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_第1頁
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_第2頁
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_第3頁
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_第4頁
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閩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年級/學號:研究生:論文題目:所在院系:專業(yè):研究方向:指導教師:入學年月:開題報告日期: 目 錄一、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3(一)課題來源3(二)研究目的和意義3二、國內(nèi)在該方向的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3三、寫作大綱及創(chuàng)新點6 (一)寫作大綱6 (二)創(chuàng)新點7四、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7 (一)研究方案7 (二)研究進度7五、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7 (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8 (二)解決方案8六、參考文獻8 (一)著作類8 (二)期刊9 (三) 學位論文9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一、 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一)課題來源在我國,長期以來由于受到

2、“應試教育”和教育教學評價體制的影響,教育者往往過分注重學生的認知教育,而忽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導致學生的學業(yè)和人生未來不能和諧的發(fā)展。本文在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背景下,以心理學、德育理論為基礎,提出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zhì)教育理論與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的觀點,從而將情感教育提升到與認知教育并列的高度,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進入 21 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危機卻日益凸顯。人們在新的社會轉型期普遍感到失落。長期以來,在“唯理智論”的影響下,教育注重知識的傳播和智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情感教育在塑造人的個性,促使社會和諧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對情感教

3、育的忽視造成了人精神世界的荒蕪、心靈的扭曲、個性的不完整,學生綜合素質(zhì)普遍偏低。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本論文試圖透過分析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讓人們認識到當前語文教學中的一些缺陷。情感教育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fā)展。情感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zhì),積極健康的情感傾向和高尚的情操,從而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塑造完整的、全面發(fā)展的人。而情感教育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特殊的獨立的教育形式。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既符合語文課程改革目標的基本理念,又為語文學科教

4、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時,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也為解決當前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弊端提供了新思路與方法。二、國內(nèi)在該方向的研究現(xiàn)狀 目前關于這一方面的資料主要有以下幾部分:(一)關于論述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論著主要有以下:語文教學藝術論(韋志成:廣西教育出版社)本書肯定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強調(diào)語文要注重學生情感教育的滲透,認為情感性是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語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無情物,師生俱是有情人。語文情感教育的實質(zhì),就是在審美情感參與下,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把課程的理性內(nèi)容與感性形式、抽象概念與鮮明形象有機統(tǒng)一起來,把深奧的知識傳授與動情的美感體驗結合起來,以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

5、展的目地。語文教育美學研究(楊道麟,北京: 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11),語文教育美學研究就是以推動語文學科有效地在語文中達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標與進入“人的發(fā)展和完整性建構的全新境域為宗旨,在該書中作者對語文情感教育提出了更細致的解讀。作者在論著中尤其善于將學界一錯亂的語文( 語言、文章、文學)中“真”“善”“美”的關系予以“梳理”,既從語文( 語言、文章、文學) 中梳理智育的“真”,又從語文( 語言、文章、文學) 中梳理德育的“善”,還從語文( 語言、文章、文學) 中梳理美育的“美”,以期推進“語文智育”“語文德育”“語文美育”的和

6、諧發(fā)展,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語文教育的“真善美融合”并促使他們的自由心靈的建構。楊道麟博士的論著力求構建一個以美學為中心的語文教育體系,其藍圖是恢宏的。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需要落到實處。田野上的花朵 對話:情境教學的萌發(fā)(李吉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李吉林老師所創(chuàng)的情境教學是指運用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的內(nèi)容以及課堂的氣氛造成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兒童的心理,從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達到整體和諧發(fā)展的目的。如:在語文教學中加強誦讀和精讀,品嘗語感,體會意境,利用學生的實際感受,引導學生比比,讀讀,想想,在情境教學的探索中摸索出帶入情境讀全篇,強化情境抓重點,憑借情境品語感,達到初讀

