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訓練_第1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訓練_第2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訓練_第3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訓練_第4頁
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訓練1 .鼠畫逼真東安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6), 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 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2 .何充王含作廬江郡(1),貪濁狼籍(2)。王敦(3)護(4)其兄,故(5)與眾坐稱:“家 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咸(6)稱之。"時何充為敦主簿(7),在坐正色(8)曰:“充即廬江 人,所聞異于是(9)?!倍啬弧E匀藶橹磦龋?0),充晏然(11),神意自若(12)。(摘 自世說新語)3 .悅諛粵令(1)性悅諛(2),每布一政(3),群下(4交口贊譽,令

2、乃(5)歡。一隸(6) 欲阿(7)其意,故(8)從旁與人偶語(9)曰:“凡居民上者(10),類(11)喜人諛,惟(12) 阿主(13)不然,視(14)人譽蔑如(15)也耳?!逼淞疃?6),亟召史前(17),撫膺 高蹈(18),加賞(19)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更哉!”自是(20)昵之有加(21)。 (摘自應諧錄)4 .吝嗇老人漢世有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惡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營理產業(yè),聚斂 無厭,而不敢自用。或人從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內取錢十,自堂而出,隨步輒減,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復囑云:“我傾家瞻君,慎勿他說,復相效而來!”老人俄死, 田宅沒官,

3、貨財充于內帑矣。(摘自笑林)5 .爭雁昔(1)人有睹雁翔者(2),將援(3)弓射之,曰:“獲則烹(4)。其弟爭曰:“舒雁(5)烹 宜(6),翔雁燔(7)宜?!备偠范A(8)于社伯(9)。社伯請剖雁,烹燔半焉(10)。已而(11) 索(12)雁,則凌(13)空遠(14)矣。(選自應諧錄)6 .齊人乞食(見課本)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1)者。其良人(2)出,則必橙(3)酒肉而后反(4)。其妻問所 與飲食者(5),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橙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 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6)來,吾將瞄(7)良人之所之也?!痹椋?)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9)無與立談者(10)

4、。卒之東郭燔問,之祭者(11), 乞其余(12)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橙足之道 (13)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 ”與其妾訕(14)其良人,而相泣 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15)。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16)。(選 自孟子)7 .懷內宋河中府(1)浮梁(2),用鐵牛八維之(3), 一牛且數(shù)萬斤。治平(4)中,水暴漲絕(5)梁,牽牛 (6)沒于河,募能出之者(7)。真定僧懷內(8)以二大舟實土,火牛維之,用大木為權衡狀鉤 牛(10),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11)張焦以聞(12),賜之紫衣

5、(13)。(選自初潭集)8 .萬字汝(1)有田舍翁(2),家資殷盛(3),而累世不識“之” “乎”(4)。一歲(5),聘楚士訓 其子(6)。楚士始訓之搦管臨朱(7),書一畫,訓曰“一”字;書二畫,訓曰“二”字;書三 畫,訓曰“三”字。其子輒(8)欣欣然,擲筆歸告其父曰:“兒得矣,兒得矣;可無煩先生矣, 重費館谷(9)也,請謝(10)去?!逼涓赶?,從之,具幣(11)謝遣楚士。逾時(12),其父擬 征召姻友(13)萬氏姓者飲,令子晨起治狀(14),久之不成。父趣之(15)。其子恚(16)曰: “天下姓字(17)伙(18)矣。奈何姓萬?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畫也。"(節(jié)選自應諧錄)9 .鴨子

6、捉兔昔有人將獵(1)而不識鶻(2),買一鳧(3)而去。原(4)上兔起,擲之使擊(5)。鳧不 能飛,投(6)于地,又再擲,又投于地。至三四,鳧忽蹣跚(7)而人語(8)曰:“我鴨也, 殺而食之,乃其分(9),奈何加我以抵擲之苦乎(10) ? ”其(11)人曰:“我謂爾(12)為鶻, 可以獵兔耳,乃鴨耶?”鳧舉掌而示,笑以(13)言曰:“看我這腳手,可以搦(14)得他兔否?” (選自艾子雜說)田子為相,三年歸休,得金百鎰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對曰:“所受俸祿也?!蹦冈唬骸盀橄嗳瓴皇澈酰恐喂偃绱?,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親也,盡力致誠,不義之物不入于館。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碧?/p>

