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1頁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2頁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3頁
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古詩詞是小學生語文學習中必須掌握的知識。因此,小編整理了小學二年級語文古詩詞,供大家使用。贈劉景文/ 冬景( 宋代:蘇軾)【原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咀g文】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咀⑨尅縿⒕拔模簞⒓緦O,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土,曾上表推薦,并以詩歌唱酬往來。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擎:舉,向上托。雨蓋:舊稱雨傘,詩中比

2、喻荷葉舒 展的樣子。菊殘:菊花凋謝。猶:仍然。傲霜:不怕霜凍寒冷,堅強不屈。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對男子的敬稱,您。須記:一定要記住。正是:一作“最是”。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fā)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nóng)歷秋 末冬初?!举p析】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 “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

3、,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山行 ( 唐代:杜牧)【原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咀g文】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咀⑨尅?. 山行:在山中行走。2. 遠上:登上遠處的。3. 寒山:深秋季節(jié)的山。4. 石徑:石子的小路。5. 斜:此字讀xi a ,為傾斜的意思。6.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為在云霧繚繞的的深處; “生”可理解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7. 車:轎子。8. 坐:因為。9. 霜葉:楓樹的葉子經(jīng)深秋寒霜之后變成了紅色。10.

4、 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11. 紅于: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于二月花?!举p析】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剜l(xiāng)偶書二首其一(唐代:賀知章)【原文】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咀g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xiāng),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jīng)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注釋】(1) 偶書: 隨便寫的詩。偶: 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2) 少小離家:賀知

5、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xiāng)時已年逾八十。(3) 鄉(xiāng)音:家鄉(xiāng)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fā)。一作“面毛”。衰 (cui) :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4) 相見:即看見我; 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5) 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举p析】這是一首久客異鄉(xiāng)、緬懷故里的感懷詩。寫于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就全詩來看,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回路轉(zhuǎn),別有境界。后兩句的妙處在于背面敷粉,了無痕跡: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xiàn); 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

6、又極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讀者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贈汪倫 ( 唐代:李白)【原文】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咀g文】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咀⑨尅刻じ瑁好耖g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不及:不如。汪倫: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涇(j mg)縣(

7、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jīng)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注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游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xù)至今,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后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 汪漸公譜、汪氏續(xù)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guān)系很好,經(jīng)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 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guān)于汪倫其人) 。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李白于公元754 年 ( 天寶十三載) 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不早于此前?!举p析】詩的前半是

8、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 “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fā)之時。這句使讀者仿佛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昂雎劙渡咸じ杪暋保酉聛砭蛯懰托姓?。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jié)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 而不用 “遙聞” 。 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cè)面表現(xiàn)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吧钋С摺?/p>

9、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jié)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結(jié)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

10、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咀g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 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咀⑨尅抠x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晴翠:草原明麗翠綠。王孫

11、:本指貴族后代,此指遠方的友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賞析】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 “離離”)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說是從“春草生兮萋萋”脫化而不著跡,為后文開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嘗不可開作“秋來深徑里”( 僧古懷原是秋草) ,那通篇也就將是另一種氣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huán)不已。 “一歲一枯榮”意思似不過如此。然而寫作“枯榮”,與作“榮枯”就大不一樣。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發(fā)出三、四的好句來。兩個 “一” 字復疊, 形成詠嘆,又先狀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楊萬里)【原文】

12、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譯文】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注釋】籬: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陰:樹葉茂盛濃密而形成的樹蔭。急走:奔跑。【賞析】本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jié)交替時景色的描寫,體現(xiàn)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全詩所攝取的景物極為平淡,所描繪人物的活動也極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與人物相結(jié)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nóng)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早春風光。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原文】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

13、疑是銀河落九天?!咀g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咀⑨尅?. 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薄叭照铡倍洌阂蛔鳌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2. 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3. 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4. 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

14、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举p析】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住M麖]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絕句 ( 唐代:杜甫)【原文】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咀g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zhuǎn)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咀⑨尅?1) 西嶺:西嶺雪山。(2)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3) 泊:停泊。(4)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lǐng)地,

15、江蘇省一帶。(5) 萬里船:不遠萬里開來的船只。(6) “絕句”是詩的名稱,并不直接表示詩的內(nèi)容。這種形式便于用來寫一景一物,抒發(fā)作者一瞬間的感受。詩人偶有所見,觸發(fā)了內(nèi)心的激情,信手把詩人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一時不去擬題,便用詩的格律“絕句”作為題目。杜甫用這一形式寫了一組詩,共四首,用“絕句”為總題。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詩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種清新輕松的情調(diào)氛圍。前兩句,以“黃”襯“翠”,以“白”襯“青”,色彩鮮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機初發(fā)的氣息。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 “窗含西嶺千秋雪”上兩句已點明,當時正是早春之際,冬季的秋

16、雪欲融未融, 這就給讀者一種濕潤的感受。末句更進一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復雜心情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zhàn)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xiāng)?!举p析】“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耙恍邪樕锨嗵臁保@就有一個行為、一個行動。一橫一縱, “兩”和“一”相對 ; 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那么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 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 “門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著長萬里的船只。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那么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說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jīng)進入了尾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