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權爭霸“大蕭條”以來美國貨幣政策的演變一、基礎知識1課本相關內容世界史下冊第二章第三節(jié) 美國的羅斯福新政 世界史下冊第三章第一節(jié) 大西洋憲章 世界史下冊第四章第一節(jié)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 世界史下冊第四章第二節(jié) 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動搖世界史下冊第五章第三節(jié) 經濟全球化和區(qū)域化 2新課標課本相關章節(jié)必修二第17課 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必修二第18課 羅斯福新政 必修二第22課 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必修二第23課 世界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 必修二第24課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二、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羅斯福新政、布雷頓森林體系及戰(zhàn)后資本主義發(fā)展、經濟全球化的相關知識。(2)
2、通過補充材料拓展學生的視野,探索美國在三個階段貨幣政策的成因、特點及影響,并學會運用相關知識來認識現(xiàn)實經濟問題。三、教學過程美聯(lián)儲北京時間日凌晨宣布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決定到年月底前新印億美元購買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所謂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就是由美聯(lián)儲開動印鈔機,日夜印刷美鈔,用印刷的美鈔去購買美國政府發(fā)行的債券,拉動金融市場,帶動生產復蘇,其實質就是以鄰為壑的貨幣貶值政策。用貨幣政策來打壓對手,推動本國經濟發(fā)展,是美國一貫使用的手段。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時就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40年代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
3、鉤。我們不禁要問,這前后時隔不到15年的兩個政策,看似截然相反,那么美元與黃金之間到底形成怎樣的關系?從擺脫金本位到重新與黃金掛鉤,兩個矛盾的事件之間有內在聯(lián)系嗎?70年代美國為什么又放棄了金本位制,其真實意圖何在?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美國的貨幣政策的演變。探究一 羅斯福放棄金本位制的動因和影響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29年美國的深秋比嚴冬還冷。人們一片恐慌,紛紛到銀行提取自己所有積蓄,擠兌摧毀了7000多家銀行。聯(lián)邦儲備銀行束手無策,千百萬人民的生活依托瞬間化為烏有。經濟大危機短短兩年多時間就使14萬家各類企業(yè)倒閉,1700萬人失業(yè),失業(yè)率高達28%。 大國崛起美國材料二:在美國急需大
4、量貨幣供應,急需大力提高廣大群眾購買力的時候,胡佛政府卻頑固地堅持所謂“健全貨幣”政策,反對赤字開支,堅持救濟工作由地方政府、私營企業(yè)和慈善機構負責,甚至讓貧窮人自力更生,反對國家救濟。這樣的貨幣政策,只能使經濟危機日益惡化。 論羅斯?!靶抡钡呢泿耪呤穼W研究2002.10材料三 羅斯福宣稱:“我一直支持穩(wěn)健的通貨政策。但現(xiàn)在,農民為了賺取1美元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這意味著過于穩(wěn)健了?!?美加里納什美國人民1.羅斯福新政的措施從哪個領域著手?主要內容有哪些?2.羅斯福為什么采取放棄金本位制的措施?材料四 羅斯福傳記的作者弗雷德爾評論道:這樣,“羅斯福就對聯(lián)邦經濟政策(按:主要是貨幣政策)造
5、成一種重大變革,放棄了金本位的僵硬制度,代之以管理通貨的靈活制度。盡管他希望通過國際經濟合作以克服蕭條,他仍然步其他工業(yè)強國的后塵,走向一種經濟民族主義的政策”。這種政策使他拒絕與同月召開的倫敦世界經濟會議在穩(wěn)定貨幣方面進行合作,使會議不歡而散。 論羅斯?!靶抡钡呢泿耪呤穼W研究2002.10材料五 1930年美國不顧來自其他國家的30多起抗議和1千名經濟學家的勸告,帶頭提高關稅,從而引發(fā)了一場世界性的關稅戰(zhàn)。羅斯福同他的前任總統(tǒng)胡佛的行動表明,當時美國還未準備承擔資本主義世界金融和經濟穩(wěn)定者的角色。況且在那個年代,美國還是孤立主義流行時代。美國經濟的巨大份量和它對國際經濟體系的責任感還是很
6、不相稱的。其中原因也與地緣經濟狀況不同有關。 李植枬主編20世紀世界史3.哪些因素促成羅斯福實施“民族主義經濟”政策?材料六 在1929至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影響下,資本主義各國盛行貿易保護主義,紛紛高筑貿易壁壘,簽訂雙邊協(xié)定,放棄統(tǒng)一的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普遍實行紙幣流通制度,出現(xiàn)了英鎊區(qū)、法郎區(qū)、美元區(qū)等貨幣集團。法西斯集團興起后更加大了這種國際貿易和金融的分割局面。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材料七 過去靠金本位制和最惠國條款來維持的統(tǒng)一的世界市場便由此瓦解了。這使世界貿易額大幅度地倒退,以至到1939年,世界貿易額僅及1929年危機前的一半。 李植枬主編20世紀世界史4.對國
7、際局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探究二 布雷頓森林體系僅僅是對放棄金本位制的回歸?材料一 1941年8月14日,羅斯福和丘吉爾簽署了大西洋憲章。這一文件基本上反映了羅斯福的外交思想。羅斯福思考已久的關于戰(zhàn)后世界秩序的構想已經浮出水面。他所構想的開放型的世界秩序是由三根支柱支撐的,即自由貿易,托管制度和普遍安全體制。 王瑋、戴超武美國外交思想史5.羅斯福設想的自由貿易的實質是什么?美國在二戰(zhàn)后是如何實現(xiàn)的?材料二 “我們必須把和平的機構堅實地放在經濟合作的牢固基礎之上國際經濟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頓森林關于國際貨幣基金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的建議書?!?羅斯福要求國會批準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的咨文材料三 二戰(zhàn)結束時美
8、國經濟數(shù)據(jù)在資本主義世界占比重材料四 1946年3月9日,被凱恩斯稱為“孿生兄妹”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美國喬治亞州的薩凡納成立,最終將總部駐地確定為華盛頓。凱恩斯在成立儀式上不無先見之明地警告:“邪惡精靈”必會詛咒這對“孿生兄妹”:“你們兩個嬌兒長大后將成為政客;你們的每句話和每個行動都有不可告人的企圖,你們決定的事情不是為了事情本身,而是另有所圖?!薄安祭最D森林體系”與戰(zhàn)后世界金融秩序宏觀經濟管理2010.36.美國為什么倡導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有什么影響?探究三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體現(xiàn)了美元霸主地位的終結嗎?材料一 經濟學家約翰森將困擾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問題概括為三
