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臟腑的協(xié)調平衡無病健康的人,臟腑的生理功能是互相協(xié)調平衡的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還以經絡為通道,互相傳遞著各種信息,在精、氣、血、津液的濡養(yǎng)下,形成一個非常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整體。即使老年人氣血不足,臟腑俱虛時,臟腑之間也同樣互相協(xié)調統(tǒng)一。如果臟腑間的平衡失調,就成為病理。臟腑生理功能的協(xié)調與紊亂,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1)心與肺:心與的關系,主要是心主血肺司呼吸、朝百脈之間的關系,兩臟相互配合,保證了氣血的正常運行。血的運行有賴于氣的推動,而氣的輸布有賴于血的運載。所以說,心與肺的關系,實際上是氣和血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系。在病理上,肺氣不足可影響心的行血功能,出現胸悶、心率不齊等;
2、而心氣不足,心脈瘀阻,也會影響肺的司呼吸功能,出現胸悶、喘咳等癥。(2)心與脾:心與脾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血的生成與運行方面的聯系。心主血,脾統(tǒng)血,脾又是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血有所生,則心血充盈,脾統(tǒng)血亦正常。脾所生之血,又賴心氣的推動。在病理上,心脾兩臟亦互相影響,如思慮過度,不僅暗耗心血,且可影響脾的運氣功能。若脾氣虛弱,運化失職,則氣血生化無源,可導致血虛而心無作主;若脾虛統(tǒng)攝無權,致出血,也可出現心血不足。以上種種情況,都可以出現眩暈、心悸、食少、體倦、面色少華等心脾兩虛的癥狀。(3)心與肝:心與肝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血液正常運行和情志調節(jié)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肝兩臟相互協(xié)調以維持血運
3、行的正常,則血運正常,肝亦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則心無所主,血運行亦失常。所以,臨床心肝血虛常同時出現。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二者相互配合,已調節(jié)情志活動。心肝二臟有病,在情志變化方面?;ハ嘤绊?。如肝血不足,除見頭暈目眩、爪甲不榮等虛癥外,常兼見失眠、驚悸等心的病癥;而心陰不足,虛火內盛,除見心煩、失眠外,又常見急躁、易怒、頭暈、目赤等肝的病癥;由于情志不暢,日久多化火傷陰、心肝火旺常同時并存且相互影響。(4)心與腎:心與腎主要是心陽與腎陰之間的陰陽升降、水火既濟的關系。即在生理情況下,心火必須下交于腎,腎水必須上濟于心,心腎之間的生理功能才能協(xié)調平衡。這種協(xié)調平衡的狀態(tài)稱為“心腎相交”。反之,如
4、心火不能下降于腎獨亢,腎水不能上承于心而凝聚,心腎之間的生理功能就失去協(xié)調平衡,而出現以失眠為主,伴有心悸、怔腫、心煩、腰膝酸軟,或男子夢遺、女子夢交等病理表現,稱為“心腎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濟”。此外,心腎陰陽之間的關系也很密切。如腎陽虛水泛可上凌于心,而見水腫、心悸等心腎陰虛之癥;心陰虛亦能下汲腎陰,而至心腎陰虛癥.(5)肺與脾:肺與脾的關系主要表現于氣的生成和律液輸布代射兩方面。肺主氣,脾主運化,肺吸入的清氣和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氣是組成氣的主要物質。如脾氣功虛損??蓪е路螝獠蛔悖环尾∪站茫部赡苡绊懫⒌倪\化使脾氣亦虛。肺主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液,兩臟協(xié)調平衡,保證了水液代謝與輸布的正
5、常。如脾失健運,水液停滯,聚而成痰成飲,就可影響肺的宣發(fā)和肅降功能,出現喘咳痰多等癥,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反之,肺病日久,也可影響脾的運化功能,或使脾氣虛,出現納少、腹脹、便溏。甚至水腫等癥。中醫(yī)治療法則中的“培土生金”,就是針對這種病癥而言的。(6)肺與肝:肺與肝的關系主要表現在氣機的調節(jié)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兩者相互協(xié)調,調暢全身氣機。若肝升太過或肺降不及,則多致氣火上逆,可出現咳逆上氣,甚至咯血,稱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肅,燥熱內盛,亦可使肝失條達,疏泄不利,可見咳嗽,伴有胸脅引痛、脹痛、頭痛、面紅目赤等癥。(7)肺與腎:肺與腎的關系主要表現于水液代謝和呼吸運動兩方面。
6、腎主水,肺為“水上之源”。肺的通調水道有賴于腎的蒸騰氣化。反之,腎臟的主水功能也有賴于肺的通調水道功能的正常。如肺氣失于宣肅,通調水道功能失常,必累其腎,可見尿少、水腫等癥;腎的氣化失司,水氣上泛于肺,致肺氣宣肅失常,可見喘咳倚息不得臥等癥。肺主呼氣,腎主納氣,肺的呼氣功能需要腎的納氣作用來協(xié)調,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所以說“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如精氣神不足,攝納無權,氣浮于上,或肺氣久虛,久病及腎,均可導致腎不納氣,出現動則氣喘等癥。(8)肝與脾:肝與脾的關系主要表現對飲食物的消化和血的生成、 藏方面。肝主疏泄,脾主運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的運化功能將健旺。若肝氣失于疏泄,致脾運不健,
