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小學自然教學設計_第1頁
牛津上海版小學自然教學設計_第2頁
牛津上海版小學自然教學設計_第3頁
牛津上海版小學自然教學設計_第4頁
牛津上海版小學自然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牛津上海版小學自然教學設計(一年級第一學期)小學自然教學設計編寫組2編寫說明教學設計是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的中介,基本規(guī)定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教師的教學行 為。因此,研究教學設計應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推進小學自然新課程改 革,我們組織教師在改進教學設計方面進行了探索,配合小學自然牛津上海版新教材撰寫了 教學設計,以為廣大教師提供借鑒。本教學設計包括單元內容分析、單元內容處理及教學設計的建議、課時教學設計等內 容。課時教學設計的由三部分組成: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和教學過程。為了體現(xiàn)小學自然以 探究為核心,知識、能力、態(tài)度“三位一體”的要求,本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是過程化、 綜合化的,它

2、不僅給出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給出了基本的教學過程;學習結果不僅僅是知 識目標,而是知識、態(tài)度、能力目標的綜合體?;顒釉O計由若干學生活動組成,每一活動又包括活動內容(由活動主題反映) 、活動目 標和活動器材三個方面。本教學設計改變了把學生活動(學習內容)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傳統(tǒng) 做法,而把活動設計與教學過程分開處理,以強化小學自然以“活動”為主的特點。每個活 動的目標基本是總的教學目標的展開,同時又包含為完成下一個活動的支持性目標,這樣一 方面保證總體教學目標的落實,另一方面確?;顒又g的有機聯(lián)系。教學過程有兩個欄目“學生活動”和“指導要點”。“學生活動” 是學生應進行 的活動或應完成的任務,有游戲

3、、觀察、實驗、交流、討論等?!爸笇бc”是課堂教學中 教師應展開的活動和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主要有組織、管理、啟發(fā)、引導等。設置“學生活 動”和“指導要點”兩個欄目,其目的是為了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 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所有活動都是為學生活動服務的,其任務是對學生進行組織、管理,對 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完成探究活動。本教學設計中沒有對教學過程的每一步教師應做什么,學生應回答什么做硬性的規(guī)定,而只是給出了基本要求,其目的是為學 生活動留下自主的空間,也給教師留下創(chuàng)造的空間。教學設計是對教材內容的消化、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本教學設計在研究新教材內容 的基礎上,著重于

4、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學習活動,并對教學過程的展開提出建議。同 時,對部分內容和內容的順序作了一定的調整,以使教學內容更適合于課堂教學形態(tài)。本教 學設計是為教師提供一種思路或借鑒,教師在使用本教學設計時,應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水平 和學校教學條件等作必要的調整,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設計出符合具體教學實際和自身教學 風格教學方案。本教學設計采用一種新的方式,相關研究尚不充分,加之編寫時間十分倉促,偏差或 錯誤在所難免,不當之處希廣大教師指正。4第一單元你和我單元內容簡介本單元主要有“人是各不相同的”、“人身體的組成部分”、“人的感覺”等三方面內 容,教材通過從街上男女老少不同的人,到同齡的不同膚色、種

5、族的小朋友,來反映每個人 都是各不相同的:圖文結合呈現(xiàn)人體的不同部分;通過日常活動反映人不同的感覺;并通過 問題,如“你和你的同學有什么不同”,以讓學生把相關的內容與自身聯(lián)系起來。本單元是 關于人的身體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成長有著密切的關系,將有利于增強對自身的認識, 是小學階段生命教育內容的有機部分。單元知識框架圖:眼睛看一一視覺 耳朵聽一一聽覺人的感覺 鼻子聞嗅覺舌頭嘗一一味覺手觸摸一一觸覺通過上述主題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在形體、體態(tài)、膚色、指紋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每 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了解人體都有共同的組成;了解人的五種感覺。通過觀察、比較、繪 畫、制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6、。通過對學生自身問題的探索,增強學生對自 我關注的意識和保護自我的意識。教學重點與關鍵 教學重點:通過對自身身體的特點、組成、及感官功能的學習,增強對自身身體的認識,提 高自我保護的意識。教學關鍵:通過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對自身身體的體驗。內容處理、安排的建議為根據(jù)本單元的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觀察、辨別、比較、分類等活動,通過游 戲和實驗的體驗,讓學生獲得對自身身體的認識。如,可以通過“找不同”、“比較自己與 同學手的大小、手腕的粗細”等活動,讓學生認識自己與別人是不同的;通過辨認、實際體 驗,認識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通過辨認食物和其他物品,你和我人是各不相同的人的身體街上的人各不相同各國孩

