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自考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大學語文自考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大學語文自考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大學語文自考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大學語文自考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語文 (一) 第部分 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一句的是 【 】A寡人之于國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傳序D論毅力2勸賈島把“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 【 】A韓愈B柳宗元C蘇軾D歐陽修3我的世界觀主要闡述 【 】A作者的人生觀、政治思想和“宗教情感”B現(xiàn)代物理學中的相對論C宇宙和諧之奧秘D作者的哲學觀點4咬文嚼字、散文創(chuàng)作談的文體是 【 】A雜文B駁論文C講話D文藝專論5莊子用五帝、三

2、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來說明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種論證方法是【 】A例證法B演繹法C對比法D類比法6馮諼(xun)客孟嘗君的中心旨意是 【 】A如何鞏固政治地位B如何禮賢卞士C如何報效知己D如何求取功名7張中丞傳后敘中用來刻畫南霽(jì)云形象的是 【 】A停杯投箸B抽刀斷指C背誦漢書D殺妾食肉8下列作品,體現(xiàn)思想文化變革精神的是 【 】A馮諼客孟嘗君B垓下之圍C趙武靈王胡服騎射D西湖七月半9先妣事略寫母親娘家的良好家風和娘家人的受歡迎,對刻畫母親形象來說,這種表現(xiàn)方法是 【 】A對比B類比C烘托D象征10張岱西湖七月半在各類游客中,最欣賞 【 】A“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B“月

3、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C“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tài),亦不作意看月者”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11愛爾克的燈光中,“愛爾克的燈光”的象征意義是 【 】A封建家庭和禮教的沒落與崩潰B美好希望的破滅和舊生活的悲劇C對舊家庭的憎惡和對財富的鄙棄D對新生活的信念和對理想的追求12稱贊蒹葭一詩“最得風人深致”的是 【】A王國維的人間詞話B朱熹的詩集傳C郁達夫的故都的秋D王夫之的姜齋詩話13陌上桑寫羅敷美貌所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是 【 】A對比反襯B象征暗示C類比彰顯D側面烘托14行路難中,抒寫英雄失意時抑郁悲憤心情的詩句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

4、登太行雪滿山C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D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5杜甫詩歌的風格特點是 【 】A雄奇飄逸B沉郁頓挫C通俗易懂D清朗峻爽16鷓鴣(zhè g)天中,體現(xiàn)感情超越生死的詞句是 【】A同來何事不同歸B頭白鴛鴦失伴飛C舊棲新垅(lng)兩依依D誰復挑燈夜補衣17一句話中“火山爆發(fā)”的隱喻意義是 【 】A蘊藏著巨大革命力量的民眾B民眾中壓抑不住的革命情緒C民眾革命運動風起云涌D民眾革命運動的巨大聲威18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舉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19苦惱的主旨是 【 】A反映專制統(tǒng)治下下層小人物的悲慘生活B揭示專制統(tǒng)治下

5、上層大人物缺乏同情心C反映專制統(tǒng)治下的貧富懸殊和階級對立D揭示專制統(tǒng)治下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20金鯉魚的百裥裙>作者敘述故事的基本筆法是 【】A夾敘夾議B幽默風趣C充滿激情的抒寫D不動聲色的白描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分。21下列寡人之于國也中的論據(jù),通過類比法來闡明論點的有 【 】A河內(nèi)兇,則移其粟于河內(nèi)B以五十步笑百步c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E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22八聲甘州中反映借事抒情模式的詩句有 【】A不忍登高臨遠B想

6、佳人、妝樓頤望C爭知我、倚欄干處,正恁(nèn)凝愁D關河冷落,殘照當樓E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23下列作品,抒寫懷念母親之情的有 【 】A垓下之圍B先妣事略C秋夜D我與地壇E都江堰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雨巷是典型象征主義詩作B戴望舒因雨巷而獲得“農(nóng)民詩人”之名C雨巷被收入戴望舒的詩集我的記憶D戴望舒是30年代“現(xiàn)代派”的代表詩人E雨巷是一首運用象征手法的抒情詩25寶黛吵架所體現(xiàn)的熱戀中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特點有 【 】A愛得越深,爭吵越多B假情試探,言不由衷C旁敲側擊,節(jié)外生枝D求近之心,反成疏遠E吵架之后,多有后悔 第部分 非選擇題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

7、分,共8分)26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寡人之于國也) 兇:災兇,此指饑荒。27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張中丞傳后敘) 就盡:漸趨覆滅。日滋:一天天增多。師:軍隊。28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種樹郭橐駝傳)茍:如果。殷:深,此指愛護得過分。29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八聲甘州)是處:到處。紅:代指花。翠:代指綠葉。物華:美好的景物。休:這里是衰殘的意思。30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暵暵┐蔚冢壕皼r,情形。了:完畢,了結。31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危欄:高欄。32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陌上桑)踟躕:徘徊不前。33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早雁

