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導學案及答案_第1頁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及答案_第2頁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及答案_第3頁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及答案_第4頁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第一課時)班級 姓名 學號 【教學目標】1、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初步感知文章大意。2、學習本文對景物作生動逼真描繪的特點。3、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主旨。4、深入文章意境,體會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獲得美的享受?!窘虒W重難點】體會課文主旨和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菊n前預習】1、與朱元思書的作者_,是_代文學家。他的散文以寫景見長,有人仿效他的文體,稱“_ _”2、給下列劃線生字詞注音??~碧( ) 急湍甚箭( ) 泠泠作響( ) 嚶嚶成韻( ) 互相軒邈 ( )( )鳶飛戾天者( )( ) 橫柯上蔽( )3、解釋下列劃線

2、字詞。風煙俱凈( )( ),天山共色。從流飄蕩( ),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 水皆縹碧( )( ),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 )。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 ),互相軒邈( )(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 )( ),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 ),窺谷忘反( )。橫柯上蔽( ),在晝猶昏(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4、翻譯下面句子。(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3)、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4

3、)、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5)、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6)、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8)、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9)、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10)、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11)、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12)、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13)、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1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15)、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 (16)、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17)、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課堂研討】熟讀課文,了解文章結構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 "來寫;第二自然段從

4、和 兩方面描寫異水,運用 和 修辭手法將富春江"異水"的水 、 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緊扣 、 、 的特征:作者從 、 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并抒發(fā)了作者 、 的高潔志趣。【課后作業(yè)】重點字詞翻譯:(1)風煙俱/凈 俱: 凈: 。 (2)天山共色 共色: 。(3)從流飄蕩 從: (4)水皆縹碧 縹碧: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湍 奔: (6)負勢競上 負: ;競: 。(7)互相軒/邈 軒: ;邈: 。(8)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 息: (9)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經綸: ;反: 。(10)橫柯上蔽

5、柯: ;上: (11)在晝猶昏 猶: 。(12)任意東西 東西: 。 (13)泠泠作響 泠泠: (14)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相鳴: 嚶嚶: 。(15)蟬則千轉不窮 轉: 千轉: 窮: (16)猿則百叫無絕 絕: (17)疏條交映 交映: 21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第二課時)班級 姓名 學號 一、逐層解析課文(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節(jié))1、自富陽至桐廬一百來里的風景,作者是怎樣概括的?可見本節(jié)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2、請分別找出本段中寫景、敘事、抒情的語句?寫景:           

6、60;                                                 

7、60;                     敘事:                             

8、;                                                  

9、0;   抒情:                                              &

10、#160;                                     3、本段中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天共長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層(第二節(jié))1、這部分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哪兩種狀態(tài)描寫了富春江水怎

11、樣的特點?2、靜態(tài)描寫了水的哪些方面?動態(tài)描寫了水的哪個方面?(要找出對應的語句)3、文章有沒有直接寫水深?“千丈見底”是不是寫水深? 可見寫水清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4、本部分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5、三峽中的哪句描寫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在描寫手法上有何區(qū)別?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層(第三節(jié))1、作者寫奇山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 寫 了哪幾種景物? 2、文中所描繪的是一種非常喧鬧、非常嘈雜的景象嗎?為什么?3、可見作者寫“奇山”用了怎樣的手法?(結合文中例句稍加說明)4、作者為什么發(fā)出“望峰息心”、“窺谷忘反”的

12、感慨呢?5、主題探求: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二、課后練習:1、內容理解(1)寫水異時,作者抓住了水的_ _ _和 的特點;寫山奇,分別從 覺和 覺來寫景,這樣寫的好處是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實際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樣的處世思想。它的表達方式是什么? (3)簡單賞析“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钡膶懛?。 (4)比較三峽與與朱元思書的異同。(3分)A兩文都寫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連綿、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B,兩文都寫了猿鳴,但寫作目的不同,三峽通過猿鳴烘托環(huán)境的 ,與朱元思書則通過猿鳴表現了環(huán)境的生機勃勃。三、中考鏈接:【甲

13、】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節(jié)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節(jié)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2【甲】文中寫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體描寫高峰“入”的動

14、態(tài)的幾個四字短語是: 。(2分)3【甲】【乙】兩文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1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答案班級 姓名 學號 【教學目標】1、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初步感知文章大意。2、學習本文對景物作生動逼真描繪的特點。3、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主旨。4、深入文章意境,體會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獲得美的享受?!窘虒W重難點】體會課文主旨和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菊n前預習】1、與朱元思書的作者吳均 ,是南朝梁代文學家。他的散文以寫景見長,有人仿效他的文體,稱“吳均體” 2、給下列劃線生字詞注音??~碧( pio ) 急湍甚箭( tun ) 泠