7、子的不相同體驗自己的感覺功能。在組織活 動時,應讓學生充分體驗自己身體的特點和功能,在獲得對人體認識的同時,增強自我保護 的意識。本單元是一年級第一學期第一單元,在組織活動時應特別關注學生心理和能力發(fā)展階段 的特點,以游戲為重要活動形式,把學習要求轉化為各種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獲 得對自身身體的體驗。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提出的要求應符合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水平, 比如在 “找不同”時, 不需要強調學生找到不同的多少、 顯著與否,只要學生能找到不同即可;在 進行分類游戲時,應尊重學生的想法,有道理就行雖然本單元是小學生所學習自然的第一單元,但教師在一開始就應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 培養(yǎng),根據(jù)本單元的

8、特點,教師應著重于對學生進行觀察、比較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精心設計 各種活動,如找不同、拼畫人體等,促進學生的觀察。在比較人體部位的大小、粗細時,要 鼓勵學生提出各種方法。本單元課時分配: 3 3 課時一、人是各不相同的一、教學目標1 1、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描述不同人在年齡、體形、外貌、膚色、指紋等方面的 一些不同點。2 2、通過比較、測量等活動,認識并描述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3 3、在游戲活動中,能與同學合作,完成游戲活動。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 1、通過觀察、比較、測量等活動,感受人是各不相同的。2 2、設計測量、比較同學間不同部位的方法。三、活動設計活動一:看圖找不同活動目標:1

9、 1、通過觀察不同人的圖片,描述不同人在年齡、體形、外貌、膚色等方面的不同。2 2、按不同人的外表特征,對圖片中人進行分類。 活動器材:顯示人的不同年齡、體形和外貌等差異的圖片,進行分類游戲的卡片。活動二:量量自己的身體活動目標:1 1、通過測量、比較同學之間身高、手掌等的不同,認識自己和同學身體的各個部位是不一 樣的。2 2、能與同學合作,相互幫助完成測量、比較活動。6活動器材:用來比較長短的紙條、小棒、卷尺等?;顒尤河≈讣y活動目標:1 1 把指紋印在紙上,并描述自己不同手指上的指紋。2 2、通過與同學比較,了解自己的指紋與同學的指紋是不一樣的。 活動器材:鉛筆、白紙。四、教學過程(一)看

10、圖找不同學生活動指導要點看圖:觀察課本第2-32-3 頁圖或其他圖在交流時應讓學生充分地交流自己的看片。法,不要求劃一的結果,只要學生的回交流:根據(jù)對圖片的觀察和自身的經驗答有一定的道理就行,并適時給予鼓交流人有哪些不同?勵??磮D:觀察課本第4-54-5 頁圖或其他圖從課本第 2-32-3 頁街上的人群到第課本第片。4-54-5 頁不同的小朋友,再到班里的同學交流:圖中的小朋友有哪些不同。是三個不同的層次,教師應抓住這三個相互觀察交流:與小組同學相互觀察,層次進行引導,讓學生認識人都是不同交流自己與同學的不同。的。游戲:對圖中和游戲卡片中的人進行分在分類游戲時,應鼓勵學生按不同的標類。準進行分

11、類,交流時應引導學生說出分交流:交流分類的結果和方法類的方法。(二)量量自己的身體學生活動指導要點測量:與同學相互合作用繩子等工具測 量手腕等部位,并讓小組的同學進行比 較。畫圖測量:同學相互合作把手、拇指、 耳朵等畫在活動手冊上,并進行比較、 測量。交流:交流比較、測量中的發(fā)現(xiàn)。教師應巡視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進行 測量和記錄的方法。比如,如何用紙條 比較手腕的周長,如何做記號等。在進 行測量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討論、 交流 測量方法, 也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嘗試,然后交流測量方法。測量結果不要精確,只要得出合理的結 果即可。交流時應引導學生關注不同學生相同部 位的不冋。必要時可再進行一次 比一 比

