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的比較研究_第1頁
兩種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的比較研究_第2頁
兩種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的比較研究_第3頁
兩種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的比較研究_第4頁
兩種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的比較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兩種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兩種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圖形與幾何”的比較研究的比較研究無錫市東林中學 蔣霞敏 214001新的一輪義務教育階段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七、八個年頭了,數學教學的面貌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數學教學模式豐富多彩,數學課堂也不是教師一統(tǒng)天下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了新的數學課程中對幾何內容的處理引起了國內學者的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問題是:幾何課程的難度問題、證明內容的設計編寫問題以及知識體系的螺旋上升問題等。無錫地區(qū)從 2002 年的秋季開始使用的是華師大版的數學實驗教材,到 2008 年的秋季改用蘇科版的數學實驗教材。因此,本人選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開發(fā)的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以下簡稱為“華師大版” ,指 2007 版) 、以及江蘇科技出版社開發(fā)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以下簡稱為“蘇科版” ,指 2007 版) ,通過對兩種版本七年級“圖形與幾何”領域內容結構的比較,對使用兩種版本教材的教師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尋找它們在編寫體例、內容廣度、內容深度、內容難度和組織結構等方面的共性、差異、特色和不足,從而為推進課程改革貢獻一已之力。一、兩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內容結構的比較“蘇科版”與“華師大版”兩種版本的實驗教材都是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編寫的,因此都體現了“圖形與幾何”這一領域的課程目標。作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中變動較大的一個

3、領域,初中幾何課程的核心目標與以往的幾何課程相比有很大的變化。以往初中幾何課程的核心目標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而課程標準下第三學段“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核心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包括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并積累其幾何活動經驗。與以往的幾何課程目標相比, “圖形與幾何”領域的課程目標進一步完善了幾何課程的教育價值。為了更好地對七年級華師大版和蘇科版教科書“圖形與幾何”領域進行比較研究,首先讓我們整體了解一下兩種版本教科書對這一領域的編排。如下表:兩個版本七年級教科書在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編排華師大版課時蘇科版課時七年級上第 4 章 圖形的初步認

4、識4.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4.2 畫立體圖形4.3 立體圖形的展開圖4.4 平面圖形4.5 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4.6 角17121123第五章 走進圖形世界5.1 豐富的圖形世界5.2 圖形的變化5.3 展開與折疊5.4 從三個方向看數學活動小結與思考1022221124.7 相交線4.8 平行線復習232第六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一)6.1 線段、射線、直線6.2 角6.3 余角、補角、對頂角6.4 平行6.5 垂直數學活動小結與思考102221111七年級下第 9 章 多邊形9.1 三角形9.2 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9.3 用正多邊形拼地板復習課題學習第 10 章 軸對稱10.1 生活中的

5、軸對稱10.2 軸對稱的認識10.3 等腰三角形復習1242222101432第七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二)7.1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7.2 探索直線平行的性質7.3 圖形的平移7.4 認識三角形7.5 三角形的內角和數學活動小結與思考第十一章 圖形的全等11.1 全等圖形11.2 全等三角形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數學活動小結與思考1221223121011512從上表可以看出,兩個版本的教材在七年級“圖形與幾何”的編排方面,雖然總的章數有些不同,但總課時數大體相同,華師大版上、下冊分別為 17 課時、22 課時;蘇科版分別為 20 課時、22 課時。內容的編排方面,七年級上冊部分基本相

6、同,只是蘇科版教材把有關“平行線的識別與性質”這一內容的教學放到了七年級的下冊。而下冊部分的教學內容有明顯的差異,主要是華師大版的第 10 章“軸對稱”與蘇科版的第 11 章“圖形的全等”這兩章學習內容上的差異。 兩種版本的實驗教材在七年級上冊部分圖形與幾何的編排上大體還是相同的,都是讓學生從研究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開始,逐步向平面圖形的學習過渡。上冊部分有所不同的是:華師大版教材把整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放在一章中進行,而蘇科版教材則分為了兩章。另外在內容的編排上也是稍有差別的,華師大版教材多了一節(jié)內容“平面圖形” ,而蘇科版教材多了“圖形的變化”這節(jié)內容,華師大版教材編排的這節(jié)內容是為了由前半部分