8、)長門:漢武帝幽禁其失寵的陳皇后的冷宮。這里代指長安的宮殿??记懊苎涸嚲恚ㄒ唬┮弧雾椷x擇題1B 2A 3A4D 5A 6A7B 8C 9C10C 11B 12A13D 14A 15B16C 17C 18B19D 20D1解析“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一句出自莊子的秋水一文,是作者“宇宙無限而人的認識有限”思想認識的體現(xiàn)。答案為B。2解析咬文嚼字一文借韓愈勸賈島把“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改成“敲”字一例,來說明斟酌文字與表達感情的關系。答案為A。3解析我的世界觀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人生觀、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從而得出“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的人生基本理念。答案為A。4解析咬文嚼字一

9、文,論述了文學寫作與閱讀中講究文字運用的道理,提倡“咬文嚼字”的謹嚴精神,是一篇文藝專論。散文創(chuàng)作談是秦牧的作品,文體也是文藝專論。答案為D。5解析莊子以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為例,發(fā)出“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的感嘆,從而闡明了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道理,是例證法論證方式。五帝、三王等人是同屬“自多”者,因此B、C、D項錯誤,答案為A。6解析馮諼客孟嘗君一文展現(xiàn)了馮諼的報效知己、深謀遠慮和孟嘗君的禮賢下士,但這些都是為了表現(xiàn)孟嘗君的政治地位是如何得到鞏固的。即答案為A。7解析文中以南霽云抽刀斷指、抽矢射塔描寫了他嫉惡如仇、忠貞剛烈的性格特征。C、D項是張巡所為。答案為B。8解

10、析 “胡服”是不同于漢族服裝的服飾;“騎射”也異于兵車布陣,趙武靈王欲“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有利于各民族之間交流融合,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場變革。答案為C。9解析先妣事略以母親生前瑣事刻畫了母親形象,B、D項錯誤。以母親娘家等“外人”的行為表現(xiàn)等來寫母親的特征,屬于烘托表現(xiàn)方法。答案為C。10解析本文借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況,標榜了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即“看月而人不見其看風之態(tài),亦不作意看月者”。A、B項指“湊熱鬧”的俗氣,D項嘲諷達官顯貴附庸風雅的丑態(tài)。答案為C。11解析“愛爾克的燈光”的象征意義是美好希望的破滅和生活的悲劇。A項是“昏暗燈光”的象征意義,D項是“我的心靈的燈”的

11、象征意義。答案為B。12解析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贊蒹葭一詩“最得風人深致”。從藝術上說,風格婉曲;從思想上說,境界深遠,意在言外。答案為A。13解析詩文開頭,以羅敷的服飾,及行者、少年、耕者等人對羅敷的美貌的反應來側面烘托羅敷美貌,其所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是側面烘托。答案為D。14解析A項中作者借“停杯投箸”、“拔劍四顧”的行為舉止,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憤。B項喻仕途艱難,C、D項借典表達對前途的希望與信念。答案為A。15解析杜甫詩歌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其內(nèi)容深厚博大,表現(xiàn)手法蘊藉沉著,從而形成了“沉郁頓挫”的風格。答案為B。16解析“舊棲”指生者所住,“新垅”指死者所葬,“兩依依”則

12、指出作者與亡妻之前的深情早已超越了生死。A、B項描述喪妻之痛,D項是對亡妻的懷念。答案為C。17解析“火山”隱喻民眾,“火山爆發(fā)”隱喻民眾的革命風潮。D項是“霹靂”的象征意義。答案為C。18解析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每節(jié)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包蘊著特定思想群。通過這些意象抒發(fā)了對祖國的真摯感情。答案為B。19解析苦惱一文借寫馬車夫姚納無法訴說自己內(nèi)心苦惱而最終只有和小母馬訴說的事,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與人關系的自私、冷漠。答案為D。20解析本文通過金鯉魚穿一次百裥裙夢想的破滅,表現(xiàn)了身為小妾的小人物令人心碎的遭遇及其凄慘的一生,語言平實流暢,在不動聲色中見出深味。答案為D。二、多項選擇題21B

13、E 22BC23BD 24ACDE25ABCDE21解析本文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說明梁惠王的治國方法與鄰國;沒有什么質的差別;以殺了人卻說“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揭露統(tǒng)治者把“涂有餓莩”歸罪于“歲也”。答案為BE。22解析A項以“不忍登高臨遠”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羈旅之苦,思鄉(xiāng)之切;D、E項借關河、殘照等“紅衰翠減”的蕭瑟之景浸染了詞人濃重的人生感嘆,是借景抒情。B、C項以聯(lián)想到“佳人”也在“妝樓頤望”和自己“倚欄干”、“凝愁”的事件抒寫游子漂泊的凄苦情懷,屬借事抒情。答案為BC。23解析先妣事略借母親生前的生活瑣事刻畫了母親勤勞、儉樸、待人厚道、嚴以教子的形象,歌頌了母親崇高品德,

