍵的核 心的扣題的詞句,比照辨析正誤。2 2下列表述無誤的一項是( )A.A. “垂髫”指小孩, “古稀”指八十歲; “嬋娟 ”指月亮, “芙蕖”指荷花。B

3、.B. 詩經也稱 “詩三百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為“賦”比“”興“”三個部分。C.C. 周敦頤的愛蓮說贊美了蓮 “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潔品格;蘇軾則在水調歌頭(明 月幾時有)里表達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的美好愿望。D.D. 武松是水滸中著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漢,他有仇必報,有恩必報,曾經斗殺西門 慶,醉打蔣門神,大鬧桃花村,血濺鴛鴦樓,火燒瓦罐寺。【答案】 C C【解析】【分析】A A.有誤,古稀”指七十歲;B.B. 有誤,詩經分為 風”雅”頌”三部分;C.C. 正確;D.D. 有誤,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的是魯智深;故選:C Co故答案為: C C?!军c評】文學常識正誤的

4、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仡櫵x文章的相關情節(jié),根據問題作答即 可。3 3.下列文學、文化常識,分類恰當的一項是(A.A. 謙辭:家君、在下、愚見、寒舍B.B. 法國:莫泊桑、普希金、法布爾、都德C.C. 小說:儒林外史、水滸傳、朝花夕拾、駱駝祥子D.D. 律詩:游山西村、春望、木蘭詩、錢塘湖春行【答案】 A A【解析】【分析】A A 分類恰當。B.B. 普希金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C.C.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散文集,不是小說。D.D. “木蘭詩”不是律詩,屬于漢樂府詩。故答案為: A A【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

5、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 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 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 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4 4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A. 清代科舉的正式考試分三種: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考中后稱舉人,會試考中后稱進 士,殿試考中后就是欽定的進士,可以直接做官了。B.B.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逼渲小昂汀笔沁B詞, “如是動詞。C.C. 律詩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韻腳可平可仄;頷 聯、

6、頸聯必須是對偶句。D.D.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fā)作者的感想,篇幅一 般不長,跟現代的雜文頗為相似,如愛蓮說馬說等?!敬鸢浮?C C【解析】【分析】 C C 項“韻腳可平可仄 ”有誤, 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 韻。故答案為: C C【點評】本題考查對語文知識文化常識的掌握和辨析。答題時應注意,把各個選項對照相 應相關的語文知識或文學文化常識,仔細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關鍵詞含義,比照辨析正 誤。5 5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 “銘、說、記、表”等都是文體的標志,無論敘事、抒情、寫景,都是為了表達觀點。B.B. “風騷

7、”本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C.C. 對聯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現寶,上聯尾字用仄聲,下聯尾字用平聲是最基本的定則。D.D. 中國傳統(tǒng)戲曲臉譜的各種顏色有不同的代表意義,如關公的紅色臉譜代表忠義?!敬鸢浮?A A【解析】【分析】A A 項有誤,都是為了表情達意,不僅為了表達觀點;故答案為: A A【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掌握和辨析。答題時應注意,把各個選項對照 相應相關的語文知識或文學文化常識,仔細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關鍵詞含義,然后比照 辨析正誤。6 6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弱冠 ”代稱男子二十歲; “而立 ”代稱三十歲;

8、“不惑 ”代稱四十歲; “天命”代稱五十歲; “耳順 ”代稱六十歲。B.B. 蒹葭關雎均選自詩經。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 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 305305 篇,又稱 “詩三百 ”。C.C. 古人稱謂有謙稱和尊稱之別。 “鄙人”寒“舍 ”“貴姓”屬于謙辭, “惠顧”賜“教”家“父 ”屬于敬 辭。D.D. “達于漢陰 ”中“漢陰”指“漢水南面 ”;“岱宗夫如何 ”中“岱宗 ”指泰山,為五岳之首; “千里共嬋娟 ”中“嬋娟 ”指月亮?!敬鸢浮?C C【解析】【分析】ABDABD 表述正確。C C 貴姓”屬于敬稱, 家父”屬于謙稱。故答案為: C C【點評】此題考查對文學和文化常識掌