7、立體圖形的學習向后半部分平面圖形學習的過渡,蘇科版教材則是為了體現立體圖形可以由平面圖形經過一定的變換得到,通過圖形的平移、旋轉、翻折,了解圖形之間的相互關系,兩種教材這部分的編寫各有特點。內容編排上的另一不同是,關于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華師大版教材是安排在七年級上冊部分,在平行線之后進行教學的,而蘇科版教材則安排在了七年級下冊部分的第七章“平面圖形的認識(二) ”中進行教學,雖然,本章內容是第六章“平面圖形的認識(一) ”的延續(xù),但必盡是隔了一個寒假之3后再進行的教學了,并且平行線和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之間的聯(lián)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這部分內容的編寫,本人認為還是華師大版教材更好一點。兩種版本的

8、實驗教材在七年級下冊部分圖形與幾何的編排上,雖然都安排了兩章內容,課時數也都是 22 節(jié),但具體的教學內容有很大的差異。華師大版教材在第 9 章、第 10 章分別安排了“多邊形” 、“軸對稱”的學習,而蘇科版教材在第七章、第十一章分別安排了“平面圖形的認識(二) ” 、 “圖形的全等”的學習,其中多邊形和平面圖形的認識(二)的學習,除了上面講過的關于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學習的差別以外,大致是相同的,只是華師大版教材多了一節(jié)內容“用正多邊形拼地板” ,蘇科版多了一節(jié)內容“圖形的平移” 。下冊部分最為顯著的差異是:華師大版教材“軸對稱”的學習和蘇科版教材“圖形的全等”的學習,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內容

9、的教學。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在七年級下學期,掌握軸對稱顯然要比掌握圖形的全等容易些,同時在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的過程中,大部分的一線教師還是主張在七年級下學期先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全等可安排在八年級上學期進行教學。關于幾何推理的書寫格式,這兩種教材的差別也是非常明顯的。華師大版教材在七年級上冊部分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學習過程中,就引入了“” 、 “”的書寫格式,教材要求學生參照例題,用“” 、 “”的符號進行簡單的說理。雖然學生在剛開始寫的過程中有些困難,但經過了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學習之后,學生對于這種書寫格式掌握得還是比較好的,同時邏輯推理能力也得到了訓練與提高。蘇科版

10、教材的幾何部分的書寫在七年級的教學中,并沒有出現“” 、 “”的符號,包括在三角形全等的書寫過程中,出現的還是“因為,所以” , “根據,得到” ,其實這種格式的前面大半部分的書寫跟用“” 、 “”的符號來寫是沒有區(qū)別的,只不過最后結論部分的書寫稍有不同,本人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并沒有發(fā)現這種合情推理的方式,對學生學習全等三角形的過程來說,要輕松,容易些。三角形全等的學習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困難還是比較大的。同時絕大部分的一線教師在講授三角形全等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基本上都采用的是“” 、 “”的演繹推理格式。二、兩版本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使用情況的調查分析 為了更全面地對兩種版本七

11、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進行比較研究,本人選擇了無錫地區(qū)部分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教師問卷總共發(fā)了 50 份,收回 47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4。蘇科版學生問卷總共發(fā)了 320 份,收回 317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99;華師大版學生問卷總共發(fā)了 300 份,收回 295 份 有效問卷,4回收率 98。1 教師對教材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對教師的調查問卷,主要是從教師對教材的認同感、對教材內容的編寫意見、實驗教材對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對學生評價 4 個方面展開的。(1).教師對教材的認同感教師對教材的認同感數據表平均分評定等級項目內容項目數華師大版蘇科版華師大版蘇科版對

12、教材總體的滿意程度12.912.92BB教師對教材的適應程度12.902.87BB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教師對華師大版教材和蘇科版教材的總體滿意程度以及適應程度都差不多,教師對兩種版本的教材都比較滿意,同時在教學中都能較好地適應教材。(2).教師對教材內容編寫的看法教師對教材內容編寫看法的數據表平均分評定等級項目內容項目數華師大版 蘇科版 華師大版 蘇科版教材內容結構的編排22.672.08BC問題情境的設計13.683.71AA例題、習題的設計42.702.91BB教材內容的處理43.173.05BB教學要求的把握22.802.83BB從上表可以看出教師對華師大版教材和蘇科版教材問題情境的設計和