9、個方面:國際收支調整、流動性和信心。信心問題與所謂“特里芬兩難”相聯(lián)系,構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本質缺陷。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增長要求國際儲備即美元供給無限擴大,而美元以有限黃金儲備作為抵押,于是國際清償力充裕與美元價值穩(wěn)定就形成兩難矛盾。隨著西歐和日本經濟的恢復發(fā)展,以及朝鮮戰(zhàn)爭和越南戰(zhàn)爭的龐大開支,美國的國際收支地位出現(xiàn)逆轉,由債權國轉變?yōu)閭鶆諊?“布雷頓森林體系”與戰(zhàn)后世界金融秩序宏觀經濟管理2010.3材料二 美國國際收支狀況惡化的基本原因不只是貿易逆差造成的,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美國全球擴張和推行霸權主義。60年代恰恰是美國全球擴張和干涉的一個新高峰,各種海外開支和軍事開支猛增,特別是在越
10、南進行的戰(zhàn)爭,更是耗盡了美國大量資金。 李植枬主編20世紀世界史材料三 巨大的國際收支赤字意味著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比美國能夠兌付的黃金要多的多。這個體系一直令美國花費巨大,但是,政治上的考慮使友邦得以重建并與之保持至關重要的安全關系使美國忍受了這種代價。截止1971年,尼克松就已斷定這樣的代價太高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限制又太多了。為了增加其行動自由,美國破壞了自己創(chuàng)制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沃淪科恩主編劍橋美國對外關系史7.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原因。材料四 在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后,美元仍然是國際結算和國際支付中使用的主要貨幣,有些國家仍然以美元作為主要的外
11、匯儲備。197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的會議上達成了國際貨幣制度的牙買加協(xié)定。協(xié)定規(guī)定:確認浮動匯率制,成員國自行選擇匯率制度,取消黃金官價,黃金非貨幣化。牙買加協(xié)定從國際法意義上確認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國際貨幣體系的新變化,使“成員國的貨幣匯率浮動和中央銀行干預浮動的權力合法化”。 劉自強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歷史影響新論材料五 隨著冷戰(zhàn)結束,蘇聯(lián)和經互會解體,越來越多的國家尋求加入統(tǒng)一的世界經濟體系。牙買加體系中的美元霸權不只是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霸權,而是全球性的。 鞏玉軍布雷頓森林體系對世界金融秩序的 影響及中國對策研究材料六 廣場協(xié)議通過美元貶值、迫使他國貨幣升值的手段
12、來打壓對手,維護金融霸主地位的成功之舉。8.布雷頓體系的崩潰體現(xiàn)著美元霸權地位的終結嗎?四思考運用材料一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快速發(fā)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外向型經濟的有力推動。通過對外貿易連年順差,中國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已經達到2.4萬億美元,超過G8集團的外匯儲備總和,令人刮目相看。材料二 美國財政部6月15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9002億美元,較上月增持50億美元。一年之內,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增加了1367億美元,一直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 南風窗 討論:9.當前由于金融危機,美元貶值已導致我國外匯儲備縮水,中國國家利益受到嚴重威脅,我們應如何應對?五補充閱
13、讀: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主要包括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三種形態(tài)。金幣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點是:金幣可以自由鑄造無限法償;輔幣和銀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兌換為金幣;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貨幣發(fā)行準備為黃金。金匯兌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又稱“虛金本位制”,該國貨幣一般與另一個實行金本位制或金塊本位制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的比價,并在后者存放外匯或黃金作為平準基金,從而間接實行了金本位制。實際上,它是一種帶有附屬性質的貨幣制度。特里芬難題 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在其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一書中提出“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污水處理工程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 2025年度房屋退租及裝修拆除協(xié)議
- 2025年度工藝品出口代理及文化推廣協(xié)議
- 2025年度航空客運駕駛員聘用與飛行安全保障合同
- 2025年度個人部分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虛擬偶像產業(yè))
- 肉雞后期復合預混料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丙環(huán)唑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工抵房車位使用權轉讓及租賃合同
- 2025年度職工宿舍租賃免責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度拼多多平臺商家入駐合同范本:電商合作條款解析
- 智慧教育 云平臺建設方案
- 精雕JDPaint快捷鍵大全
- 燈泡貫流式機組基本知識培訓ppt課件
- 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培優(yōu)補差記錄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體育與健康教案(全冊教學設計)
- DB61∕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標識標準
- 土壤學習題與答案
- 產品結構設計(課堂PPT)
- 第九課_靜止的生命
- 尖尖的東西我不碰(課堂PPT)
- 工程勘察和設計承攬業(yè)務的范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