12、,誰的手腕最粗”等活動,先小組 比,再讓每個小組最粗的進行比較,最 后找出班里手腕最粗的同學。(三)印指紋學生活動指導要點印指紋:把鉛筆涂在紙上,用手指在紙 上抹上鉛筆印,再把自己的指紋印在活 動手冊上,并做好記號。觀察指紋:觀察自己的指紋,說一說, 自己不冋手指的指紋有什么不冋。交流:交流小組冋學的指紋有什么不 同。在印指紋前,教師應指導學生印指紋的 方法,并提醒學生注意衛(wèi)生。教師可指導學生認識“斗”和“箕”。 集體交流時要引導學生認識不冋學生的 指紋是不同的,每個學生不同手指的指 紋是不同的。(該主題的活動都需要較長的時間,教師可按具體情況劃分成兩課時完成)二、人的身體一、教學目標1 1、

13、 通過觀察、拼圖游戲等,說出人體主要部分的名稱,并找出各部位在自己身體上的位 置。2 2、 通過交流、討論,了解身體主要部分的用處,體驗保護自身身體各部分的重要性。二、活動設計活動一:看圖,找人體部位活動目標:1 1、通過觀察、游戲、交流,說出人體部位的名稱,并找出各人體主要部位在自己身體上的 活動器材:顯示人體主要部分的圖片。活動二:拼畫人體游戲活動目標:1 1、 通過人體外形的拼圖活動,進一步熟悉人體各個部分的部位及它們的名稱。2 2、 通過自畫像活動,熟悉人體臉部的各部分及它們的名稱?;顒悠鞑模喝梭w外形圖拼圖(小組用、演示用兩種),活動手冊。活動三:尋找人體各部分的 “本領”活動目標:1

14、 1、通過交流、討論,認識人體各部分的作用。2 2 、通過認識人體各部分的作用及游戲活動,體驗愛護自己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器材:人體外形圖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 1、 了解人體的主要部分及自身身體上相應的位置。2 2、 體驗保護自身身體各部分的重要性。四、教學過程(一)看圖,找人體部位8學生活動指導要點觀察交流:觀察人體圖片,說出人體主 要部分的名稱,并在自己身體上找到相 應的位置。小組或班級競賽:根據(jù)同學所指部位, 說出相應名稱。在表述身體各部分名稱時,教師應給予 適當?shù)闹笇?,既要引導學生觀察人體主 要部分的整體,也要引導學生觀察重要 部分(如頭部)的局部,也可對口語式 說法與規(guī)范術語的不同予

15、以說明。如學生未能把身體各部分說全,或有錯 誤,教師不必急于更正(可留到下一活 動解決),要以鼓勵為主。教師要鼓勵學生手口并用,指稱各部位 名稱和位置。(二)拼畫人體游戲學生活動指導要點拼圖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用拼圖 材料拼出人體外形。交流演示:各小組派代表演示和說明所 拼出的人體外形。自畫像:在活動手冊上畫出自己的臉, 并把各部分和對應的名稱連接起來。比 比誰畫得最好。教師應預先準備好拼圖材料,拼圖可由 頭、頸、胸、腹、四肢等部分組成,不 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顏色。拼圖中部分部位要重疊,如胸和腹,學 生若有困難,教師應巡視指導。對自畫像不應提出“美術”那樣的要 求,只要能比較準確畫出部位即可

