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儀的調整、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及最小偏向法測三棱鏡折射率_第1頁
分光儀的調整、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及最小偏向法測三棱鏡折射率_第2頁
分光儀的調整、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及最小偏向法測三棱鏡折射率_第3頁
分光儀的調整、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及最小偏向法測三棱鏡折射率_第4頁
分光儀的調整、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及最小偏向法測三棱鏡折射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物理基礎物理實驗研究性報告分 光儀 的調整 、 反 射 法 測 量 三 棱 鏡 的 頂 角及最小偏向角法測量三棱鏡折射率第一作者 :學號 :第二作者 :學號 :所在院系 :孔祥鑫 11011041 孫文波 11011031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礎物理實驗研究性報告摘要本文以“分光儀的調整、反射法測量三棱鏡頂角及最小偏向法測量三棱鏡折射率”為主要內容,依次介紹了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隨后進行了數據處理及誤差分析,并進行了誤差的定量分析,同時還給出了調節(jié)分光儀調節(jié)的技巧與經驗,也對實驗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最后寫了自己的體會和收獲。關鍵詞:分光儀,三棱鏡,頂角,折射率,誤差分析目錄摘要

2、I目錄II一、實驗原理11.1分光儀的調整11.1.1分光儀的結構11.1.2分光儀的調節(jié)原理及方法21.2反射法測量三棱鏡頂角51.2.1三棱鏡的調整51.2.2反射法測量三棱鏡頂角的測量原理61.3最小偏向角法測量三棱鏡折射率6二、實驗儀器7三、實驗步驟73.1分光儀的調整73.2三棱鏡頂角的測量83.3最小偏向角法測量棱鏡折射率8四、實驗數據處理94.1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94.1.1原始數據處理94.1.2不確定度計算94.2最小偏向法測量棱鏡折射率104.2.1原始數據處理104.2.1不確定度計算11五、誤差分析115.1誤差來源分析115.2探究平行光管的光是否垂直磨砂面BC射入對

3、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實驗結果的影響125.3三棱鏡頂角及三棱鏡折射率誤差定量分析13六、注意事項15七、分光儀調節(jié)技巧與經驗15八、實驗儀器改進建議16方案一 利用激光進行輔助調節(jié)16方案二 利用水準儀進行輔助調節(jié)16九、實驗感想與收獲17參考文獻18原始數據記錄紙19II一、實驗原理1.1分光儀的調整1.1.1分光儀的結構圖1-1 JJY型分光儀1一狹縫套筒;2一狹縫套簡鎖緊螺釘;3一平行光管;4一制動架;5一載物臺;6一載物臺調平螺釘;7一載物臺與游標盤聯(lián)結螺釘;8一望遠鏡;9一望遠鏡鎖緊螺釘;10一阿貝式自準直目鏡; 11一目鏡視度調節(jié)手輪;12一望遠鏡光軸俯仰調節(jié)螺釘;13一望遠鏡光軸水

4、平凋節(jié)螺釘;14一支臂; 15一望遠鏡微調螺釘;16一望遠鏡與度盤聯(lián)結螺釘;17一望遠鏡固緊螺釘(位于圖后與螺釘16對稱位置);18一制動架(一);19一底座;20一轉座;21一度盤;22一游標盤;23一立柱;24一游標盤微調螺釘;25一游標盤固緊螺釘;26一平行光管光軸水平調節(jié)螺釘;27一平行光管光軸俯仰調節(jié)螺釘;28一狹縫寬度調節(jié)螺釘(1)三角底座在一角底座中心,裝有一垂直的固定軸,望遠鏡、主刻度圓盤、游標刻度圓盤都可繞它旋轉,這一固定軸稱分光儀主軸。(2)刻度固盤圓盤上刻有角度數值的稱為主刻度盤,在其內側有一游標盤,在游標盤上相對 180處刻有兩個游標。主刻度盤和游標刻度盤都垂直于儀器主

