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定位儀測試報告(共15頁)_第1頁
光纜定位儀測試報告(共15頁)_第2頁
光纜定位儀測試報告(共15頁)_第3頁
光纜定位儀測試報告(共15頁)_第4頁
光纜定位儀測試報告(共15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光纜故障定位儀測試報告我們使用中油新星的光纜故障定位儀,型號:OFT200一、 現場情況需要整改的光纜線路全部為直埋光纜,埋深1.5米至3米不等,埋地環(huán)境包括農田,山區(qū),河流穿越等。線路目前未使用,沿線有多處斷點以及大衰減點需要整改。二、 工作難點1、整改線路已完工三至六年,現場地貌環(huán)境變化較大,沒有竣工資料,施工人員對現場不熟悉,給線路的故障點整改帶來很大困難。2、在整改過程中只能用OTDR測出故障點,到達現場后無法快速判斷出斷點及大衰減點具體位置,只能通過多次開挖,斷纜測試才能逐步確定故障點位置,盲目開挖耗費人力物力,延誤施工進度。三、 測試方法1、在測試點使用光

2、纜故障定位儀進行測試,找到要處理故障點距測試點的距離;2、人員到達現場后,在疑似故障點地表進行敲擊,通過設備觀察震動波形變化,判斷出當前敲擊位置距故障點的距離,指導現場人員進一步向故障點靠近;3、經過多次敲擊震動測試,當震動曲線波峰和故障點衰減曲線變化位置重合時,即找到故障點,之后進行開挖整改工作。四、 測試情況1、距測試點941米處大衰減點測試(1)情況說明現場人員之前檢測到距測試點1公里左右位置有大衰減點,之前到1公里左右位置檢查發(fā)現有塌陷的地方,為疑似故障點位置,開挖后找到光纜,并未發(fā)現明顯故障,所以只能判斷大衰減點在附近,具體位置無法確定。圖1 施工人員之前開挖的疑似故障點(2)測試過

3、程在測試點連接光纜故障定位儀后進行鏈路測試,可以看到939米左右位置有較大衰減,如下圖所示:圖2 現場人員用鐵錘敲擊地面施工人員延線路出查找故障點,走了一段之后在線路上進行敲擊測試,通過震動曲線變化位置可以確定施工人員在距測試點710米處,需要繼續(xù)向前走,如下圖所示:施工人員繼續(xù)向前走一段后再次敲擊地表進行測試,此時震動曲線顯示施工人員在距測試點911米處,還需向前20米左右才能到達大衰減點位置,如下圖所示:繼續(xù)前進20米后,施工人員敲擊地表,通過圖像可以看到此時大衰減點在震動范圍內,如下圖所示:為了進一步確定故障點位置,需要在此位置附近前后近距離敲擊測試,觀察震動曲線變化,繼續(xù)向前走5米后震

4、動曲線變化范圍如下圖所示,此時敲擊位置已經超過大衰減點,判斷大衰減點在之前敲擊位置和本次敲擊位置之間。在判斷的5米范圍內再前后進行幾次敲擊測試,通過改變敲擊力度以及縱向敲擊觀察波峰大小,最終確定故障點位置。由于大衰減點很有可能是接頭盒位置,施工人員用3M探測儀在確定的故障點附近進行探測,在距離定位點5米的地方探測到信號,決定開挖此處查找接頭盒(下圖開挖位置),開挖后未發(fā)現接頭盒,但有盤纜,整理盤纜后再次進行測試時發(fā)現941米處大衰減消失,確定大衰減是由于盤纜是對光纜彎折過度造成的,由此可判斷此處為大衰減點位置,重新整理盤纜后完成此故障點整改。圖3 標樁點為定位故障點位置(3)測試結論盤纜位置距

5、之前施工人員找到的疑似故障點位置(塌陷位置)70米左右,通過光纜故障定位儀排除了之前的疑似故障點,幫助施工人員快速確定光纜線路位置,更快找到實際故障點,提高了工作效率。2、距測試點26公里處大衰減點測試 (1)情況說明通過設備測試發(fā)現距測試點2.6公里,10.9公里,26.2公里左右都有較大衰減,為了測試設備性能,決定定位26.235公里處的大衰減點。(2)測試過程工作人員在巡線員的帶領下到達預估的距測試點26公里左右的地方進行測試,多次敲擊管線地表后震動曲線都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敲擊位置已經超過了26公里的大衰減位置,告知工作人員向測試點靠近一段距離后再進行測試。工作人員往回走了一段距離后在疑