14、蘊含著對亡母的悼念之情;我與地壇一文落筆地壇,卻潑墨母愛,用地壇象征著母親,是“我”新生的源泉。答案為BD。24解析 戴望舒是30年代“現(xiàn)代派”的代表詩人,因雨巷而獲得“雨巷詩人”之名,B項錯誤。ACDE項均正確。25解析紅樓夢中寶黛吵架一節(jié)以心理描寫手法展現(xiàn)了熱戀少男少女內(nèi)心與言行不符乃至相悖反的普遍現(xiàn)象,A、B、C、D、E項均是這種心理的具體表現(xiàn)。三、詞語解釋題26兇:災兇,此指饑荒。27就盡:漸趨覆滅。日滋:一天天增多。師:軍隊。28茍:如果。殷:深,此指愛護得過分。29是處:到處。紅:代指花。翠:代指綠葉。物華:美好的景物。休:這里是衰殘的意思。30次第:景況,情形。了:完畢,了結。3

15、1危欄:高欄。32踟躕:徘徊不前。33長門:漢武帝幽禁其失寵的陳皇后的冷宮。這是指代長安的宮殿。大學語文 (二)第部分 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釋正確的是 【 】A給人吃B食物C以為食D吃2下列文章,體現(xiàn)民本思想的是 【 】A寡人之于國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傳序D論毅力3梁啟超在論毅力中兩次采用層遞修辭手法,其目的在于 【 】 A比較不同層次的人生態(tài)度B闡明毅力大小不同結果也不同C顯示毅力的重要性D強調只有毅力至強方能取得事業(yè)

16、成功4吃飯中,作者在談到音樂和烹調時,所倡導的社會理念是 【 】A以民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5垓下之圍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 【 】A司馬遷自稱B史記點評者C資治通鑒的作者D資治通鑒的點評者6下列作品,屬于寓言性傳記文的是 【 】 A秋水B張中丞傳后敘C馬伶?zhèn)鱀種樹郭橐駝傳7下列屬于編年體史書的是 【 】A史記B漢書C資治通鑒D三國志8種樹郭橐駝傳所揭露的社會弊端是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B“長(zhng)人者好煩其令”C“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D“以求學為干祿之終南捷徑”9前赤壁賦的“主客問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 【 】A蘇子本人B吹洞簫者C思想矛盾中

17、的消極面D思想矛盾中的積極面10愛爾克的燈光的行文特點是 【 】A夾敘夾議,充滿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動聲色C熔記敘、議論、抒情于一體D熔記敘、描寫、抒情于一體11都江堰說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賽著飛奔的力量”,這里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 】A比喻B比擬C借代D排比12飲酒(其五)中,包涵“大隱隱于市”意味的詩句是 【 】A心遠地自偏B悠然見南山C飛鳥相與還D欲辯已忘言13下列典故,屬于“言典”(即言論典故)的是 【 】A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B忽復乘舟夢日邊C閑來垂釣碧溪上D長風破浪會有時14早雁中,暗示逃難民眾有家難回的詩句是 【 】A“云外驚飛四散哀”B“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C“豈逐春風一一回”

18、D“水多菰米岸莓苔”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聲聲慢中,以“尋尋覓覓”所體現(xiàn)的心態(tài)是 【 】 A失落感B急切感C休閑感D絕望感16從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寫的是 【 】A對丁香姑娘的追尋與失落B對戀人的追尋與失落C對革命事業(yè)的追尋與失落D對美好理想的追尋與失落17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中四個層次的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是 【 】A對等并列B抑揚交錯C相互對比D逐層推進18斷魂槍中下列人物,屬于“東方的大夢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 】A沙子龍B王三勝C孫老者D小順子19麥琪的禮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動的主要方法是 【 】A直接心理刻畫B自然環(huán)境烘托C肖像和對話呈示D行為和表情顯現(xiàn)20金鯉魚的百裥裙

19、>選自 【 】 A城南舊事B金橋C臺灣作家小說選集D曉云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21下列文章中主要運用對比論證方法的是 【 】A寡人之于國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傳序D論毅力E咬文嚼字22下列吃飯一文中論據(jù)之間,構成相似聯(lián)想關系的有 【 】 A吃飯中,以需要掩飾享受B結婚中,以娶人掩飾謀財C藝術上,以實用掩飾享樂D政治上,以民意掩飾野心E哲學上,以實用掩飾玄想23垓下之圍>所表現(xiàn)的項羽的主要悲劇英雄性格特征有 【 】A不善用人、眾叛親離B勇猛無

