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脈綜合征應激性高血糖對病情轉歸的觀察_第1頁
急性冠脈綜合征應激性高血糖對病情轉歸的觀察_第2頁
急性冠脈綜合征應激性高血糖對病情轉歸的觀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急性冠脈綜合征應激性高血糖對病情轉歸的觀察【關鍵詞】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應激性高血糖;病情轉歸摘要 目的 觀察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fā)應激性高血糖對病情轉歸的影響。方法 以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住院24h內出現(xiàn)應激性高血糖者為觀察組(以下簡稱觀察組),不出現(xiàn)應激性高血糖者為對照組(以下簡稱對照組)。將兩組患者病情轉歸對比比較,統(tǒng)計學以2處理。結果 觀察組發(fā)生病情惡化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急性冠脈綜合征應激性高血糖與病情轉歸有明顯關系。關鍵詞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應激性高血糖;病情轉歸Observ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

2、me combined with irritable hyperglycocemia upon outcome of illness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bined with irritable hyperglycocemia upon outcome of illness.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hospitalized within 24 hours were attacked by irr

3、itable hyperglycocemia named observation group(called observation group for short below).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hospitalized within 24 hours were not attacked by irritable hyperglycocemia named control group(called control group for short below).Two groups of the patients with out

4、come of illness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with 2 test.Results The disease incidence of the patients with worsening of illnes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bined with irritable hyperglycocem

5、ia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tcome of illness.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irritable hyperglycocemia;outcome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87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筆者觀察了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fā)應激性高血糖與病情轉歸的相關性?,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87例患者,其中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UA)組患者共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齡5074歲;急性心肌梗死(AMI)組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齡4270歲。以上研究對象均為不伴有糖尿病或伴有糖尿病

6、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入院時測糖化血紅蛋白65)排除糖尿病平素未正規(guī)治療,血糖未保持在正常范圍內。1.2 診斷標準1.2.1 AMI的診斷標準 根據(jù)WHO標準:持續(xù)典型的胸痛30min,典型心電圖變化,心肌酶譜動態(tài)改變。1.2.2 UAP的診斷標準 近48h內有靜息或自發(fā)性心絞痛發(fā)作至少1次,但無心肌壞死的心肌酶譜改變,同時伴有心電圖ST-T波改變。1.3 方法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住院后,使用美國ALCYON3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葡萄糖氧化酶終點法測血糖,本實驗室血糖的正常值為3.96.1mmol/L。在24h內出現(xiàn)應激性高血糖定(空腹血糖7.0mmmol/L)為觀察組,沒有出現(xiàn)應激性

7、高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定為對照組。兩組患者中出現(xiàn)Killip分級,心功能級、頑固性心絞痛(48h胸痛不緩解)、并發(fā)休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轉化為心肌梗死、死亡為病情惡化組。將兩組患者病情轉歸對比觀察。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患者平均血糖范圍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患者病情轉歸比較用2檢驗。2 結果2.1 兩組病情轉歸比較 觀察組患者UA患者7例轉為穩(wěn)定型心絞痛,5例頑固性心絞痛,3例發(fā)生心肌梗死。AMI患者中4例病情穩(wěn)定,發(fā)生心力衰竭19例,并發(fā)休克6例,3例死亡(1例死于心臟驟停,1例死于頑固性心衰,1例死于室顫)。并發(fā)室性早搏24例,短陣性室速8例,室顫1例,房顫3例,房性

8、早搏4例,室上性心動過速2例,左前分支阻滯4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2例,一度房室傳導阻滯4例,二度房室傳導阻滯4例,三度房室傳導阻滯2例。對照組患者UA患者8例轉為穩(wěn)定型心絞痛,2例頑固性心絞痛。AMI患者中15例病情穩(wěn)定,發(fā)生心力衰竭14例,并發(fā)休克1例。并發(fā)室性早搏12例,短陣性室速4例,左前分支阻滯2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2例,一度房室傳導阻滯4例,二度房室傳導阻滯2例。兩組比較見表1。表1 兩組患者病情轉歸對比觀察(略)2.2 兩組血糖的比較 觀察組血糖平均值為(8.34780.7348)mmol/L,對照組血糖平均值為(5.25220.3361)mmol/L。3 討論從上述資料顯

9、示,急性冠脈綜合征24h內,由于應激反應,血糖可升高,糖耐量可暫降低,出現(xiàn)糖尿,或原有糖尿病加重1。因為在應激狀態(tài)下,血中兒茶酚胺分泌增加,體外及人體試驗均提示,兒茶酚胺對胰島細胞的總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胰島素分泌的受抑制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增高,使血糖水平升高,糖尿病惡化。還有學者認為2可能是由于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時,應激反應使體內皮質激素增加,血糖在短時間內升高。從上述資料還看出,有應激性高血糖的急性冠脈綜合征47例,病情轉歸惡化36例,無應激性高血糖的急性冠脈綜合征40例,病情轉歸惡化17例。兩組病情惡化的對比(P0.01),差異有顯著性,提示急性冠脈綜合征有應激性高血糖發(fā)生的病情惡化程度明顯高于急性冠脈綜合征無應激性高血糖患者。即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fā)應激性高血糖與病情轉歸密切相關。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fā)應激性高血糖,病情惡化率增加,死亡風險也增加,其機制為3:(1)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脂肪分解。游離脂肪酸增多,損傷細胞膜,并增加缺血性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縮力。(2)胰島素分泌不足也減少心肌攝取葡萄糖,無氧代謝無法進行。(3)應激性高血糖產生滲透性利尿作用,從而減少循環(huán)血量,降低左室舒張末壓和每搏量。因此,應激性高血糖易出現(xiàn)病情惡化。為減少急性冠脈綜合征并發(fā)應激性高血糖后增加病情惡化和死亡危險,有學者提出3使用胰島素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筆者使用胰島素治療急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