15、泠作響( líng ) 嚶嚶成韻(yng ) 互相軒邈 ( xun)( mio )鳶飛戾天者(yun )( lì ) 橫柯上蔽( k )3、解釋下列劃線字詞。風煙俱凈( 都 )(消散 ),天山共色。從流飄蕩( 順、隨 ),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從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獨一無二)。 水皆縹碧(都)( 青白色 ),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比·····還),猛浪若奔(好像 )(飛奔的馬)。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 憑借),互相軒邈( 向遠處 )( 向高處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16、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通“囀”,鳥叫聲 )(窮盡 ),猿則百叫無絕(斷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治理),窺谷忘反(通“返”,返回)。橫柯上蔽(樹枝),在晝猶昏( 白天);疏條交映,有時見日。4、翻譯下面句子。(1)、風塵煙靄全部散盡,天空與山峰顯露出同樣清澄的顏色。(2)讓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任憑它或東或西。(3)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水路,(4)奇峭的山峰奇異的流水,天下獨一無二。(5)江水全都呈現出一片青蒼之色,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6)游動的魚和細細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7)湍急的流水快于飛箭,洶涌的江浪勢如奔馬。(8)兩岸夾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長

17、著耐寒常青的樹木。(9)山依恃地勢爭著向上,互相比高比遠。(10)爭著向高處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巒。(11)泉水沖擊著石塊,發(fā)出泠泠的聲響;(12)好鳥彼此和鳴,織成嚶嚶的諧美旋律。(13)蟬兒則無休止地鳴叫不停,猿猴則千百遍地啼叫不絕。(14)在仕途上鷹一般沖天直上的人,望一眼這么美的峰巒就會平息熱衷名利的心;(15)整天忙于籌劃治理世俗事務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16)橫斜的樹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黃昏那樣陰暗;(17)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會漏下一些光斑。【課堂研討】熟讀課文,了解文章結構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

18、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描寫異水,運用比喻和夸張修辭手法將富春江"異水"的水清、急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 自然段寫"奇山",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征: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并抒發(fā)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菊n后作業(yè)】重點字詞翻譯:(1)風煙俱/凈俱:全,都;凈:散盡。 (2)天山共色 共色:一樣的顏色。(3)從流飄蕩 從:順、隨 (4)水皆縹碧 縹碧:青白色(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湍:急流的水;奔:飛奔的馬(6)負勢競上 負:憑借;競:競:爭著

19、。(7)互相軒/邈 軒:高,做動詞;邈:遠,做動詞。(8)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至;息:平息。(9)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籌劃;反:通“返”,返回。(10)橫柯上蔽 柯:樹木的枝干。上:在上面(11)在晝猶昏 猶:好像,如同。(12)任意東西東西:向東或向西。 (13)泠泠作響 泠泠:形容水聲清越。(14)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嚶嚶:鳥鳴聲。(15)蟬則千轉不窮 轉:通囀,鳥叫聲。千轉:長久不斷地叫。窮:停止。(16)猿則百叫無絕絕:消失。(17)交映:互相掩映21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第二課時)答案逐層解析課文(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節(jié))1、自富陽至桐廬一百來里的風景,作者是怎樣概括的?可見

20、本節(jié)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總領全篇,使結構清晰,脈絡分明。2、請分別找出本段中寫景、敘事、抒情的語句?寫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八個字四種景物,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氣爽的清秋風物圖,勾勒出廣闊的空間境界)敘事: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作者乘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盡興觀賞的情形。)抒情: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表明這一帶山水不同凡響,“獨絕”二字,強調此處山水為天下之冠。)3、本段中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天共長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層(第二節(jié))1、這部分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哪兩種狀態(tài)描寫了富春江水怎樣的特點?靜態(tài)和

21、動態(tài);寫了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富春江水“異”的特點。2、靜態(tài)描寫了水的哪些方面?動態(tài)描寫了水的哪個方面?(要找出對應的語句)靜態(tài):A,水色水皆縹碧(正面描寫);B,水清千丈見底 直視無礙(或用前四句即可表明水清)動態(tài):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文章有沒有直接寫水深?“千丈見底”是不是寫水深? 可見寫水清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 沒有,“千丈”是寫水深,可是“千丈見底”就是寫水清了。以深度寫水清為間接描寫。4、本部分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泉水激石,泠泠作響”與“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與“猿則百叫無絕”等是對偶;“急湍甚箭”“鳶飛戾天者”等是比喻;“負勢競上

22、”“爭高直指”等是擬人;“千丈見底”“直視無礙”是夸張。5、三峽中的哪句描寫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庇挟惽ぶ??它們在描寫手法上有何區(qū)別? “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北疚闹苯用鑼?,而三峽是對比襯托。(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層(第三節(jié))1、作者寫奇山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 寫 了哪幾種景物? 視覺:高山寒樹、軒邈成峰;聽覺:泉水作響、好鳥成韻、蟬轉不窮、猿叫無絕四種。2、文中所描繪的是一種非常喧鬧、非常嘈雜的景象嗎?為什么?這里的聲音,都是安靜的,“潔凈”的。所以這是以鬧來寫靜,或者是,以表面的繁雜來寫單純。3、可見作者寫“奇山”用了怎樣的手法?(結合文中例句稍加說明)襯托,如以動襯靜;以觀者感受襯山勢之奇,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4、作者為什么發(fā)出“望峰息心”、“窺谷忘反”的感慨呢?因為作者此時可謂陶醉于大自然的絕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間爭名奪利、官場角逐的一切,都變得了無趣味了。另外,作者被這奇?zhèn)?、瑰麗、美妙、和諧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變得更奮發(fā),精神得到洗滌而變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諧、幽靜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