20、比、匹夫之勇C知恥重義心理D寧死不辱性格E至死不知失敗原因24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 【 】 A家B寒夜C春D憩園E秋25下列作品,在整體構思上以小見大的有 【 】 A苦惱B香市C金鯉魚的百裥裙D馬伶?zhèn)鱁秋水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26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種樹郭橐駝傳)拳:屈曲,不舒展。土易:指換上了新土。27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馬伶?zhèn)鳎┮滓拢簱Q衣裳,指脫下戲裝,換上便服。遁:逃走。28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前赤壁賦)須臾:極短的時間,片刻。29不舟不車,不衫不幘(zé)。(西湖七月半)不舟不車:不坐船不乘車。不衫

21、不幘:不穿長衫,不戴頭巾。形容衣冠不整,不修邊幅。幘:頭巾。30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長恨歌)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這里形容淚痕滿面。31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但:只,只是。坐:因為。32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見:一說讀“xian”,同“現(xiàn)”。無意間就看到。33孟嘗君怪其疾也。(馮諼客孟嘗君)疾:迅速。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解析“食以草具”出自馮諼客孟嘗君一文,意思是“給他粗劣的飯菜”。“食”在此做動詞,意為“給人吃”。答案為A。2解析寡人之于國也一文體現(xiàn)了以民為本的民本治國思想。B項闡述了“宇宙無限,而人的認識有限”的道理;C項闡述了國家盛衰、事業(yè)成敗,取決于人事,

22、取決于執(zhí)政者思想行為的觀點;D項論述了毅力對事業(yè)成敗的重要作用。答案為A。3解析論毅力一文通過“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強者”、“更稍強者”與“至強之人”五個層次比較和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與堅持到底四個層次比較,說明了只有“至強之人”及“堅持到底者”才能取得勝利,從而強調了“只有毅力至強方能取得事業(yè)成功”的道理。答案為D。4解析吃飯一文中,作者將烹調時味道的調和與音樂中商角、徵羽的相協(xié)相配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得出“和”而不同的社會理念。答案為D。5解析太史公即太史令,司馬遷自稱。史記每篇傳記文之后均設“太史公日”一段文字,以抒發(fā)他對傳主一生行事,遭遇的總結性意

23、見。答案為A。6解析帶有寓言性質的傳記文是種樹郭橐駝傳一文,借種樹闡發(fā)“養(yǎng)民”治國的進步思想。A項帶有寓言性質卻不是人物傳記,B、C項是傳記文卻不帶寓言性質。答案為D。7解析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編年體通史;A、B、D項是紀傳體通史。答案為C。8解析種樹郭橐駝傳一文揭露了“長人者好煩其令”的社會弊端。A項引自寡人之于國也一文,D項引自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一文。答案為B。9解析前赤壁賦采用了主客對話、抑客伸主的表現(xiàn)手法,其把政治失意的苦悶等消極一面通過“客”來宣泄,把樂觀曠達的情懷等積極一面通過“主”來表現(xiàn)。答案為C;10解析愛爾克的燈光一文將敘事、抒情、議論熔于一爐,思緒翻滾,情感濃烈,

24、充滿動人力量。答案為C。11解析用“比賽著飛奔”這只有人類才有的意識行為來描述都江堰的水,使水具有人的特征是比擬的修辭手法。答案為B。12解析作者以“心遠地自偏”一句道出只要心志高遠不受塵俗的干擾,住地盡管處于喧鬧之中,也能像在偏僻安靜之處一樣的“大隱隱于市”的道理。B、C、D項是表達返璞歸真,陶醉自然的詩句。答案為A。13解析屬于“言典”的是出自行路難(其一)的“長風破浪會有時”,借南朝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話形容自己的宏偉抱負。A、B、C項是“事典”。答案為D。14解析“豈逐春風一一回”意為人們何時能像大雁隨著春風飛回北方那樣而返回故鄉(xiāng),暗示了難民有家難回。A項比興百姓流離失所、紛紛逃難

25、的痛苦生活;B項暗示朝廷對百姓的漠不關心;D項是對百姓的同情及無奈的寬慰。答案為C。15解析“尋尋覓覓”,指由孤獨、失落而生發(fā)的尋求解脫的追尋動作神態(tài),體現(xiàn)了作者漂泊生活中的凄涼失落感。答案為A。16解析“丁香姑娘”富有象征意味,在日常生活層面,“她”是“戀人”以此抒發(fā)了作者對戀人的追尋與失落。C項是從現(xiàn)實斗爭層面來抒寫的,D項是從形而上學的哲學層面來講的。答案為B。17解析全詩四個章節(jié),情感邏輯層次清晰。從為祖國過去苦難而悲傷,為祖國希望未能實現(xiàn)而遺憾,到為祖國新生和美好的未來而歡呼,決心,為祖國的富饒、榮光、自由而獻身,構成了一種逐層演進的關系。答案為D。18解析斷魂槍中,“東方的大夢不得