7、子愧慚走出,造朝還金,退請就獄。王賢其母,說其義,即舍田子罪,令復為相,以金賜其母。注:田子:齊國田稷子。王:齊宣王。翻譯:11 .閱讀下列短文,翻譯劃線句子。稀世奇珍王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 較焉。 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 曰:“稀世奇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 !豈獨一琴哉?”注:太常:漢代主管理樂的大官。 較:通款,器物上刻寫的文字。翻譯:12 .閱讀下列短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上元初,京師旱

8、,斗米直數(shù)千,死者甚多。州有官粟數(shù)十萬斛,皋欲行賑救,掾更叩頭乞候 上旨。皋曰:“夫人日不再食,當死,安暇稟命!若殺我一人,活數(shù)千人,利莫大焉!”于是 開倉盡散之。翻譯:13.閱讀下列短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翻譯:14 .呆若木雞紀治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 懦而恃氣?!笔沼謫枺唬?“未也,猶應向景?!笔沼謫?,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笔沼謫?,曰:“幾矣。雞雖有 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

9、,反走矣?!保ㄇf周莊子。外篇。達生。翻譯:15 .巨賈渡河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于浮魚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 "吾乃濟陰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 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彳色曰:”若,漁者也,一日能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 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 "盍 救諸?"漁者曰:"是許金不酬者也。"立而觀之,遂沒。翻譯:1.鼠畫逼真注釋:(1)東安:縣名,現(xiàn)在湖南省衡陽一帶。善,精通,擅長。(2)

10、 一軸:畫用軸裝,一軸就是一幅的意思。(3)邑令:縣令。(4)漫:漫不經心,隨便。(5)旦:早晨。( 6) 必墜地:總是落在地上。(7) 怪之:對這種情況感到奇怪。怪,認為?奇怪,感覺奇怪,此處形容詞做動詞,意動用法。( 8)物色: 察看。 ( 9)逮: 等到, 及。 ( 10)踉鏘:形容貓?zhí)S捕捉的樣子。(11 ) 然:這樣。(12)為:是。譯文:東安有一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一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h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 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h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fā)現(xiàn)畫落在地上,

11、而有一只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h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沒有一只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值得愛惜。賞析:一幅掛在墻上的畫,為什么“屢懸屢墜”呢?原來是貓錯誤地把圖畫中的老鼠當成了真正的老鼠去捕捉,弄落到地上的。當縣令舉起畫軸的時候,那貓又“踉蹌逐之”。不止是這只貓是這樣,而且“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作者從頭到尾始終沒有對圖畫本身作一句直接的議論評說,只是借助貓的錯覺來烘托映襯。貓的眼睛是何等銳利靈敏,然而貓居然多次把圖畫中的老鼠當成真鼠,由此可見,鼠畫得是何等逼真精妙,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我們在作文描寫刻畫人物、

12、事物的時候,不妨學習作者這種側面烘托的寫作手法,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我們筆下的人物、事物更加生動形象。2. 何 充注釋:(1) 王含:晉代人。作廬江郡:擔任廬江郡的行政長官。廬江,郡名,在現(xiàn)在安徽省境內。( 2) 貪濁狼籍:貪濁,貪污。狼籍,雜亂,一塌糊涂。( 3) 王敦:王含之弟,東晉時任大將軍之職,總攬軍政大權。(4)護:袒護。(5) 故:故意,特意,特地。( 6) 咸:都,全,皆。(7) 主簿:地方行政長官屬下掌管文書的官吏。(8) 正色:臉色嚴肅。( 9) 異于是:不同于這種說法。是,代詞,指王敦護其兄的話。( 10) 反側:不安。(11) 晏然:坦然,態(tài)度安閑平和的樣子。(1