9、握的能力??疾闀r一般會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的基本知識以及稱謂、歷法、職官、地理、禮俗、文化典籍等。解答這類題目,要求學生 熟記學過的名家名篇的介紹和有關的文化常識。7 7下面有關文學文化知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儒家經典周易大傳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 凝結了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基本精神。B.B. 明清的科舉制度中,全省的考試一般稱為 “鄉(xiāng)試 ”,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稱 “解元 ”范 進中舉一文中,范進參加的就是鄉(xiāng)試。C.C. 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謀的軍師形象,如水滸傳中人稱“智多星”的吳用、三國志中號稱 “臥龍 ”的諸葛亮。D

10、.D.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說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謎底,呈現出人意料的結局,被稱作歐亨利式的結尾。禮物一文就體現了這一特點?!敬鸢浮?C C【解析】 【分析】ABDABD 表述正確。C.C.三國志不是文學名著,它是一部史書,應該為 三國演義。故答案為: C C【點評】本題考的是對文學和文化常識的掌握情況。文學和文化常識涉及的知識面非常 廣,記憶也比較難,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平時可將這些知識積累成冊,經常復習,增加記 憶的牢固性、準確性,這樣考試時才能準確答題。8 8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在鄉(xiāng)、會、殿三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被稱

11、為中三元”。B.B.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國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指國家;風騷”作名詞時泛指文學,風”指詩經中的 國風”,騷”指屈原的離騷。C.C. 豁然開朗”觥籌交錯”心曠神怡”霧淞沆碭”分別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歐陽修的 醉翁亭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張岱的湖心亭看雪。D.D. 古代文人常用字、號、籍貫、官職等命名著作,如陶庵夢憶柳河東集杜工部 集分別用了字、籍貫、官職來命名。【答案】D D【解析】【分析】ABCABC 表述正確。D D: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 故答案為:D D【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 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

12、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 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 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9.9. 下列關于古代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孫權勸學一文提到了 治經”。經”指詩書禮易春秋。B.B. 西游記的回目中,多次提到了金公”木母”。金”木”是五行概念。C C 論語中的 不惑”之年和 耳順”之年,分別指的是 四十歲”和五十歲”。D D 送東陽馬生序中有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一句。既加冠”,指男子已成年?!敬鸢浮緾 C【解析】【分析】C.C.耳順”之年指六十歲。故選 C C。故答案為:C C【點評】

13、本題考查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中國是一個傳統(tǒng)文化豐富的民族,例如節(jié)氣 歌、傳統(tǒng)節(jié)日、經典文學、中華禮儀等都是學生應該了解和掌握的知識。學習中要注意積 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 甚至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10.10. 下列關于文學常識、文化知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一般都 用韻,如劉禹錫的陋室銘。B.B. 簡 愛一書講述了一位孤女在經歷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 獲得幸福的故事。主人公簡 愛是一個性

14、格堅強、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女性形象。C.C.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它匯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 305305 首詩歌。風、雅、頌、賦、比、興合稱六義”,是古人對詩經藝術經驗的總結。D.D.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中的 垂髫”指代兒童,原因是古代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 發(fā)下垂。同樣,總角”弱冠”也指代童年?!敬鸢浮緿 D【解析】 【分析】 D D 關于文化知識表述不正確。 “弱冠 ”:男子 2020 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故答案為:

15、D D 【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掌握。答題時應注意,名著知識關鍵在平時的積累,注意 掌握作者、生活時代、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 握具體的情節(jié)內容。1111湯姆到孔子學院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他在學習活動中遇到一些困難,請你給予幫助。 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1 1)辨年齡排座位。出席活動中某宴會的人,年齡有如下特點: 耳順 垂髫 而立 不惑 請你按照從年長到年幼的順序排好座位。座位排序是(只寫序號):_=_ 嚴_ =_( 2 2 )作古詩獲報酬。湯姆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被某雜志登載了,稿費按每字5 5 元來計算(只算正文,不計標題和標點),請你核算一下他能