26、不醒”的“醒者”是沙子龍,他將鏢局改成了客棧,并“不傳”斷魂槍,點明了他對社會變化的認識。B、C項是沉潛在“東方的大夢”之中的“未醒者”。答案為A。19解析作者通過外部行動和表情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從德拉站在鏡前決心賣掉秀發(fā)時的興奮,到驚駭、到留戀、到痛者、再到堅定的心理過程,都是通過此種方法來表現(xiàn)的。答案為D。20解析金鯉魚的百裥裙選自臺灣作家小說選集,講述了金鯉魚凄慘的一生。A項是林海音的短篇小說集,B項是她的兒童文學集D項是她的長篇小說。答案為C21解析'A、B項中心論點作者在行文中沒有點明,E項中心論點是在文章中間部分提出的。答案為CD。22解析吃飯一文借“吃飯”為題,通

27、過各種類比聯(lián)想和比喻,從藝術、政治、哲學、生活等角度,發(fā)表了對人生、社會諸種現(xiàn)象和問題的看法。答案為ABCDE。23解析四面楚歌中霸王別姬,暗示了項羽不善用人、眾叛親離;東城“快戰(zhàn)”中連斬數(shù)將,展露了他勇猛無比、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敗原因的悲劇性;烏江自刎,揭示了項羽知恥重義、寧死不辱的性格特征。答案為ABCDE。24解析“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作品。B、D項是巴金的另外兩部作品。答案為ACE。25解析 以小見大是指以“特定”的視角,“獨到”的角度,展現(xiàn)作者集中而又深刻的見解。A項以一個車夫的遭遇寫人與人之間的冷漠,B項以“香市”興衰寫中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凋敝;C項是以百裥裙事件寫金鯉魚

28、凄慘一生。答案為ABC。全國2010年1月自考大學語文試題及答案課程代碼:047291、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五代史伶官傳序的中心論點是( D )A.滿招損,謙得益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C.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2.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既肯定大學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學問”,又批評“求學為升官發(fā)財”的腐敗風氣,這種論證方法是( C )A.演繹法B.歸納法C.對比法D.類比法3.吃飯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是( B

29、)A.對比B.類比C.側寫D.象征4.垓下之圍中,揭示項羽內(nèi)心世界中知恥重義一面的情節(jié)是( D )A.驚聞楚歌B.悲歌“虞兮”C.對呂馬童說“吾為若德”D.馬贈亭長,自刎烏江5.下列文章中,“傳其事以為官戒”的是( D )A.馮諼客孟嘗君B.張中丞傳后敘C.種樹郭橐駝傳D.馬伶?zhèn)?.下列前赤壁賦的語句中,描寫簫聲的是( C )A.耳得之而為聲B.飄飄乎如遺世獨立C.舞幽壑之潛蛟D.寄蜉蝣于天地7.先妣事略:“入城,則緝纟盧,燈火熒熒,每至夜分?!边@里表現(xiàn)的母親的品德是( B )A.儉樸B.勤勞C.待人厚道D.嚴以教子8.下列馬伶?zhèn)鞯恼Z句中,暗含諷刺當朝權奸之意的是( D )A.其士女之問桃葉渡

30、、游雨花臺者,趾相錯也B.新安賈合兩部為大會C.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D.見昆山猶之見分宜也9.秋夜所寫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與棗樹相近的是( C )A.天空B.小粉紅花C.小青蟲D.月亮10.在巴金的筆下,“愛爾克的燈光”所象征的是( B )A.舊家庭的冷落B.希望的破滅C.對禮教的憎惡D.新的生活道路11.余秋雨說,都江堰“實實在在地占據(jù)了邈遠的時間”,這句話的意思是( A )A.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B.長城還只是它的后輩C.李冰在世時已考慮事業(yè)的承續(xù)D.都江堰倒成了連接兩界的驕傲12.螞蟻大戰(zhàn)中場面描寫的特點是( A )A.以點帶面B.由近及遠C.動靜交錯D.由遠及近13.蒹葭的主要抒

31、情方法是( D )A.直抒胸臆B.借比喻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象征抒情14.陌上桑所描寫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A )A.羅敷B.耕者C.使君D.夫婿15.秋興八首(其一)中,抒寫漂泊之感的詩句是( C )A.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B.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C.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D.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6.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內(nèi)容是抒寫( D )A.行役之苦、羈旅之愁B.失意之悲、遭貶之憤C.時局之憂、危機之慮D.故國之思、亡國之痛17.再別康橋中,“夕陽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B )A.西天的云彩B.河畔的金柳C.軟泥上的青荇D.康河的柔波18.祖國啊,我親愛

