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2019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歷史期末試卷分析報告(加精)_第1頁
臺州市2019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歷史期末試卷分析報告(加精)_第2頁
臺州市2019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歷史期末試卷分析報告(加精)_第3頁
臺州市2019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歷史期末試卷分析報告(加精)_第4頁
臺州市2019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歷史期末試卷分析報告(加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臺州市201X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歷史期末試卷分析臺州一中XXX XXX 中學 劉 XXX201X 學年第一學期臺州市高一歷史教學期末測試試卷以現(xiàn)行教材、新課程標準、省學科指導意見及 201X 年浙江省高中歷史會考標準為命題依據(jù),也適當體現(xiàn)近年省高考文科綜合考試的能力要求,結合我市高一年級歷史教學的實際進行命題, 沒有涉及刪減或閱讀內容。分值設置與201X 年省會考試卷相同,選擇題35 道共 70 分,非選擇題3 道共 30 分。全市有 29 校參加聯(lián)考,考生為20821 人,優(yōu)秀分數(shù)線是84 分,優(yōu)良分數(shù)線是74 分,合格分數(shù)線是62 分,平均分是72.03 。作為高一期末試題,試卷難度適中稍

2、偏易,基本符合市期末統(tǒng)考的命題要求。下面從命題思路、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教學建議方面加以具體分析。一、命題思路1注重基礎,貼近教材作為基礎教育改革重要組成部分的普通高中歷史新課程,在內容的選擇上堅持基礎性原則。即使是能力考查型試題,也是以基礎知識為依托。因此,本卷命題選取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來考查。如選擇題考查到的宗法制、丞相制度的變革、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遵義會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共產黨宣言、十月革命、都江堰、南方談話和十四大等,主觀題考查到的分封制、郡縣制、行省制、1787 年憲法、中日關系、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等都是學科主干知識,主觀題在設問及評分標準上也盡量做到依托教材、落實歷史學

3、科知識,讓學生有話可寫,不會讓學生出現(xiàn)無從下手的感覺,試卷這樣設計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重視課本的閱讀,以夯實基礎。2 、運用新情境,突出學科特色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當前命題趨勢是既要求題目新穎活潑,形式多樣,力求避免呆板機械; 同時,又不是為形式而形式,要能夠體現(xiàn)歷史學科特點。所以本卷命題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通過提供多種不同形式的歷史材料,如詩歌、圖片、 日記、 對聯(lián)、 俚語、 網絡資源等,構建新的歷史情境,并在新情境中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歷史學科能力(如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yǎng)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創(chuàng)新

4、能力等等)。全卷共用圖片史料13 張,選擇題一般都設置一些情境性的材料,著力突出歷史學科特色。3 、關注現(xiàn)實,貼近生活縱觀近年各地高考文綜卷歷史試題,命題者著力考查與社會熱點、焦點、 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等相關聯(lián)的或能建立聯(lián)系的知識,進而引導高中學生樹立現(xiàn)代意識,關注人類命運、國家前途和世界發(fā)展,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依據(jù)這一命題趨勢,本卷在命題中不回避熱點,關注現(xiàn)實,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包括鄉(xiāng)土教育),如本卷涉及到的社會生活、鄉(xiāng)土問題的有:祭祀禮儀(第1 題)、歷史收藏(第13 題)、小孩游戲(第22 題)、服飾建筑戲劇變化(第33 題)、電話(第34 題)、互聯(lián)網影響(第35 題)、浙

5、江的歷史變遷(第 38 題);本卷涉及到的熱點現(xiàn)實問題有:辛亥革命爆發(fā)100 周年(第6 題)、國家統(tǒng)一問題(選擇題第9 題、第 14 題、主觀題第36 題)、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17題)、大國關系(中日、中美、美日關系)與朝鮮半島局勢(主觀題37 題)等。但又不是為考熱點而考熱點,力求對熱點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考查與歷史學科知識自然的結合。下面試舉兩例加以說明。例 1, 第 6 題: 2011 年是辛亥革命爆發(fā)100 周年,作為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故鄉(xiāng),廣東省中山市將發(fā)起“辛亥百年城市聯(lián)盟”,與夏威夷檀香山、廣州、武漢、南京、北京等城市聯(lián)手合作開展專題紀念活動。下列有關孫中山的活動,其中符

