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目標、內涵與方法_第1頁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目標、內涵與方法_第2頁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目標、內涵與方法_第3頁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目標、內涵與方法_第4頁
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目標、內涵與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何克抗何克抗E-mail:http:/ /學者專訪學者專訪/ /何克抗何克抗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一、一、當前信息技術當前信息技術與與課程整合存在的主要課程整合存在的主要 問題問題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3一、一、當前信息技術當前信息技術與與課程整合課程整合存在的主要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多媒體和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已日益普及以多媒體和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已日益普及, ,而且國際教育界也公認而且國際教育界也公認:

2、 :只有通過信息技術只有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才能與課程的有效整合才能使使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真正發(fā)揮作用,但到目前為止,在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真正發(fā)揮作用,但到目前為止,在廣大中小學教師中(乃至整個教育界)仍對廣大中小學教師中(乃至整個教育界)仍對“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與課程整合”存在種種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認識。例如,有少數(shù)教師至今還把信息存在種種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認識。例如,有少數(shù)教師至今還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看做是一種時尚,技術與課程整合看做是一種時尚,只是因為大勢所趨、大家都在應用信息技術或是,只是因為大勢所趨、大家都在應用信息技術或是上級號召應用信息技術而不得不應

3、用。還有上級號召應用信息技術而不得不應用。還有不少教師只把信息技術不少教師只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僅僅看做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一種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與課程整合僅僅看做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一種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地學習信息技術的一種方式學習信息技術的一種方式。這種觀點顯然是。這種觀點顯然是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4一、一、當前信息技術當前信息技術與與課程整合課程整合存在的主要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更多的教師則是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和計算機輔助教學更多的教師則是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和計算機輔助教學(CAICAI)完全等同起來,認為只要在課堂上運用了多媒體或是課)完全等同起來,認為只要在課堂上運用了多媒體

4、或是課件就是在進行信息技術件就是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與課程的整合, ,這種看法不僅反映出廣大這種看法不僅反映出廣大教師對教師對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實質缺乏了解,也表明他們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實質缺乏了解,也表明他們 凡此種種,都是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錯誤或是片面的凡此種種,都是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錯誤或是片面的認識。認識。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5一、一、當前信息技術當前信息技術與與課程整合課程整合存在的主要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歸納起來歸納起來, ,這些錯誤認識涉及三個方面這些錯誤認識涉及三個方面: : * * 對對“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與課程整合課程整合”的目標(意

5、義)不清楚的目標(意義)不清楚 * * 對對“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與課程整合課程整合”的內涵(實質)不了解的內涵(實質)不了解 * * 對對“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與課程整合課程整合”的方法(途徑)不掌握的方法(途徑)不掌握 任何一種關于信息技術任何一種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都必須能夠對上述三與課程整合的理論都必須能夠對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作出科學的回答個方面的問題作出科學的回答,并要能夠通過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實,并要能夠通過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實踐的檢驗,尤其是想要達到深層次整合的要求,就更要能經得起這踐的檢驗,尤其是想要達到深層次整合的要求,就更要能經得起這種檢驗。下面二、三部分的內容就是力圖從這

6、三個方面,對信息技種檢驗。下面二、三部分的內容就是力圖從這三個方面,對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如何實現(xiàn)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作一扼要的介紹。術與學科課程如何實現(xiàn)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作一扼要的介紹。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6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w 眾所周知,自眾所周知,自19591959年美國年美國IBMIBM公司研究出第一個計算機輔助教公司研究出第一個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以來,信息技術教育在發(fā)達國家大體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學系統(tǒng)以來,信息技術教育在發(fā)達國家大體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 大約是從大約是從6060年代初至年代初至8080年代中期。此階段

7、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的年代中期。此階段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的快速運算、圖形動畫和仿真等功能,輔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某些重快速運算、圖形動畫和仿真等功能,輔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某些重點、難點。這些點、難點。這些CAICAI課件大多以演示為主。這是信息技術教育的第一課件大多以演示為主。這是信息技術教育的第一個發(fā)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個發(fā)展階段,在這一階段,還沒有提出信息,還沒有提出信息技術教育的概念。技術教育的概念。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7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大約是從大約是從8080年代中期至年代中期至9090年代中期。此階段逐步從以教為主年代中期。此