16、。在 評比時,應幫助學生體會人體是協(xié)調對 稱的。(三)尋找人體各部分的“本領學生活動指導要點交流:結合人體圖交流人體各部分的用 途。討論思考:討論如果人體缺少了一部分 或有殘疾會怎樣。討論:討論應當怎樣對待殘疾兒童。教師可鼓勵學生結合手勢動作說明各部 分用處,對有爭議或不熟悉的地方進行 點撥。教師應引導學生體會保護人體各部分的 重要性。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幫助殘疾人的 習慣和愛心。三、人的感覺一、教學目標:1 1、 通過辨別各種不同物品,了解人的各種感覺,如用眼睛可以看,用耳朵聽,用手摸,用 嘴嘗和用鼻子聞,體會到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認識事物。2 2、 通過情景演示、游戲活動,體驗感覺器官對人

17、的重要性。二、活動設計活動一:比較不同的物體活動目標:1 1、 學生通過觀察兩樣不同的物體,能說出用眼睛能分辨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和長短2 2、 通過活動,知道眼睛是我們認識事物的主要感覺器官。活動器材:不同顏色、長短、大小和形狀的物體活動二:比較看上去相同的液體活動目標:1 1、 通過分辨顏色相同的不同液體,能說出用鼻子嗅氣味、用舌嘗味道的方法認識不同的液 體。2 2、 在小組活動中,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器材:清水、食鹽水、白酒、白醋、透明杯子活動三:辨別不同物體的發(fā)聲活動目標:1 1、 通過聽不同的聲音,說出用耳朵能辨別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和發(fā)聲方向。2 2、 通過游戲活動,學生知道耳

18、朵也是認識事物的主要器官?;顒悠鞑模焊鞣N敲擊樂器活動四:分辨不同的水果活動目標:1 1、 通過觸摸不同的水果,體會觸覺的作用2 2、 通過情景體驗,了解完整的感覺器官對認識事物的作用?;顒悠鞑模禾O果、橘子、香蕉、芒果等水果、瞎子摸象的故事錄音等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通過游戲活動,能說出人體各種感官及其功能難點:探究感覺器官對人認識事物的重要性四、教學過程(一) 比較不同的粉筆學生活動指導要點觀察:觀察兩樣顏色、長短、粗細不冋 的物體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用了什么感覺器 官?討論:用眼睛能分辨物體的什么特點?教師在出示物體后,讓學生仔細觀察, 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用語言描述觀察到的 特點,進而引導

19、學生思考用了什么器官 判斷,眼睛在認識事物中有什么作用 等。(二)比較看上去相同的液體學生活動教師活動10小組討論:如何分辨清水、食鹽水、白 酒、白醋實驗:用自己選擇的方法分辨并做好記 錄。交流:用什么方法分辨清水、食鹽水、 白酒和白醋的。在學生小組討論時,教師應深入各小組 聽取意見,為下面的實驗指導做好準 備。學生在實驗前,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正確 的方法嗅,并告訴學生在生活中不能隨 便用嘗的方法鑒別物體。一年級學生對記錄實驗結果可能有困 難,教師應將實驗結果處理后制成表 格,方便學生的記錄。(三)辨別不同物體的發(fā)聲學生活動教師活動猜發(fā)聲器:這是什么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討論:我們用什么器官知道的?

20、 游戲:樂器發(fā)出的聲響從哪個方向傳出 的?讓學生猜發(fā)聲器前,教師應讓學生認識 這些器材。在游戲時,教師應講清游戲規(guī)則。如猜 發(fā)聲方向的同學必須蒙上眼睛,除了敲 擊樂器的聲音外,其他冋學應該靜悄悄 不發(fā)出響聲(四)分辨不同的水果和保護感覺器官學生活動指導要點分辨水果:用手觸摸裝在不透明袋里的 水果討論交流:我們用了什么方法,用了什 么感覺器官?聽錄音:瞎子摸象的故事 討論:完整的感覺對人的作用教師準備的水果形狀大小盡可能相冋,以增強活動的挑戰(zhàn)性。在學生初步體驗五種感官的功能后,教 師應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完整的感覺對 整體認識事物的重要性,列舉如何保持 感覺功能,保護自身的實例。單元評價建議、學習