6、合史實的是A . 1905年,在檀香山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黨一中國同盟會B . 1911年,在武昌直接領導了辛亥革命C . 1912年,在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tǒng)D . 1912年,在南京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上題以辛亥革命爆發(fā) 100周年這一熱點切入, 考查孫中山革命活動的相關史實,強化學生的學科知識的整合。例2,第37題:以美日韓軍演這一國際焦點問題切入,設置新情境來考查大國關系歷史(中日、中美、美日關系)這一學科主干知識。使得歷史學科知識“鮮活”起來。二、學生成績數(shù)據(jù)分析(一)總體成績情況全市29校的總平均分如下: 客觀題54.57,主觀題17.46,其中36題7.85,37 題5.71,

7、38題3.71,全卷總平均分是72.03。表一 :29校平均分:學校總成績客觀題成績主觀題成績主觀題36成績主觀題37成績主觀題38成績臺州市實驗中學60.347.3212.986.074.012.9臺州一中78.0558.1319.928.656.664.6椒江書生中學70.1953.6416.557.635.473.46椒江三梅中學66.7751.615.177.264.733.19椒江洪家中學72.9555.0717.877.965.973.94黃巖中學75.2456.9818.277.936.074.27黃巖二高66.7951.0415.757.285.522.95路橋中學76.855

8、7.1819.679.156.334.18路橋蓬街私立中學6649.7816.227.325.243.65臺州中學82.9161.1221.799.617.095.09臨海回浦中學74.1156.0318.088.276.033.79臨海大田中學66.5951.4315.166.914.983.27臨海杜橋中學60.8947.4513.436.154.482.8臨海六中57.8745.2612.615.64.472.54溫嶺中學78.0258.5119.518.66.614.3溫嶺新河中學70.6753.9416.737.615.543.58溫嶺二中70.2254.2815.947.365.4

9、53.13溫嶺箸橫中學70.3553.7716.587.35.53.78溫嶺松門中學68.6752.6116.077.475.383.22溫嶺大溪中學70.3453.7616.587.385.323.87溫嶺澤國中學62.7248.4814.246.864.33.08玉環(huán)楚門中學76.6457.5219.128.415.884.83玉環(huán)玉城中學75.5956.6818.918.985.734.2玉環(huán)實驗學校64.8950.0414.856.764.863.23天臺中學81.8761.0720.89.036.794.97天臺平橋中學72.7455.1417.617.985.454.17天臺育青中

10、學73.5754.9818.598.145.654.81仙居中學80.5460.1720.378.656.555.17三門中學71.0153.3917.628.075.563.9929校72.0354.5717.467.855.713.9表二:29校各檔人數(shù)統(tǒng)計學校標準差優(yōu)秀人數(shù)優(yōu)良人數(shù)合格人數(shù)優(yōu)秀率優(yōu)良率合格率臺州市實驗中學12.877671971.7316.5448.64臺州一中8.9923657074830.373.1796.02椒江書生中學11.045420438311.0241.6378.16椒江三梅中學10.36601452.8628.5769.05椒江洪家中學9.57873115

11、5013.8349.4487.44黃巖中學10.5719357179721.7864.4589.95里石一局10.34252185843.0826.8571.92路橋中學10.6124559279028.4968.8491.86路橋蓬街私立中學11.73301904464.5528.7967.58臺州中學7.356171035114753.189.0798.71臨?;仄种袑W11.04239763111618.759.787.32臨海大田中學11.34604029304.530.1669.77臨海杜橋中學10.5571094690.7411.4949.42臨海六中12.3513943401.49

