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四專題版塊一《荷塘月色》最新同步教案23_第1頁
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四專題版塊一《荷塘月色》最新同步教案23_第2頁
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四專題版塊一《荷塘月色》最新同步教案23_第3頁
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四專題版塊一《荷塘月色》最新同步教案23_第4頁
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四專題版塊一《荷塘月色》最新同步教案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必修蘇教版第四專題版塊一荷塘月色最新同步教案荷塘月色教案23學習指導教案學法指要     1.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你能準確區(qū)別下列多音多義詞嗎?     答案提示:     (1)曲曲()折折/曲()調(diào)     (2)脈脈(ò)/脈(à)絡     (3)悄悄色()/悄()然     (4)裊()娜/梟()雄   

2、;  (5)倩(à)影/靚(à)女/靚(ì)妝     (6)媛(à)女/嬋媛(á)(嬋娟,美好)     2.文中有“風致”、“渴睡”兩詞,同學們能不能分別找出這兩個詞的近義詞呢? 答案提示:     “風致”的近義詞有:風采、風姿、風度、風骨、風范,辨析見下表: 風  致 風  采 風  姿 風  度 風 

3、0;骨 風  范 詞義 美的容貌、舉止和姿態(tài) (豐采)人美好的儀表、舉止和神態(tài) (豐姿)美好的舉止儀態(tài)     舉止姿態(tài) 指人的品格氣概,詩文書畫強健有力的風格     風度, 氣派 例子  別有風致 風采依舊 風姿綽約 風度翩翩 魏晉風骨  風骨奇絕 大家風范  名將風范                &#

4、160;       “渴睡”的近義詞有:瞌睡、酣睡、嗜睡,辨析見下表:      渴  睡 瞌  睡 酣  睡 嗜  睡 音  ì  ì  ì ì ì 義 急切地盼望睡覺 由于困倦而進入睡眼半睡眠狀態(tài) 睡得很熟 特別愛好睡(多有貶義)         

5、60;   3.同學們回顧一下初中學過的朱自清的文章春、背影,再體味一下剛才讀過的荷塘月色,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語言特點呢?     答案提示: 朱自清先生散文語言樸素自然,平易近人,感情真摯,比喻形象(結(jié)合背影和春的語言特點分析一下)。荷塘月色一文都用質(zhì)樸的語言抒發(fā)內(nèi)心的真情,他所寫的每一景物都沒有什么特異之處,但讀后讓人感到特別美,特別清新,如寫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寫零星點綴的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或用形象化的比例,或把景物擬人

6、化,都具有傳神的意境美。 4.哪位同學能用學過的歷史知識介紹一下本文寫作的時代背景? 答案提示: 本文寫于1927年7月。1927年4月,正當國共兩黨領導的大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時,蔣介石背叛了革命,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鎮(zhèn)壓、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進步人士,國內(nèi)到處是血雨腥風、白色恐怖。朱自清先生作為一位愛國的進步的知識分子對這些十分不滿,但又苦于找到出路,內(nèi)心的苦悶無法排遣,于1927年7月寫了這篇散文。     5.速讀課文,請同學們思考并分析一下:為什么說: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是這篇散文 的文眼?    &

7、#160;答案提示:     因為這句話顯露了本文的中心,即不滿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希望從一種幽靜、和平的境界 中解脫苦悶;同時,這句話又是全文的總綱,由于心里“不寧靜”而在尋找“寧靜”,在“寧靜”中暫時忘卻了“不寧靜”,最后還是由“寧靜”回到了“不寧靜”。     6.同學們試著找一下表達作者感情基調(diào)的語句,能不能聯(lián)系景物描寫,說說作者感情的 發(fā)展變化?     答案提示:     荷塘月色在寫景中有直接抒情的語句,開

8、頭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表達了 內(nèi)心的苦悶,也寫出了夜深人靜去游荷塘的緣由。它告訴我們夜游荷塘并非出于閑情逸致, 而是為了排解胸中的苦悶。在路上,還有一段作者的抒情獨白,這一段抒發(fā)了月下獨處的自 由感,披露文章開頭“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表示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边@一句感情起了變化,先前是潛藏在心底很難傾 吐的淡淡哀愁,這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悅,這種淡淡的哀愁中夾雜著淡淡的喜悅,反映了作者 不滿現(xiàn)實而又幻想超脫現(xiàn)實的心態(tài)。正是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給優(yōu)美的荷