13、2) 神意自若:神色態(tài)度非常自如,和平常一樣。譯文:王含作廬江郡郡守的時候,貪污的很厲害。王敦袒護他的哥哥,有意在與很多人說話時夸口說:“我的哥哥在廬江郡一定做得很好,廬江郡的人都稱贊他?!碑敃r何充擔任王敦的文書,坐在那里臉色嚴肅地說: “我何充就是廬江郡的人,我所聽到的與這種說法不同?!蓖醵匾幌伦譀]話可說了。在座的其他人都為何充擔心,很不安。而何充顯得態(tài)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樣。賞析:這篇短文再用詞方面很有獨到之處,值得我們學習。例如: “默然” “反側” “晏然”三個詞語,表現(xiàn)出當時三種不同人物的神情意態(tài)。王敦自恃權大,在眾人面前,故意吹捧哥哥,自認為一定會得到坐客的附和,想不到竟然有

14、人敢于當場反駁。他想發(fā)怒,有怕有損于大將軍的風度;要爭辯,有覺得無辭。作者選擇“默然”一詞恰到好處,真切的表現(xiàn)了王敦的復雜心理。何充的正直敢言,使在座的人無不感到意外;大家為他擔心,所以用 “反側” 一語。 而何充與眾不同, “神意自若”,“晏然”一詞突出了何充不畏權勢剛正不阿的精神。3. 悅 諛注釋: 1 ) 粵令:廣東縣令?;洠瑥V東的別稱。( 2) 悅諛:喜歡別人奉承。( 3) 每布一政:每次發(fā)布一項政策法令,或者做一樁事情。( 4)群下 : 部下。 ( 5)乃:才。 ( 6)隸:衙役,差役。(7)阿:迎合。(8)故:故意,特地。(9) 偶語:相對私語。(10)居民上者:在百姓頭上的人,就

15、是做官的。(11)類:大致。(12) 惟:同“唯”,只有。(13) 阿主:就是主人的意思。阿,無義。(14)視:看待。(15) 篾如:輕視、小看。(16) 耳之:聽到一隸所講的話。耳,名詞用做動詞,聽到。(17)亟召吏前:迫不及待地把隸叫到自己跟前。亟,急。(18)撫膺高蹈:形容高興得意的樣子。膺,胸;蹈,跳躍。(19)加賞:贊美。(20)自是:從此,從這以后。( 21 ) 昵之有加:令對隸越來越親近。昵,親熱;有加,有增無減。譯文:廣東縣令喜歡別人奉承,每次發(fā)布一項政令或者做一樁事情,部下交口稱贊,縣令才喜歡。 縣令手下有一名差役想迎合縣令的心意,故意在旁邊對人私語說:世上凡是做官的人,大致

16、喜歡別人奉承,只有我的主人不是這樣,不太看重別人的贊美?!笨h令聽到一隸所講的話,迫不及待地把隸叫到自己跟前,非常高興地對隸贊美不停,說: “哎!知道我的心思的只有你,你是一名好差役啊!”從這以后,縣令對隸越來越親近。賞析: 一個喜歡人 “諛”, 一個喜歡 “諛” 人, 兩個 “寶貨” 碰在一起,怎么能不叫人發(fā)笑?隸人不是當面奉承拍馬,而是“故從旁與人偶語”,有意讓別人替他傳話。他不是吹捧粵令的長處,而是把粵令的最大缺點,說成是最大的優(yōu)點;隸人奉承上司的手法實在令人叫絕,“高明得很”。隸人的一番奉承吹捧,正中縣令的下懷??h令他禁不住一面“撫膺高蹈”,樂得手舞足蹈起來,一面笑嘻嘻地夸獎:“知余心者

17、惟汝,良吏哉!”一個動作,一副表情,一句話語,淋漓盡致地暴露了粵令庸俗鄙陋的內心世界。4. 吝嗇老人注釋: ( 1) 儉嗇:儉省、吝嗇。( 2) 惡衣蔬食:衣服破舊,食物粗礪。( 3) 侵晨 : 早晨。侵,漸近。(4)聚斂:積攢,搜刮。(5) 丐:乞討。(6) 隨步輒減:一邊走,一邊減少錢數(shù)。輒,就。(7) 比至:等到,及至。(8)尋:不久,一會兒。(9) 瞻君:幫助你。瞻,供給;君,指乞討者。(10) 慎勿他說:千萬不要隨便告訴別人。(11) 復相效而來:再照你的樣子來向我討錢。效:效法,模仿。(12) 俄:過了不多久。(13)沒官:沒于官,意思是被官家沒收。(14) 內帑:國庫里的錢財。譯