12、10.7939.04溫嶺中學8.54288824105326.2174.9895.81溫嶺新河中學10.28823907498.9542.5881.77溫嶺二中9.19402946115.5140.584.16溫嶺碧橫中學9.52342074296.5339.7382.34溫嶺松門中學9.32261413585.6330.5277.49溫嶺大溪中學10.68342183807.1946.0980.34溫嶺澤國中學11.34662021.1318.6457.06玉環(huán)楚門中學9.8115240055825.567.1193.62玉環(huán)玉城中學9.1111937053020.3863.3690.75士

13、環(huán)實驗學校11.696581272.8227.2359.62天臺中學7.7438271879547.188.5398.03天臺平橋中學10.058428047715.0350.0985.33天臺育育中學10.489135053514.9457.4787.85仙居中學8.9840476691342.6280.896.31三門中學10.486727850710.744.4180.9929校12.13632105461686617.4450.6581優(yōu)秀分數(shù)線84.0優(yōu)良分數(shù)線74.0合格分數(shù)線62.0(二)客觀題部分1、總體情況選擇題題目形式活潑,基本上都以設置新情境的形式出現(xiàn), 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

14、。 考查的內容多是主干知識,以基礎題為主,選擇題題量與省會考接軌共35道,分值70分,所以總體難度不大。選擇題總平均得分為54.57,難度系數(shù)為0.78。校際之間差距較大,最高的是61.12分,最低的是45.26,分差15.86分。各小題中得分最低的是第12題,得分僅0.66分,難度系數(shù)達到0.33,得分最高的是第 7、9題,得分為1.97,難度系數(shù)為0.98。各小題具體平均得分及上中下三檔學生平均得分情況分別見表三、表四。表三:選擇題平均分、正答率(數(shù)據(jù)包含29所參加統(tǒng)考學校,以下表格同)題號123456789101112平均 分1.871.361.771.721.871.531.971.8

15、11.971.421.420.66正答 率(%)93.6768.1788.6285.9393.5876.7198.3990.3798.2771.1171.1833.11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平均 分1.671.571.361.351.741.951.581.60.71.041.661.79正答 率(%)83.3678.3767.9567.6387.0597.2978.9679.8335.1151.8783.0389.5題號2526272829303132333435平均 分1.051.681.951.491.431.590.951.431.841.841.95正答

16、 率(%)52.5783.7897.2874.5771.579.347.5871.4991.8892.0597.38表四:選擇題上中下三檔學生平均分30%40%30%題號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11.971.91.7421.771.380.9331.951.841.541.961.791.3751.951.91.7561.81.541.2671.991.981.9381.961.881.5591.991.971.94101.81.431.03111.771.480.99121.010.60.39131.951.771.24141.91.641.13151.441.341.31161.741.430.

17、85171.931.81.47181.991.971.86191.91.641.16201.921.691.14211.190.630.3221.411.020.68231.911.721.32241.971.831.55251.3210.85261.951.791.23271.971.951.92281.781.511.17291.771.491301.771.611.37311.460.90.5321.831.520.9331.951.861.69341.931.841.76351.991.971.88客觀題 總分62.8655.6144.66從表三看出,正答率在90蛆上的容易題有10題(

18、1、5、7、8、9、18、27、33、34、35),這些題目考核的要么是重要的基礎知識,要么是題目設問比較直接,迷惑性不強,學 生回答的相對較好。正答率在70%-90%勺中等難度題有17題(3、4、6、10、11、13、14、17、19、20、23、24、26、28、29、30、32),這些題目大多還是屬于基礎題,難度略有增加。正答率在60%下的稍難題有 5題(12、21、22、25、31),這些題目著重考核學生理 解、比較、綜合、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選項迷惑性較大,故正答率較低。學生失分嚴重說 明他們在這些方面能力還較弱,有待以后教學中加強提高。從表三看出,上檔與下檔學生平均分差在0.4分之