21、過程內容自評互評1 1與同伴比較,能找到 5 5 處不同點。2 2能指出人體的頭、頸、胸、腹、手、腳等生長部位3 3能參印指紋的探究活動4 4能與同桌一起用繩子互相比較手腕的粗細5 5知道眼、鼻、耳、舌、皮膚的作用、完成活動部分1 1、P1P1,比一比,哪個人的手大?2 2、P3P3,在紙上印指紋,觀察你每個手指的指紋一樣嗎?3 3、P4P4、5 5,用線把圖中的名稱連接到合適的位置。三、項目:辨別物體,請將序號填在劃線處內容自評互評辨別以下物品:冷水溫水白酒醬油糖水(1 1)( 2 2) ( 3 3) ( 4 4)( 5 5)用眼睛看的是: 用鼻子嗅的是: 用舌頭嘗的是: 用手摸的是:第二單

22、元形形式式的植物單元內容簡介本單元以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是形形色色的為主線,介紹常見植物、人與植物的關 系、植物的組成等三方面內容。教材以圖文列舉一些常見植物及名稱,反映植物在形態(tài)、顏色、大小、種類等方面各不 相同,以問題“你在哪里見過這些植物”,來提示不同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也是不同的;從人的 許多食物來自植物,反映植物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通過植物有不同的組成部分,反映雖然 植物有形形式式,但大多數(shù)植物都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通過對根、葉、花及其 特點的深入學習,進一步加深對植物多樣性的認識。本單元是關于常見植物的多樣性內容,與兒童生活非常貼近,在日常生活中能觸摸到, 是兒童感興趣的內容

23、載體。通過本單元對植物的初步接觸,將有利于學生親近大自然,更能 關注和愛護周圍身邊的植物,具有初步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單元知識框架圖單元教學目標1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們生活周圍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體驗植物的多樣 性,了解植物的基本組成。2 2、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繪畫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抓住植物外部顯著特征進行觀察、比較 的能力。3 3、通過感悟植物的美和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有熱愛自然的情感及保護植物的意識 和習慣。通過上述主題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植物,體驗植物的多樣性;了解植物的基 本組成。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繪畫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植物的意識和能力,體驗自然 的

24、奧妙。通過感悟植物的美與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和保護植物的意 識和習慣。教學重點與關鍵形形式的植物r常見的開花植物常見植物的組成不開花植物1人與植物12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學生能分辨植物的基本組成,增強進一步探究植物的興 趣。教學關鍵:在兒童觀察的基礎上,比較出植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內容處理、安排的建議依據(jù)本單元內容的特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用觀察和比較等方法認識植物,通過繪 圖、貼畫、游戲等活動方式記錄和交流觀察結果,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植物的多樣性,了解 植物的基本組成。如,可以“參觀校園中的植物”,認識到植物的形狀、顏色和大小各不相 同,初步體會植物的多樣性;

25、通過“觀察植物的身體”“把圖片散件拼成一株完整的植 物” “補畫植物”等活動,讓學生認識不同的植物都有根、莖、葉和花等部分組成;通過 “葉子貼畫”、“解剖花”等活動,進一步體會到大自然中植物的豐富多彩。在組織活動 時,應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植物的形形色色和自然界的美,在獲得對大自然中常見植物多樣性 認識的同時,增強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本單元是小學生第一次學習和接觸有關植物的內容,在組織活動時應從兒童的興趣和能 力出發(fā),盡可能出示各種植物組織學生各種觀察活動,把學習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各種自主探 究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中獲得對植物多樣性的初步認識。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提出 的活動要求應符合學生的興趣

26、和能力發(fā)展水平,如在認識植物的“根有不同形態(tài)”這一學習要求時,雖然可以組織學生嘗試將根分類,但不強調將植物根分為直根和須根,只要學生 找到不同植物的根是不一樣的即可;在活動中,應尊重學生的看法和想法,強調實事求是的 科學精神雖然本單元是小學生第一次接觸有關植物的內容,但常見植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觸摸 到,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所以本單元教師教的重點應放在如何組織學生活動、引導學生 如何有意識地觀察、比較,如在觀察葉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活動時,讓學生“畫葉 子” “貼畫”等活動是促進學生對葉子形狀、大小的觀察;在“給葉子顏色進行分類”活 動,是促使學生體驗到植物葉顏色的多樣性,同時在活動中感悟

