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導學案正課_第1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導學案正課_第2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導學案正課_第3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導學案正課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十五孟子二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并翻譯課文。2、積累文言實詞虛詞。3、學習課文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論的論證方法。4、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深刻含義,并且從其中受到教育和啟示。二、 預習交流展示學案: (一)作品及作者簡介:1、作者: 孟子,戰(zhàn)國時期(朝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字 ,鄒(今山東鄒縣)人。年輕時曾從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學習。他悉心鉆研孔子學說,后來成為 家第二位大師,被稱為“亞圣”。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曾游說齊、宋、滕、魏等國,均不被采納。六十多歲回家鄉(xiāng),聚眾講學,著書立說。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的哲學思想屬于主觀唯心

2、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 ,認為人生來就有善良的本性。(二)朗讀兩遍課文,完成以下題目: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要求把課下注解中的漢語拼音搬到文章中。(c)2、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和用法。(c)舜發(fā) 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 于 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 過, 然后能改;困 于心,衡 于慮,而后作;征 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3、利用課下注解和參考書翻譯課

3、文到筆記本上。(c)三、課堂交流展示學案(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臥薪嘗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發(fā)憤圖強,矢志不渝,終于打敗了吳國,重振國威,然而自此之后,處于安樂中的越王,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最后還是重蹈了吳王的覆轍。越王勾踐的經(jīng)歷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孟子的散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起去探個究進吧!2、講述青蛙和羚羊的故事。思考:兩則故事的共性。(有趣的故事能激發(fā)學生思考,意在啟發(fā)學生調動、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有人用青蛙做了一個試驗,把一只青蛙放進開水鍋里,在千鈞一發(fā)的生死關頭,青蛙用盡全力,立刻蹦了出來。但是,再把這只青蛙放進冷水鍋里,

4、然后慢慢加熱,它在溫水中悠哉悠哉地感受幸福,等到熬不住了、要奮力跳出時,已全身無力,最后活活被煮死。 動物保護協(xié)會也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在非洲奧蘭治河東西兩岸,各放養(yǎng)10只羚羊,一年后,送到東岸的羚羊已繁殖增加到14只,而送到西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另外7只被狼吃了。并且東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鐘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查其原因,東岸羚羊附近生活著一個狼群,羚羊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種“競爭氛圍”中,越活越有“戰(zhàn)斗力”,而生活在西岸的羚羊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反而常常遭遇狼的襲擊。 青蛙警示人們務必樹立必要的優(yōu)患意識,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羚羊警示人們務必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競爭是生存之首

5、,更是發(fā)展良策。其實,歸根結底,它們都警示人們務必樹立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思想意識,促進體制、科技、服務、人文等多個方面的整體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經(jīng)濟跨越式發(fā)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否則,無憂無慮,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將來勢必落得“被煮死.,或狼吃。(二)檢查預習:1、組織學生展示作者簡介、歷史背景。2、檢查學生朗讀預習情況,糾正讀音節(jié)奏(采用聽讀、自讀、齊讀、分男女生讀、個別讀、比賽讀等形式進行)3、組織學生分小組展示文章的翻譯和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三)小組探討、交流、展示:用現(xiàn)代漢語朗讀課文,思考:1、短文開頭第一段列舉6位名人,他們的共同點什么?給你什么啟示?共同點:出身卑微,都是經(jīng)

6、歷艱苦磨難后,最終成就了作為。啟示: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偉業(yè),就必須在思想、身體、生活、行為等方面經(jīng)歷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2、短文開頭列舉6位名人,有何用意?明: 這六位歷史人物都是在經(jīng)歷了艱難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業(yè),開篇列舉這些人物及事例,是為了更有說服力的論述本文的中心論點。舉例論證人才必須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造就的道理。3、在六個事例作為事實論據(jù)的基礎上,得出一個什么結論?(第二段)明: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思想磨練),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生活磨練),行拂亂其所為(行為磨練),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磨練的益處)作者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

7、“是人”指哪些人?“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務。“是人”指前面敘述的六個人,又不限于他們,還包括其他能擔任“大任”的人。4、在短文第三段找出能分別論證“生于憂患”和“死于安樂”的句子。說說采用什么論證方法?明: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個人正面生于憂患)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國家 反面死于安樂)5、文章最后得出了一個什么結論?(中心論點)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6、請你舉幾個名人的例子來證明文章的觀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司馬遷受宮刑而著史記;曹雪芹晚年衣食不保而留紅樓夢。愛迪生經(jīng)歷上千次

8、實驗發(fā)明了電燈;貝多芬耳聾后寫出命運交響曲;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開創(chuàng)了新中國的歷史;張海迪高位截肢自學了四國外語。(四)、拓展1、由本文的題目而聯(lián)想到的一個成語是什么?明:居安思危安不忘危處安思危2、請寫出至少兩則和本文闡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窮且易堅,不墜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3、人生就是一次遠航,有艷陽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難能一帆風順,當你身處逆境時,這篇文章會給你帶來哪些啟示,你將以怎樣的心態(tài)對待它?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古代先賢歷經(jīng)苦難,最終取得成功的事例啟示我們,以積極和樂觀的心態(tài),勇敢地迎接困難和挑戰(zhàn)。像一個遭遇風景的漁夫,充滿