7、-讀通-弄清作者思路,細讀-讀懂-理解關鍵詞句段,精讀-讀深-學會欣賞課文精華。這是順應學習生活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朗讀能力及運用語言的能力,并影響到兒童思維品質(zhì)和情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語文的教學中還要注意要善于利用教材渲染氣氛,激起學生的情感。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葉圣陶: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中強調(diào)語文教學:課堂要包含情意,充滿人文關懷。文章不是無情物,師生之間更是情意綿綿,教師上課熱情洋溢,激情似火,就能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毙翖壖操R新郎)課堂教學達到這樣的境界,師生對文本的深入探討,心靈之間的溝通,就會暢通無阻?!扒椤?/p>

8、忌加外,忌矯揉造作,忌濫。“情”是文章內(nèi)在的、固有的,貴在咀嚼語言文字,對它們所傳遞的情和意深有領悟:教師只有自己真正動情,才能傳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學生。這種情是真摯的、高尚的,學生會耳濡目染,就會受到熏陶。教師將學生帶入與教學內(nèi)容相應的情景之中,就可激發(fā)情感。本書指出了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情感教育滲透的重要性。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目標應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來確定。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豐富和發(fā)展,使學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引導學生“學習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guī)劃人生”。由此可見,情感教育是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語文教育的題中

9、之義。語文課程作為中學課程的核心課程之一,相對于其他的自然學科具有其獨特的人文優(yōu)勢,對人的精神領域有著深廣的影響。而相對于其他人文學科而言,語文也具有其獨特性,其理由就是因為它更強調(diào)情感性。郭沫若在文藝論集中描述道:“立在海邊,聽著一種轟轟烈烈的怒濤卷起吼來的時候,我們不禁要血跳腕鳴,我們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種勇于進取的氣象?!甭牴?jié)奏有力的濤聲,能引發(fā)人的情思,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自然能引起審美情感。 國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誦一文中說:詩不僅供閱讀,還要發(fā)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吟,這樣才能陶冶性情。吟也就是朗誦。吟詠背誦,不但能博聞強記,積累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能耳濡目染

10、、潛移默化的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這些都是在強調(diào)語文教育與情感教育的密不可分。 以上著作都在論述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問題,他們都或多或少的從各個方面來論述語文教育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沒有形成系統(tǒng),還不夠深化,還需進一步的挖掘和探討使之更具有現(xiàn)實可行性。(二)學位期刊論文方面,在前人論著的基礎的上,筆者通過檢索中國知網(wǎng)的文獻,發(fā)現(xiàn)主題包含“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文獻很多,如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毛愛軍,華中師范大學,2006);朱小蔓:情境教育與人的情感素質(zhì),課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馬笑霞論閱讀情感的培養(yǎng),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第7期。

11、鄧嗣明”情知對稱”理論與語文素質(zhì)教育,語文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4期。盧家媚以情優(yōu)教,上海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10期。等等,這些文獻系統(tǒng)闡述了情感教育的內(nèi)涵、特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及實施等相關內(nèi)容,從科學的角度探討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可能性。雖然從教育學、心理學角度看,目前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成果較多,理論比較成熟,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推進素質(zhì)教育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從我國的教育實踐來看,教育研究的對象大多數(shù)集中在小學。因而不少學者認為情感教育只適用于小學兒童,而初高中生的思想由于相對比較成熟,情感不易外露和激發(fā)。我搜索近年的中文期刊及碩博士學位論文數(shù)

12、據(jù)庫,發(fā)現(xiàn)也有一些情感教育在初中或高中學科滲透方面的研究,但就目前國內(nèi)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一方面迫于升學壓力,許多一線的語文教師對情感教育都不甚重視,在實際教學中并未真正將情感教育落到實處,從而造成理論學家們的情感教育理論與初中語文教學實際中的理論推行相互脫節(jié)。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忽視了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因此本論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情教育的探索和依托情感教育挖掘實施素質(zhì)教育所需要的材料,促進學生知識獲取、技能習得、文化積淀、情感陶冶、品格養(yǎng)成諸方面和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寫作大綱及創(chuàng)新點 (一)寫作大綱淺論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摘要緒論一、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綜述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3、第一章:情感教育的概述 (一)情感教育的涵義(二)情感教育的內(nèi)容1、道德與愛的教育2、審美教育3、理智教育第二章: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現(xiàn)狀(一)語文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不夠(二)應試教育忽視學生情感漠視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三)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第三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一)情感教育是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二)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有其天然的優(yōu)勢(三)利用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培養(yǎng)和諧發(fā)展的人,促進素質(zhì)教育(四)依托情感教育深挖語文中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的民族文化素養(yǎng)第四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一)提升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定期進行教師培訓(二)有效利用和挖掘語

