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誤分析例析甄選_第1頁
偏誤分析例析甄選_第2頁
偏誤分析例析甄選_第3頁
偏誤分析例析甄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偏誤分析例析(優(yōu)選 .)對外漢語偏誤分析例析偏誤分析( error analysis ),就是對學生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所犯的偏誤進行分析,從而發(fā)現第二語言學習 者產生偏誤的規(guī)律,包括偏誤的類型和偏誤產生的原因等。它作為一種理論和研究方法,在第二語言習得 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是就筆者直接接觸到的真實的偏誤材料進行偏誤分析。一、偏誤例句及來源 :1. 我書包里詞典有。2. 我買了新書兩本。3. 我見到了 Mary 等去年見的朋友很多。4. 我要練習跟你。5. 我想見面你。6. 我的漢語會話是不好,他們聽不懂 .。7. 大概有十個學生們去濟南。8. 我和三個同學穿韓服唱了韓國傳統(tǒng)歌,很

2、精彩了。9. 學生都善良,還有很好學生。10. 我們班的男人、女人都很好學生。11. 我們千佛山了。12. 我們一起大潤發(fā)吧。13. 我們運動會了。14. 泰山,早上很冷,日出,我喜歡。15. 朋友,天冷,保重身體。16. 他明天沒和我們一起去。17. A:后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要回家。B:真的嗎?你奶奶幾歲了?18. 你不高興,我沒考好。19. 今天比昨天很冷。20. 意識到這一點很是讓我非常難過。以上例句中例 1到例 7來自以韓語為母語的留學生的日常用語,例8、例 9、例 10 來自留學生辦的教室板報,例 11到例 18來自非洲留學生平時的交際用語,例 19、例 20來自留學生的校內日志。

3、其中韓國 留學生和非洲留學生是初級漢語水平的留學生,學習的漢語時間在半年到一年之間。教室板報和校內日志, 涉及到的留學生水平從初級到高級不等。二、偏誤的來源及例句分析: 第二語言學習者偏誤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母語負遷移、目的語知識負遷移、文化因素負遷 移、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影響、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等五個方面,還有不少偏誤是在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產生 的。下面結合例句作具體分析說明:1、母語負遷移。學習者在不熟悉目的語規(guī)則的情況下,常常是依賴母語知識,同一母語者往往出現同類性 質的錯誤。韓語的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 +謂語”、“修飾語 +被修飾語”,受母語的影響,韓國留學生學習漢語過程中常出現

4、像這樣的語法偏誤。如 :例 1我書包里詞典有。例 2我買了新書兩本。例 3 我見到了 Mary 等去年見的朋友很多。 但是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留學生的語序意識增強,偏誤發(fā)生的機率變得越來越小。 另一方面,非英語母語的留學生,除了受母語的影響,由于先接觸和學習了英語、有時課堂也以英語 為中介語,因此,也常發(fā)生因受英語影響的偏誤。如:例 4 我要練習跟你。 (英語為 I want to practicewith you 。)例 5 我想見面你。( I want to meet you. Meet 在英語中既可作及物動詞也可做不及物動詞, 但是漢語 “見面”是不及物動詞,不能加賓語“我” 。)例 1

5、9 今天比昨天很冷。 (在英語的比較句中表示差別的形容詞要變成比較級,而不能以詞語的原型出現。如“這個比那個大很多” 翻譯成“This one is much bigger than the other”,受此類影響出現了例句中的偏誤。 )2、目的語知識負遷移。學習者在目的語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把他所學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語知識用類推 的 辦 法 不 適 當 地 套 用 在 目 的 語 新 的 語 言 現 象 上 , 造 成 偏 誤 , 這 種 現 象 也 稱 為 過 度 概 括 (over-generalizafion) 或者過度泛化。如:例 6 我的漢語會話是不好,他們聽不懂 .。(學習者

6、在最初的學習中,會了解到“是”用來表示判斷、 說明陳述對象的情況。但是如果判讀、說明部分含有 “不”、“沒”則不需要用“是” 。)例 7 大概有十個學生們去濟南。 (“們”的基本用法是 “用在代詞或指人的名詞后面 ,表示復數”,但是, 如果代詞或是名詞前有具體的數詞修飾限制時,則不能再用 “們”。此處屬于“們”的泛化。 )例 8 我和三個同學穿韓服唱了韓國傳統(tǒng)歌,很精彩了。 (“了”可以表示“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后, 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完成” ,但是此例 句中“很精彩”并不是一種變化,而是 一種狀態(tài),此處屬于“了”的泛化。 ) 例 16 他明天沒和我們一起去。 (對“沒”和“不”的區(qū)別還沒掌握住)