9、塘披上了 朦朧的輕紗,作者筆下的景也是淡雅、安謐、柔和的,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7.請同學們精讀文章第四段,體會一下這段文字的語言特點,你能說出這段話運用了什 么修辭手法,這段文字是怎樣體現(xiàn)情景交融的嗎?     答案提示:     “以情寫景意境生,無情寫景意境亡?!痹谶@段文字里,作者用心觀察,用心體驗,抓住景物的特征,通過大膽的想象,豐富的聯(lián)想,運用許多新鮮貼切的比喻,給我們精心地描 寫了月下荷塘的美妙景象,抒寫了初到荷塘時暫得

10、超脫的喜悅之情。在這段文字里,作者明 寫荷塘,暗寫月光,有點有面,自上而下,或靜或動,虛實結(jié)合地依次描寫了荷葉、荷花、 荷香、荷波和“脈脈的流水”,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富有立體感的月下荷塘的動人畫面。文中 無一字寫月,卻處處有月,因為荷塘里的所有景物的美好姿色都是在月光照耀下顯現(xiàn)的。正 因為這月光,那“出水很高”的荷葉才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那樣自然舒展的輕盈動人的 姿態(tài);那“裊娜地開著的”、“羞澀地打著朵兒的”白花,才“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具有圓潤晶瑩的光彩和隱約閃爍的光華。而那絲絲縷縷、縹緲不定的荷香,在那微風的蕩送下,“仿佛

11、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似乎與月光毫無關聯(lián),其實只要仔細玩味便不難理解到這令人心醉的,悠幽淡雅的美妙感受也只有在這寧靜的月夜、“獨處”而心無塵滓的時刻才有可能產(chǎn)生,倘若易情換景,必將蕩然無存。至于那在微風的輕拂下“像閃電般”轉(zhuǎn)瞬即逝的荷波,則賦月光以活力,使得由荷葉、荷花、微風和月光組合起來的荷波更具有無限的魅力,給人的心靈也有“一絲的顫動”,從而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驚喜和愉悅。而那默無聲息的、“不能見一些顏色”卻脈脈含情的流水,輕輕緩緩地波動著,將在月光下仿佛“舞女的裙”的亭亭的葉子襯托得宛如處子,更加清麗,更加純美了。“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一段文字充分體現(xiàn)了許多散文作家所刻意追求的情景

12、交融的意境美。全段無一字言情,卻又無一字不在言情。作者那超脫現(xiàn)實的幻想和難得偷來的片刻逍遙的喜悅之情全都溶化在這一片靜謐醉人的月下荷塘的美妙景色之中了。此時此刻,物即是我,我亦是物,“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情景交融,物我一體了。此景此情,怎能不使讀者從中受到強烈的感染和美的熏陶呢?     8.本文運用了大量的疊詞,疊詞的運用,增添了文章的音韻美。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 們學過的詩詞中,哪些運用了疊詞?表達效果如何?     答案提示:     疊字疊音,是我們漢

13、語特有的一種修辭方法。一個字重疊以后就會增添某些附加意義。 比如:人人每個人,大大較大或很大。爺、奶、爸、媽個字,太生硬;重疊一 下,便倍增親切感。還有的詞重疊以后,竟然會改變它的詞性和詞義。比如:翼鳥的翅 膀,名詞;小心翼翼特別小心的樣子,成形容詞了。亭亭子,名詞;亭亭形容 高聳的樣子,完全成了形容詞。濯洗,動詞;濯濯童山光禿禿的山,濯濯:形容詞。     可見,運用疊詞,不僅形式上增添了語言的韻律美,而且內(nèi)容上更豐富了語言的涵義。 可謂一箭雙雕,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14、; 讓我們重溫一下李清照的絕妙詞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聲聲慢)     同學們,當你讀著這些疊詞詩句,會不會引起心靈的震顫?     廈門普陀寺有一塊石刻,赫然入目:     愛國忠忠貞貞        敬鄉(xiāng)敦敦睦睦     侍親孝孝順順  

15、;      持家勤勤儉儉     為人堂堂正正        接物誠誠懇懇     執(zhí)事兢兢業(yè)業(yè)        求知切切實實     生活樸樸素素        休閑輕輕松松 &