5、軸,并可繞主軸轉動。讀數系統(tǒng)由主刻度盤和游標盤(角游標)組成 ,沿度盤一周刻有360個大格,每格 1,每大格又分成兩小格,所以每小格為 30。主刻度盤內側有一游標盤。主刻度盤可以和望遠鏡一起轉動,游標盤可以和載物臺一起轉動,游標盤在它的對徑方向有兩個游標刻度,游標刻度的 30 個小格對應主刻度盤刻度的 29 個小格,所以這一讀數系統(tǒng)的準確度為 1。它的讀數原理與游標卡尺完全相同。(3)載物平臺載物平臺用來放置光學元件,如棱鏡、光柵等,在其下方有載物臺調平螺釘3 只,以調節(jié)平臺傾斜度(見圖 1 中的 6)。用螺釘 7 可調節(jié)載物平臺的高度,當固緊時平臺與游標刻度盤固聯(lián)。固緊螺釘25,可使游標盤與

6、主軸固聯(lián);擰動螺絲24,可使載物臺與游標盤一起微動。 (4)自準直望遠鏡圖1-2 自準直望遠鏡自準直望遠鏡的結構如圖1-2 所示。它由目鏡、全反射棱鏡、叉絲分劃板及物鏡組成。目鏡裝在6處,全反射棱鏡和叉絲分劃板裝中間套筒內,物鏡裝在 2處。叉絲分劃板上刻有雙十字叉絲和透光小十字刻線,并且與上叉絲與小十字刻線對稱于中心叉絲,全反射棱鏡緊貼其上。開啟光源4時,光線經全反射棱鏡照亮小十字刻線。當小十字刻線平面處在物鏡的焦平面上時,從刻線發(fā)出的光線經物鏡成平行光。如果有一平面鏡將這個平行光反射回來,再經物鏡,必成像于焦平面上,于是從目鏡中可以同時看到叉絲和小十字刻線的反射像,并且無視差,如果望遠鏡光軸

7、垂直于平面反射鏡,反射像將與上叉絲重合。這種調節(jié)望遠鏡使之適于觀察平行光的方法稱為自準直法,這種望遠鏡稱為自準直望遠鏡。 (5)平行光管平行光管與底座固聯(lián),靠近儀器主軸的一端裝有平行光管的物鏡,另一端裝有可調狹縫套筒,前后移動套管,使狹縫處在物鏡的焦平面上,于是由狹縫產生的光通過物鏡后成平行光。1.1.2分光儀的調節(jié)原理及方法分光儀常用于測量人射光與出射光之間的角度,為了能夠準確測得此角度,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入射光與出射光(如反射光、折射光等)均為平行光;入射光與出射光都與刻度盤平面平行。為此須對分光儀進行調整:使平行光管發(fā)出平行光,其光軸垂直于儀器主軸(即平行于刻度盤平面);使望遠鏡接收平行

8、光,其光軸垂直于儀器主軸;須調整載物平臺,使其上旋轉的分光元件的光學平面平行于儀器主軸。下面介紹調整方法。(1)粗調調節(jié)水平調節(jié)螺釘(見圖1-1之13),使望遠鏡居支架中央,并目測調節(jié)望遠鏡俯仰螺釘(見圖1-1之12),使光軸大致與主軸垂直,調節(jié)載物平臺下方3只螺釘外伸部分等長,使平臺平面大致與主軸垂直。這些粗調對于望遠鏡光軸的順利調整至關重要。1一上叉絲;2一中心叉絲;3一透光十字刻線;4一綠色背景;5一十字刻線的反射像(綠色) 圖1-3 叉絲分劃板和十字刻線的反射像(2)調整望遠鏡1)望遠鏡調焦于無窮遠調節(jié)要求:根據自準直原理,當叉絲位于物鏡焦平面時,叉絲與小十字刻線的反射像共面,即綠十字

9、與叉絲無視差,此時望遠鏡只接受平行光,或稱望遠鏡調焦于無窮遠。調節(jié)方法:在載物平臺上(見圖1-4)放置平面反射鏡,構成如圖1-2所示自準直光路。開啟內藏照明光泡,照明透光小十字形刻線。調節(jié)目鏡A(轉動目鏡筒手輪A,筒壁螺紋結構使A筒在B筒內前后移動),改變目鏡與叉絲分劃板間的距離,直至看清分劃板上的雙十字形叉絲。旋轉載物臺,改變平面反射鏡沿水平方向的方位,若平面反射鏡大的鏡面在俯仰方向上已大致垂直于望遠鏡光軸,則在選擇載物臺的過程中,總可以在某一位置,通過目鏡看到一個綠色十字,如看不到則應視情況調節(jié)望遠鏡下方的俯仰螺釘或載物臺下方的b(或c)螺釘,再一次粗調望遠鏡光軸大致與平面反射鏡的鏡面垂直

