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魯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節(jié)氮的循環(huán)第1課時 學案_第1頁
化學魯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節(jié)氮的循環(huán)第1課時 學案_第2頁
化學魯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節(jié)氮的循環(huán)第1課時 學案_第3頁
化學魯科版必修1 第3章第2節(jié)氮的循環(huán)第1課時 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節(jié)氮的循環(huán)第1課時自然界中氮的循環(huán)、氮氣、氮的氧化物學習目的重點難點1.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環(huán);2掌握氮氣的構造及性質;3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質1.認識氮循環(huán)過程中的重要物質;2通過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的形式,認識N2、NO、NO2的性質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環(huán)1氮的存在形態(tài)1以_態(tài)的形式存在于大氣中。2以_態(tài)的形式存在于動植物體、土壤和水體中。2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1自然循環(huán):N2銨離子和硝酸鹽植物蛋白、動物蛋白氨氣2人類活動的影響:人們通過化學方法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_,再根據(jù)需要進一步轉化成各種含氮化合物如_、_。二、氮氣1物理性質顏色狀態(tài)氣味水中的溶解性2化學性質3氮的固定1概念

2、:使空氣中_的氮轉化為_的過程。2分類預習交流1什么是可逆反響?2有人說,“氫氣和氧氣化合生成水,水可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所以反響:2H2O2=2H2O為可逆反響。你認為這句話對嗎?三、氮的氧化物1氮的氧化物化合價12345對應氧化物_、N2O42NO和NO21物理性質 2互相轉化NONO2:_NO2NO:_3影響NO:是傳遞神經(jīng)信息的“信使分子,但容易與血紅蛋白結合而使人體缺氧。NO2:能使多種織物退色,損壞多種織物和尼龍制品,對金屬和非金屬材料也有腐蝕作用。預習交流1俗語“雷雨發(fā)莊稼的道理是什么?2實驗室如何搜集NO、NO2?為什么?答案:一、1.1游離2化合22氨氮肥硝酸二、1.無色氣體無

3、味難溶于水2N2O22NON23H22NH331游離態(tài)含氮化合物2高能生物合成氨仿生預習交流:1答案:在一樣條件下能同時向正反兩個方向進展的反響稱為可逆反響。2答案:不對,因為這兩個反響不是在一樣條件下進展的,所以不是可逆反響。三、1.N2ONON2O3NO2N2O521無色紅棕色氣體氣體無味刺激性氣味有毒有毒難溶易溶22NOO2=2NO23NO2H2O=2HNO3NO預習交流:1答案:空氣中氮氣在高壓電作用下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響生成NO,NO與氧氣反響轉化成NO2,NO2與雨水反響生成HNO3,生成的HNO3隨雨水進入土壤,同土壤中的礦物質作用,形成被植物吸收的硝酸鹽類,使莊稼受益。2答案:搜

4、集NO用排水法,搜集NO2用向上排空氣法;前者易與氧氣反響,后者易與水反響。在預習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你在聽課時加以關注?請在以下表格中做個備忘吧!我的學困點我的學疑點一、NO、NO2的性質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_1在持續(xù)通入氧氣的情況下能否使上述試管內液面不斷上升,直至試管完全被液體充滿?假設能,需要通入多少體積的氧氣?2假設試管內開場時充滿NO氣體,要使NO盡可能被水吸收,需要通入多少體積的O2?1.NO2和O2同時通入水中時,其反響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總反響為4NO2O22H2O=4HNO3。2NO和O2同時通入水中時,其反響是2NOO2=2NO

5、2,3NO2H2O=2HNO3NO,總反響為4NO3O22H2O=4HNO3。34NO2O2和4NO3O2從組成上看均相當于2個N2O5,即總反響式都與N2O5H2O=2HNO3等效。這不僅是記憶上述1、2兩式的方法,也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利用混合氣體中的N、O原子個數(shù)比進展分析判斷:二、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計算如下圖,將盛滿等體積的NO和NO2混合氣體的試管倒置在水槽中,請答復:1試管內的現(xiàn)象如何?2液面上升的高度占試管容積的多少?將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響后剩余氣體2 mL氣體均在一樣狀態(tài)下測定求原氣體中各氣體的體積是多少?1.氮氧化物溶于水的

6、計算有以下三種類型:1NO和NO2的混合氣體溶于水時,其反響是3NO2H2O=2HNO3NO??衫脷怏w體積變化的差值進展計算。V剩VNO原VNO2。2NO2和O2同時通入水中時,根據(jù)4NO2O22H2O=4HNO3進展計算。3NO和O2同時通入水中時,根據(jù)4NO3O22H2O=4HNO3進展計算。2氮氧化物溶于水的產(chǎn)物分析:氮的氧化物與O2混合通入水中,剩余氣體只可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因為過量的NO2會與水反響生成NO;所得溶液的溶質為HNO3。答案:活動與探究1:答案:試管中的紅棕色氣體逐漸變成無色氣體,同時水會進入試管,最后水充滿整個試管的2/3體積左右3NO2H2O=2HN