16、#160;   十句話十個角度,用語到也簡單,但韻味豈不雋永?堪稱警世駭俗的“十句箴言”!     請再欣賞杭州九溪十八澗路亭上的一首疊詩: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huán)環(huán)路,     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     八個疊詞外加四個“山、路、泉、樹”,竟組合成一首絕句。作者語言技藝之高,真可謂爐火純青了!     為了激發(fā)閱讀興趣,再引蘇州園林的詩聯(lián)和上海豫園萬花樓

17、的詩聯(lián),供大家欣賞:     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一副對聯(lián),即一首詩,它描繪了一年四季的寒署易節(jié)以及園林中鶯歌燕舞、花艷葉 茂的誘人景象。     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風風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在作者眼中,一個豫園,便是一個世界的縮影。對聯(lián)

18、的撰寫者,借助漢語疊詞之妙,明寫自然界,暗寫人們生活。你看:有鳥有花,有風有雨;有色彩的對比,有社會生活的描摹;有地點,有時間。短短28字,竟包孕了大千世界,疊詞的運用,何其妙哉!     朱自清先生的兩篇散文,所用疊詞近40處,請同學們數(shù)出來,玩味一番,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吧。     9.請同學們速讀課文,你能找出幾個典型詞語,分析一下本文用詞的準確性、形象性嗎?     答案提示:     本文用詞準確、形象的地方很多,僅舉幾例以供

19、參考: (1) 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 “浮”這個動詞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霧的輕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 準確地表達出來;     (2)月光如流水一和肌,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瀉”字扣緊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這個比喻,加強了月光的流動感。     (3)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點綴”一詞不僅準確地寫出了滿池綠葉、荷花卻零星稀少的景象,而且寫

20、出了綠葉白 花相映的情趣?!把U娜”常用來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柔優(yōu)美,“羞澀”意思是難為情,是專寫人的情態(tài)之詞,這兩個詞用來形容荷花妍媚多姿,把花寫活了。     請同學們自己再找出一些,體味這些詞語的表達效果。     10.請同學們合上書本,回顧一下課文,你能給文章劃分層次結(jié)構,簡單構畫一下本文 的結(jié)構圖嗎?看哪位同學畫得好。     答案提示:     荷塘月色結(jié)構層次簡圖:    

21、60;一、前往荷塘,交待緣起。                    小徑漫步,勾勒輪廓                          二、來到荷塘

22、0;                           抒寫感受,獨白鋪墊     三、荷塘月色                 

23、0;             荷葉、荷花    (靜態(tài)實寫)           月下荷塘(清麗柔美)  荷香、荷波    (動態(tài)虛寫)            

24、                   流水      (虛寫映襯)                        

25、60;      月光      (正面描寫)           荷塘月色(朦朧和諧)  樹影      (反面襯托)                

26、;               月色      (靜物動寫)           荷塘四周(幽淡清冷)  近景:樹隙、樹色、樹姿  (靜態(tài)描寫)         

27、0;                     遠景:樹梢、蟬聲、蛙聲  (以動襯靜)     四、離開荷塘  憶江南(理想)                &#

28、160;  歸家門(現(xiàn)實) 妙文賞析 柳  贊     我背過愛蓮說,學過白楊禮贊,聽過楓葉之歌,讀過松樹的風格。我喜歡蓮花的純潔、白楊的質(zhì)樸、楓葉的火紅和松樹的無私。然而,今天我不想吟誦別人的名篇佳句,而想傾吐自己的真實感情。     那是初冬的一個下午,我在校園里散步,只見滿地都是落葉,原來掩映在重重綠蔭之中 的宿舍樓也只好孤零零地站立在光禿禿的樹干中間了,這冷清的樣子更增添了北國初冬的寒 意。當我剛把視線投向排球場時,我的視野里忽地出現(xiàn)了一排柳樹,我

29、禁不住驚嘆了一聲, 因為我看到的,不是垂著又細又長的枝條在寒氣中顫抖的柳樹,而是枝葉婆娑,在朔風中起 舞的柳樹。我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柳樹竟然還沒落葉?這難道就是人們在文章中時常 指責“軟弱”的柳?為什么這“弱女子”比那些“偉丈夫”落葉還遲?這樣的問題在我頭腦中 縈繞,我沒有直接自答,而是想到了這些:每年的三四月間,是誰最先拱出嫩芽,來喚醒沉 睡的大地、催化凍結(jié)的江河?是誰第一個換上新裝抖動綠紗,給大地帶來了春天的消息?是她 柳樹!七八月間是誰用濃密的細葉遮擋烈日,鼓動清風,為人們辛勤地消除酷熱、驅(qū)散  暑氣?是她柳樹!

