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1頁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2頁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3頁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4頁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設計(總第   課時) 初稿:包昌明 討論修改:六年級科學任課教師 課  題1、放大鏡 教學目標1.使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或物體的細節(jié),引領學生走進微小世界。2.能根據放大鏡的特征,利用簡單材料制作簡易放大鏡。3.激發(fā)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引領學生走進微小世界;能利用簡單的材料制作放大鏡。教學準備放大鏡、觀察用紙樣、記錄表、燒瓶等教        學       

2、60; 過        程個性修改一、問題引入,揭示課題1、問題引入在人體的感覺器官中,眼睛從外界接受的信息最多。那么,請你猜一猜人的肉眼能看清的最小物體有多大呢?2、揭示課題(板書:放大鏡)二、觀察物體,走進微小世界1、觀察手背,比較中現細節(jié)(1)觀察、記錄(2)交流、比較(3)小結:看來,放大鏡的確拓展了我們的視覺能力,不僅讓我們看清了細小物體,還發(fā)現了平時不太注意的細節(jié)。     (板書:細節(jié))2、自主觀察放大鏡下的發(fā)現(1)觀察紙的纖維猜一猜:觀察書本第3頁上面的三幅圖,讓學

3、生猜一猜各是哪三張紙。觀察纖維(學生觀察跟圖相似的三張紙的纖維。)分辨三張紙(誰來判斷?要求說出判斷的依據。)(2)自主觀察明確要求: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幫助觀察,把用放大鏡觀察到的新發(fā)現記錄在表中。學生觀察,教師巡回指導。匯報交流(主要講述在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細微之處的發(fā)現。)小結:物體的細小部分也是很精彩的。三、實踐探究,學做放大鏡1、觀察探究放大鏡的特征2、制作各種各樣的放大鏡(1)熟悉材料,明確要求(2)學生制作放大鏡,教師巡回指導。(3)學生展示各種自制放大鏡。(學生用簡圖展示)3、教師制作,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機動) 板書設計放大鏡構造:鏡架、鏡片(凸 透 “凸透”鏡)作

4、用:“放大”物體的圖像、放大細節(jié)教學反思 知識要點及練習:一、填空:1.人的最高視力只能看見0.2 毫米大小的物體;凸透鏡不僅能使物體的圖像放 ,而且能讓我們觀察到物體更多的細節(jié)。2.放大鏡也叫放大鏡,它由鏡架、鏡片兩部分組成。鏡片的特點是中間厚 .邊緣薄透明 。3.通過凸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qū)域叫做凸透鏡的 。如果一個放大鏡平貼在書上能看清一排有10個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時,只能看清楚2個字,說明這個放大鏡能夠把字放大5 倍,這個放大鏡的倍數是5 倍。4.凸透鏡的凸度越大 ,放大的倍數越 ;5.早在 多年前,人們就發(fā)明了放大鏡。放大鏡在我們的生活、工作、 中被廣泛應用

5、。 6.(見第4頁)人類很早就發(fā)現某些透明的寶石可放大 的影像;在13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據他的建議,設計并制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 。7.放大鏡是我們在科學學習中常用到的 之一,放大鏡不僅能放大物體的圖像放 ,而且能讓我們觀察到一些平時看不到的 。8.計算機顯示器和電視屏幕的圖像在放大鏡下是由紅、綠、藍三色的 點組成的。二、請用以下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放大鏡(只要求畫出設計圖)材料:凸透鏡兩個, 紙筒一個, 直尺一把, 透明膠帶, 雙面膠帶設計圖:(畫在右面空白處)三、判斷:(正確的畫“”,錯誤的畫“X”)1.當我們要觀察某些物體的細節(jié)時,經常用到放大鏡.( )2

6、.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體的功能。3.放大鏡不僅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而且能讓我們看見一些平常看不見的細節(jié)。( )4.圓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裝上水也有放大鏡的功能。(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設計(總第   課時) 初稿:包昌明 討論修改:六年級科學任課教師課  題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使用放大鏡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jié)。過程與方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到使用工具觀察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觀察到更細小的物體和更遙遠的物體。發(fā)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使用放大鏡

7、觀察昆蟲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活動和生活習性。 教學準備教師演示:昆蟲身體結構方面的相關圖片或課件學生分組:放大鏡,蝴蝶、蒼蠅、螞蟻等常見昆蟲的實物或標本,記錄用紙,制定觀察方案用紙。 教        學         過        程個性修改 一、引入激趣昆蟲是自然界中種類繁多,分布很廣的生物。昆蟲學家法布爾用整整一生