19、內有1、5、7、9、15、18、27、30、33、34、35共11題,對照表三,可看出這些題目難度不大,區(qū)分度也較小。上檔與下檔學生平均分差在0.4-0.7 分之間的有 3、4、6、8、12、17、20、23、24、25、28、32共12題,對照表三,這些題目有一定難度,也有一定的區(qū)分度。上檔與下檔學生平均分差在0.7-0.94 分之間有2、10、11、13、14、16、19、20、21、22、26、29、31共13題,這些題目大多數(shù)有一定難度,所以題目的區(qū)分度較大。令人意想 不到的是,31題考查的是1984年確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這一基礎知識,考核 的是記憶知識再現(xiàn)這一較低層次能力

20、,該題上檔與下檔學生平均分差0.94 ,是選擇題中區(qū)分度最大的一題。這應引起今后教學的重視。2、典型選擇題分析第2題:考查的是主干知識西漢中外朝機構設置,屬于基礎知識,但由于借助圖片材料形式進行考核,難度有所提高,區(qū)分度也較大。第3題:考查的是古代丞相制度的變革這個知識點,由于在選項設置上進行了調整,減少了組合選項,就降低了難度,正答率較高,達到 88.62%。第6題:該題以辛亥革命100周年熱點切入,考查孫中山的相關活動及其地點,題目難度不高,屬于基礎題,學生的錯誤主要集中在A項,造成失分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同盟會創(chuàng)辦地點不清楚。第10題:考查解放戰(zhàn)爭后期的四個戰(zhàn)役,既考時間,又考地點,有一定的

21、難度,但此/題只要抓住故宮、頤和園是北京地區(qū)的文化遺產,應不難做出正確的選擇。但不少學生不能正確提取材料所給的這一有效信息,只憑模糊的印象做出選擇,從而造成失分,當然也可能跟新教材較為淡化解放戰(zhàn)爭的過程有一定關系。第 11 題:是比較型組合選擇題,考查孫中山的遺志與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目標的異同,有一定難度,但命題者在題目在選項設置上有意降低了難度,在組合選項上沒有設置4項全選的選項,但仍有不少學生作出錯誤的選擇,該題平均得分為1.42,難度系數(shù)為0.71。 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正確識別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目標與孫中山的遺志的根本不同點即 “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第 12 題:也是比較型選擇題,考查

22、民族自治區(qū)、經濟特區(qū)和特別行政區(qū)三者的共同之處,難度較大,該題平均得分為0.66,難度系數(shù)為0.33。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未能正確理解區(qū)分這三個概念,從11、 12 兩題的失分可以看出,學生對歷史概念的理解、比較分析能力還比較薄弱,有待今后教學中加強提高。第 14題:是材料型選擇題,考查“澳門回歸”這一歷史事件,題目難度也不大,關鍵是學生能夠正確解讀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再過十一天”、 “告別舊千年,迎來新千年” 、 “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 就不難做出判斷。第 20 題:考查的是英國“責任內閣制”這一歷史概念,學生失分主要在于未能正確區(qū)分責任內閣制形成前后國王與內閣的關系,不少學

23、生錯誤選擇了 “內閣是國王控制下的最高行政機關,對國王負責”這一項,而未能抓住責任內閣制形成后“國王是虛君,內閣是對議會負責不對國王負責”。第 21 題 : 考查美國總統(tǒng)的職權與義務,題目難度較大,平均得分0.7 分,難度值0.35。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考查內容較細,學生容易忽視。第 22 題 : 考查西方三權分立這一原則的含義,平均分為1.04 分 , 屬于中等偏難題, 學生失分主要是對三權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制約”還是“單向制約”區(qū)分不清楚。第25題:考查學生的圖文結合綜合運用能力,A、C兩選項有一定的迷惑性,有19.86%勺學生選了A, 22.12學生選了C, 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學生