7、引起肝脾不和,可見精神抑郁、腹脹、便溏等;肝藏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統(tǒng)血。脾氣健旺,生血有源,統(tǒng)血有權,則肝有所藏;若脾虛氣血生化不足,或脾不統(tǒng)血,致失血過多,均可導致肝血不足。此外,在病理上肝病可傳脾,脾病可及肝,肝脾兩臟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9)肝與腎:肝與腎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肝血與腎精之間互相資生轉化的關系。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之間互相資生,故有“肝腎同源”之說。在病理上肝腎?;ハ嘤绊?,如腎精虧損可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可致耗損腎精。由于肝腎同源,所以肝腎陰陽之間也是互相制約的,協(xié)調平衡的。如腎陰不足,可引起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而出現肝陽上亢之癥,稱為“水不涵木”;如肝陰不足,可導致腎陰
8、虧損,而致陽火上亢;肝火太盛,下劫腎陰,形成腎陰不足等。此外,肝主疏泄與腎主封藏之間相互制約、協(xié)調平衡的關系,調節(jié)女子月經來潮與男子泄精的正常。如此二者失調,可出現月經周期不正常、月經量過多或閉經;男子精滑泄,或陽強不泄等癥。書科(10)腎與脾:腎與脾的關系主要是先天、后天的關系。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腎主藏精,為先天之本。脾之運化須借助于腎陽的溫照;腎中精氣有賴于水谷精微的充養(yǎng),才能不斷充盈。脾、腎之間是相互之生、相互促進的。在病理上亦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則可見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水腫等癥;若脾陽久虛,損及腎陽,也成脾腎陽虛之癥。正因為脾腎關系密切,所以
9、見先天不足者,都從調補脾胃著手,能收到很好效果,所謂“先天不足補后天”就是這意思。(11)心與小腸:心與小腸經過經脈相互絡屬,而互為表理關系。表現在病理上,如心有實火。可移熱于小腸,引起尿少、尿赤、尿痛等癥;小腸有熱也可循經上炎于心,而見心煩舌赤、口舌生瘡等癥。(12)肺與大腸:肺與大腸通過經脈絡屬構成表理關系。肺氣的肅降有助于大腸的傳導,大腸傳道功能正常,有利于肺氣的肅降。如大腸實熱,腑氣不通,可影響肺肅降,出現胸滿喘咳等癥;如肺失清肅津液不能下達,可見大便秘結;肺氣虛弱,推動無力,也可便秘,稱為“氣虛便秘”。(13)脾與胃:脾與胃經過經脈絡屬而成表理關系。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主升清,胃主
10、降濁;脾喜澡惡濕,胃喜潤惡澡。脾胃相互相成,維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在病理上也互為影響。如脾濕困,運化失職,則可影響胃的受納和降,可見食少、嘔吐、惡心、脘腹脹滿等癥。若飲食失節(jié),食滯不化,胃失和降,亦可影響脾的升清運化功能,可見腹脹、泄瀉等癥。(14)肝與膽:膽附與肝,又通過經脈與肝相互聯絡。膽汁來源于肝,膽汁的分泌排泄依靠肝的 泄功能。如肝的疏泄失常,會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排瀉;膽汁排泄不暢,也可影響肝的疏泄。所以肝病常及膽,膽病也常波及肝,終致肝膽同病,如肝膽火旺、肝膽濕熱常可并見。(15)腎與膀胱:腎與膀胱通過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理關系。腎主氣化,膀胱的 尿和排尿功能依賴于腎的氣化功能。腎氣充足,氣化正常,則膀胱遺尿、排尿正常。若腎氣不足,固攝無權,膀胱失于約束,開合失常,可見尿失禁,或遺尿、尿頻等;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圳龍文2025年初三第一次四校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吉安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年級第四次調研診斷考試生物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警察職業(yè)學院《書法文獻》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信公司投訴處理方法和技巧
- 中央企業(yè)第八期班組長培訓模擬試題1-20
- 2025授權房屋租賃的合同樣本
- 2025年股權贈與合同協(xié)議范本
- 門樓設計工程合同協(xié)議
- 鍍鋅材料售賣合同協(xié)議
- 青浦區(qū)機房建設合同協(xié)議
- 人工智能設計倫理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T 31010-2019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課程與教學論》形考任務3試題及答案
- 工作責任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試行)
- 新中考考試平臺-考生端V2.0使用手冊
- 人教版(PEP)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5-優(yōu)質課件
- 初中數學北師大七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三角形《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
- DB51∕T 991-2020 農用機井技術規(guī)程
- 電廠水處理基礎知識課件
- 青春期健康教育之拒絕吸煙酗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