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第一單元檢測題_第1頁
初中語文第一單元檢測題_第2頁
初中語文第一單元檢測題_第3頁
初中語文第一單元檢測題_第4頁
初中語文第一單元檢測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檢測題第一部分:1填空:(4分)魯迅原名,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冰心原名,現(xiàn)代著名,。山中避雨選自。我的第一次嘗試的整理是作家。2分別給下列形似字注音組詞:(4分)仃()詣()寥()猝()釘()脂()謬()粹()3釋詞:(4分)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放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么物中發(fā)現(xiàn)了他?;腥淮笪颍壕驼埲巳ベI林譯小說來看,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我對他的拉奏望洋興嘆,始終學他不來。望洋興嘆:“看到他六神無主,坐臥不安”,這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六神無主:4“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

2、,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這段話是什么意思?(2分)5憶讀書一文中哪些內(nèi)容說明了整理“讀書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見解?(2分)6山中避雨中整理說:“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了解課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第二部分:(一)我借了胡琴回茶店,兩個女孩很歡喜?!澳銜模磕銜??”我就拉給她們看。手法雖生,音階還摸得正。因為我小時候曾經(jīng)請我家鄰近的柴主人阿慶教過梅花三弄,又請對面弄里一個裁縫司務大漢教過胡琴上的工尺。阿慶的教計很特別,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給你聽,卻不教你工尺的曲譜。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對他的拉奏望洋興嘆,始終學他不來。后來知道大漢識字,就請教他。他把小工

3、調、正工調的音階位置寫了一張給我,我的胡琴由此入門。現(xiàn)在所以能夠摸出準確的音階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經(jīng)驗,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漢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從容地(因為快了要拉錯)拉拉了種種西洋小曲。兩女孩和著歌來唱,好像是西湖上賣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來看。一個女孩唱著漁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著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們也齊唱起來,一時把這苦雨荒山鬧得十分溫暖。我曾經(jīng)吃過七八年音樂教師飯,曾經(jīng)用鋼琴伴奏過混聲四部合唱,曾經(jīng)彈過貝多芬的奏鳴曲,但是,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兩部空黃包車拉過,被我們雇定了。我付了茶錢,還了胡琴,辭別三家村的青年們,坐上車子。油

4、布遮蓋我面前,看不見雨景。我回味剛才的經(jīng)驗,覺得春琴這種樂器很有意思。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shù)十百元一具。制造雖精,世間有幾人能夠享用呢?胡琴只要兩三角錢一把,雖然音域沒有小提琴之廣,也盡夠演奏尋常之小曲。雖然音色不比小提琴優(yōu)美,裝配得法,其發(fā)音也還可聽。這種樂器在我國民間很流行,剃頭店里有之,裁縫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幾個簡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漁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間,其藝術陶冶的效果恐比學校的音樂課廣大得多呢。我離去三家村時,村里的青年們都送我上車,表示惜別。我也覺得有些兒依依。若沒有胡琴的因緣,三家村里的青年對于我這路人有何惜別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這些萍水相縫

5、的人呢?古語云:“樂以教和?!蔽易隽似甙四暌魳方處煕]有實證過這句話,不料這天在這荒村中實證了。7分別概括兩段選文的意思。(2分)第一段:第二段:8用簡潔的話概括第二段中畫線句子的意思。(2分)9畫浪線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10“樂以教和”的意思是。(2分)11選文中“和”字有兩種讀音,分別是和。(2分)12縱觀全文,兩個女孩的心境是由苦悶到。(2分)(二)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qū)一個大學里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陰,綠藤爬滿了一幢一幢的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像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花固有兩片,里面

6、的花,種子是從中國來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樹叢里,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全是從中國來的呀!由于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園里的花花朵朵,與這些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時的情感再回憶起來。我不知為什么,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它們的背影應該是今雨軒,應該是諧趣園,應該是故宮的石階,或亭閣的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十幾歲,就在外面漂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地流過。在異鄉(xiāng)見過與童年完全相異的東西,也見過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總未因異鄉(xiāng)事物而想過家。到渭水濱,那水,是我從來沒見過的,我