7、O3NO無色氣體先變?yōu)榧t棕色氣體,后又變?yōu)闊o色氣體,試管內液面繼續(xù)上升2NOO2=2NO2、3NO2H2O=2HNO3NO考慮與交流:1答案:能,NO2與O2以41的體積比混合,與足量的水反響就可以完全轉變成硝酸。解析:3NO2H2O=2HNO3NO2NOO2=2NO22得:4NO2O22H2O=4HNO3故NO2與O2以41的體積比混合,與足量的水反響就可以完全轉變成硝酸。2答案:NO與O2以43的體積比混合,與足量的水反響就可以完全轉變成硝酸。解析:2NOO2=2NO23NO2H2O=2HNO3NO32得:4NO3O22H2O=4HNO3故NO與O2以43的體積比混合,與足量的水反響就可以

8、完全轉變成硝酸?;顒优c探究2:答案:1試管內的紅棕色氣體逐漸變成無色氣體,試管內液面上升。2解析:3NO2H2O=2HNO3NOV 3 2 試管液面上升的高度為。遷移與應用:答案:剩余氣體為O2時,原混合氣體中NO2為8 mL,O2為4 mL;剩余氣體為NO時,原混合氣體中NO2為10.8 mL,O2為1.2 mL。解析:剩余2 mL氣體可能是O2或NO。1假設剩余氣體為O2,根據(jù)化學方程式4NO2O22H2O=4HNO3可知參加反響的NO2的體積為10 mL8 mL參加反響的O2的體積為10 mL2 mL原混合氣體中NO2為8 mL,O2為4 mL。2假設剩余氣體為NO,根據(jù)3NO2H2O=

9、2HNO3NO可知剩余NO2的體積為6 mL根據(jù)4NO2O22H2O=4HNO3可以計算出參加反響的O2的體積為6 mL1.2 mL,NO2的體積為6 mL4.8 mL,故原混合氣體中NO2為10.8 mL,O2為1.2 mL。1發(fā)射衛(wèi)星的運載火箭,其推進劑引燃后發(fā)生劇烈反響,產(chǎn)生大量高溫氣體從火箭尾部噴出。引燃后產(chǎn)生的高溫氣體主要是CO2、H2O、N2、NO,這些氣體均為無色,但在衛(wèi)星發(fā)射現(xiàn)場看到火箭噴出大量紅煙,產(chǎn)生紅煙的原因是。A高溫下氮氣遇空氣生成NO2 BCO2與NO反響生成CO和NO2CNO與空氣生成NO2 DNO和H2O反響生成H2和NO22如下圖所示,試管中盛裝的是紅棕色氣體可

10、能是混合物,當?shù)箍墼谑⒂兴乃壑袝r,試管內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滿試管,當向試管內鼓入氧氣后,可以觀察到試管中水柱繼續(xù)上升,經(jīng)過屢次重復后,試管內完全被水充滿,原來試管中盛裝的氣體不可能是。AN2與NO2的混合氣體 BO2與NO2的混合氣體CNO與NO2的混合氣體 DNO2一種氣體3標準狀況下,在一不規(guī)那么的玻璃容器內充滿NO2氣體后,將其倒置于水槽中,假設容器中的物質不擴散至容器外,那么充分反響后容器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近似為。A1.0 molL1 B0.045 molL1 C0.020 molL1 D0.12 molL14氮氧化物進入大氣后,不僅會形成硝酸型酸雨,還可能形成光化學煙霧,因

11、此必須對含有氮氧化物的廢氣進展處理。1用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廢氣中的氮氧化物,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如下:2NO22NO4NaOH=4NaNO2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在反響中,氧化劑是_,復原劑是_。在反響中,氧化劑和復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2汽車尾氣中含有CO和NO,消除這兩種物質對大氣污染的方法是安裝催化轉化器,使它們發(fā)生反響生成對大氣無污染的物質。寫出該反響的化學方程式_。3在一定條件下氨氣亦可用來將氮氧化物轉化為無污染的物質。寫出氨氣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條件下反響的化學方程式_。答案:1C解析:N2和O2不能直接反響生成NO2,A不正確;NO不能和CO2、H2O反響,B、D選項不正確;NO在空氣中能被氧氣氧化為NO2,NO2是紅棕色氣體。2A解析:假如氣體是N2與NO2的混合氣體,那么水不會充滿整個試管,因為N2不溶于水;假如是NO2或O2和NO2的混合氣體,發(fā)生反響:4NO22H2OO2=4HNO3,水會充滿試管;假如是NO與NO2的混合氣體,通入O2會發(fā)生反響4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