8、階段逐步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也就是強調如何利用計算機作為輔助學生學習的轉向以學為主。也就是強調如何利用計算機作為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例如用計算機幫助搜集資料、輔導答疑、自我測試以及幫工具,例如用計算機幫助搜集資料、輔導答疑、自我測試以及幫助安排學習計劃等,即不僅用計算機輔助教師的教,更強調用計助安排學習計劃等,即不僅用計算機輔助教師的教,更強調用計算機輔助學生自主地學。這是信息技術教育的第二個發(fā)展階段,算機輔助學生自主地學。這是信息技術教育的第二個發(fā)展階段,在這一階段,在這一階段,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8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應當指出

9、的是,我國由于信息技術教育的起步較晚應當指出的是,我國由于信息技術教育的起步較晚8080年年代初才開始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試驗研究(代初才開始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試驗研究(19821982年有年有4 4所中學所中學成為首批試點校),加上我國教育界歷來受成為首批試點校),加上我國教育界歷來受“”的傳統(tǒng)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影響較深,只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自主的學,所教育思想影響較深,只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自主的學,所以盡管國際上自以盡管國際上自808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主要模式逐年代中期以后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主要模式逐漸由漸由CAICAI轉向轉向CALCAL,但是在我們中國似乎并沒有

10、感受到這種變化,但是在我們中國似乎并沒有感受到這種變化不僅從不僅從8080年代初期到年代初期到9090年代中期是如此,甚至到了今天,我國年代中期是如此,甚至到了今天,我國絕大多數(shù)學校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模式仍然主要是絕大多數(shù)學校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模式仍然主要是CAICAI。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9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IITC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

11、Curriculum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階段階段 9090年代中期至今。年代中期至今。 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信息技術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是90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教育年代中期以來,國際教育界非常關注、非常重視的一個研究課題,也是信息技術教育進入界非常關注、非常重視的一個研究課題,也是信息技術教育進入第三個發(fā)展階段(大約從第三個發(fā)展階段(大約從9090年代中期開始至今)以后信息技術應年代中期開始至今)以后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的主要模式。在這一階段,用于教學過程的主要模式。在這一階段,。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0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

12、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信息化教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學環(huán)境,該環(huán)境能夠支持真實的,該環(huán)境能夠支持真實的情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情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也就是實現(xiàn)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也就是實現(xiàn)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以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

13、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自主、探究、合作”為為特征的特征的新型教與學方式新型教與學方式(這正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這正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教與學方式),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教與學方式),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fā)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fā)生根本性變革(教學結構變革的主要標志是師生關系與師生地生根本性變革(教學結構變革的主要標志是師生關系與師生地位作用的改變),從而使位作用的改變),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即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即創(chuàng)新

14、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這正是我們的素質教育這正是我們的素質教育所要求的(所要求的(19991999年第三次全教會明確指出,我們必須貫徹年第三次全教會明確指出,我們必須貫徹“以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1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西方發(fā)達國家,尤其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尤其是培養(yǎng)培養(yǎng)2121世紀人才世紀人才(見美國教育部(見美國教育部20002000年年“教育技教育技術白皮書術白皮書”)而)而2121世紀人才的核

15、心素質則是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世紀人才的核心素質則是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這說明不論在我國還是在西方發(fā)力以及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這說明不論在我國還是在西方發(fā)達國家,都是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看作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達國家,都是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看作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途徑乃至根本措施??梢?,要途徑乃至根本措施??梢姡繕耍褪且鋵嵞繕?,就是要落實。這既是我們國家素質這既是我們國家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也是當今世界各國進行新一輪教育改革的主教育的主要目標,也是當今世界各國進行新一輪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這正是西方發(fā)達國家之所以大力倡導與推進信息技術要目標,這正是西方發(fā)達國家之所以大力

16、倡導與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原因所在。與課程整合的原因所在。我們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來認識信息我們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來認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才有可能深刻領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才有可能深刻領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重大意義與深遠影響,才能真正弄清楚為什么要開展信息合的重大意義與深遠影響,才能真正弄清楚為什么要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落實落實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要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要達到的總體目標。為了便于對這一總體目標的把握與實現(xiàn),我達到的總體目標。為了便于對這一總體目標的把握與實現(xiàn),我們可以在這一總目標之下劃分若干具體目標:們可

17、以在這一總目標之下劃分若干具體目標: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2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3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目前有關論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文章與論著汗牛充棟,目前有關論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文章與論著汗牛充棟,但是但是。由于。由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涉及成千上萬教師的教學實踐,長此下去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涉及成千上萬教師的教學實踐,長此下去必將使廣大教師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來認識與理解信息技必將使廣大教師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來認識與理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