24、未能正確揭示題干與選項的關系,題干蘇聯(lián)發(fā)布宣傳畫的單方面意圖,而A、 C 兩項都是從美蘇雙方關系來闡釋圖片,顯然不符合題意。第 28 題 : 考查的是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是很基礎的知識點, 但學生答題情況并不理想, 平均分為1.49 分 , 正答率74.57%, 仍有25.43%的學生作出錯誤的選擇。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還是對材料的解讀能力較差。第29題:考查的是宋代商業(yè)的特點,這也是基礎知識,正答率74.57%,錯選成C項“唐都長安”的學生達到27.02%。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少學生不能正確區(qū)分唐宋商業(yè)的特點。第 30 題 : 考查的是一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展狀況,題目的設計

25、比較活潑巧妙,既有詩句,又有圖片,有一定的難度。但實際結果比預想的要好,正答率達到79.3%。學生主要失分是錯選成B 項,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含義理解不準確。第 31 題 : 考查的是1984 年確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這一基礎知識,是屬于記憶知識再現(xiàn)這一較低層次能力的考核,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該題的正答率只有47.58%,上檔與下檔學生平均分差0.94 ,是選擇題中區(qū)分度最大的一題。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基礎知識落實不到位。(三)主觀題部分1、總體情況:主觀題總平均分是17.42,難度系數(shù)為0.58,其中36題平均得分7.85 分 , 難度系數(shù)為0.65,37 題平均得分5.71

26、 分 , 難度系數(shù)為0.57,38 題平均得分3.9 分 , 難度系數(shù)為0.49,可以發(fā)現(xiàn)38題的難度系數(shù)最高。具體數(shù)據(jù)表如下表:表五,高一歷史主觀題各小題平均分、得分率()、總平均分題號36題36題36題37題37題37題38題38題主觀題(1) (4(2) (3(3)(1)(2)(3)(1) (2)(3)(30 分)分)分)(5分)(3分)(3分)(4分)(5分)(3分)總平均平均分2.682.123.031.671.482.551.872.0217.42得分率67%70.67%60.6%55.67%49.33%63.75%37.4%67.33%58.07%表六,高一歷史主觀題得分情況統(tǒng)計

27、表主觀題滿分考生數(shù)01234567891011123612208218716227652183013381900273136064145335315453273710208211433147721564259134284116412227069201453882082164112033016396641243578269413582412、主觀題各題分析(依據(jù)表五、六)36題總體得分是三題中最高的,多在 8-12分,低分段人數(shù)也最少。得分較高原因:考查內容是學科主干知識,學生對比較熟悉,學得相對扎實;題目材料熟悉易懂,解讀容易;設問明確,難度不大。失分情況:36 第(1)問失分情況:第一小問“

28、秦始皇廢除的是什么制度?”學生的錯誤有:書 寫錯誤,如封分制等情況。不看試題胡亂作答,如回答宗法制。第二小問題錯誤相對較多:主要錯誤是審題不清, 沒有抓住“取而代之”這一關鍵詞,還有對歷史概念掌握不準確,如回答皇帝制度、中央集權制、君主專制等。第三小問題:2分一般只能得1分,學生基本能回答出“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這一要點能回答出的學生不多。36第(2)問失分情況:“行省制度”回答不出,趨勢兩個要點回答不全。36第(3)問失分情況:第一小問主要錯誤:審題中沒有抓住中央與地方關系的這一主題,而錯答成“三權分立”或“總統(tǒng)制”等;或者把“聯(lián)邦制”寫成“邦聯(lián)制”,反映出基礎知識不