32、的祖國中,“是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義是( D )A.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B.敦煌藝術的文化遺存C.歷史的祖國艱難地負重緩行D.祖祖輩輩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19.哦,香雪的整體結構特點是( B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畫面C.以看火車為聚集點D.借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人物心情20.金鯉魚的百裥裙中,開頭和結尾都寫到孫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這對表現(xiàn)金鯉魚悲慘命運的作用是( A )A.對比反襯B.鋪墊烘托C.側面渲染D.象征暗示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

33、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21.我的世界觀闡述了愛因斯坦的( BCE )A.教育思想B.人生觀念C.政治思想D.科學貢獻E.宗教感情22.我與地壇一文表現(xiàn)母愛的方式有( ABC )A.行動描寫B(tài).心理描寫C.側面烘托D.多重類比E.象征23.下列長恨歌詩句中,借舉止抒情的有( ABD )A.回看血淚相和流B.到此躊躇不能去C.春風桃李花開日D.孤燈挑盡未成眠E.在地愿為連理枝24.聞一多一句話的情感內(nèi)涵有( ABCE )A.對社會黑暗的憎惡B.對民眾革命的信心C.對新生中國的企盼D.對西方文明的向往E.對祖國的深沉熱愛25. 下列嬰寧中語句,屬于鬼母教誨嬰寧的有( BC )A.頗亦不鈍,但少教訓,

34、嬉不知愁B.有何喜,笑輒不輟?若不笑,當為全人C.小學詩禮,亦好事翁姑D.人罔不笑,但須有時E.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26.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斯:這樣27.即彼成我敗所由判也判:區(qū)別28.宗旨既乘,趨向自異乖:背離29.齊放其大臣孟嘗君于諸侯放:放逐30.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通曉,理解31.字而幼孩字:養(yǎng)育32.固一世之雄也固:本來,確實33.無一字齟齬齟齬:生疏而不流暢34.不衫不幘幘:頭巾35.登時一口一口的,把塊絹子吐濕登時:立刻全國2011年1月自考大學語文試題及答案課程代碼:0472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

35、,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秋水中,“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的喻意是( A )A.人的認識受到時間的限制B.人的認識受到空間的限制C.人的認識受到先天素質的限制D.人的認識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2.論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話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一簣,進,吾往也?!边@里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C )A.例證法與演繹法B.演繹法與類比法C.類比法與對比法D.對比法與例證法3.羅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中認為:當自己的見解證據(jù)不足時,克服偏見的最好方法是( A )A.多聽不同意見B

36、.克服狂妄自大心理C.端正認知態(tài)度D.摒棄自我中心主義4.張中丞傳后敘中所寫拔刀斷指、抽矢射塔的英雄人物是( C )A.張巡B.許遠C.南霽云D.賀蘭進明5.種樹郭橐駝傳用種樹的“其置也若棄”類比治民要( A )A.讓老百姓休養(yǎng)生息B.讓老百姓得到安置C.對老百姓棄之不顧D.對老百姓置之不理6.先妣事略:“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边@段文字使用的人物描寫方法是( D )A.肖像描寫B(tài).語言描寫C.心理描寫D.細節(jié)描寫7.下列馬伶?zhèn)鞯恼Z句中,屬于場面描寫的是( C )A.金陵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太平盛時,人易為樂B.引商刻羽,抗墜疾徐,并稱善也C.坐客乃西顧而嘆,或大呼

37、命酒,或移坐更進之,首不復東D.遍征金陵之貴客文人,與夫妖姬靜女,莫不畢集8.秋夜:“他的口角上現(xiàn)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里的野花草上。”這里的“他”指代的是( D )A.棗樹B.蝴蝶C.月亮D.天空9.下列散文中,熔敘事、抒情于一爐,思緒翻滾,情感濃烈的是( B )A.秋夜B.愛爾克的燈光C.香市D.都江堰10.螞蟻大戰(zhàn)的主題是( B )A.人類應該保護自然,回歸自然B.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C.物競天擇,強者生存D.前仆后繼,奮不顧身才能取得勝利11.作者在湘夫人中所流露的主要情感是( D )A.對遭受排擠的憤懣B.對流放遭遇的憂傷C.對理想破滅的失望D.對美好理想