18、文:漢代有一個人,年老了沒有孩子,家庭富裕,生性儉省吝嗇,衣服破舊,食物粗礪。每天很早就起床開始勞動,一直到晚上才休息;經營料理產業(yè),積攢搜刮錢財不滿足,然而自己卻舍不得用一點。有個人跟著他向他乞討,他迫不得已到家中取出十個銅錢,從廳堂中出來,一邊走,一邊減少錢數(shù),等他走到屋外,手里只剩下一半的錢了。閉著眼睛把錢拿給乞討的人。不一會兒,再次囑咐乞討的人說: “我已經把家中全部財產拿來幫助你,你千萬不要隨便告訴別人,免得其他人再照你的樣子來向我討錢!” 老人過了不多久就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家沒收,貨物錢財被充到國庫里。賞析: 這篇笑話在概述老人的吝嗇之后,緊扣住老人向乞討的人授錢這個細節(jié),作了

19、細致生動的刻畫描寫,通過語言、行為、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的刻畫,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一個老財迷的吝嗇性格。十個銅錢,對吝嗇老人來說是微不足道的,猶如九牛一毛,然而他卻不肯施舍給乞討的人。 “自堂而出,隨步輒減?!弊叩狡蛴懙娜烁皶r,手里就只剩下五個銅錢了。這個細節(jié),充分表現(xiàn)出他的吝嗇心理。就是這五個銅錢,他也心疼得要命。簡直像割了他的心頭肉,都不敢睜開眼睛看一眼,一幅可憐可鄙的吝嗇神態(tài),被進一步表現(xiàn)出來。接著,作者又用人物的語言:“我傾家瞻君,慎勿他說,復相效而來!”進一步揭示老人的內心活動,不僅吝嗇,而且虛偽。作者多層次而又簡潔地把一個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5. 爭 雁注釋:(1)昔:從前。(2

20、)有?者:有個?的人。(3)援:引,拿。(4) 烹:煮,燒。( 5) 舒雁:棲息的雁。( 6) 宜:適合。(7) 燔:烤。( 8) 訟:爭辯是非曲直。 ( 9) 社伯: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村長。社,古代地區(qū)單位之一,二十五家為社。(10)半焉: 一半煮, 一半烤。 焉, 句末語氣助詞。( 11) 已而: 不一會。 ( 12) 索: 尋找。 ( 13)凌:升高。(14) 遠:飛遠,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譯文: 從前有個看見雁在空中飛翔的人,準備拿弓射下它,說道: “捉到雁就把它煮了吃。他的弟弟爭著說: “棲息的雁煮了吃比較適合,飛翔的雁烤了吃比較適合?!毙值軅z為是煮了吃好還是烤了吃好而爭個不停,最后一直爭到

21、了社伯那里。社伯請他們把雁剖開來,一半用來煮,一半用來烤。等到他們爭論結束去尋找雁,而那雁卻早已經飛遠了。簡析:兄弟倆不去趕緊射雁,而是爭論如何吃雁,等到爭論結束,而雁早已經飛遠了。故事告訴人們:不務實事,一味空談,必然錯過良機,耽誤事情。這則故事短小風趣,寓意深刻,構思新穎。作者讓社伯提出“烹燔半焉”的折中方法,說明兄弟倆已經爭論到不可開交的地步,陷于僵局了。這就包含了諷刺,比通過社伯之口來教訓兄弟倆要有味一些。6. 齊人乞食注釋:(1) 處室 : 同居一室,即一起居家度日的意思。(2)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3) 饜:飽食。(4) 反:同“返”,回家。(5) 所與飲食者:一道吃喝的

22、人。(6)顯者:有地位的人。(7)瞄:探看。(8)蚤:同“早”。(9)遍國中:走遍城中。(10)無與立談者:沒有一個同他站著講話的人。( 11) 之祭者: 走近祭掃墳墓的人那里。( 12)乞其余:乞討剩余的酒食。(13) 道:辦法。(14) 訕:咒罵。(15) 驕其妻妾:在他的妻妾面前擺威風,或者說以傲慢的態(tài)度對待他的妻妾。(16) 幾希矣:幾乎是很少了。譯文:齊國有個與一妻一妾一起生活的人。那個丈夫每次外出,就必定是酒足飯飽才回家。妻子問他一起吃喝的都是些什么人,他說都是富貴的人。他的妻子對小老婆說: “丈夫外出,必定酒足飯飽而后回家,問他跟什么人一起吃喝,他說全是富貴的人,但是從來沒有體面