7、沒,用于客觀敘述,限于指過 去和現在,不能指將來。不,用于主觀意愿,可指過去、現在和將 來。,留學生常出現傾向于 “沒”或是“不”的現象, 從而造成 “沒” 或是“不”的泛化。此處是明天的事,應該用“不” 。)例 20 意識到這一點很是讓我非常難過。 (漢語用詞的重復。除了漢語知識的負遷移外,也受到了留學 生表達意思的影響。 留學生特別強調難過的程度, 導致了 偏誤的出現。)3、文化因素負遷移。一些偏誤并不完全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是由于文化差異造成了語言形式上的偏誤, 或是語言使用上的偏誤。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受本國文化的影響,或是由于未能正確理解目的語文化所 造成的。如:例 15 朋友,天冷,

8、保重身體。 (此例句的使用者是個 40 多歲的非洲留學生,常對 20 歲左右的中 國學生這么說?!氨V亍笔莻€很正式的詞,一般是長者之間,或是 對長者說,此處顯然是對中國文化不了解造成的偏誤。 )例17 A:后天是我奶奶的生日,我要回家。B:真的嗎?你奶奶幾歲了?( “幾歲”一般是問不到十歲的兒童,問老年人一般用“多大年紀” 或是“高壽”。說話人沒有顧及到問的對象的年齡,違背了 交際原則,沒有理解中國的文化。 )4、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影響。學習者在學習語言或是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為克服困難、達到有效學習 和順利交際的目的常常會采取各種計劃和措施, 這分別表現為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 其中造成偏誤的

9、學習 策略主要有遷移、 過度泛化和簡化; 造成偏誤的交際策略很多, 回避和語言轉換是其中最常見的兩種。 如:例11我們千佛山了。(有個非洲留學生,總是發(fā)不好 qu這個音,所以常常在交談中不說“去”這個字。)例 12 我們一起大潤發(fā)吧。 (回避“去”字)例 13 我們運動會了。 (我們參加運動會了。留學生不會“參加”這個詞,采取了回避態(tài)度。 )例 14 泰山,早上很冷,日出,我喜歡。 (意思是要說“雖然早上泰山頂上很冷,但是我還是喜歡 在那里等著看日出。 ”說話者采取了簡化策略, 避免了連 詞的使用。)例 18 你不高興,我沒考好。 (簡化策略。因為我沒考好,你不高興了。 )5、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

10、外部因素也是偏誤產生的原因之一。這里所說的學習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主要指教師不 夠嚴密的解釋和引導、甚至不正確的示范,教材的科學性不強或編排不當,課堂訓練的偏差等。例9“學生都善良,還有很好學生。 ”和例 10“我們班的男人、女人都很好學生” 。學生除了對“很 +形容詞”修飾名詞 的認識不足以及對“是”的掌握不好外,也受到了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教師常說“好,很好”、“你們都是好學生”不加區(qū)別。學生們又想給自己很高的評價,辦板報時一般沒有嚴格的要求和指導,于是就出現了板 報上的偏誤。另外,學習環(huán)境中,對待上述所說的各種偏誤的態(tài)度,也是外部環(huán)境對偏誤產生的一個重要 影響方面。三、結論: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

11、可以看出偏誤的產生因素是多樣的,很多偏誤還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機械地歸類有時候不是特別恰當,但是,這些歸類還是為第二語言的教授和習得提供了很多借鑒。1. 在注重分析母語和目的語引起的偏誤的同時,還應注重分析和避免學習者所接觸過的其他語種對學習者 造成的負遷移。尤其是現階段常用英語作為初學者學習漢語的媒介,更要注意英語的負遷移對學習者學 習的影響。2. 在第二語言的習得或講授過程中要多注意語序問題,此外就是語用問題。3. 留學生教室里的諸如板報之類的東西,最終呈現的結果要嚴要求,因為它們出現的偏誤影響的很可能不 是幾個人,一班人,甚至可以影響不止一屆的留學生。這就涉及到對待偏誤的態(tài)度,在這一點上,要避 免大眾化的偏誤。辦板報的過程中可以不糾錯,以免影響學生們交流的積極性,板報成型后可用藝術化 的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