38、的追求12.陌上桑中,羅敷拒絕使君“共載”的要求所表現(xiàn)的性格特征是( B )A.機智B.堅貞C.善良D.豪爽13.作品被譽為“詩史”的詩人是( A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杜牧14.下列長恨歌的詩句中,妙用比喻手法,從而使所喻人物形神兼?zhèn)涞氖? B )A.太液芙蓉未央柳B.梨花一枝春帶雨C.在天愿作比翼鳥D.宛轉蛾眉馬前死15.柳永八聲甘州中,融貫上下片的詞語是( C )A.殘照當樓B.無語東流C.登高臨遠D.妝樓颙望16.賀鑄鷓鴣天“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所用的抒情方法是( D )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舉止抒情D.借比喻抒情17.辛棄疾摸魚兒上片所描繪的整體景象是(

39、 C )A.風雨交加B.芳草攔路C.春天歸去D.畫檐蛛網(wǎng)18.從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著( D )A.戀人B.憂愁C.革命D.理想19.紅樓夢中,寶黛吵架與其他篇章所用人物描寫方法不同之處是:比較多地運用了( C )A.行為描寫B(tài).語言描寫C.心理描寫D.細節(jié)描寫20.哦,香雪中所描寫的中心情節(jié)是( D )A.火車開進香雪的家鄉(xiāng)B.香雪跟旅客和和氣氣作買賣C.“北京話”打開香雪的眼界D.香雪爬上火車換取鉛筆盒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21

40、.下列作家中,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有( BD )A.梁啟超B.胡適C.朱光潛D.魯迅E.錢鐘書22.下列前赤壁賦的語句中,表現(xiàn)作者樂觀情緒的有( ADE )A.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B.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C.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D.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E.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23.下列我與地壇的語句中,作者借“我”之口,對母親的心理作直接描寫的有( CE )A.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B.她知道我心里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C.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D.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

41、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E.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24.蒹葭中,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 BE )A.追尋對象的飄忽B.追求時間的漫長C.追尋空間的廣大D.追尋對象的變換E.追求者的執(zhí)著25.杜牧早雁“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兩句的寓意有( DE )A.敵軍退兵在即B.形勢已經(jīng)好轉C.來春可望還鄉(xiāng)D.戰(zhàn)亂仍在繼續(xù)E.難民還鄉(xiāng)無望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2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王者:不能稱王的27.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已:停止28.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方:當時29.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

42、具食以草具:給他吃的是粗劣的飯菜30.直夜?jié)铣鰸和黄浦貒?1.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為所殺:被他們殺死32.燈火熒熒,每至夜分夜分:半夜33.生又囑再四,吳銳身自任而去銳身自任:挺身擔起責任34.耿耿星河欲曙天耿耿:明明亮亮35.旁觀者徒艷羨其功之成艷羨:非常羨慕一、單項選擇題1、在秋水中,莊子用“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作喻來說明A.人的認識受空旬限制B.人的認識受時間限制C.人的認識受先天素質限制D.人的認識受后天教育限制答案:B2、秋水一文中,莊子用“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作喻來說說明C.人的認識受后天教育限制D.人的認識受知天素質限制答案:B3、下列文章中,批判仲尼的認識有限的是A.季

43、氏將伐顓臾B.趙威后問齊使C.寡人之于國也D.秋水答案:D4、先秦諸子中,激烈抨擊“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黑暗社會現(xiàn)實的是答案:C5、莊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仔尼來證明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種論證方法是答案:A6、秋水開頭部分有一段對河水和海景的描寫,其主要寓意是答案:D二、多項選擇題1、下列論據(jù),通過類比法來闡析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一觀點的有A.井蛙不可以語于海B.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似晷空之在大澤C.曲士不可以語于道D.仁人之所憂,任土之所勞E.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答案:ABC2、下列論據(jù),通過例證法來闡析人的認識有限這一觀點的有A.河伯在見到北海若

44、前“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B.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C.中國之在海內(nèi),似稀米之在大倉D.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E.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答案:DE3、下列成語,從莊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來的有A.舍本逐末B.井底之蛙C.禍起蕭墻D.功虧一簣E.望洋興嘆答案:BE4、莊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論證方法有A.例證法B.演繹法C.對比法D.類比法E.駁論法答案:ACD5、莊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修辭方法有A.排比B.比喻C.反詰D.對比E.夸張答案:ABCD6、下列作品中,寫到大海并采用了擬人化手法的是A.冰心往事(一之十四)B.莊周秋水C.李白行路難(其一)D.高爾基海燕之歌E.戴望舒我用殘損的

45、手掌答案:ABD7、下列文章中具有寓言性質的有A.寡人之于國也B.秋水C.種樹郭橐駝傳D.論毅力E.諫逐客書答案:BC三、名詞解釋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誒者崖之間,不辯牛馬答案:時:按季節(jié)。 灌:注入。 溪:水邊。 渚崖:水洲岸邊。2、東面而視,不見水端答案:東面:臉朝東。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答案:旋:轉;轉變。 望洋:仰視的樣子。4、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全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答案:子:您。本指海神,這里借指海。 窮:盡。 殆:危險。長:長久,永遠。5、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卓也答案:以:與。 虛:同“墟”,居住的地方。6、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