18、整合;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更不用說深層次的整合(更不用說深層次的整合了)!由此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及損失可想而知。了)!由此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及損失可想而知。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4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經過多年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和深入的研究,我經過多年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和深入的研究,我們認為這一定義或內涵可以表述為:們認為這一定義或內涵可以表述為: 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信息化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

19、種信息化,實,實現(xiàn)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以現(xiàn)一種既能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為特征的,從而把學生的主,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中心的課堂發(fā)生根本性變革發(fā)生根本性變革由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由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yōu)榻Y構轉變?yōu)椤爸鲗е鲗е黧w相結合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的教學結構。 由此定義可見,它包含三個基本屬性:由此定義可見,它包含三個基本屬性:營造營造、實現(xiàn)實現(xiàn)、變革變革。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研究所15我們認為,我們認為,只有抓住上述三個基本屬性才能正確理解信息技術與課只有抓住上述三個基本屬性才能正確理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程整合的,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這是因為:。這是因為: “”這個概念的含義比較廣泛(教學過程主體以外的一切人力這個概念的含義比較廣泛(教學過程主體以外的一切人力因素與非人力因素都屬于教學環(huán)境范疇),就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因素與非人力因素都屬于教學環(huán)境范疇),就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而言,這一含義和把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僅僅看成工具、手段的用而言,這一含義和把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僅僅看成工具、手段的CAI或或C

21、AL相比,顯然要全面得多相比,顯然要全面得多、深刻得多,其實際意義也重大得多。、深刻得多,其實際意義也重大得多。 三個三個基本屬性并非平行并列:基本屬性并非平行并列:營造營造是是信息技術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程整合的,其,其是要是要實現(xiàn)實現(xiàn)(所謂(所謂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是指能夠支持真實的情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取、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是指能夠支持真實的情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與學習方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與學習方式的新型教學環(huán)境式的新型教學環(huán)境),其),其是要是要變革變革將教將教師主宰課堂的師主宰課堂的“教師

22、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結構,改變?yōu)榧瘸浞职l(fā)揮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結構,改變?yōu)榧瘸浞职l(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主導主導主體相結合主體相結合”新型教新型教學結構學結構。從而使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從而使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可見,可見,“整合整合”的落腳點即的落腳點即“整合整合”的實質是的實質是變革變革將教師主宰課堂的將教師主宰課堂的“教師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結構,改變?yōu)榧瘸涞膫鹘y(tǒng)教學結構,改變?yōu)榧瘸浞职l(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主導主導主體相結主體

23、相結合合”新型教學結構新型教學結構。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理解。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理解“整合整合”的內涵。的內涵。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6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CAICAI主要是對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變(涉及教學環(huán)境和教主要是對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變(涉及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式),學方式),它基本上沒有體現(xiàn)新的學習方式,更沒有改變教學結它基本上沒有體現(xiàn)新的學習方式,更沒有改變教學結構。所以它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二者之間絕不能畫等號構。所以它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二者之間絕不能畫等號。當然,。當然,在課程整合過程中,有時候也會將

24、在課程整合過程中,有時候也會將CAICAI課件用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課件用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所以習,所以“整合整合”并不排斥并不排斥CAICAI。不過,整合過程中運用。不過,整合過程中運用CAICAI課件課件除了把它作為輔助教的手段以外除了把它作為輔助教的手段以外, ,還把它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還把它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協(xié)作交流工具,而且認知工具與協(xié)作交流工具,而且CAICAI只是整合過程(即信息技術應只是整合過程(即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局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用于教育的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局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則是把心的計算機輔助教

25、學則是把CAICAI課件作為輔助教師突破教學中重點課件作為輔助教師突破教學中重點與難點的直觀教具、演示教具,并且這種場合的與難點的直觀教具、演示教具,并且這種場合的CAICAI就是信息技術就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全部內容(而不是其中的一個局部或環(huán)節(jié))。可見,應用于教育的全部內容(而不是其中的一個局部或環(huán)節(jié))??梢?,這兩種場合的這兩種場合的CAICAI課件運用,即使不從其內涵實質而僅從其應用方課件運用,即使不從其內涵實質而僅從其應用方式上看,也是不一樣的。式上看,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認為,我們認為,必須依據(jù)上述必須依據(jù)上述來認識與理解信息技術來認識與理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與實質才是比較科學