13、教學要求的把握方面的評價基本相同,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方面,華師大版教材評價要稍高一些,例題、習題的設計方面,蘇科版教材的評價要稍高一些,其中特別是對教材內容的結構編排方面,蘇科版教材的評價比較低。(3).對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對教師教學方式影響的數據表平均分評定等級項目內容項目數華師大版 蘇科版 華師大版 蘇科版教學方式的變化12.953.08BB對探究性活動的開展情23.163.15BB5況對學生的關注程度12.682.71BB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情況13.413.79BA從上表看出,兩種版本的教材對探究性教學活動的關注程度與開展情況、對學生的關注程度這兩方面的影響都差不多,對教學方式的變化方面,蘇

14、科版教材要稍大一些,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情況的影響蘇科版教材明顯要大一點。(4).對教師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的影響對教師教學設計、教學評價影響的數據表平均分評定等級項目內容項目數華師大版蘇科版華師大版蘇科版對教學備課情況的影響23.092.96BB對教學評價的影響22.792.72BB對數學文化的影響13.453.42BB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華師大版教材對教師備課、教學評價的影響比蘇科版要大一點,兩種版本的教材對數學文化的教學影響差不多。2 學生對教材評價的項目分析(1)對教材的認同感學生對教材認同感的數據表平均分評定等級項目內容項目數華師大版 蘇科版 華師大版 蘇科版對教材的興趣13.013.49

15、BB內容的編排方式42.923.47BB習題設置43.023.12BB從上表看出,使用這兩種教材的學生對其使用的教材興趣,教材內容的編排方式以及習題的設置方面,蘇科版教材都比華師大版教材要高,特別是對教材興趣、內容的編排方式方面,學生對蘇科版教材的評價比較高。(2)教材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教材對學生學習方式影響的數據表平均分評定等級項目內容項目數華師大版蘇科版華師大版蘇科版自主學習的能力22.783.04BB6提出問題的能力12.382.61CB合作交流,探究問題的能力22.682.9BB對信息技術的運用13.183.07BB對課后閱讀材料的學習12.843.16BB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自主學

16、習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合作交流、探究問題能力以及課后閱讀材料的學習方面,使用蘇科版教材的學生要好于使用華師大版教材的學生,在信息技術的運用方面,使用華師大版教材的學生要稍好一點。(3)教材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教材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數據表平均分評定等級項目內容項目數華師大版蘇科版華師大版蘇科版數學學習中的樂趣23.043.41BB學習過程中的成功的體驗13.373.51BA 從上表可以看出,使用蘇科版教材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到的樂趣和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成功的體驗都要比使用華師大版教材的學生要高一些。3 教師對教材使用情況的比較總結 通過調查問卷,我發(fā)現中、老年教師對華師大版教材的滿意度比較高,而

17、青年教師對蘇科版教材的滿意度要稍高一些,這與教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形成的教學風格、教學方法有著很大的關系。大多數中、老年教師都教過人教版的老教材,他們比較認同老教材的系統(tǒng)性、嚴謹性、科學性、邏輯性,華師大版教材的編寫在某些方面與老教材還是有共同之處的,因此能引起這部分教師的共鳴。而且華師大版教材從 2002 年秋季在無錫地區(qū)開始實驗至今已走過了 7 個年頭,進行了兩輪多的教學,教材也經過了幾次的改版,教師對華師大版教材的滿意度也逐漸增大,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增大。而蘇科版教材是 2008 年的秋季剛在無錫地區(qū)展開實驗,這一學年教七年級數學的教師中,不管中年教師還是青年教師,雖然已

18、經經過了短短幾天的新教材培訓,但是對蘇科版教材中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還是覺得困難很大。74 學生對教材使用情況的比較總結從學生的問卷情況來看,學生對蘇科版教材的滿意度要比華師大版教材高一些,主要是蘇科版教材在版面設計上更生動,色彩也更豐富,在內容的編排上,特別是問題情境的設計上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能較好地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查中還發(fā)現,學習蘇科版教材的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交流、探究問題的能力都比學習華師大版教材的學生要高,同時,從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獲得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來看,也是學習蘇科版教材的學生要高一些,這些都說明蘇科版教材內容的編排較符合學生的

