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書院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_第1頁
第七章 書院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_第2頁
第七章 書院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_第3頁
第七章 書院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_第4頁
第七章 書院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ppt1第七章第七章 書院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書院教育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一、書院產(chǎn)生的原因二、宋初六大書院三、北宋以后書院的發(fā)展四、書院教學的特點五、書院的組織管理六、書院的教育意義精選ppt2一、書院產(chǎn)生的原因1、官學衰落、士人失學2、書籍的積累與傳播3、私人講學的傳統(tǒng)4、佛教禪林的影響 返回精選ppt3二、宋初六大書院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廬山五老峰下,唐代李渤與李涉兄弟二人曾此讀書,后李渤任江州刺史后修建而成。南唐國子監(jiān)教授李善道為洞主,稱廬山國學。南宋朱熹知南康軍時,修復白鹿洞書院并親自在此講學,因而聞名于天下精選ppt4岳麓書院位于湖南長沙岳麓山下,宋開寶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講堂5間

2、,齋舍52間,創(chuàng)建了書院。999年李允知潭州時得皇帝賜書, 1012年周式任山長時,得到真宗皇帝的接見,真宗還親書“岳麓書院”匾額,“于是書院之稱聞天下” 。精選ppt5石鼓書院位于湖南衡陽北石鼓山回雁峰下,唐李寬曾在此讀書,997年宋代李士真(李寬之后代)援李寬故事而修建了書院。1035年仁宗賜匾額“石鼓書院”及學田,從而與四大書院齊名而聲震天下。精選ppt6應天府書院位于河南商丘西北,宋代的應天府治所在睢陽,故又名睢陽書院。原為宋初名儒戚同文的舊居,1009年曹誠于舊居旁建造睢陽書院。范仲淹曾就讀于此,1035年仁宗賜匾額“應天府書院”及學,因而聞名于天下精選ppt7嵩陽書院大唐碑位于河南

3、登封縣太室山下,北魏是為嵩陽寺,唐代為嵩陽觀。 996年宋太宗賜“太室書院”及九經(jīng)注疏。1035年仁宗賜“嵩陽書院”及學田,因而名揚天下,南宋衰廢無聞。精選ppt8茅山書院返回位于江蘇江寧府茅山(江蘇金壇縣境內),書院始建于仁宗時,1024年江寧知府王隨奏請朝廷賜學田,皇上準奏。后來書院衰廢。南宋時,金壇知縣孫子秀重修,后被土豪所占。1271年遷至金壇縣南顧龍山麓。該書院曾名聞一時,但總體影響不大。精選ppt9三、北宋以后書院的發(fā)展n(一)朱熹與南宋書院的發(fā)展n1 1、南宋學派與書院、南宋學派與書院n朱熹(閩學)、張栻(湖湘學)、陸九淵(心學)、陳亮(永康學)、葉適(永嘉學)、呂祖謙(婺學)。

4、因而形成南宋四大收書院:白麓洞(朱)、岳麓(張)、麗澤(呂)、象山(陸)n2 2、朱熹與書院、朱熹與書院n1179年 ,朱熹下令修復白鹿洞書院。次年親自掌教,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書院揭示,這是中國書院史上的第一個綱領性學規(guī)。1194年,朱熹又對岳麓書院進行了修復和擴建,也親自講學,學生達千余人 精選ppt10白鹿洞書院揭示宋代書院的特點:第一,書院作為一種教育制度已經(jīng)確立。如管理者稱謂、學田、講學活動、學規(guī)等。第二,書院促進了南宋理學的發(fā)展和學術文化繁榮。第三,書院官學化傾向已初露端倪。如白鹿洞書院。精選ppt11(二)元代書院的官學化1 1、元代書院的發(fā)展概況元代書院的發(fā)展概況元代最早建立的書

5、院是始建于1236年的太極書院,由行中書省事楊惟中收集到宋儒著述后,在燕京建周敦頤祠,請趙復講學。元代有書院408所,新建134所,最多的省份是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2、元代書院的官學化、元代書院的官學化(1)由政府任命書院教師。)由政府任命書院教師。(2)控制書院的招生、考試及畢業(yè)后的去向。)控制書院的招生、考試及畢業(yè)后的去向。 (3)設置書院學田以控制書院經(jīng)濟命脈)設置書院學田以控制書院經(jīng)濟命脈。精選ppt12(三)明代中期書院的復興(三)明代中期書院的復興1 1、明代書院發(fā)展軌跡、明代書院發(fā)展軌跡:沉寂勃興焚毀(1)1368-1505年為沉寂期,有洙泗、尼山二書(2)1506-1