26、的、全面的;而且也只有與課程整合的內涵與實質才是比較科學的、全面的;而且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形成真正有效的能實現(xiàn)深層次整合的這樣,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形成真正有效的能實現(xiàn)深層次整合的具體途徑與方法。具體途徑與方法。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7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 從目前全球的發(fā)展趨勢看,信息技術教育正在從目前全球的發(fā)展趨勢看,信息技術教育正在日漸深入地進入第三個發(fā)展階段即信息技術日漸深入地進入第三個發(fā)展階段即信息技術與課程整與課程整合的階段。大力倡導與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合的階段。大力倡導與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成為全球

27、教育改革的總趨勢與不可逆轉的潮流。下經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總趨勢與不可逆轉的潮流。下面我們轉入第三個問題,也是今天要講的重點面我們轉入第三個問題,也是今天要講的重點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 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8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1 1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的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的“瓶頸瓶頸”問題問題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3 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我國教育深化改革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我國教育深化改革的 重大現(xiàn)實意義重

28、大現(xiàn)實意義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9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1 1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的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的 “ “瓶頸瓶頸”問題問題 校園網數(shù)量七年來增長十多倍;校園網數(shù)量七年來增長十多倍; 校園網帶寬速率也有大幅提升。校園網帶寬速率也有大幅提升。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01 1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瓶頸瓶頸”問題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11 1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瓶頸瓶頸”問題問題 校園網建設需要很大投入(少的幾十萬,中檔的一校園網建設需要很大投入

29、(少的幾十萬,中檔的一百多萬,高檔的二三百萬以上,有些學校投入更多)。百多萬,高檔的二三百萬以上,有些學校投入更多)。“大投入應有大產出,高投資應有高效益大投入應有大產出,高投資應有高效益”。 學校的產出是高素質人才,學校的效益應體現(xiàn)在各學校的產出是高素質人才,學校的效益應體現(xiàn)在各學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大幅提升。而目前的實際狀學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大幅提升。而目前的實際狀況與上述目標有較大的距離:況與上述目標有較大的距離: “大投入沒有大產出,大投入沒有大產出,高投資并未體現(xiàn)高效益高投資并未體現(xiàn)高效益?!?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環(huán)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尤其是網絡環(huán)境)建設只用于境(尤其是網絡

30、環(huán)境)建設只用于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而程,而沒有能促進教育的深化改革,沒有能導致中小學沒有能促進教育的深化改革,沒有能導致中小學各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各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更不用說大幅度的提升)(更不用說大幅度的提升)這是當前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制約這是當前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制約我國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的我國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的“瓶頸瓶頸”(關鍵所在)。(關鍵所在)。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21 1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瓶頸瓶頸”問題問題 當然,當然,信息技術課作為必修課開設,無疑對提高學信息技術課作為必修課

31、開設,無疑對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生的信息素養(yǎng)、信息能力是大有好處的,信息能力是大有好處的,但是但是“校校校校通通”工程(尤其是校園網工程)的大量投資若僅僅體工程(尤其是校園網工程)的大量投資若僅僅體現(xiàn)在現(xiàn)在“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課”這一門課的效益上,那樣的效益這一門課的效益上,那樣的效益與投入相比就太不相稱了(如果只是開設信息技術必與投入相比就太不相稱了(如果只是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每所學校建一兩個聯(lián)網的計算機教室就夠了,修課,每所學校建一兩個聯(lián)網的計算機教室就夠了,不必花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資金去搞校園網)。不必花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資金去搞校園網)。 所以,所以,能否運用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尤其是網絡環(huán)

32、境)能否運用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尤其是網絡環(huán)境)來促進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來促進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質量質量,實在是當前教育信息化健康,實在是當前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發(fā)展的關鍵深入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所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必需在提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必需在提升各學科的教各學科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狠下工夫。學質量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狠下工夫。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31 1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教育信息化深入發(fā)展進程中“瓶頸瓶頸”問題問題 事實上事實上,這不僅是中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關鍵問題,也是當今這不僅是中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關鍵問題,也是當今世界各

33、國教育信息化健康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發(fā)展的關鍵問題。深入發(fā)展的關鍵問題。下面幾個事實下面幾個事實可以為此提供佐證可以為此提供佐證: : 20032003年年1212月召開的月召開的ICCEICCE國際會議的主題是國際會議的主題是“ICTICT教育應教育應用的第二浪潮(用的第二浪潮(Second WaveSecond Wave)從輔助教與學到促從輔助教與學到促進教育改革進教育改革”; 微軟于微軟于20042004年年1111月在新加坡舉辦國際信息化論壇,其教育月在新加坡舉辦國際信息化論壇,其教育分論壇強調分論壇強調要運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并實現(xiàn)教育要運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并實現(xiàn)教