19、心理特征、年齡特點,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學習華師大版教材的學生對教材本身的興趣就要低一些,一部分的學生在問卷上都提到教材內容比較枯燥,要增加教材的趣味性,也有部分學生反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大。通過對兩版本七年級數學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比較研究,我們對兩版本數學實驗教材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兩版本數學實驗教材都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都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適用的數學教科書。筆者以為,兩版本數學實驗教材各具優(yōu)點的同時,同樣存在著不足之處,需要不斷改進與完善,真正體現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宗旨。 同時,教師也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專業(yè)化的教育工作者。

20、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二十一世紀,在創(chuàng)新教育蓬勃發(fā)展的今天,社會對新教材充滿了期望,學生對教師充滿了期待。教師的教學只有結合教學規(guī)律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達到新教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才能為課程改革的實施貢獻一己之力。參考文獻參考文獻1董林偉主編初中數學有效教學設計與研究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鐘啟泉等編著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劉兼,孫曉天主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

21、015. 王建磐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 王建磐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下冊)8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 楊裕前,董林偉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8楊裕前,董林偉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作者簡介:姓名:蔣霞敏 性別:女 中學一級教師遼寧師范大學與蘇州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教育碩士在讀 任教于無錫市東林中學 E-mail: TEL錄附錄附錄附錄 1 七年級數學新教材七

22、年級數學新教材 (圖形與幾何圖形與幾何)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教師卷教師卷)尊敬的老師,您好!首先真誠地感謝您的大力支持!從初中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市先后使用了華師大版和蘇科版的實驗教材為了解這兩種版本七年級的實驗教材中,老師和學生對“圖形與幾何”這部分內容在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我們需要向您了解您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情況此問卷只作科學研究之用,并采用無記名調查方式,不會對您的任何評定有什么影響,對調查結果嚴格保密,希望得到您的配合與支持,非常感謝!文化程度:_所教班級的類型(特色或普通):_教齡:_使用過的教材的版本:_1您對兩種版本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使用后的總體滿意

23、程度如何?A很滿意 B比較滿意 C不滿意 D很不滿意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2在新課程理念背景下,您對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課堂教學感到A很適應 B比較適應 C不適應 D很不適應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3您覺得學生對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學習適應程度如何?A很適應 B比較適應 C不適應 D很不適應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4您覺得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內容的結構編排、呈現方式A符合數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邏輯性強 B散亂,不便于教學安排C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呈螺旋狀上升 D沒感覺華師大版:( ) 蘇科版:( )5您是否調換教材內容的教學順序?A經常 B

24、次數較多 C偶爾 D從來沒有9華師大版:( ) 蘇科版:( )6您覺得教材中設置的問題情境和實際應用性問題A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助于學生對抽象數學概念的構建,您在教學中經常很充分地利用他們,但不另外增加B數量太少,您經常還另外準備C它們不是考點,只會浪費課堂時間,您總是開門見山引入定義、性質的學習D 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7您覺得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編寫內容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嗎?A很有幫助 B有較大的幫助 C有點幫助 D流于形式毫無幫助華師大版:( )

25、 蘇科版:( ) 8您對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中例題、習題的設置情況感覺如何?(l)題量 A太多 B適中 C太少 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2)題型 A單一、陳舊 B豐富、新穎 C跟老教材差不多 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3)難度 A太難 B適中 C太容易 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4)您對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中例題、習題的設置感到 A很滿意 B較滿意 C不滿意 D很不滿意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9您對七年級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中的合情推理方式以及說理的書寫格式問題是如何看待的?A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完全按照教材和教參的要