8、的時間來觀察昆蟲,研究昆蟲,發(fā)現了許多昆蟲有趣的事情。今天,我們借助放大鏡來探索昆蟲的奇妙世界“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二、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身體構造1、分組選擇觀察內容:蝴蝶的翅、蝴蝶的觸角、蒼蠅的眼睛、蒼蠅的眼睛等等。2、分組觀察,在記錄單上用圖文進行詳細記錄。3、在完成小組觀察任務后可以交換觀察的實物或標本。4、交流觀察結果,教師小結評價。5、教師利用課件補充有關的知識,激發(fā)興趣。三、觀察昆蟲的活動和習性1、剛才觀察的都是昆蟲的標本,都是“死”的昆蟲。如果我們到大自然中去,像法布爾一樣在蔚藍的天空下、在蟬鳴的歌聲中去觀察,一定會發(fā)現許多非常有趣的事,發(fā)現更多的秘密。  2、投影出

9、示“蚜蟲生小蚜蟲”的圖片。從這張圖上看到了什么?(不容易確定)  教師解釋:“蚜蟲生小蚜蟲”是一個過程,一張圖片只是一個靜止的畫面,無法顯示一個活動的過程。想了解整個過程就要去觀察活生生的昆蟲。3、觀察昆蟲的活動和習性,怎樣做才能有更多的收獲?讓我們先學習一些方法吧!  閱讀課本上的觀察范例“蚜蟲和它的天敵草蛉”。他觀察的是什么?怎樣記錄的?4、小組討論制定觀察方案:這個季節(jié)里,我們經??匆娔男├ハx,它會在哪里出現,什么時間出現?你想觀察哪種昆蟲,觀察它的什么方面,要注意什么? 5、交流觀察方案,評價補充方案。教師強調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注意事項。6、教

10、師布置完成任務的時間、上交的內容,評價激勵方法。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奇特的身體構造:復眼 觸角 形狀結構各異足 密布細毛 有鉤爪 教學反思 知識要點及練習:一、填空:中間厚透明藍綠紅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電視機屏幕其實是由_、_ 、_ 三種顏色組成。折射邊緣薄2.放大鏡的特征是_ 、_、_。光線通過放大鏡會發(fā)生_。培根格羅斯泰斯特水晶3.人類最早使用的透鏡是用_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的是英國的_,能增進視力的眼鏡是由_設計制造的。小眼復眼扁平的細毛小鱗片4.在放大鏡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許多彩色的_組成,這些其實

11、是_。5.蠅的眼睛是_,由許多_組成。靈敏鼻子不同內6.蟋蟀的“耳朵”在足的_側。不同的昆蟲的觸角形狀_,研究表明昆蟲頭上的觸角就是它們的_。它們嗅覺很_。草蛉針眼汁液7.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_,蚜蟲的大小如_。蚜蟲的天敵是_。二、判斷:A1我們可以把放大鏡移至眼前,再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晰。( )A2清晨出現在樹葉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 )A3中間厚兩邊薄的透明物體都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 )C4放大鏡越大,放大的倍數也一定越大。( )C5近視鏡的鏡片能放大物體的圖像。( )AAA6放大鏡能顯現物體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 )7蒼蠅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腳上的構

12、造有關。( )8很多昆蟲的嗅覺靈敏和它們的觸角有關。( )C9一般觀察蚜蟲在12月份比較合適。 ( )AA10借助放大鏡,我們觀察到了昆蟲世界更多的私密。 ( )11在放大鏡下,我們發(fā)現不同昆蟲的觸角形狀不同。 ( )ACAC12蟋蟀的“耳朵”跟我們人的耳朵一樣,都長在頭部。 ( )13在放大鏡下,我們發(fā)現蜻蜓的眼睛是復眼。 ( )14蒼蠅在豎直光滑玻璃上不會滑落,跟它翅膀有關。 ( )蟋蟀 膝狀蝗蟲 棒狀螞蟻 羽毛狀蝴蝶 鞭狀雄蛾 絲狀天牛15蝴蝶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其實是扁平的細毛。 ( )三、連線: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設計(總第   課時) 初稿:包昌

13、明 討論修改:六年級科學任課教師 課  題放大鏡下的晶體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過程與方法:用放大鏡觀察常見固體物質的晶體。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l激發(fā)了解和探索晶體世界秘密的興趣。在欣賞各種晶體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用放大鏡觀察常見物體的晶體教學準備教師演示:晶體的相關圖片或課件、濃鹽水、滴管、自制的大晶體學生分組:放大鏡,食鹽一包、白糖一包、味精一包、記錄用的紙,玻璃片、夾子、酒精燈。 教   &#