29、扎實。第二小問主要錯誤:一是歷史概念表述不規(guī)范,不少學生僅寫“憲法”兩字,也有寫“邦聯(lián)憲法”、“邦聯(lián)條例”等;二是重要的歷史時間記憶不清,如把“1787年”寫成“ 1878”、“1887”、“1987” 等。第三小問,基本上都能答對兩點作用,而能夠答出“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這一要點的學生較少。也有不少學生直接將材料抄下來的,說明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強。37題總體得分情況適中。37第(1)問學生失分情況:一是不能正確區(qū)分“戰(zhàn)爭”和“戰(zhàn)役”這兩個歷史概念,不少學生把“中日甲午戰(zhàn)爭”答成“黃海海戰(zhàn)”;二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如馬關條約答不出,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寫成“進一步加深”

30、。37第(2)問學生失分情況:學生對二戰(zhàn)后初期日美關系比較生疏,相對失分較多。37第(3)問學生失分情況:基礎知識掌握不準確,如第二小問不少學生把“1972年中美關系的改善”回答成“ 1979年的中美建交”;第三小問“中日關系變化帶來的影響?” , 多數(shù)學生只能發(fā)泛泛而談,缺乏準確的歷史語言表述。38題總體得分是三題中最低的,多在2-6分,低分段人數(shù)也最多。38 題第(1)問學生失分情況:近半數(shù)學生只寫對一個瓷窯,不少學生不清楚哪些瓷窯是浙江的。38 題(2)問學生失分情況:題目是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897 年“該廠發(fā)展較為順利”的原因。近半數(shù)錯回答的成一戰(zhàn)期間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原因。

31、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有待提高,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解題、答題方法的學法指導。38 題第( 3)問分值3 分,該題得分較高,一般得分在2 分或者 3 分滿。學生失分情況主要有以下下幾點:第一小問關于農村實行什么改革問題,最常見錯誤是 “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這個答案寫不完整,這是個歷史名詞,很多考生漏寫了”責任“或”聯(lián)產“等字,或錯寫成其他。這就警示我們平時課堂教學中必須重視歷史概念,歷史名詞的講解落實。第二個問題是問此改革的意義, “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出,但 “改變農村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這個點能答完整的不多,可能考生對課文此內容的記憶和理解不夠到位。三、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1、審題不

32、清時間、 概念混淆,對同性質或相近似的歷史事件的異同比較訓練不足。審題中抓不住關鍵性字詞,閱讀材料,理解、歸納能力欠缺,不能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導致理解偏差,答非所問或漏答,失去不該失去的分數(shù),上文已述,這里不再贅述。2、基礎知識落實不到位歷史考查萬變不離其宗,主要還是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但從本卷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還不到位,對許多基本的歷史概念理解模糊,因此而失分。如選擇題中1112、20、21、22、31、32等題,尤其是31、32題,31題經濟體制改革白中心環(huán)節(jié)即C項“增強企業(yè)活力”,32題中國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階段的標志即C項“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的召開” , 這兩題設問

33、直接,考查的又是非?;A的知識,學生失分卻非常嚴重。主觀題中 “分封制”寫成“封分制”、 “聯(lián)邦制”寫成“邦聯(lián)制”、把“1787 年”寫成“1878”、 “ 1887”、“ 1987 ”等,還有“戰(zhàn)爭”和“戰(zhàn)役”區(qū)分不清等等。3、歷史學科能力比較薄弱從學生答題情況看,本卷考試暴露出的學生歷史學科能力比較薄弱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解讀、獲取歷史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如選擇題的10、14、28、29題,主觀題36 題第(3)問“(聯(lián)邦)制度在協(xié)調中央與地方關系上有何積極作用?”,不少學生只會照抄材料,缺乏從材料中概括提煉信息的能力。對圖片的闡釋能力薄弱。如2、25題;對歷史知識的遷移、比較、分析、綜合能力薄弱。如選擇題的 11、12、15等題。4、答題規(guī)范問題盡管本卷為了便于閱卷, 已經在答卷設計作了規(guī)范, 但是學生答題規(guī)范還是較差,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表現(xiàn)為文字表達不夠嚴謹、書寫不規(guī)范、不準確,說大白話,表述口語化或編故事,邏輯混亂,不會使用歷史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