34、育質量的蛙跳式發(fā)展(質量的蛙跳式發(fā)展(Leapfrogging Development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20052005年年1111月于日本東京召開月于日本東京召開e-Learninge-Learning國際研討會,其主國際研討會,其主題是題是“如何建立如何建立e-Learninge-Learning的質量保障機制的質量保障機制”; 20062006年年1212月召開的月召開的ICCEICCE國際會議的主題是國際會議的主題是“促進跨文化理促進跨文化理解解:有效地利用技術進行學習有效地利用技術進行學習”。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42 2敢問路在何方?敢

35、問路在何方? 怎么辦怎么辦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出路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只有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只有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才有可能解決這一問題,但是,有效的整合又該如何實施呢?才有可能解決這一問題,但是,有效的整合又該如何實施呢?整合的途徑方法(尤其是深層次整合的途徑方法)又在哪里呢?整合的途徑方法(尤其是深層次整合的途徑方法)又在哪里呢?前面曾經指出:前面曾經指出:任何一種關于信息技術任何一種關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如與課程整合的理論(如果稱得上是科學理論的話)都必須能夠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果稱得上是科學理論的話)都必

36、須能夠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的目標、內涵、方法目標、內涵、方法等三方面的問題作出全面、準確而深刻的等三方面的問題作出全面、準確而深刻的回答?;卮稹G懊嫖覀円呀泴η皟煞矫娴膯栴}(即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前面我們已經對前兩方面的問題(即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作了認真的回答,下面再來尋求第三方面問合的目標與內涵)作了認真的回答,下面再來尋求第三方面問題(即整合途徑與方法)的答案。顯然,題(即整合途徑與方法)的答案。顯然,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中最核心、最關鍵、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是廣大教整合理論中最核心、最關鍵、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是廣大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師最為關注的問題

37、。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我們可以從國外和國內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我們可以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向去探索。兩個方向去探索。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5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在眾多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機構中,美國教育技術在眾多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機構中,美國教育技術CEOCEO論壇就研究水準與權威性來說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其第論壇就研究水準與權威性來說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其第3 3年度(年度(20002000)的報告指出:的報告指出: “數(shù)字化學習的關鍵是將數(shù)字化內容整合的范圍日益增加,數(shù)字化學習的關鍵是將數(shù)字化內容整合的范圍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課程直至整合于全課程,并應用于

38、課堂教學。當具有明確教育目標,并應用于課堂教學。當具有明確教育目標且訓練有素的教師把具有動態(tài)性質的數(shù)字內容運用于教學的時且訓練有素的教師把具有動態(tài)性質的數(shù)字內容運用于教學的時候,它將提高學生探索與研究的水平,從而有可能達到數(shù)字化候,它將提高學生探索與研究的水平,從而有可能達到數(shù)字化學習的目標。學習的目標。為了創(chuàng)造生動的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為了創(chuàng)造生動的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2121世世紀的能力素質,學校必須將數(shù)字化內容與各學科課程相整合。紀的能力素質,學校必須將數(shù)字化內容與各學科課程相整合?!?( (將數(shù)字化內容與學科課程相整合將數(shù)字化內容與學科課程相整合即即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相整合信息技術與學

39、科課程相整合) ) 這是美國關于這是美國關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相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相整合”的比的比較權威的論述。它涉及整合的較權威的論述。它涉及整合的目標目標與與內涵內涵:目標是:目標是培養(yǎng)培養(yǎng)2121世紀世紀的能力素質的能力素質;內涵則涉及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可見這種觀;內涵則涉及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可見這種觀點頗有見地,很值得借鑒。事實上,前面關于整合目標與整合點頗有見地,很值得借鑒。事實上,前面關于整合目標與整合內涵的論述就是在這種觀點的基礎上加以引申與擴展而形成的。內涵的論述就是在這種觀點的基礎上加以引申與擴展而形成的。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62 2敢問路在何方?敢