27、到大多數(shù)葉子是綠色的這一 知識點。在交流植物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時,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到 植物為人類所作貢獻,培養(yǎng)學生關注和愛護周圍身邊的植物,具有初步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本單元課時分配:6 6 課時一、常見的植物一、教學目標:1 1 通過觀察、交流,列出一些常見植物并說出它們的名稱。2 2、 通過觀察校園植物,知道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不同植物在顏色、形狀、大小等 方面是不同的。3 3、 通過畫植物,提高觀察能力,感受自然之美。二、教學重點、難點完成校園觀察活動,尋找校園中各種各樣的植物,發(fā)現(xiàn)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特點。三、活動設計: 活動一:交流所知道的植物 活動目標:1 1

28、 聯(lián)系生活經驗,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植物。2 2、通過交流、觀察活動,激發(fā)探究植物的興趣。 活動器材:教師和學生準備的一些植物標本、圖片或錄像?;顒佣河^察校園中的植物活動目標:1 1 過觀察校園中的植物,了解校園里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植物,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特點。2 2、通過尋找校園中的植物,提高探究植物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器材:校園植物、記錄紙。活動三:畫植物活動目標:1 1 通過繪畫自己喜愛的校園植物,加深對植物特征的認識。2 2、通過畫植物,提高觀察能力,感受植物之美。 活動器材:紙和筆、植物的圖片或模型。四、教學過程:(一)交流所知道的植物學生活動指導要點交流:結合生活經驗交流自己所知道的 植

29、物。交流:交流生活中一些常見植物的特 征。在交流時應指導學生做一些記錄,鼓勵 學生說出不同的植物。對于植物的特征不要求全面,只要能說 出它們的主要特征即可。(二)觀察校園中的植物學生活動指導要點觀察:觀察校園中的植物,尋找校園里 不同種類的植物,并做記錄。交流:交流自己觀察到的植物,及主要 特征。比較:比較不冋植物在顏色、形狀、大 小等各方面的不冋。在組織學生觀察校園植物時,應先對學 生進行愛護植物、保護校園環(huán)境的教 育。應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收集樣本或記錄 的方法。為提高學生觀察積極性和趣味性,可開 展“誰觀察到的植物種類最多”、“誰 的發(fā)現(xiàn)最多”、“誰的發(fā)現(xiàn)最有趣”等 比賽。交流時應引導學生

30、通過校園觀察認識自 然的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如學校條件不具備,該活動可改成觀察 圖片和觀看錄像(三)畫植物學生活動指導要點畫植物:畫一株自己喜歡的植物。交流:舉行一個小畫展,比一比誰畫得 最好。指導學生畫植物時,不應要求完整,但 要抓住植物的主要特征來畫,如葉形、 樹冠的形狀等,并標明畫的是什么植 物。組織學生評出自己認為畫得最好的畫, 并說理由,同時從各種植物的畫引導學 生認識植物是多種多樣的。如課堂時間不足,該活動可讓學生在課 外完成。二、植物的組成一、教學目標:1 1 通過觀察、比較不同植物,發(fā)現(xiàn)并辨別植物的主要組成部分。2 2、通過游戲、繪畫等活動激發(fā)探究植物的興趣,提高觀察和表達的

31、能力。二、活動設計:活動一:觀察植物的 “身體”活動目標:1 1 通過觀察完整的植物,知道植物由根、莖、葉、花等部分組成。2 2、通過觀察、比較,提高觀察與概括能力。 活動器材:盆栽植物(應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標本、各種14植物圖片等?;顒佣褐参锲磮D游戲活動目標:1 1 通過辨識植物的各組成部分,能說出植物各組成的名稱和生長位置。2 2、通過拼圖活動,提高觀察植物局部及其與整體關系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器材:印有整株植物散件的彩色卡紙、剪刀、膠水?;顒尤貉a畫植物活動目標:1 1 鞏固對植物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位置及其特征的認識。2 2、提高參與活動的興趣與仔細觀察的耐心和能力?;顒悠鞑模?/p>