6、似地表進行敲擊測試,此時震動曲線如下圖所示,顯示工作人員距測試點20.9公里,需要前進6公里。工作人員前進一段距離后,再次在疑似管線地表進行敲擊,此時震動曲線變化如下圖所示,顯示工作人員距測試點22.475 公里,需要繼續(xù)前進4公里左右即到達26.235公里處的故障點。繼續(xù)前進一段距離后,工作人員在管線地表進行敲擊測試,觀察到震動曲線變化位置為距測試點26.287公里處,已經超過了26.235處大衰減點,如下圖所示,需要往回走50米左右。往回走一段距離后,繼續(xù)敲擊地表,此時震動曲線如下圖所示,敲擊位置為26.194公里距大衰減點40米左右,需要繼續(xù)向前。由于前方是玉米地,工作人員無法判斷出線路

7、走向,采取每隔一段5米進行一次敲擊的方法找到路由,前進5米后震動曲線如下圖所示:圖4 現場人員用大錘敲擊鐵板進行測試繼續(xù)前進5米,在疑似線路左右進行敲擊,找到波動最大地方,確定路由走向以便繼續(xù)前進,震動曲線如下圖所示:前進幾次后敲擊位置到達26.220公里處,如下圖所示,繼續(xù)前進15米左右即可到達故障點位置。繼續(xù)前進15米后進行敲擊測試,此時敲擊位置和衰減點位置基本重合,經過前后兩米多次敲擊后,此處震動感應最大,判斷為開挖位置。按照定位的位置開挖2.2米左右后,仍未發(fā)現線路,由于此處為河道,開挖困難,所以進行了第二次定位測試。圖5 施工人員開挖的第一個探坑按之前方法進行定位后確定故障點(距第一

8、個定位的故障點2米左右)開挖后找到線路,在向遠端掏挖1米左右后發(fā)現光纜硅管被石塊壓扁,重新接纜后再次測試26.235公里處大衰減消失,此故障點整改完成。圖6 施工人員開挖的第二個探坑圖7 發(fā)現被石頭砸扁的硅管(3)測試結論使用光纜故障定位儀幫助施工人員快速確定了光纜線路的位置,在隱蔽的環(huán)境內(玉米地)確定故障點位置,如按巡線工給出的位置進行開挖,和故障點的實際位置相差幾公里,且只能進行開挖確認,會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如按第一次定位點繼續(xù)開挖即可找到線路,距離故障點3米,第二次定位后定位點距實際故障點1米,定位精度達到3米范圍內,快速完成故障點整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挖造成的損失

9、。3、距測試點1.1公里處斷點驗證測試(1)情況說明現場人員已知距測試點1.1公里處的斷點位置,通過在斷點附近進行敲擊測試使用光纜故障定位儀判斷斷點位置,通過對比驗證設備定位的誤差范圍。(2)測試過程在測試點進行測試,通過衰減曲線及測試結果可以看到測試鏈路在1.1公里處光纜線路中斷,如下圖所示:工作人員到達故障點附近以后在地表進行敲擊震動測試,震動曲線如下圖所示,通過圖像可以看出斷點位置在敲擊位置前方8米左右。告知現場人員繼續(xù)前進8米后再次敲擊,此時震動曲線變化位置如下圖所示,距斷點位置2米左右。為了進一步確認,讓工作人員繼續(xù)前進兩米,此時震動曲線未發(fā)生任何變化,讓工作人員往回走一米后,震動曲線波峰位置和斷點位置重合,如下圖所示,判斷此處為斷點位置。(3)測試結論經過和工作人員確認,使用光纜故障定位儀判斷的斷點位置距實際斷點位置2米左右,如果按設備判斷位置開挖,可以找到斷點。五、 測試總結1、設備功能(1)在沒有竣工資料,不熟悉現場的情況下,使用光纜故障定位儀可以幫助施工人員快速確定光纜線路位置、走向以及敲擊位置距故障點的距離,讓施工人員更快到達故障點現場。(2)通過在故障點附近進行多次敲擊地表進行震動測試,可以在不進行開挖的情況下快速確定故障點的位置,大大節(jié)省了查找故障點的時間,減少了盲目開挖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