40、問路在何方? 為了幫助廣大教師解決有效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為了幫助廣大教師解決有效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問題,美國教育技術問題,美國教育技術CEOCEO論壇的第論壇的第3 3年度(年度(20002000年)報告還為此開年)報告還為此開出了出了 “ “處方處方”提出了進行有效整合的提出了進行有效整合的步驟方法步驟方法如下:如下:步驟步驟 1 1:確定教育目標,并將數(shù)字化內容與該目標聯(lián)系起來;確定教育目標,并將數(shù)字化內容與該目標聯(lián)系起來;步驟步驟 2 2:確定課程整合應當達到的、可以被測量與評價的結果確定課程整合應當達到的、可以被測量與評價的結果 和標準;和標準;步驟步驟 3 3:依

41、據(jù)步驟依據(jù)步驟 2 2 所確定的標準進行測量與評價所確定的標準進行測量與評價, ,然后按評價然后按評價 結果對整合的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更有效地達到結果對整合的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更有效地達到 目標。目標。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7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美國教育技術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美國教育技術CEOCEO論壇的第論壇的第3 3年度(年度(20002000年)報告,年)報告,對信息技術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所面對的三大問題(整合的目標、整合的內涵、整合與課程整合理論所面對的三大問題(整合的目標、整合的內涵、整合的方法)都作出了明確

42、的回答。其中,的方法)都作出了明確的回答。其中,(盡管有些觀點還缺乏充分的論證與展開);令人感到不足的是,對第(盡管有些觀點還缺乏充分的論證與展開);令人感到不足的是,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整合的步驟方法)似乎缺乏深入的研究。因為三個問題的回答(整合的步驟方法)似乎缺乏深入的研究。因為(事實上,(事實上,我們也曾經將上述所謂有效整合的我們也曾經將上述所謂有效整合的“處方處方”,拿到我們的一些試驗學校去讓教師,拿到我們的一些試驗學校去讓教師們試用,結果不出所料,效果并不理想)。們試用,結果不出所料,效果并不理想)。其實,這套方法是否管用,不一定要其實,這套方法是否管用,不一定要讓我們的教師去實際試

43、用,讓我們的教師去實際試用,只需看看發(fā)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英國)開展信息只需看看發(fā)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英國)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際狀況及效果,就可以一清二楚。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際狀況及效果,就可以一清二楚。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8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西方發(fā)達國家學者的主流觀點認為西方發(fā)達國家學者的主流觀點認為”見見中國電腦教育報中國電腦教育報教育信息化??逃畔⒒瘜??0042004年年8 8月月1616日關于美日關于美國著名計算機輔助學習專家國著名計算機輔助學習專家David G.BrownDavid G.Brown博士的觀點的報道博士的觀點的報道) ) 。 在

44、上述理論觀點的指引下,目前西方發(fā)達國家采用的信息在上述理論觀點的指引下,目前西方發(fā)達國家采用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主要模式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主要模式是WebQuestWebQuest 和和Just in timeJust in time兩種。兩種。 Teaching & Learning Teaching & Learning 雜志評選的雜志評選的20032003年度全美十佳教年度全美十佳教育技術應用項目全部屬于育技術應用項目全部屬于WebQuestWebQuest模式。模式。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29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據(jù)美國據(jù)美國教育媒體與技術教育媒

45、體與技術發(fā)布的發(fā)布的20042004年教育技術報告年教育技術報告,只是用來作為查尋資料準備教案、只是用來作為查尋資料準備教案、與同事和家長溝通以及保存管理記錄的工具,與同事和家長溝通以及保存管理記錄的工具,很少將信息技術直接很少將信息技術直接應用于或整合于課堂教學應用于或整合于課堂教學第一第一,第二第二, 可見,這一報告也證實,當前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信息技術與可見,這一報告也證實,當前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主要關注的還是課前與課后。課程整合主要關注的還是課前與課后。 據(jù)美國據(jù)美國“教育周刊網站教育周刊網站”近年來就美國近年來就美國1105111051所中學所中學7 71212年級

46、年級600600多萬名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表明:多萬名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表明:。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30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美國亞洲協(xié)會美國亞洲協(xié)會”( (該機構宗旨是專門研究亞洲情況該機構宗旨是專門研究亞洲情況) )的的教育專家在教育專家在20062006年上半年發(fā)表的一項關于美國中學生年上半年發(fā)表的一項關于美國中學生200120012005年年與與學習情況的研究報告顯示,學習情況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學生的數(shù)學與理科美國學生的數(shù)學與理科分數(shù)大大落后于亞太地區(qū)主要國家的學生分數(shù)大大落后于亞太地區(qū)主要國家的學生。為此。為此“美國國內對美美國國內對美國中學的數(shù)學和理科教育