16、獲得多少稿費,用大寫數字寫出金額 總數。湯姆的稿費金額總數是: _。( 3 3)讀經書長知識。湯姆想讀 “四書五經 ”,因沒有借書證,今天就寫借據向高涼圖書館借 出“四書五經 ”中的四本來閱讀一個月,但借據不夠完整,請你幫他補充。借據我從高涼圖書館借中庸論語 _ _ 四本書。借期為一個月。借書人:湯姆1請從 “四書五經 ”里面再選另外兩部補寫上去。2借據的格式不完整,請指出并改正過來。【答案】(1 1);( 2 2 )貳佰圓整(3 3)孟子;大學;沒有日期(借據沒寫時間)。改正:在借書人下方寫上“年月 日”。【解析】【分析】(1 1)六十而耳順;垂髫指小孩;而立是三十歲;四十而不 惑。故從年長

17、到年幼的順序排列應為: 。( 2 2)五言律詩每首八句話,每句話八個字,共四十個字,每個字5 5 元,共 200200 元,根據平時對漢字字形的積累用大寫數字書寫總額度為:貳佰圓整。注意 “佰”不要寫成 “百”。(3 3) 四書包括中庸論語孟子大學 這張借據沒有寫日期,應在在借書 人下方寫上借書的時間:“年湘 陽”。故答案為: 貳佰圓整孟子大學沒有日期(借據沒寫時間)。改正:在借書人下方寫上“年胡日”。【點評】 本題考查文化常識。文化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歷法、節(jié)氣、職官、地理、科舉、宗法、禮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跡、文化典籍等相關知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張冠李戴,

18、時代混淆等。本題考查有關詩歌的文學常識及字形的積累。律詩通常每首八句,每句或五言,或七 言,分別稱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五律規(guī)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規(guī)定每句七 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積累及修改應用文的能力。文學常識主要是考查考生對課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內容、作品人物的識記情況和相關文體知識的識記情況。平時 要以課文為依托作相應的知識積累。應用文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用到,考試時經常涉及,要想做好這樣的題,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該掌握常用應用文的寫作格式并經常運 用,達到熟練的目的。1212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

19、法國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與俄國的契訶夫 和美國的歐亨利并稱為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B.B. 馬說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別是韓愈、柳宗元、蘇軾,他們都屬 于“唐宋八大家 ”。C.C. 謚號,是古代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他們的事跡和品德給予的稱號。如歐陽 修被稱為 “歐陽文忠公 ”,韓愈被稱為 “昌黎先生 ”。D.D. 傅雷家書中,傅雷以深厚的學養(yǎng)、真摯的父愛,對兒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進行了有 益的引導,表現出他對兒子深切的關愛之情?!敬鸢浮?C C【解析】【分析】ABDABD 三項正確,C C 項錯誤。韓愈的謚號是 文”,昌黎先生”是世稱。故答案為: C C【點評】這

20、道題考查對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 相關知識。這些知識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分類識記,答題時能準確地再現這些知識。131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左傳是一部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主要歷史人物活動的編年體史書。B.B. 泰戈爾,印度詩人,著有詩集吉檀迦利等。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 院悲慘世界等。C.C. 我們常以桑梓指代故鄉(xiāng),嬋娟指代月亮。稱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為陰,山的南面和江 河的北面為陽。D.D.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宣揚豪俠仗義、除暴安良英雄壯舉的傳

21、記?!敬鸢浮?D D【解析】【分析】D D 傳記”錯。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 小說鮮明地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故答案為: D D【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 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 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 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14.14.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A. 成語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門庭若市”分別出自孫權勸學誡子書和鄒忌諷齊 王納諫這三篇課文。B.B. 古人常用 陰”陽”

22、表示方位,給地方命名。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陽”,據此,河陽可能位于黃河的南面。C.C. 銘是古代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陳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如劉 禹錫的陋室銘。D.D. 史書體例多樣,有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編年體,如左傳;以人物傳記 為中心反映歷史事件的紀傳體,如史記等?!敬鸢浮緽 B【解析】【分析】B B 項,中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陰”,不叫 陽”。故選 B B。故答案為:B 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文學常識的把握,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 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仡櫵x文章的 相關情節(jié),根據問題

23、作答即可。15.1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A.A. 序,是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贈序,即臨別贈言。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寫給 同鄉(xiāng)后學馬生的臨別贈言。B.B. 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三,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戰(zhàn)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 3333 篇,分國編次。C.C.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魯國鄒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 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D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國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答案】B B【解析】【分析】戰(zhàn)國策是按國別編次。故選B B。故答案為:B B【點評】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文化常識的