7、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覺陌生;到咸陽城,那城,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只感覺到它古老,并不感覺傷感。我曾在秦嶺撿過與香山上同樣紅的楓葉,在蜀中我也曾看到與太廟中同樣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過家。我曾驕傲地說過:“我,到處可以為家。”然而,自至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夜里的夢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風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的頭發(fā)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xiāng)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一步,即到處不可以為家了?;ò岬矫绹鴣恚覀兛粗豁樠郏蝗税岬矫绹鴣?,也是同樣不安心;這時候才憶起,故鄉(xiāng)土地之芬芳與故

8、鄉(xiāng)花草的艷麗。我曾記得,8歲時肩扛小鐮刀跟著叔叔下地去割金黃的麥穗,而今這童年的彩色版畫,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繪畫。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為古人未出國門,沒有感覺離國之苦,萍還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此萬紫千紅的春天。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于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我十幾歲就無家可歸,并未覺其苦。十幾年后,祖國已破,卻覺出個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說:“(甲)頭可斷,血河流,身不可辱”嗎?我覺得,應該是“(乙)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忘”。13本文的時代背景是日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時期,從

9、文中摘出可作為理由的具體詞句。(2分)14第段中的末尾說“淚,不知為什么流下來”,從下文可以看出,流淚的原因是()(2分)A、花色不再鮮艷,令人傷情。B年齡大了,情感變得脆弱。C花的背景變了,令人愁悶。D見到故鄉(xiāng)的花木,勾起對戰(zhàn)亂中故國的無限思念。15第段中“十幾歲,就在外面漂流”指的是()(2分)A、在祖國各地流浪B在世界各地流浪C、在美國各地流浪D、在費城各地流浪16第段中說“我,到處可以為家”的原因是(用原文中的一個比喻句回答):,這一比喻句的主體是。(2分)17簡述第段中“常常是不愛看與故鄉(xiāng)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xiāng)相同的東西”一句的含義。(2分)18第段中的“彩色版畫”是指()(2

10、分)A回憶中的童年生活。B回憶中的8歲時跟叔叔割麥的情景。C童年時繪制的8歲時跟叔叔割麥的情景的彩色版畫。D、成年后繪制的8歲時跟叔叔割麥的情景的彩色版畫。19對第段中“人生如絮,飄零在此萬紫千紅的春天”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表現(xiàn)消極厭世的頹廢情緒。B表現(xiàn)春天賞花后對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C、表現(xiàn)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消極悲觀情緒。D表現(xiàn)在異國他鄉(xiāng)漂泊而面對大好春光時極度復雜、沉重的,心情。20文中清楚地點出題目意思的是第自然段。(2分)(三)一個母親創(chuàng)造的奇跡德國二戰(zhàn)結束后,一個納粹戰(zhàn)犯被處決,他的妻子因無法忍受眾人的羞辱與謾罵,吊死在自家的窗外。第二天,鄰居們走了出來,一抬頭就看見了

11、那個可憐的女人。窗戶微開,她兩歲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懸掛在窗框上的母親爬去。眼看另一場悲劇就要發(fā)生了,人們屏住呼吸默然地觀望。這時,一個叫艾娜的女人不顧一切地向樓上沖去,把危在量夕的孩子救了下來。她收養(yǎng)了這個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經(jīng)為幫助猶太人而被這個孩子的父親當街處決。街坊鄰居沒人理解她,甚至沒有人同意讓這個孩子留在他們的街區(qū),他們讓她把孩子送到孤兒院或者干脆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戶扔穢物、辱罵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對她心存芥蒂,甚至以離家出走相威脅。可是,艾娜始終把孩子緊緊抱在懷里,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個小天使?!睗u漸地,孩子長大了,鄰居們的行動已不