14、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促進素質(zhì)教育1、閱讀教學是進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時機2、作文教學需要廣泛的情感教育3、通過教學語言來實施情感教育4、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三)建立正確的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目標體系及評估體系(四)語文情感教育的課外拓展1、開設文化專題講座,陶冶學生情感2、增設隨筆周記訓練,提升學生情感3、開展語文主題活動,豐富學生情感總結參考文獻致謝(二)創(chuàng)新點本論文在語文教學中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以現(xiàn)代眼光闡釋傳統(tǒng)文化,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實施人文素質(zhì)教育的特殊功能,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在祖國的燦爛的文化長河中游弋、翱翔,在光大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四、研究方

15、案及其進度(一)研究方案本論文將盡可能多的、全面地搜集論題的相關資料,從初中視野里來探究情感教育在語文中的教學問題,力求在初中這一學段對情感教育的教學探究能做一個較為準確的概述,在保證資料的完整方面以及自己的充分消化后,從初中生的具體學情出發(fā)而探討出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及其策略。(二)進度安排2016年5月-2016年7月 收集有關資料撰寫開題報告2016年9月-2016年12月 完成論文初稿寫作2017年4月-答辯前 修改及定稿四、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1、受自身理論基礎不扎實及相關著作閱讀量不夠的限制,可能會造成在構思論文布局時不夠細致和嚴謹。2、受自身研

16、究視野的局限,知識量不夠豐富,不夠成熟的研究思路可能會導致研究方向有所偏移。3、研究方法簡單劃一,研究的方法和視野還應進一步充實到論文的整體布局和內(nèi)容的安排上。4、收集的資料不夠豐富對論文的展開和深入有一定限制作用。(二)解決方案1、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量,多閱讀與自己論題相關的書籍,同時也拓寬自己的閱讀面,為論文寫作視野的開闊、研究的深入及創(chuàng)新點的挖掘奠定堅實基礎。2、多與自己的導師溝通,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論文布局和框架,使論文結構合理、內(nèi)容清晰。3、在本論題的研究視域下,對研究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思考,進一步修正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為觀點的論證提供有力的方法指導。4、加強資料的搜集與閱讀,注

17、重資料的開發(fā)和使用,力圖使論文資料的引證做到客觀、真實、多樣。五、參考文獻(一)著作1夸美紐斯著:大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第 3 頁。2盧家楣著: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版,第 19 頁。3魚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4施良方主編,中學教育學,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5喬桂英主編,語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6卞金祥主編,名師最受歡迎的特色教學藝術,2008年2月第一版。7張定遠,閱讀教學論集,新蕾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8張中原、徐林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

18、版。9金馬,情感智慧論,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1版。10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南京出版社,1993年第1版。11董蓓菲.語文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二)期刊1馬笑霞.論閱讀情感的培養(yǎng)A.杭州師范學院院報,1997(7).2楊傳達.語文教學中的情境設計J.現(xiàn)代語文 2009 (2).3朱小蔓:情感教育的意識及其特殊機制J.教育研究,1993(7)4鐘啟泉:“情意教育論”述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6(5)5崔建惠情感教育是打開語文教學大門的鑰匙林區(qū)教學,2003(12)47.6朋春香情感教育: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楊寶華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實踐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4(3)8485.8吳愛萍淺談情感教育的層次和實施方法語文教學通訊,1998(5)78.9邢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