14、160;    學         過        程個性修改 一、引入:    1、出示一些礦物的晶體如水晶、黃鐵礦、方解石的圖片。這些礦物有著規(guī)則的幾何形體結構。(板書:有規(guī)則的幾何形體)2、我們用放大鏡觀察白糖、食鹽、味精的結構形態(tài)。    二、分組觀察:    1、先用肉眼觀察辨別白糖、食鹽、味精。學生觀察后

15、交流。    2、我們用放大鏡來觀察這些顆粒是否也具有規(guī)則的幾何形體。3、學生交流匯報。4、教師小結:在放大鏡下看到的食鹽、白糖、味精,雖然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但都是有規(guī)則的幾何形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板書:晶體5、觀察更多物質晶體的形狀。看課本插圖,了解更多的晶體。6、教師小結: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的。晶體的形狀多種多樣,但都是有規(guī)則的。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少,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三、制作晶體制作晶體方法:用取滴管取一兩滴濃鹽水滴在玻璃片上,輕輕晃動一下,讓鹽水擴散得薄而均勻。用夾子夾信玻璃片在酒精燈微微加

16、熱,慢慢烘干。強調:玻璃片離酒精燈的火焰遠一些,加熱過程中不能用手或器物觸摸液體和玻璃。學生分組制作食鹽晶體,用放大鏡觀察食鹽晶體。四、欣賞更多的晶體、介紹晶體的用途1、晶體不僅美麗,用途也很廣。2、出示課件,介紹晶體的用途。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晶體規(guī)則幾何外形固體教學反思 知識要點及練習:1、 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叫晶體。2、 自然界大部分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3、 常見的晶體有食鹽、白糖、堿面、味精、水晶、雪花等。4、 制作晶體常用的方法有:蒸發(fā)法,降溫法。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設計(總第  

17、 課時) 初稿:包昌明 討論修改:六年級科學任課教師課  題怎樣放得更大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過程與方法:用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了解顯微鏡的發(fā)展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人類發(fā)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學習科學家對科學執(zhí)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經歷顯微鏡的發(fā)明,用兩個放大鏡組合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調節(jié)兩個放大鏡之間的位置和距離。 教學準備分組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透明膠片、剪刀、雙面膠。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螞蟻、苔蘚等。演示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自制的顯微鏡,相關課件。

18、0;教        學         過        程個性修改 一、引入 二、探究怎樣放得更大 。1、比較:用兩個放大鏡觀察苔蘚,與一個放大鏡觀察反復比較。覺得怎樣?1、探究活動:你是怎么放置兩個放大鏡的位置的?羅列四種擺法,并板書。驗證四種擺法。通過反復比較,你覺得哪種放法最好?選出最佳擺法,形成共識(倍數大的放下面更清楚;兩個放大鏡之間保持一定的

19、距離比直接重疊在一起放得更大。) 三、自制簡易顯微鏡 。過渡:這樣觀察物體,感覺有什么不方便嗎?1、討論顯微鏡的制作方法和步驟。要固定的話,需要哪些材料?怎樣固定操作起來更方便?討論、交流。2、制作:學生分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膠片立放標本上;用大倍數的放大鏡觀察標本,直到清晰;用記號在膠片上標出這個放大鏡的位置;把雙面膠粘放大鏡外圈上,并撕去外紙;從放大鏡柄一側開始沿膠片上的記號粘,固定好第一個放大鏡;第二個放大鏡進入鏡筒后,調節(jié)與第一放大鏡的距離,直到看得最清楚為止;在第二個放大鏡柄的下方粘住兩片膠片,一個簡易顯微鏡就算完成了。3、用顯微鏡觀察螞蟻、苔蘚、手等。與用肉

20、眼觀察時獲得的信息進行比較。 四、了解顯微鏡的發(fā)明、發(fā)展史。課件:顯微鏡的發(fā)展歷史。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怎樣放得更大兩個凸透鏡組合 光學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 掃描隧道顯微鏡教學反思 知識要點及練習:一、填空:1.很早以前,人們把兩個凸透鏡( )起來,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所成的像進一步 ,這樣明顯提高了放大能力。這就是早期的 鏡。顯微鏡的主要部件有:目鏡、物 鏡、反光 鏡、 載物臺、調節(jié) 旋鈕。2.世界上第一架顯微鏡是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 發(fā)明的,可放大300 倍。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了電子顯微鏡(可把