26、求教,而且學生很容易掌握B教材的要求不利于后續(xù)數學知識的掌握,因此一開始就要強調說理的書寫格式問題C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不利于學生的掌握,教的很困難D 不好,推崇老教材的演繹推理方式華師大版:( ) 蘇科版:( ) 10您覺得課后有關數學史的閱讀材料A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B有利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有利于考試C不是考試內容,完全浪費時間D 可有可無,課堂中從沒提到華師大版:( ) 蘇科版:( )11您是否會補充課本外的知識A經常 B有時 C偶爾 D從不華師大版:( ) 蘇科版:( )12您補充的內容最多是關于哪些方面的?A課堂講解的例題 B學生課堂的練習

27、 C學生課后的作業(yè) D教材外的知識點華師大版:( ) 蘇科版:( )13您認為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完成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內容是A能很好地完成 B基本能完成 C幾乎不能完成 D根本無法完成華師大版:( ) 蘇科版:( )14在教學中,在對教材的教學要求的把握或內容的處理上,您感到A非常困難 B比較困難 C比較容易 D非常容易華師大版:( ) 蘇科版:( )1015在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中,您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A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B發(fā)生了較大變化 C發(fā)生了很小的變化 D沒發(fā)生變化華師大版:( ) 蘇科版:( )16在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課堂教學中,您常常如何處理觀察、實

28、驗操作、猜想、驗證等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活動A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個探究活動和合作交流的機會,注重學生獲得數學知識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形成的能力B課時不緊張時,就開展C從不開展,課堂中精講例題,課后讓學生精練習題D 不重視,也不忽略,課堂中一帶而過華師大版:( ) 蘇科版:( )17在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課時的編排模式下,您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時感到A很容易 B較容易 C較困難 D很困難華師大版:( ) 蘇科版:( )18在教學中,您感到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興趣、自信心等經常處于一種怎樣的狀態(tài)A很積極 B較積極 C有點積極 D一也不點積極,課堂沉悶華師大版:( )

29、 蘇科版:( )19在新課程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中,您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如何?A經常使用 B偶爾使用 C從來不用 D想用,但缺乏多媒體教學設備華師大版:( ) 蘇科版:( )20您在教學備課過程中,是否經常參閱其他的教輔資料和其他版本的教科書?A經常有 B有時有 C偶爾有 D完全沒有華師大版:( ) 蘇科版:( )21您在教學備課過程中考慮最多的是A知識點與例題 B學生現有的學情 C教學過程的設計 D教學與學法的選擇華師大版:( ) 蘇科版:( )22在教學中,您感到教材的要求與中考考試的要求、您校平時考試的要求的一致性如何?A很一致 B基本一致 C有點不一致 D根本不一致華師大版:(

30、 ) 蘇科版:( )23在新課程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中,您對實施過程性評價和發(fā)展性評價感到A容易 B比較容易 C比較困難 D困難華師大版:( ) 蘇科版:( )24您認為七年級的數學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在教學過程的中的最大困難是什么?25您對七年級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編寫有什么要求和建議?附錄附錄 2 七年級數學新教材七年級數學新教材(圖形與幾何圖形與幾何)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學生卷學生卷)親愛的同學,您好!為了了解您對您現在所用新教材(圖形與幾何)的適應程度,需要向您了解您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情況此問卷只作科學研究之用,并采用無記名方式,對調查結

31、果嚴格保密您的回答對本研究的結果至關重要,請如實回答非常感謝您的配合與支持!學校類型(重點或普通):_班級類型:_所使用的教材:_111您對現行的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內容感興趣嗎?( )A 很感興趣 B較感興趣 C不感興趣 D很不感興趣2您覺得現行的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中的問題情境有助于您對概念和性質的理解嗎?( )A幫助很大 B有較大的幫助 C沒有幫助 D增加了理解的3您對現行的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中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結論的表述感到適應嗎?( )A很適應 B比較適應 C不適應 D很不適應哪些方面不適應?4您對現行的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與其他知識的聯(lián)系的編排方式感到( )A很適應 B比較適應 C不適應 D很不適應5現行的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關注了數學的應用性,您認為這部分內容與您的生活體驗聯(lián)系( )A很緊密 B較緊密 C不太緊密 D很不緊密6您認為現行的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幾何)的語言表述、內容呈現方式是否有利于自學( )A非常有利于 B比較有利于 C不太有利于 D很不利于7您能自己看懂新課標實驗教材(圖形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