6、537年為勃興期,共有書院1239所,其中嘉靖、萬歷年間最多。復興原因:統(tǒng)治衰敗給士人留下空間;科考腐敗,官學衰落;名家的倡導(3)1537、1538、1579、1625年四次焚毀書院2、王守仁、湛若水的講學3、東林書院精選ppt13王守仁、湛若水的講學王守仁、湛若水的講學n王守仁(1472-1528),明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n先后修復創(chuàng)辦了龍岡書院、貴陽書院、濂溪書院、會稽書院、敷文書院講學,還在岳麓書院、 文明書院、 白鹿洞書院講學。一生講學活動歷時23年n湛若水(1466-1560),儒學大師陳獻章的學生。n曾任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歷任南京禮吏兵部尚書,“平生足跡所至,必建書院以祀白沙,從

7、游者殆遍天下”。從40歲到94歲逝世前55年間無日不講學,無日不授徒精選ppt14明代著名書院東林書院1 、東林書院概況、東林書院概況位于江蘇無錫,由北宋理學家楊時(龜山先生)創(chuàng)建,故稱龜山書院;元代改寺廟;明萬歷間顧憲成與顧允成兄弟重修,聚集名流形成“東林學派” 。顧離世后,由其弟子高攀龍、葉茂才相繼主持。2 、東林書院的特點、東林書院的特點(1)完備的講會制度使之成為文化學術中心。 (2)密切關注社會政治,將講學活動和政治斗爭緊密結合?!帮L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可見,東林書院既是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評論時政、宣傳民主的陣地。精選ppt15講會制度1 1、時間、時

8、間: :每年一大會,每月一小會2 2、儀式、儀式: :捧圣像懸于前堂,擊鼓三聲,會眾至,向圣像行禮。禮畢東西對坐,擊磬三聲,東西相對作揖。3 3、講會活動、講會活動: :每次推選一人主講,所講內容為四書,與會時聽者“虛懷以聽” ,講授結束進行討論,會間相互歌詩倡和。有關講會的通知、稽察、茶點、會餐等均有具體安排,總之講會活動已經(jīng)制度化。精選ppt16(四)清代書院的發(fā)展情況1、清代書院發(fā)展階段、清代書院發(fā)展階段 (1)沉寂轉復蘇階段(1644-1732),順治時期為沉寂期,康熙時期為復蘇期。 (2)書院官學化階段(1733-1840),雍正要求督府辦書院,并提供經(jīng)費。2 2、各省督府興辦的書院

9、各省督府興辦的書院 京師金臺、直隸蓮池、奉天沈陽、山東濼源、山西晉陽、河南大梁、江蘇鐘山、江西豫章、浙江敷文、福建鰲峰、湖北江漢、湖南岳麓、陜西關中、甘肅竺山、四川錦江、廣東粵秀、廣西秀峰、云南五華、貴州貴山、青海三川 精選ppt17清代書院的類型分化1、清政府對書院控制的措施、清政府對書院控制的措施 (1)政府提供書院經(jīng)費,并任命書院的主持者。 (2)控制書院師資的選聘權和生徒的招生權 (3)加強對書院的管理與考核 2、清代書院的類型分化、清代書院的類型分化 (1)以講求理學為主的書院。如李顒講學的關中書院 (2)以學習制藝(八股文)為主的書院。 (3)以學習“經(jīng)世致用”之學為主的書院。顏元

10、主持的漳南書院設文事、武備、經(jīng)史、藝能四齋。 (4)以博習經(jīng)史詞章為主的書院。詁經(jīng)精舍和學海堂精選ppt18漢學書院詁經(jīng)精舍與學海堂1、阮元與漢學書院、阮元與漢學書院 阮元任浙江巡撫時創(chuàng)辦了詁經(jīng)精舍,任兩廣總督時創(chuàng)辦了學海堂。后來仿效建立的有漢學書院有上海詁經(jīng)精舍、江陰南菁書院、武昌經(jīng)心書院、長沙校經(jīng)堂等。 2、漢學書院的特點、漢學書院的特點 (1)以崇尚漢學為宗旨。 (2)以碩學鴻儒為主講。 (3)以經(jīng)史各學為課程。 (4)以文字訓詁為門徑。精選ppt19(五)清末改書院為學堂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清政府下詔利用已有的書院教育資源,將各省所有書院,在省城的均改為大學堂,各府廳及直隸州的改為中學堂,各州縣的改為小學堂。 n 返回精選ppt20四、書院教學的特點1、書院倡導教學與研究相結合2、書院盛行“講會”制度3、書院均有嚴格的學規(guī)學約4、書院倡導學生以自學為主5、教學上實行門戶開放6、師生關系融洽 返回精選ppt21五、書院管理的特點1、機構簡單,管理人員精干 一般只有主持人,如洞主、山長、院長、堂長等,有時設副講、管干、典謁等職,往往通過高足弟子代管。2、管理民主,師生來去自由 由于書院是私人開辦的,而且主要是為學術的目的因此在管理中不像官學那樣嚴格。3、利用學規(gu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