46、多答案:方:正。 見少:所見甚少。 奚以:何以,怎么。 自多:自我夸耀。7、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答案:卒:“盡”。8、仁人之所憂,任土之所勞,盡此矣答案:盡此矣:全在這里。9、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支者答案:少仲尼之聞:小看孔子的學識(以孔子的學識為少)。一,考核課文的內(nèi)容,要求考生熟讀教材上面的所有課文,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所掌握。(一)淺層次掌握。1.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認為使"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的措施是()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C.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答案:D;

47、60; 試題難度:易;分析:這道題考核對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與掌握。課文論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與根本措施。論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只要考生熟讀課文,是很容易回答出來的。2.容忍與自由論析"絕對之是"時援引的事例是()A.胡適痛罵西游記 B.孔子誅殺少正卯C.高爾文燒死科學家 D.陳獨秀提倡白話文答案:D; &#

48、160; 試題難度:較難;分析:這道題考核對全篇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掌握。"胡適痛罵西游記"與"孔子誅殺少正卯"論述的是思想自由;"高爾文燒死科學家"論述的是宗教自由;"陳獨秀提倡白話文"論述的是政治自由。五四時期的陳獨秀,一面贊同"容納異議,自由討論"的原則,一面又斷言,在"以白話為正宗"的問題上,"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余地;必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3.馮諼客孟嘗君中,馮諼三次彈劍的真正目的是()A.展示才能 B

49、.表示不滿C.試探孟嘗君 D.爭取好待遇答案:C;試題難度:易;分析:這道題考核對課文第一段中心思想的理解。馮諼三次彈劍表現(xiàn)馮諼懷才不露,巧于試探,其真正目的在于試探孟嘗君是否真正的禮賢下士。,4.下列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意象中,展現(xiàn)貧窮落后的歷史面貌給予祖國沉重負載的是()A.淤灘上的駁船 B.神話的蛛網(wǎng)C.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D.飛天袖間的花朵答案:A;試題難度:易;分析:這道題考核對課文內(nèi)容的掌握。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第一節(jié)是對祖國歷史的反思,精心選取五組意象(老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象征祖國千百年來落后、貧窮、災難深重的面貌:第三節(jié)傾吐希望,激情

50、昂揚,又連用五組意象(神話的蛛網(wǎng),古蓮的胚芽,笑渦,起跑線,黎明)描繪出處于歷史轉折期的祖國百廢待舉的面貌。"飛天袖間的花朵"則是感嘆祖祖輩輩美好理想的一再失落。5.苦惱中不聽姚納傾訴并謾罵姚納的人是()A.軍人 B.駝背乘客C.看門人 D.年輕車夫答案:B;試題難度:易;6.下列寶黛吵架的人物語言中,表現(xiàn)了人物心理活動的有()A.你只管聽你的戲去罷;在家里做什么。(林黛玉說)B.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連他也奚落起我來C.難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D.什么勞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賈寶玉說)E.方才不該和他較證,這會子他這樣光景,我又替不了

51、他答案:B,C,E.試題難度較難。分析:這道題既考核對課文內(nèi)容的熟練程度,又考核對描寫人物的五種方法的掌握。描寫人物有五種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寶黛吵架大量采用直接心理描寫手法表現(xiàn)戀愛中的年輕男女一種特有的心理。通過熟讀課文,可以知道:"A.你只管聽你的戲去罷;在家里做什么。"是林黛玉說的話;"D.什么勞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是賈寶玉說的話,這兩項屬于語言描寫。"B.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連他也奚落起我來;""C.難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是賈寶玉心里想的;&qu

52、ot;E.方才不該和他較證,這會子他這樣光景,我又替不了他"是林黛玉心里想的,這三項都屬于心理描寫。(二)深層次掌握,要求考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較深的理解,或者對課文容易忽略的地方的掌握。1,種樹郭橐駝傳中,與郭橐駝形成直接對比關系的人是()A.他植者 B.長人者C.問者 D.豪富人答案:A;試題難度:較難;分析:這道題有一定難度。首先需要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文章通過郭橐駝善于養(yǎng)樹的寓言故事,揭露了當時統(tǒng)治者政令繁多的社會弊端,闡發(fā)了作者養(yǎng)民治國的進步思想。再來分析:與郭橐駝形成對比關系的有"他植者"與"長人者"兩種人。郭橐駝植樹能夠"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而他植者種樹卻使"木之性日以離","長人者"為官的"好煩其令",都與郭橐駝種樹形成對比關系。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