10、。前后伸縮叉絲分劃板套筒B,改變叉絲與物鏡之間的距離,直到在目鏡中清晰無視差地看到一個明亮的綠色小十字為止(見圖1-3(a)。圖1-4 平面鏡的放置2)調整望遠鏡光軸與儀器主軸垂直調整原理:若望遠鏡光軸垂直于平面反射鏡鏡面,且平面鏡鏡面平行于儀器主軸,則望遠鏡光軸必垂直于儀器主軸。此時若將載物臺繞儀器主軸轉180,使平面鏡的另一面對準望遠鏡,望遠鏡仍將垂直于平面鏡。若望遠鏡光軸開始時垂直于平面鏡,但不垂直于主軸,亦即平面鏡鏡面不平行于主軸,則將平面鏡反轉180后,望遠鏡光軸不再垂直于平面鏡鏡面。當望遠鏡光軸垂直于平面鏡鏡面時,反射像綠十字與上叉絲重合。若同時有平面鏡鏡面平行于儀器主軸,則平面鏡

11、反轉180后,仍有望遠鏡光軸與平面鏡垂直,綠十字仍與上叉絲重合。此時必有望遠鏡光軸垂直于主軸。若平面鏡鏡面不平行于儀器主軸,則平面鏡反轉180后,仍有望遠鏡光軸與平面鏡垂直,綠十字仍與上叉絲重合。此時必有望遠鏡光軸垂直于主軸。若平面鏡鏡面不平行于儀器主軸,則平面鏡反轉180后,綠十字與上叉絲將不再重合。圖1-5 半調法調整方法:在望遠鏡調焦于無窮遠的基礎上,觀察綠色小十字,一般它會偏離上叉絲,調節(jié)載物臺調平螺釘b或c,使綠色小十字向上叉絲移近1/2的偏離距離,再調節(jié)望遠鏡俯仰調節(jié)螺釘,使綠色小十字與上叉絲重合(見圖1-5),這時,望遠鏡光軸與平面鏡鏡面垂直。將平面鏡反轉180,重復調節(jié)載物臺調

12、平螺釘b或c,并調節(jié)望遠鏡俯仰調節(jié)螺釘,使綠色小十字各自消除1/2與上叉絲的偏離量,再次使望遠鏡光軸與平面鏡鏡面垂直。如此重復幾次,直至平面鏡繞主軸旋轉180,綠色小十字始終都落在上叉絲中心為止。這種方法被稱為半調法。(3)平行光管的調整1)使平行光管產生平行光當被光所照明的狹縫剛好位于透鏡的焦平面上時,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調整方法:將已調節(jié)好的望遠鏡對準平行光管,擰動狹縫寬度調節(jié)手輪,打開狹縫,松開狹縫套筒鎖緊螺釘,前后移動狹縫套筒,當在已調焦無窮遠的望遠鏡目鏡中無視差地看到邊緣清晰的狹縫像時,平行光管即發(fā)出平行光。2)調平行光管光軸與儀器主軸垂直望遠鏡光軸已垂直主軸,若平行光管與其共軸,則

13、平行光管光軸同樣垂直主軸。調整方法:旋轉玩觀景至觀察到狹縫像,調整平行光管俯仰調節(jié)螺釘,使狹縫像的中點與中心叉絲重合(中心叉絲與狹縫中點都可視為望遠鏡與平行光管光軸所垂直通過的地方);或將狹縫橫放,調平行光管俯仰調節(jié)螺釘至狹縫的固定邊與中心叉絲重合。1.2反射法測量三棱鏡頂角1.2.1三棱鏡的調整1)調整要求欲測只棱鏡頂角,必須使忘遠鏡的光軸旋轉平面垂直于待測頂角A的兩光學平面AB面和AC面(見圖1-6),即望遠鏡分別對準AB面和AC面時均應有綠十字與上叉絲重合。2)三棱鏡的放置圖1-6 三棱鏡放置方法如圖1-6,按逆時針方向稱三棱鏡的三個頂角為A、B、C,AB、AC構成待測頂角A的光學面,B