24、積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時的積 累,注意對選項進行逐項的審讀,認真的判斷。16.16.下面這段邀請詞中的畫線部分,不是謙辭的一項是()值此新春佳節(jié),愚兄特在寒舍略備薄酒_,誠邀賢弟把酒暢聊,共敘情誼。明晚六時,恭候光臨。A.A.愚兄B B 寒舍(薄酒D D 賢弟【答案】D D【解析】【分析】ABCABC 都是謙稱,D D 屬于敬辭,賢弟:敬稱自己或別人的弟弟。故答案為:D Do【點評】本題考查辨析詞義的能力,題目要求從謙敬方面進行辨析,謙語:表示謙虛或謙恭的言辭;敬語: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在人們日常交際,特別是書信往來中往往 要運用到。平時學習時要對這兩種詞語進行積累。17.17

25、.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A.風騷”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后泛指文學。沁園 春雪中的風騷”則是用來概括廣義的文化。B.B. 安徒生是 1919 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他創(chuàng)作童話有160160 多篇,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等。C.C. 科舉制度起源于隋唐,明清逐步走向僵化,終結于清光緒卅一年,是我國古代通過考試 選拔官吏的制度。明代后,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典。D.D. 古代以山北水南為陽,山南水北為陰。如晴川歷歷漢陽樹”的漢陽”指漢水北面。衡陽雁去無留意”的衡陽”指衡山的南面。【答案】D D【解析】【分析】 古代以山北水南為陽,山南水北為陰

26、”應為 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故選 D Do 故答案為:D D【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文學常識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課內篇目的出處、作家作品等有關 的內容。解答此題關鍵以課本的注釋為主,注意平時的積累。注意對選項進行逐項的審讀 和評判,注意其語言的表達,仔細的進行判斷。18.18.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更是一種文化象 征。讓我們一起走進酒香千古一一中國酒文化探究”專題實活動中去吧!(1 1 )【書法中的 酒”書法是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下面是酒”字的幾個書法字體,分別代表的是甲骨文、篆書、隸書。請你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看到以下書法字體的感受。(2)【文學中的

27、酒”如果你讀讀詩詞歌賦、小說傳記等文學作品,一定會為其中所散發(fā)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請你寫出與酒”有關的一句詩文名句和一個故事(名稱或梗概),與大家分享。)(3)【生活中的 酒”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現實生活中,酒也可能壞事。奶奶生日那 天,親朋歡聚,舉杯暢飲。宴會結束后,喝了酒的叔叔準備開車回家。請你說幾句話勸阻 他?!敬鸢浮?( 1 1)我從 “酒 ”字和諧流暢的線條中感受到中華書法的博大精深、中華文明的源 遠流長?;蛭覐?“酒 ”字典雅的字體造型里仿佛傾聽到了遠古的呼喚,聞到了陣陣沁人心脾 的酒香。(2 2)詩文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故事:杯酒釋兵權;

28、醉打蔣門神(3 3)叔叔,酒駕不安全,也是違法行為,我?guī)湍憬休v的士,好嗎?【解析】 【分析】( 1 1)本題考查對古代文化的理解。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歷史幾乎是與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自 從酒出現之后,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其發(fā)展歷程與經濟發(fā)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梢詮摹熬?”漢字書法的線條表現力的角度,從字體的形態(tài)寓意角度,從書法字體的演變等角度來談感受。答案不唯一,符合題 意即可。(2 2)本題考查學生的日常積累。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 人的人生態(tài)度、審美情趣等諸

29、多方面。從積累的詩文名句中選擇與“酒 ”有關的名句和故事作答。寫故事時要概述故事內容或列舉故事名稱。答案不唯一。(3 3)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題,首先要有稱謂;其次交代“酒后不能開車 ”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說話的對象,語言要符合說話者的身份;最后語氣要委婉,不可生硬強迫。做到文 明禮貌,語言簡明、連貫、得體。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故答案為:( 1 1)我從 “酒 ”字和諧流暢的線條中感受到中華書法的博大精深、中華文明的源 遠流長。或我從 “酒 ”字典雅的字體造型里仿佛傾聽到了遠古的呼喚,聞到了陣陣沁人心脾 的酒香。(2 2)詩文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30、故事:杯 酒釋兵權;醉打蔣門神(3 3)叔叔,酒駕不安全,也是違法行為,我?guī)湍憬休v的士,好嗎?【點評】( 1 1)酒是人類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中國制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 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 獨創(chuàng)酒曲復式發(fā)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fā)明了蒸餾法,從 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甲骨文、篆書、隸書的“酒 ”字,都表示是一個象形字,左邊是水,右邊的 “酉”字代表盛酒的容器。從書法中的“酒 ”字和諧流暢的線條中感受到中華書法的博大精深、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2 2)酒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