47、水平深感擔憂國中學的數(shù)學和理科教育水平深感擔憂”。 以上事例表明,盡管美英等西方發(fā)達國家早就在中小學建立以上事例表明,盡管美英等西方發(fā)達國家早就在中小學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例如了良好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例如19991999年就已經是美國中小學基本實年就已經是美國中小學基本實現(xiàn)網絡化的現(xiàn)網絡化的“網絡年網絡年”,到,到20012001年,美國已有年,美國已有99% 99% 的中小學接入的中小學接入因特網,到因特網,到20032003年美國中小學的學生人數(shù)與配置計算機的比率已年美國中小學的學生人數(shù)與配置計算機的比率已達到達到5 5:1 1),從而為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創(chuàng)造了有利),從而為

48、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但是他們的基礎教育質量并未因此有明顯的提升條件,但是他們的基礎教育質量并未因此有明顯的提升這就這就證明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兩種主要模式(證明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兩種主要模式(與與, ,后者又包括后者又包括課前課前與與課后課后)而言,國外可以在課前與課后方面)而言,國外可以在課前與課后方面為我們提供很好明的經驗;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國外雖然也有少為我們提供很好明的經驗;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國外雖然也有少數(shù)教師進行整合的探索,但從他們最常用的兩類整合方式看,還數(shù)教師進行整合的探索,但從他們最常用的兩類整合方式看,還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在這方面顯然還有待我

49、們自己去探索。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在這方面顯然還有待我們自己去探索。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31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在進行多年整合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在進行多年整合實踐探索的基礎上, ,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研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研究整合的理論成果究整合的理論成果, ,我們中國學者也逐漸形成一套比較系統(tǒng)完整我們中國學者也逐漸形成一套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整合理論與方法。這一理論力圖科學地回答開頭所提出的有的整合理論與方法。這一理論力圖科學地回答開頭所提出的有關整合的三個基本問題關整合的三個基本問題(即整合的(即整合的、和和問題問題)。如上所述,對前兩個問題的回答,我們是在借鑒如上所述,對前兩

50、個問題的回答,我們是在借鑒美國教育技術美國教育技術CEOCEO論壇第三年度(論壇第三年度(20002000)報告的基礎上加以引伸)報告的基礎上加以引伸與擴展而完成的;而與擴展而完成的;而要解決第三個問題,則基本上沒有現(xiàn)成的要解決第三個問題,則基本上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可以照搬,只能通過我們自己的實踐去探索經驗可以照搬,只能通過我們自己的實踐去探索。 由于由于“”,誰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適合所有學科的,誰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適合所有學科的“包醫(yī)包醫(yī)百病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的整合方法。但是。只要掌握了這種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各學科的教師完全可以。只要掌握了這種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各學科的教師完全可以八仙過海,

51、各顯神通,在教學實踐中結合相應的學科內容創(chuàng)造出多種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教學實踐中結合相應的學科內容創(chuàng)造出多種多樣、實用有效的整合模式與整合方法來。若多樣、實用有效的整合模式與整合方法來。若。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32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下面五條就是我們經過多年的下面五條就是我們經過多年的整合實踐和深入的理論思考而形成的、關于各整合實踐和深入的理論思考而形成的、關于各學科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都必需遵循的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即實現(xiàn)信息技術學科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都必需遵循的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即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基本途徑與方法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基本途徑與方法(

52、 (已經過幾百所學校多年教學實踐的檢驗,累試不已經過幾百所學校多年教學實踐的檢驗,累試不爽爽) )。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33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在上述有關在上述有關“整合整合” ” 途徑與方法途徑與方法的五個方面中,的五個方面中,第一、二、三等三個方面在前面已有較詳細的論述,第一、二、三等三個方面在前面已有較詳細的論述,不再重復;這里只對第四、五兩個方面作進一步的說不再重復;這里只對第四、五兩個方面作進一步的說明。明。 關于關于建設和建設和的搜的搜集與開發(fā)集與開發(fā) 關于新型關于新型的建構的建構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34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關