14、C為磨砂面。放置時,令三棱鏡的AB(BC,AC)邊平行于載物臺上的經線Oa(Ob、Oc)。這樣一來,在調節(jié)Oa(Oc)線下的調平螺釘a(c)時,整個棱鏡將以bc(ba)為軸轉動,由于AB(AC)面與bc(ba)垂直,故不會影響AB(AC)面與儀器主軸的相對關系。3) 調三棱鏡的AB面和AC面與望遠鏡光軸垂直此調整在已調好望遠境的基礎上進行。先用自準直法調AB面與望遠鏡光軸垂直(即A月面與儀器主軸平行),如不垂直,可調節(jié)調平螺釘b或c;再轉動載物平臺將AC面轉向望遠鏡。此時可且只可調節(jié)調平螺釘a使AC面與望遠鏡光軸垂直,因為調a不會破壞已調好的AB面與望遠鏡光軸的垂直關系。1.2.2反射法測量三

15、棱鏡頂角的測量原理圖1-7 三棱鏡頂角應靠近主軸中心反射法測頂角須使入射平行光經AB、AC面反射后能通過望遠鏡,而望遠鏡是繞主軸旋轉的,所以AB和AC面的反射平行光必須通過主軸才能進入 望遠鏡。如果主軸中心遠離頂角A,AB、AC面的反射光不能通過主軸,從而也就不能通過望遠鏡;只有如圖1-7所示,頂角A 處于主軸中心O附近時,AB、AC面的反射光才能進入望遠鏡。所以測量頂角時,應盡量將頂角A平移靠主軸中心處。測量原理:旋轉載物臺至三棱鏡頂角 A 對準平行光管,使部分平行光由 AB 面反射;另一部分平行光由AC面反射。當望遠鏡在位置觀察到AB面反射的狹縫像,在位置觀察到AC面反射的狹縫像時,望遠鏡

16、轉過了角度 ,由圖1-7可知:=A+i1+i2又因為A=i1+i2故有A=21.3最小偏向角法測量三棱鏡折射率如圖1-8所示,單色平行光束人射到三棱鏡AB面,經折射后由AC面出射,出射光線與人射光線的夾角稱為偏向角。圖1-8 最小偏向角發(fā)測量棱鏡折射率沿主截面入射的光線DE在界面AB上發(fā)生第一次折射,由折射定律有sini1=n1sini2折射光線EF入射到界面AC上發(fā)生第二次折射,同理有 n1sini2=sini1 (1)設三棱鏡頂角為A,由EOF和EPF可知 A=i2+i2 (2)=i1-i2+i1-i2=i1+i1-i2+i2 =i1+i1-A (3)可見對頂角一定的棱鏡而言,偏向角隨入射

17、角i1而變;對某一個i1值,偏向角有最小值min,稱為最小偏向角。由最小偏向角條件ddi1=0可以證得 i1=i1 或 i2=i2 (4)將(4)式代入式(2)和式(3),得 i2=A2, i1=12 min+A (5) 將上式代入式(1),得n1=sinmin+A2sinA2二、實驗儀器分光儀、平面反射鏡、三棱鏡、鈉燈及電源三、實驗步驟3.1分光儀的調整調整要求:平面鏡反射回來的綠色十字與叉絲無視差。平面鏡正、反兩面反射回來的綠色十字均與上叉絲重合,且轉動平臺過程中綠色十字沿上叉絲移動。狹縫像.與叉絲無視差,且其中點與中心叉絲等高。具體調整方法詳見原理部分。3.2三棱鏡頂角的測量(1)調整三

18、棱鏡將三棱鏡放置于載物臺上,使帶測頂角 A 靠近中心,并使其一個光學面與載物臺上的某根徑線平行,用壓桿法固定好棱鏡。將望遠鏡對準三棱鏡某光學平面,調節(jié)與另一光學平面平行的載物臺徑線下螺釘,使綠十字與上叉絲重合。同理再調整另一光學平面。(2)反射法測三棱鏡的頂角1)偏心差的消除在分光儀的生產過程中,分光儀的主刻度盤和游標盤不可能完全同心,讀數時不可避免地將差生偏差,成為偏心差,這是儀器本身的系統(tǒng)誤差。消除系統(tǒng)誤差的辦法是采用對徑讀數法。設開始時,左邊游標的讀數為1,右邊游標的讀數為1,當望遠鏡或載物臺轉過某一角度后,左邊游標的讀數為2,右邊游標的讀數為2,可以由左邊的讀數得其轉角1=2-1,由右