12、那么偏激了,但是還有人常叫他小“納粹”,同齡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變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惡作劇為樂。直到有一天,他打斷了一個孩子的肋骨,鄰居們瞞著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幾里外的教養(yǎng)院。半個月后,幾乎發(fā)瘋的艾娜費盡周折,終于找回了孩子。當他們再次出現(xiàn)在憤怒的鄰居們面前時,艾娜緊緊地護著孩子,乞求鄰居們說:“給他點兒愛吧,他也會是一個可愛的天使的?!焙⒆泳驮谀莻€時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著幼小的心靈。艾娜告訴,最好的補償就是愛,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從此,他痛改前非,認真做人。在別人的詆毀與侮辱面前,他不再針鋒相對;在別人有困難時,他又總是不計前嫌,樂于助人,并友善地與人相處,禮貌待人多年來一

13、直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在支撐著他:一個不相干的女人給了自己一份母親的愛,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愛別人!中學快畢業(yè)那年,別的同學都陸陸續(xù)續(xù)地收到了一些禮物。哪怕是一支鋼筆,或是一輛單車,可他什么也沒在。他的母親艾娜依舊日夜操勞,他天始有一絲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對是錯。終于,畢業(yè)典禮如期舉行。校長念到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就走上臺,那一刻是多么神圣和驕傲!作為一個“納粹”的兒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易,他多想自豪地對世界大喊我畢業(yè)了!但是這種感覺轉瞬即逝不會有誰關注我的成功的!“雅克里”他聽到校長念他的名字了,于是移動著沉重的腳步,沮喪地向臺上走去,“雅克里,祝賀你正式畢業(yè)?!边@時,雅克里聽到臺下

14、掌聲如潮,他回過頭,看見自己的母親艾娜和許許多多的鄰居不知什么時候站在臺下,正粲然 沖著他微笑。他的鄰居們每家都派了代表來觀看他的畢業(yè)典禮,這在該??墒鞘窡o前例的。“我收到了這一生中最好的禮物”雅克里在臺上激動得只說了這么一句話。這是發(fā)生在德國的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那樣的年代,一個納粹戰(zhàn)犯的兒子受到如此的禮遇有確罕見。如果說這算得上一個奇跡的話,那么,我想說的是,這是一位母親用愛創(chuàng)造的奇跡。21、本文的敘述順序是,體現(xiàn)這種順序的標志性詞語有(依次答出四處即可)、。(3分)22、雅克里被鄰居送往教養(yǎng)院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2分)23、閱讀第段,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2分)雅克里是如何“痛改前

15、非,認真做人”的?支撐他這樣做的信念是什么?24、第段中加點詞語“這”指代的是。(2分)25、第段中雅克里激動地說:“我收到了這一生中最好的禮物”,你認為“最好的禮物”含義是什么?(3分)26、文中寫道:“兩歲的孩子正伸手向懸掛在窗框上的母親爬去”,艾娜“不顧一切地向樓上沖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來”。請你揣摩一下:當時艾娜心里是怎樣想的?你為什么認為她會這樣想?(2分)揣摩艾娜心理:理由是:第三部分:寫作(40分)的愛要求: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再寫一篇500字以上的記敘文。第一單元檢測題答案1周樹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謝婉瑩、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豐子愷隨筆精編美國、馬克·吐溫2-

16、6略7雨中演奏胡琴,引得眾人觀看。由雨中演奏胡琴而得出的感想。8像漁光曲這簡易而高尚的曲子藝術陶冶效果很好。9點明文章的主旨。10音樂是用來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諧相處的。11略12歡喜13北平、祖國已破14D15A16蠶未離開那片桑葉;人未離開自己的國土。17身處異域,很希望能見到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但因國土淪亡、背井離鄉(xiāng),又怕睹物傷情,經(jīng)受不住感情上的折磨。意近即可18B19D(講析:整理對祖國的眷念,因“祖國已破”而產(chǎn)生的悲憤之情是積極向上的,故排除A、C兩項;B項與整理“人生如絮”的看法相悖,了解前文分析,可知D是正確的。)20第8自然段21、順敘。二戰(zhàn)結束后;第二天;孩子長大了;直到有一天;半個月后;從此;中學快畢業(yè)那年;終于,畢業(yè)典禮如期舉行(依次答出四處即可)。22、答案要點:他打斷了一個孩子的肋骨。他是納粹戰(zhàn)犯的兒子,受到人們的歧視,因此變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惡作劇為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