23、的人來我們家,我要暗中跟著他看看到底到什么地方去。”有一天,她起了個大早,拐彎抹角地跟著丈夫到他所去的地方。她發(fā)現(xiàn)丈夫走邊整個城,也沒有人站下來同他談話。最后, 他走到城東的一片墳地里,向祭奠的人乞討祭祀的殘羹剩飯。不夠,又東張西望地到別家去這就是他使自己酒足飯飽的辦法。他的妻子回家,把情況告訴小老婆,說道: “丈夫是我們指望依靠一輩子的人,現(xiàn)在竟像這樣!”妻妾兩人都譏諷丈夫,在院子里哭起來。而丈夫卻不知道妻妾已了解自己的底細,還是得意洋洋地從外面回來,在他的妻妾面前擺威風。在君子看來,某些人獲取功名富貴的手段,沒有不使他的妻妾感到羞恥而悲哀的, 幾乎是很少的了。評析:文章構思巧妙。開頭就揭示

24、了一個反?,F(xiàn)象:齊人家境并不富裕,但是外出總是飽食酒飯才回家;據他說, 一起吃喝的全是富貴的人,可是妻妾卻從來沒有見過體面的人來自己家。接著,寫齊人妻子早起暗探丈夫行蹤,終于在墓地發(fā)現(xiàn)了齊人乞食的丑事,作者點出:“此其為饜足之道也。”這是關鍵的一筆,揭示了齊人的思想本質。最后,以尖銳對比收場,一方嘲罵哭泣,一方洋洋得意。這一幕丑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絕妙的諷刺小品,無情地鞭撻了那些為了追求功名富貴而不擇手段出賣靈魂的人。聯(lián)系當前社會上某些人,為了升官發(fā)財,不惜采取行賄、受賄、貪污、詐騙等卑劣手段,同樣,會使正直的人感到羞恥與悲哀。7. 懷丙注釋: 1 、 河中府:古代府名。因管轄地區(qū)在

25、黃河中游得名,在今山西蒲州一帶。2、 浮梁:浮橋。3、 用鐵牛八維之:用八頭鐵鑄的牛來固定浮橋。維:連接,系;之:代指浮橋。4、治平:北宋英宗年號(10641067)。5、 絕:斷。6、 牽牛:牽動鐵牛。7、 募能出之者:聘請有辦法打撈鐵牛的人。募:招聘;出:使之出,使動用法。8、 真定:古代府縣名,在今河北正定一帶。9、 僧懷丙:和尚,名叫懷丙。10、 實:使之充實,即填滿,使動用法。11、 夾牛維之,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把鐵牛用繩子綁在兩只大船之間的橫木上,借助水的浮力將鐵牛吊起。權:秤錘;衡:秤杠。12、 轉運使:古代官名,掌管一處或幾處的錢糧征收和運輸,監(jiān)督考察該處地方官吏的政績。13

26、、 以聞:把這件事匯報給朝廷。14、 紫衣:唐宋時期,三品以上大官官服規(guī)定為紫顏色,賜紫衣表示恩寵。譯文:宋代河中府有一座浮橋,用八頭鐵鑄的牛來固定著它,一頭鐵牛將近幾萬斤重。宋英宗治平年間,漲洪水把浮橋沖斷,牽動鐵牛沉入河底,河中府聘請有辦法打撈鐵牛的人。真定有個名叫懷丙的和尚,用兩只大船填滿土石使船沉入水底,把鐵牛用繩子綁在兩只大船之間的橫木上,借助水的浮力將鐵牛吊起,慢慢地去掉船上的土石,船浮出水面,鐵牛被打撈出來。轉運使張燾把這件事匯報給朝廷,皇上賜給懷丙和尚一件紫衣。簡析: 在近一千年前的宋朝,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的現(xiàn)代化起重設備和打撈技術,如何將每只幾萬斤中的鐵牛從水深流急的河底打撈起來