31、學藝術創(chuàng)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yǎng)生 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 酒,它也是在飲文化。相關詩句很多,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五花馬,千金 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一一唐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借問酒家何處有 一一唐杜牧清明;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 與羌笛一一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自古文人墨客、遷客騷人,多半好酒,演 繹千古傳奇。王羲之醉酒蘭亭序名世,張旭酒后狂草驚人;李白斗酒詩百篇,陶淵明 的菊花和酒。 (3 3)勸說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稱呼恰當,理由充分,語言要通順明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 理

32、,以商量的口吻,語氣柔和委婉而不生硬,說清楚飲酒開車的危害,從安全和守法的角 度勸說,不能偏離 “酒后不能開車 ”這一勸說主題。1919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作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漢字傳承著中華文化。形成漢字的每一個構件,都表 達著自己的意思,存在著書寫的審美。俗話說, “見字如見人 ”,正是如此。當我們見到蒼 勁有力的字跡,會感受到書寫者剛毅的性格;見到舒展悠揚的筆畫,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 一格。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的程榮教授認為,漢字手寫不應該、也不可能完全 被電子輸入所取代。材料二:近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jié)目倍 受人們的關注。三檔電

33、視節(jié)目的主創(chuàng)都認為,這是由于節(jié)目切中了觀眾心中對于文化、文 字知識的渴求。材料三: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研制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寧說,一個社會的文化訴 求是我們能寫好字的關鍵,現在一些人隨意拿漢字、漢語調侃、戲謔,解構漢語的語法規(guī) 則,歪曲一些字的形音義等。長此下去,作為母語的漢字本體就會發(fā)生蛻化和異化,它反 過來又會侵蝕我們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們的社會要有文化訴求,要有文化素養(yǎng),讓這種 文化修養(yǎng)、文化訴求走到全民層面上是寫好漢字的關鍵。(1 1)閱讀上面三則材料,分別提取三則材料的主要信息。(2 2)某學校組織促進同學們手寫漢字的有關漢字書寫系列活動。小嵐認為現代化的漢字輸 入方式更便捷,手寫

34、已經不再重要,這樣的活動沒有必要參加。請你以朋友的身份勸說小 嵐積極參加此次活動。( 3 3)漢字中有一類字叫做 “會意字 ”,清代學者王筠說: “會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 一字之意。 ”請從給定的會意字當中選擇一個,仿照示例對其字義進行解析。 會意字:從、吠、休、炙、苗。示例:晶,由三個 “日 ”字構成, “日”為發(fā)光體,三個 “日”更具光亮,因此, “晶”是光亮的意 思?!敬鸢浮?( 1 1)材料一:漢字即能表意又具書寫美,是不會被電子輸入取代的; 材料二:漢字及語言類節(jié)目受歡迎的原因是人們對文化和文字知識的渴望; 材料三:寫好漢字的關鍵是社會要有文化訴求和文化修養(yǎng)。(2 2)小嵐,漢

35、字不僅蘊含豐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獨特的書寫審美,這些都是傳承千年的 寶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中學生,佇立在時代的洪流中心,我們更應肩負起傳承漢字文 化的責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3 3)從,兩個 “人”構成 “從”,二人相隨,所以 “從”是跟從的意思。 吠,由 “口”和“犬 ”構成,狗之聲從口出,因此 “吠”指狗叫。休,由 “人”和“木 ”構成,一人在樹旁,因此有休息之意。炙,上面是 “肉”,下面是 “火 ”,肉在火上烤,所以 “炙”指烤肉。苗,上面是 草”下面是 田”,田中長出植物,所以 苗”指初生的植物?!窘馕觥?【分析】(1 1)從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的程榮教授認為,漢字手寫不 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