21、物體放大200萬倍)和掃描 顯微鏡。3.顯微鏡的發(fā)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 ,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嶄新的 世界。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設計(總第   課時) 初稿:包昌明 討論修改:六年級科學任課教師課  題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過程與方法: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洋蔥、小刀

22、、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碘酒、紗布、鑷子。 教        學         過        程個性修改 一、 導入二、  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1課件展示制作步驟:(1)擦:用紗布將載玻片、蓋玻片擦干凈。(2)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間滴幾滴清水。(3)?。河眯〉对谘笫[鱗片內表皮輕輕劃一個“井”字,用鑷子取下中間表

23、皮。(4)放:將撕下的表皮放入水滴中,用鑷子將其展開,不能折疊。(5)蓋:用鑷子夾住蓋玻片,將一邊接觸載玻片的水滴邊緣,傾斜地蓋到標本上,注意不要有氣泡。(6)染:為了看得清楚,用碘酒染色。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3學生分組制作洋蔥玻片標本。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1課件介紹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和步驟。教師同時演示:安放對光上片調焦觀察。2分組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書本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將顯微鏡下的發(fā)現畫到課堂記錄本上。3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fā)現。4放大鏡比肉眼、顯微鏡比放大鏡看到的細節(jié)更多,看得更清楚。但同時視野(看到的范圍)也

24、小了許多。5.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講解: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一般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及部分組成。絕大部分細胞都非常微小,超出人的視力極限,觀察細胞必須用顯微鏡。細胞一詞是羅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復合顯微鏡觀察一塊軟木薄片的結構時,發(fā)現它們看上去像一間間長方形的小房間,就把它命名為細胞。其實這些小室并不是活的結構,而是細胞壁構成的空隙,但細胞一詞就此被沿用下來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知識要點及練習:一、填空:1.顯微鏡的發(fā)明使人們能夠觀察到非常 物體以及物體的 結構。是人類認識 的重要觀察 。2.16

25、63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 有一個了不起的發(fā)現,他用自制的復合顯微鏡觀察一塊 的結構,發(fā)現它們看上去像一間間 的小房間,就把它命名為細胞。3.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就是洋蔥的細胞 。細胞中間的小核點就是細胞核。4.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有一定要求,物體必須很薄;物體必須制成 玻片標本,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它的精細結構。5.顯微鏡的主要部件有:目鏡、物 鏡、反光 鏡、 載物臺、調節(jié) 旋鈕。6.英國科學家 第一個發(fā)現了細胞。他證明生物體都是有細胞 構成的。7.列文虎克當時最精良的顯微鏡,放大的倍數是300 倍,今天的電子顯微鏡可以把物體放大到200萬 倍。8.人類觀察的

26、改進,使人類觀察范圍的擴大,發(fā)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fā)現的秘密: 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顯微鏡 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電子顯微鏡 )能看清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二、判斷:(正確的畫“”,錯誤的畫“X” )1.通過顯微鏡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用肉眼直接看不到的東西。( )2、所有的細胞都必須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 )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設計(總第   課時) 初稿:包昌明 討論修改:六年級科學任課教師課  題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生物最基本

27、的功能單位。過程與方法:觀察幾種植物、動物及人體的細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用顯微鏡觀察更多的生物細胞??偨Y細胞的作用,填寫網狀圖。 教學準備分組器材:幾種植物、動物和人體組織的細胞裝片,顯微鏡。演示材料:多種生物細胞及細胞作用的課件或圖片。 教        學         過  &#

28、160;     程個性修改 一、引入1、洋蔥表皮是由什么組成的?(細胞)2、是否所有的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呢?讓我們來觀察更多的生物細胞。二、觀察更多的生物細胞1、提供每個小組幾個玻片標本(各小組的觀察標本最好是不同),讓學生用顯微鏡觀察,用圖文等形式記錄觀察到的細胞。2、交流匯報觀察結果。用實物投影展臺展示學生的觀察記錄。3、觀察課本中的細胞圖片。4、課件展示更多的細胞圖片。5、小結觀察結果:我們剛才觀察到的植物、動物、人體組織的標本,都是由什么組成的?它們的形態(tài)一樣嗎?得出結論: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的。細胞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6、我們研究的事

29、實是有限的,得出的結論也是有限的。讓我們再看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是否與我們的結論一致。閱讀課本第16頁上面的資料,證實自己的結論。三、討論細胞的作用1、細胞是生物最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生物細胞不僅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細胞對于生命體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來交流大家課前查閱的資料吧!2、學生交流課前查閱到的資料,閱讀單元資料庫,教師補充的資料圖片。師生共同概括填寫網狀圖。四、課堂小結:生命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等生命活動都是通過細胞進行的。它們相互依靠,共同協(xié)作,完成生命體