30、再回到現(xiàn)在十一二月間,正是萬木蕭條的時節(jié),我又親眼見到這柳樹, 不畏寒冷,身著黃衣黃裙,手挽黃色飄帶,在盡情地為人們舞蹈,她是那么輕盈,毫無悲觀;她是那么美麗,又毫不矯柔     我為自古以來人們對于柳樹的不公平的評價而感慨,她的外表雖然柔弱,而她的內(nèi)心卻 是多么的堅強!就是因為這些,這位“弱女子”才能戰(zhàn)勝嚴寒,戰(zhàn)勝“偉丈夫”。     那對于柳樹的千古偏見一定要推翻。讓我們給予柳樹新的評價:她有蓮花般純潔的心靈,有白楊般質(zhì)樸的性格,有楓葉般火紅的熱情,有松柏般無私的精神!而且,她還有一個與眾不

31、同的特點,據(jù)說,一株弱苗,即便是一根枝條,栽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成活,難怪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边@種少有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豈不是她的突出的優(yōu)點嗎?我愛柳樹!我贊美這綠得最早,黃得最晚的生命!     賞析:     本文借狀物來說理抒情,見解獨到,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不盲從他人的觀點,獨立觀察與思考。     當作者看到滿目蕭條、落葉遍地的校園里,只有柳樹枝葉婆娑,在朔風中起舞時,他不 由得“驚嘆”

32、柳樹的“不畏寒冷”與“堅強”。同時,他更為柳樹在許多文章中被稱為“弱 女子”,被指責為“軟弱”而感到深深的不平。     作者進一步指出,喚醒沉睡的大地,報告春的消息是柳;遮擋烈日,鼓動清風,為人們 驅(qū)暑散熱的是柳;不畏嚴寒,為人們起舞助興的還是柳。在作者的心目中,柳具有“純潔的 心靈”、“質(zhì)樸的性格”、“火紅的熱情”、“松柏般無私的精神”,而靈活性和適應性更 是柳獨具的品格。可以說,作者愛柳、贊柳的情感已經(jīng)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然而卻是那樣 的順情順理,絲毫不給人以言過其實、矯揉造作之感,實屬難得。 思維

33、體操 怨婦詞巧隱數(shù)字謎     長期流傳在我國民間的許多謎語,構思精巧,耐人尋味。特別是以詩詞為謎面的謎,更 是有意有情。怨婦詞就是這類謎語的優(yōu)秀代表。它以一個被遺棄的婦人憤怨之情為詞,哀婉感人。底面扣合巧妙,很在趣味。其詞曰:                           

34、0; 與子別了,                             天涯人不到,                   

35、60;         盼春歸日落行人少。                             欲罷不能罷,          

36、0;                  你叫吾有口難分曉。                             好相交你拋得我有上梢無有

37、下梢。                             皂然難分白,                     &

38、#160;       分手不用刀。                             無人不為仇,             

39、;                千相思還是撇去了好。     同學們,你們能解開其中的數(shù)字謎嗎? 三、智能顯示 心中有數(shù) 本文在高中教材中是一篇重要的文章,各類考試經(jīng)常涉及,請同學們引起重視。 1.朱自清先生平及作品。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F(xiàn)代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著 名散文家等。1924年出版第一本詩文集蹤跡,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游記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毛澤東同志對朱

40、自清先生的評價:“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2.注意學習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特點。清麗樸素,形象生動,意境優(yōu)美,用詞準確,多用 疊詞,富有音韻美。     3.學習本文比喻的形象貼切,豐富自己的語言。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一兩點路燈光”、“是渴睡人的眼”等,都非常生動而準確,

41、要認真體會運用。 動腦動手     1.下面的句子是一個多重復句,選出層次分析正確的一項(   )     (1)“雖然是滿月,(2)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3)所以不能朗照;(4)但我以為這愉是 到了好處(5)酣眠固不可少,(6)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A.(1)(2)(3)(4)(5)(6)          轉(zhuǎn)折  &

42、#160;因果 轉(zhuǎn)折 并列 并列     B.(1)(2)(3)(4)(5)(6)          轉(zhuǎn)折   因果  轉(zhuǎn)折  承接  遞進     C.(1)(2)(3)(4)(5)(6)          轉(zhuǎn)折