32、器材:不完整的植物圖片、水彩筆。三、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觀察、比較、繪畫等,認識植物由根、莖、葉、花等部分組成,及主要特征。四、教學過程:(一)觀察植物的“身體學生活動指導要點觀察交流:觀察盆栽植物、植物標本、 各種植物圖片,交流樹木、小草等植物提供給學生觀察的植物、植物標本、圖 片所包含的植物種類應比較齊全。的“身體”分別由哪幾部分組成。 討論:討論樹木、小草等植物的“身 體”有什么共同點。應對觀察方法作適當?shù)闹笇?,如整體與 局部特征的觀察。討論過程中要著重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各 種植物“身體”的共同點,特別是高大 的樹木和纖弱的小草,指導學生概括和 歸納自己的發(fā)現(xiàn)。(二)植物拼圖游戲學生活動指導

33、要點拼圖游戲: 把植物圖片散件拼成一株完 整的植物。交流展示:展示自己的作品,與全班同 學進行交流。教師可給每個小組提供兩種植物,以提 高活動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以培養(yǎng)學生觀 察和判斷能力。每組的植物應盡可能不 同,以反映植物的多樣性。在學生活動時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 可能碰到的困難,引導學生相互合作、 共同參與。交流時要多給學生冃疋、鼓勵。(三)補畫植物學生活動指導要點補畫植物:每組補充完整一套共3 3 張有部位缺損的植物圖片。交流:小組交流展示補畫的作品。選擇的植物要常見,以利于學生判斷和 補畫。小組交流展示時應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植 物“身體”組成部分的認識,如補畫內 容有錯,應引導學生通過交

34、流進行修 正。如課堂時間不足,該活動可讓學生在課 外完成。三、植物的根一、教學目標:1 1 通過收集各種植物的根,知道一般植物都有根,通常長在泥土里。2 2、 通過比較不同植物的根,能舉例說明不同植物根是不一樣的。3 3、 通過觀察、交流和體驗,了解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輸送養(yǎng)料、固定植物的作用。二、活動設計:活動一:收集、觀察植物的根活動目標:1 1 通過收集、觀察,了解植物一般都有根,通常長在泥土里。2 2、通過比較不同植物的根,了解不同植物根是不一樣的。16活動器材:教師和學生準備的一些植物根的實物、根的標本、根的圖片?;顒佣寒嫺顒幽繕耍? 1 通過畫根認識一些根的重要特征。2 2、增

35、強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細致觀察的耐心和能力。活動器材:紙和筆、植物根的實物或圖片?;顒尤禾骄扛淖饔没顒幽繕耍? 1 通過觀察、體驗和交流,了解植物根有吸收水分、輸送養(yǎng)料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活動器材:盆栽植物、有關根作用的動畫或錄像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 1 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了解植物一般都有根,不同植物的根不同。2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四、教學過程:(一)收集、觀察植物的根學生活動指導要點收集:收集各種植物的根。觀察比較:觀察不同植物的根,并對它 們的特征進行比較,嘗試對它們進行分 類。在學生收集根前,教師應提出收集的要 求,如要保持根的完整性,多收集不同 植物的根

36、,在去除根部的泥土時,盡量 不要折斷。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根要種類 齊全。為提高學生觀察的的興趣可指導學生嘗 試對根進行分類,但不要求按規(guī)范的分 類標準,而應按學生自己的分類標準, 只要有道理就行。(二)畫根學生活動指導要點畫根:任選一種植物的根,將其畫下 來。交流:展示交流所畫的根,介紹自己所 畫根的特征。在畫根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植物根 的特征來畫。在學生展示交流所畫的根時,可指導學 生比較不同植物根的特點,引導學生認 識大多數(shù)植物根生長在泥土里,不同根 的大小、粗細等都不一樣。(三)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學生活動指導要點交流:結合自身經驗,交流自己知道植 物的根有哪些作用?;顒芋w驗:移栽一株植物盆景,交流把 植物的根取出泥土的感受。觀看動畫或錄像: 觀看略微干枯的植物 吸收水分、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