9、著憧憬與希望,包蘊著力量與勇氣,呼吸著成腥的空氣,撐滿帆去搏擊風浪?;蛳褚恢桓甙恋暮Q嘤赂业赜颖╋L雨的挑戰(zhàn)。4、2008年的雪災、“5·12”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等,一次次考驗著我們的祖國。我們渴望天佑中國,但我們也深知“多難興邦”。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雖歷經(jīng)滄桑,飽受磨難,但我們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東方。結合課文分析:多難為何能興邦?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受一些考驗。當我們遭受災難之日,也是對國家、民族“苦其心態(tài),勞其筋骨”的磨礪之時。挫折可以使我們團結一心,風雨同舟;災難能使我們民族的斗志受到激發(fā),凝聚力大大增強,那種戰(zhàn)無不勝的民族精神

10、和力量也會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刻強有力地凸顯出來。這樣就能使我們的國家戰(zhàn)勝任何困難,更好地走向興旺和繁榮。四、當堂達標:(一)、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1、發(fā): 2、舉: 3、任: 4、所以: 5、曾:6、恒: 7、過: 8作: 9、喻: 10、入: 11、出: 12、法家: 13、拂士: 14、患: (二)使動用法1、苦:使痛苦 2、勞:使勞累 3、餓:使饑餓 4、空乏:使資財貧乏 5、動:使驚動 6、忍:使堅韌(三)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2、衡于慮:衡通“橫”,堵塞,不順。3、法家拂士:拂通“弼”,輔弼。(四)一詞多義:介詞“于”的用法1、發(fā)于畎畝 舉于版筑( )2、困于心

11、衡于慮 征于色 發(fā)于聲( )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 )4、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四)、翻譯: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五、課外作業(yè):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215題。(15分)(甲)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略(乙)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

12、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此之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吾祿益厚,吾施益博??梢悦庥诨己??”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堯,舜其尤病諸?!?(孫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仆:對自己的謙稱。蹴然:吃驚不安的樣子。怨歸之:怨恨會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層。堯,舜其尤病諸:這種事連堯、舜他們都特別擔心做不到呢。1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2)入則無法家拂士( 通“弼”,輔佐 ) (3)仆聞之 ( 聽說 )(4)官大者,主惡之( 討厭,厭惡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

13、同的一組是( )(3分)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蘭是女郎 B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此之謂也C所以動心忍性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孫叔敖曰:不然。1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人恒過然后能改。人常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錯誤(2)可以免于患乎?可以憑借這種做法免除禍害嗎?15閱讀甲乙兩文后,回答下面問題。(4分)(1)甲文中,列舉舜、孫叔敖等人的事例是為了論證什么觀點? 成就大業(yè)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為等方面經(jīng)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練。(2)乙文中,孫叔敖所持的觀點與甲文中哪句話意思相近?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六、教學反思:1、教改成功之處:

14、2、教改失敗之處和改進措施:六、【課堂鑒定】本節(jié)學習自我評定等第 。 任課教師對你本節(jié)學習評價意見 (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十五孟子二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并翻譯課文。2、積累文言實詞虛詞。3、學習課文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論的論證方法。4、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深刻含義,并且從其中受到教育和啟示。二、 預習交流展示學案: (一)作品及作者簡介:(二)朗讀兩遍課文,完成以下題目: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要求把課下注解中的漢語拼音搬到文章中。(c)2、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和用法。(c)舜發(fā) 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

15、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 于 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 過, 然后能改;困 于心,衡 于慮,而后作;征 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利用課下注解和參考書翻譯課文到筆記本上。(c)三、課堂交流展示學案(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 (三)小組探討、交流、展示:用現(xiàn)代漢語朗讀課文,思考:1、短文開頭第一段列舉6位名人,他們的共同點什么?給你什么啟示?共同點:啟示:2、短文開頭列舉6位名人,有何用意?3、在六個事例作為

16、事實論據(jù)的基礎上,得出一個什么結論?(第二段)4、在短文第三段找出能分別論證“生于憂患”和“死于安樂”的句子。說說采用什么論證方法?5、文章最后得出了一個什么結論?(中心論點)6、請你舉幾個名人的例子來證明文章的觀點。(仿寫)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司馬遷受宮刑而著史記;曹雪芹晚年衣食不保而留紅樓夢。 ; 。 (四)、拓展1、由本文的題目而聯(lián)想到的一個成語是什么?2、請寫出至少兩則和本文闡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3、人生就是一次遠航,有艷陽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難能一帆風順,當你身處逆境時,這篇文章會給你帶來哪些啟示,你將以怎樣的心態(tài)對待它?(50字)

17、4、2008年的雪災、“5·12”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等,一次次考驗著我們的祖國。我們渴望天佑中國,但我們也深知“多難興邦”。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雖歷經(jīng)滄桑,飽受磨難,但我們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東方。結合課文分析:多難為何能興邦?(50字)四、當堂達標:(一)、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1、發(fā): 2、舉: 3、任: 4、所以: 5、曾:6、恒: 7、過: 8作: 9、喻: 10、入: 11、出: 12、法家: 13、拂士: 14、患: (二)使動用法1、苦: 2、勞: 3、餓: 4、空乏: 5、動: 6、忍: (三)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 通“ ”, 。2、衡于慮

18、: 通“ ”, 。3、法家拂士: 通“ ”, 。(四)一詞多義:介詞“于”的用法1、發(fā)于畎畝 舉于版筑( )2、困于心 衡于慮 征于色 發(fā)于聲( )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 )4、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四)、翻譯: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五、課外作業(yè):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215題。(15分)(甲)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略(乙)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此之謂也?!睂O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吾祿益厚,吾施益博??梢悦庥诨己酰俊焙鹫扇嗽唬骸吧圃昭院?!堯,舜其尤病諸?!?(孫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仆:對自己的謙稱。蹴然:吃驚不安的樣子。怨歸之:怨恨會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層。堯,舜其尤病諸:這種事連堯、舜他們都特別擔心做不到呢。1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2)入則無法家拂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