43、60; 因果  轉(zhuǎn)折  解說   并列     2.下列句中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蜿延起伏,連接著高高遠山。     B.證券交易所內(nèi)那些穿紅馬甲的人便是經(jīng)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 是全世界都統(tǒng)一的。     C.他從報上看到某大學

44、研究生院和中國文化編委會聯(lián)合主辦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 暑期講習班的招生啟事,立刻寫信去報名。     D.“唉!”作家嘆道,“紅塵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這個不知姓名的陌生人來,還不是大海撈針嗎?” 創(chuàng)新園地     荷塘月色屬于寫景狀物類散文,要想寫好這類文章,首先要注意觀察我們身邊的景 與物,這是一條寫作規(guī)律,也是人們通過長期的寫作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一般地說,觀察 得越仔細,分析得越深刻,文章就寫得越具體、生動和有內(nèi)涵。觀察的廣度和分析的深度, 決定了寫景狀物作文的質(zhì)量和水

45、平。我們大家都見過霧,你是否認真觀察過?請你模仿荷塘月色寫景狀物的寫法,把晨霧描繪出來。比一比,看哪些同學描繪得好。 四、同步題庫     (一)基礎知識     1.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大致的輪廓)     B.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態(tài))     C.樹色一律是陰陰的,

46、乍看像一團煙霧。(突然看去)     D.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     2.分別選出與下列詞加點字的意義(   )     (1)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     A.欲蓋彌彰    B.彌天大謊    C.彌補過失    D.彌留之際  &

47、#160;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     A.彩陶文化    B.光彩奪目    C.五彩繽紛    D.興高采烈     3.標點符號用法正確的一項是(   )     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7月當時舊中國正處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見朱自清給S君的一封信 &

48、#160;      A , 。 “ ; 。 無 B 。 , “ , ”( 無 ) C , 。 “ , “ ( ) D 。 , “ , ?!?無 )     4.從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辭特點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 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     A.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的眼。     B.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

49、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     C.這個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 一般。     D.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5.選出對下列句子修辭手法判斷無誤的一組(   )     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光芒;遠望

50、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     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     6.下面句子中破折號的作用是(   )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 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A.表轉(zhuǎn)折    B.表停頓    C.表解釋說明

51、    D.表遞進     7.對西洲曲一詩分析恰當?shù)囊豁?   )     A.此詩是北朝樂府中的名篇。     B.詩中采用了夸張、頂真、比喻、借代多種修辭方法。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為的是描寫蓮花高過人頭,蓮子清如水的特點。     D.此詩的寫作特點是寓情于景,描寫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情思纏綿宛轉(zhuǎn),音節(jié)

52、和諧 流暢。     8.下面默寫正確的一項是(   )     A.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有了一道宛然凝碧的波痕。     B.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有裊娜地開著的。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     D.樹色一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英姿,便在煙

53、霧里也辨得出。     9.荷塘月色的結(jié)尾,作者突然把筆鋒一轉(zhuǎn),聯(lián)想梁元帝采蓮賦和江南采蓮舊俗,對此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借“惦記江南”抒發(fā)“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對現(xiàn)實的不滿。 B.對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現(xiàn)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記江南,意在擺脫不平靜的心境,借以超脫現(xiàn)實生活的重壓。     D.豐富月下荷塘畫面的意境,進一步反襯現(xiàn)實生活給人帶來的不快。     10.荷塘月色的中心思

54、想有以下幾種說法,請選出正確的一種(   )     A.通過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作者對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發(fā)了對 荷塘月色的朦朧的感受。     B.通過對荷塘月色的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清醒的認識和強烈的憤慨,借謳 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發(fā)了作者對推翻舊制度、開創(chuàng)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過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寫,反映了作者對現(xiàn)實不滿以及向往中國古代六朝的幸福生 活的強烈愿望。

55、    D.通過對荷塘月色的細膩的描寫,反映出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他苦悶彷徨的心境,希 望在一個幽靜的環(huán)境中尋找精神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理。     (二)閱讀     課文文段閱讀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 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

56、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 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 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1.文中加點的詞語極富表現(xiàn)力。下列關于這方面說明不當?shù)囊豁検?   )     A.“瀉”扣緊了“月光如流水”這個比喻,加強了月光的流動感。     B.“浮”這個動詞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霧的輕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 準確地表達出來了。     C.“斑駁”是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里表明黑影中還有綠色與銀白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