19、邊讀數得其轉角2=2-1,然后取其平均=121+2=122-1+2-1這就可以消除偏心差,得到準確的結果。2)減小主刻度盤不均勻所造成的系統(tǒng)誤差如果主刻度盤不均勻,測量時將產生一定的系統(tǒng)誤差。為了減少此系統(tǒng)誤差,需要在刻度盤的不同部位進行多次測量,然后取其平均值。測量方法:每次測量時應改變初始值,即松開主刻度盤與望遠鏡的固緊螺釘(見圖1-1之16),單獨旋轉主刻度盤5060,測量次數不少于5次。注意:在推動望遠鏡時,應推動望遠鏡支臂(見圖1-1之14),切勿直接推鏡筒,以免破壞望遠鏡與儀器主軸的垂直關系,造成角度測量的超差。3.3最小偏向角法測量棱鏡折射率旋轉載物平臺,使平行光沿圖1-8所示方

20、向人射三棱鏡的AB面,用望遠鏡在AC面觀察折射光線,之后沿某方向緩慢轉動平臺(改變入射角),可看到譜線隨平臺轉動向一個方向移動,當移到某個位置時突然向反方向折回,這一轉折位置郎該潛線的最小偏向位置。測量此位置處譜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此即最小偏向角min。四、實驗數據處理4.1反射法測三棱鏡頂角4.1.1原始數據處理i112213304415039210423039120.017224445644144818446120.067332613146920610268120.0334180520503005212049119.99252751495101551233511120.008其中=121+

21、2=122-1+2-1(其中第2、4組1與2、1與2在計算時互換位置)。當 21或21時,應將2-1或2-1調整為(360+1-2)或(360+1-2)。同時將分度制換算為角度制,則=i=15ik=120.017+120.067+120.033+119.992+120.0085 =120.0234所以 A=/2=60.01174.1.2不確定度計算A類不確定度:ua=i=15i-2/kk-1=0.01276其中k=5。B類不確定度:因為游標的準確度為1 ,所以其誤差限可認為是1。所以ub=11603=0.0096225所以由不確定度合成公式得A的不確定度為:u=ua2+ub2=0.01598因

22、為A=/2所以uA=12u=0.00799則AuA=60.0120.0084.2最小偏向法測量棱鏡折射率4.2.1原始數據處理i1122132811148827716971250.9252251127193025122350.892327414941222324432250.8334208182817259879650.82552404760451895795550.833其中=121+2=122-1+2-1(其中第2、4組1與2、1與2在計算時互換位置)。當 21或2 A=12=142-1+2-14= 6= 5結果頂角A的表達式與(1)式相同, 可見(1)式的成立與平行入射光是否與BC 邊垂

23、直無關。所以用反射法測定三棱鏡的頂角的關鍵不在于如何使三棱鏡的頂角正對平行光管, 而只要把三棱鏡放置于載物臺中部, 使頂角A對著平行光管, 適當調節(jié)頂角A 的取向, 使AB、AC兩面均能看到狹縫的反射像即可。圖5-25.3三棱鏡頂角及三棱鏡折射率誤差定量分析如圖5-3所示,平面BCD為刻度盤所在平面位置,由于載物臺的傾斜,設其傾斜角度為,使放在載物臺上的三棱鏡也傾斜角度,平面ACD為三棱鏡所在位置,由圖可得:SBCD=SACDcos (2)SBCD=12BCBDsin2 (3)SACD=12ACADsin1 (4)BD=ADcos1 (5)圖5-3BC=ACcos2 (6)由以上五式可得:co

24、s1cos2sin2=cossin1 (7)即:sin1=sin2coscos1cos2 (8)令2=1+2AB=BOtan=BDtan1 (9)BO=BDcos1 (10)由此可得tan1=cos1tan (11)同理可得tan2=cos2tan=cos2-1tan (12)代入得sin1=sin2cos11+tan211+tan22=sin2cos11+tan2cos211+tan2cos22-1 (13)其中012計算不難得到,當1=2=22 時,dsin1d1=0 時,sin1取得最小值。當1=0,2=2或1=2,2=0時,sin1取得最大值。(1)若取2=60,5時:由(13),通過