27、,這確實是一個難題。別人都不敢應募,和尚懷丙卻想出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他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懂得物理知識,利用水的浮力作用的原理,終于把沉入河底的鐵牛一個個從河底打撈起來。由此可見,知識就是力量,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8. 萬字注釋: 1 。 汝:地名,在今河南南陽。2 。 田舍翁:地主。3 。 家資殷盛:家產富裕。殷:厚實富裕;盛,多的意思。4 。 累世不識之乎:幾代人都不識“之”字“乎”字。累世,數(shù)代,接連幾個世代。5 。 一歲:一年。6 。 聘楚士訓其子:請一位楚地的老師教育他的兒子。楚士:楚地的讀書人。7 。 搦管臨朱:拿著筆描紅,練習寫字。管,筆的代稱;臨朱,照著紅顏色的原本寫,即

28、描紅。8 。 輒。就,便。9 。 館谷:請人開管教授功課應付給的酬金,即學費。10 。 謝:辭,辭退。11 。 具幣:準備錢財、禮物。12 。 逾時:過了一些時候。13 。 姻友:指有姻親關系的親戚。14 。 治狀:寫一封請貼。治,辦理。狀,帖子一類的書信。15 。 趣之:催促他。趣,同“促”,催促。之,代詞,他,指田舍翁的兒子。16 。 恚:抱怨,怨恨,惱怒。17 。 姓字:姓氏。18 。 伙:多。譯文:汝地有個鄉(xiāng)村老頭,家里很富裕,但幾代人都不識“之”字“乎”字。有一年,請來一位楚地的讀書人教他的兒子。這位老師一開始先教他的兒子執(zhí)筆描紅。寫一畫, 教他說:“這是一字?!睂懚嫞趟f:“這

29、是二字?!睂懭?,教他說:“這是三字?!备晃痰膬鹤佑X得讀書寫字太簡單了,就非常高興,丟掉筆回去告訴他的父親,說: “我學會了!我學會了!可以不必煩勞老師,再多花學費了,請辭退他吧!”他的父親很高興,就依從了自己的兒子,準備了一筆錢辭退了那位楚地的讀書人。過了一些時候,富翁打算邀請一位姓萬的姻親來喝酒,叫他兒子早晨起來就寫一份請貼。但等了好久仍不見寫成,父親就去催促他,他兒子抱怨說:“世上姓氏很多,為什么偏偏要姓萬呢?我從清早寫起,直到現(xiàn)在,才寫完了五百畫!”簡析:而累世不識之乎”,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把一個典型的目不識丁的斗大的字都不識幾個的土財主的形象勾畫出來了。至于一句“兒得矣,兒得矣”

30、,則很生動的描繪出了其子在學會“一”、“二”、“三”之后那種自以為掌握了獲得知識訣竅的得意神態(tài),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的幼稚無知?!?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萬??”,則又是一句生動傳神的話,它巧妙的描摹出富翁的兒子他那一副委屈、懊惱的神態(tài),不禁令人發(fā)笑。富翁的兒子哪里知道,學習不下功夫,淺嘗輒止,滿足于一知半解,是遲早要出洋相的啊。我們當代中學生處于一個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更應該循序漸進、扎扎實實的搞好學習,為將來報效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則笑話從畫“一”“二”“三”開始 , 到畫不成“萬”字結束。這樣的構思也是很別出心裁。9. 鴨子捉兔注釋: ( 1) 將獵: 準備去打獵。( 2) 鶻: 一種打獵用的兇

31、猛的鳥。( 3) 鳧: 野鴨子。( 4)原:原野。(5) 擲之使擊:把鳧投放出讓它襲擊兔子。( 6) 投:掉落。(7) 蹣跚:形容走路困難的樣子。(8)人語:想人那樣講話。人:名詞做狀語。(9)其分:是我的 本分職責。其:指代鴨。(10)奈何加我以抵擲之苦乎:怎么把亂拋亂扔的痛苦加于我呢?(11) 其:那。( 12) 謂爾:以為你。( 13) 以:用法同“而”。(14) 搦:持握、捕捉。翻譯: 從前有個人準備去打獵但不認識鶻,買了一只野鴨子就去原野打獵。原野上兔子出來,他就把野鴨子投放出去,讓他襲擊兔子。野鴨子不會飛,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鴨子投放出去,還是掉落到地上。這樣反復了三四次,野鴨子忽然蹣跚著走到獵人面前像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