53、于關于建設和建設和的搜集與開發(fā)的搜集與開發(fā) 如上所述,如上所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是變革傳統(tǒng)教學結構是變革傳統(tǒng)教學結構將將“教師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結構,改變?yōu)榧瘸浞职l(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的傳統(tǒng)教學結構,改變?yōu)榧瘸浞职l(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主導主導主體相結合主體相結合”新型教學結構。教學新型教學結構。教學結構結構變革的實現(xiàn),有賴于變革的實現(xiàn),有賴于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能夠支持真實的情能夠支持真實的情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境創(chuàng)設、啟發(fā)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

54、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與學方式,從而能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與學方式,從而能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能真正落到實處;而營造性較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使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能真正落到實處;而營造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的核心內容正是造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的核心內容正是的建設和的建設和的搜集與開發(fā)。的搜集與開發(fā)。 事實上,形成事實上,形成“主導主導主體相結合主體相結合”新型教學結構的關鍵是要充分新型教學結構的關鍵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乃至創(chuàng)造性;而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乃至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乃至創(chuàng)造性;而學生的主動

55、性、積極性乃至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不僅有賴教師正確的啟發(fā)與引導,更要依靠學習者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不僅有賴教師正確的啟發(fā)與引導,更要依靠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合作探究;這就需要有認知工具在學習過學習、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合作探究;這就需要有認知工具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者或學習小組提供必要的支持;而程中對學習者或學習小組提供必要的支持;而和和正是學習者或學習小組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認知工具,前者正是學習者或學習小組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認知工具,前者()是文科類學習的認知工具;后者則是理科類學習的認知)是文科類學習的認知工具;后者則是理科類學習的認知工具。工具。 一般教師認為,文科類教學的

56、一般教師認為,文科類教學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比理科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比理科類教學教學容易實現(xiàn),也與此有關(因為一般來說,文科類的教學資源相對容易獲容易實現(xiàn),也與此有關(因為一般來說,文科類的教學資源相對容易獲取,而理科類的信息化學習工具則需要有專門的計算機軟件技術才能夠取,而理科類的信息化學習工具則需要有專門的計算機軟件技術才能夠開發(fā))。開發(fā))。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35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關于新型關于新型的建構的建構 新型教學結構的形成要通過全新的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教學模式屬新型教學結構的形成要通過全新的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教學模式屬于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范疇,但又不

57、等同于一般的教學方法或教學于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范疇,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是指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某一種方法或某一策略。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是指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某一種方法或某一種策略,而種策略,而則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的穩(wěn)則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的穩(wěn)定組合定組合。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某種預期的效果或目標(例如創(chuàng)建新型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某種預期的效果或目標(例如創(chuàng)建新型教學結構),往往要綜合運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與策略,當這些教學方教學結構),往往要綜合運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與策略,當這些教學方法與策略的聯(lián)合運用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或目標

58、時,這些方法與策略法與策略的聯(lián)合運用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或目標時,這些方法與策略的穩(wěn)定組合就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的穩(wěn)定組合就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分層次的?;谛畔⒓夹g與課程、分層次的。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也不例外。由于整合的教學模式也不例外。由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也稱也稱“信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而學科教學過程涉及三個階段:一是與課堂,而學科教學過程涉及三個階段:一是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直接相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直接相關的“課內階段課內階段”(對于小學來說,這一階段通常是(對于小學來說,這

59、一階段通常是4040分鐘;對于中學來說,這一階段通常是分鐘;對于中學來說,這一階段通常是4545分鐘),另外兩個是分鐘),另外兩個是“課課前階段前階段”與與“課后階段課后階段”(“課前課前”與與“課后課后”這兩個階段也可合稱這兩個階段也可合稱為一個為一個“課外階段課外階段”),所以從最高層次考慮,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所以從最高層次考慮,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只有兩種整合的教學模式只有兩種即按照所涉及的教學階段來劃分的即按照所涉及的教學階段來劃分的“課課內整合模式內整合模式”與與“課外整合模式課外整合模式”兩種。兩種。 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362 2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

60、方? 關于新型關于新型的建構的建構 目前西方發(fā)達國家比較關注信息技術與目前西方發(fā)達國家比較關注信息技術與“課前課前”、“課后課后”教學過程的整合(即教學過程的整合(即 “ “”),多年來他們在這方),多年來他們在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并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其中影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并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其中影響最大、也最為有效的響最大、也最為有效的是是WebquestWebquest 和和Just Just in timein time兩種(兩種(WebquestWebquest大體上相當于我們通常所說的大體上相當于我們通常所說的“研究研究性學習性學習”)。)。 應該說應該說, ,西方發(fā)達國家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