25、計算可得:1的最大值為:59551的最小值為:5949由時可看出1的最小值比2小了11,絕對誤差遠大于分光儀的讀數誤差(分光計的讀數誤差為1,在測量偏向角與頂角時,因為有兩個以上的分光儀的角度讀數相減,因此運算后的分光計角度的最大絕對誤差為2)。進而測得的折射率也會存在誤差,若取三棱鏡頂角為5949到5955之間,則相應的折射率誤差大約為0.0013到0.0028,可見如果三棱鏡調節(jié)不好使角大于5時即會產生很大的誤差。(2)若取2=60,2時:1的最大值為:59591的最小值為:5958通過上述計算可得,只要傾斜角度小于2,(一般來說,傾斜度大于2,人就能感覺出傾斜了) 1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和

26、2的誤差范圍約等于分光計讀數的誤差。也即可認為1=2。此時,相應的折射率誤差大約為0.0003到0.0005,可見如果三棱鏡調節(jié)的好使角小于2時三棱鏡折射率會比較準確,誤差較小。六、注意事項1、所有光學儀器的光學面均不能用手擦拭,應該用鏡頭紙輕輕揩擦。三棱鏡、平面鏡應妥善放置,以免損壞。2、分光儀是較精密的光學儀器,不允許在制動螺釘鎖緊時強行轉動望遠鏡或游標盤等,也不要隨意擰動狹縫。3、在讀數前務必檢查分光儀的幾個制動螺釘是否鎖緊,以防讀數過程中,望遠鏡或游標盤轉動,這樣取得的數據不可靠。4、測量中應正確使用望遠鏡轉動的微調螺絲,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測量準確度。使用微調螺釘時,應保證相應的制動螺

27、釘在松弛狀態(tài)。5、在游標讀數過程中,由于望遠鏡可能位于任何方位,故處理數據時,應注意望遠鏡轉動過程中是否過了刻度零點。6、讀數時,左、右游標不要弄混。七、分光儀調節(jié)技巧與經驗1.粗調工作一定要做好,因為粗調關系到后面的精調能否順利,如果粗調工作沒有做好,那么后面精調時會既費時又費力,有時候甚至根本調不好分光儀,所以粗調工作一定要做好。2.當望遠鏡光軸已垂直于儀器轉軸,而平面鏡平面與儀器轉軸成角,則平面鏡兩個反射平面分別反射到望遠鏡中的亮十字必然對稱分布在重合位置的上下兩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調節(jié)載物臺傾斜度使之重合即可,而不必調望遠鏡傾斜度。3.當平行平面鏡兩個反射面已經平行于儀器轉軸,

28、而望遠鏡光軸不垂直于儀器轉軸,則平面鏡兩個反射面分別反射到望遠鏡中的亮十字必然位于正確重合位置的上方或者下方的同一側的相同位置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調望遠鏡傾斜度使之重合即可,而不必調載物臺傾斜度。4.正式實驗之前一定要將各個螺絲的功能搞清楚,這樣才能在實驗的時候有條不紊,不會手忙腳亂,如果事先沒有搞清楚各個螺絲的作用,則會對調節(jié)儀器造成很大的障礙,所以實驗前做好預習是很重要的。5.如果轉動載物臺使平面鏡的一面對準望遠鏡,如看不到十字像,則可以轉動載物臺使望遠鏡對準有十字像的一面,通過調節(jié)望遠鏡傾斜螺絲,使十字像處于視場的最上方,轉動載物臺在另一面尋找十字像,通??梢哉业健H绻也坏?,則轉

29、動載物臺,使望遠鏡對準有十字像的那一面,調節(jié)望遠鏡的傾斜螺絲,使十字像調至視場的最下方,轉動載物臺,將原來無反射十字像的鏡面對著望遠鏡,就可以找到十字像了。八、實驗儀器改進建議本實驗的難點,就是調整儀器比較困難。調節(jié)望遠鏡光軸、平行光管光軸與儀器主軸垂直都比較困難,我們試圖尋找一些簡單的方法使調節(jié)變得容易一些,經過討論和查閱相關資料,我們確定如下兩種方案。方案一 利用激光進行輔助調節(jié)激光具有方向性好的特點,可以幫助我們調節(jié)望遠鏡的光路。在望遠鏡的鏡筒上方安裝一小型激光器配合瞄準,作為幫助校準之用。在激光器前放置一小孔,讓激光器通過小孔入射的平面鏡上,根據反射光點的位置利用半調法對望遠鏡俯仰和載物臺進行調節(jié),使平面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