30、各項功能。  板書設計 生命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功能也是多種多樣的。(細胞作用網狀圖) 教學反思 知識要點及練習:一、 填空:1.大量的研究事實表明:生物體都是由細胞 構成。2.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能單位。3.蓖麻葉的細胞、血液細胞、口腔上皮細胞、苔蘚植物細胞是各不相同的。根據這個事實說明三條規(guī)律: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 同的;生物細胞的形態(tài)是不一樣的。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 同的。4 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之一。 5、細胞的作用有:呼吸、消化、排泄、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運輸、

31、儲藏、免疫和光合作用等。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設計(總第   課時) 初稿:包昌明 討論修改:六年級科學任課教師課  題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過程與方法: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活著的微生物,用圖文方式記錄它們的形態(tài)和行為特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對微生物進行研究的興趣。培養(yǎng)生物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意識。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微生物。  教學準備分組器材:顯微鏡、含有微生物的水、滴管、載玻片、蓋玻片、脫脂棉、吸水紙。演示材料:水中微生物的課件或圖片。

32、60;教        學         過        程個性修改 一、引入自從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發(fā)現了微生物后,科學家通過觀察發(fā)現了自然界生活著許許多多的微生物。用肉眼、放大鏡都無法觀察到水中的微生物,讓我們用顯微鏡來觀察,看看能否觀察到微生物。二、制作玻片1、教師介紹采集水標本的經過,介紹用干草培養(yǎng)微小生物的方法。2、學生制作玻片標本。三、觀察水中的微生

33、物1、將制作好的玻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問:觀察到水中的微生物了嗎?對沒有觀察到的小組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2、我們觀察到的水中微生物有什么特征?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3、我們觀察到的是什么微生物?能叫出名稱嗎?對照資料庫里的圖片辨認觀察到的微生物。4、匯報觀察結果。四、它們是生物嗎1、思考:我們觀察到的微小物體是生物嗎?它們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樣的共同特征嗎?2、閱讀資料庫,尋找微小物體是生物的理由。3、學生匯報。4、課件:有關水中微生物的錄像。5、課堂小結:微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如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等。顯微鏡的發(fā)明,讓我們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拓寬了人們的

34、視野,將人們帶入一個全新領域。   板書設計 水中的微生物教學反思 知識要點及練習:1、 魚缸里的水變綠了,是因為微生物(綠藻)繁殖的結果。2、 水中的微生物較少時,我們可以用干草培養(yǎng)微小生物。3、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樣的共同特征。4、 有的微生物有害,有的微生物對人體是有益的。 白沙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設計(總第   課時) 初稿:包昌明 討論修改:六年級科學任課教師課  題微小世界和我們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fā)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fā)現的自然界的許多秘密。人類

35、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過程與方法:總結人類在觀察工具開發(fā)及探索范圍擴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根據學習主題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歸類、交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熱愛科學技術,敬佩人類在探索微小世界過程中不斷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知道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fā)現的物質及自然界的秘密。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我們還將了解越來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交流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用流程圖表示觀察工具的發(fā)展和觀察范圍的拓展。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師課前組織學生選擇主題,收集資

36、料。準備學生小組匯報評分表。學生準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準備匯報的材料 教        學         過        程個性修改 一、導入 自從人類發(fā)明了放大鏡和顯微鏡以來,人類對微小世界的觀察和研究取得了許多了不起的成果。在課前,老師要求大家收集有關人類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資料,并且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大家完成了嗎? 二、資料交流會 1、

37、教師組織學生按序分組匯報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人類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資料。下面,我們進行交流關于人類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資料。一組同學在匯報的時候,大家注意仔細聽。有什么問題可以在他們交流后提出來。哪組同學愿意先來交流你們收集到了哪方面的資料?2、分組匯報、交流。等一組匯報之后,教師組織其他學生對這一組的資料進行評價和質疑,由匯報的小組進行解答。 按這樣的方法,組織其他組的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對匯報的資料組織討論和評價,并及時結合學生所匯報到的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如學生談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培育工程時,激發(fā)學生為祖國有這樣的科學家的自豪之情,也可適時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將來向袁隆平一樣為祖國的建設

38、做出貢獻的欲望。3、教師小結:大家收集的材料真豐富!像同學們剛才所介紹的,人類確實在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的發(fā)現,既有食品、醫(yī)學方面的,也有農業(yè)、生物工程、微電子技術等其他方面的,這些成果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 三、單元學習回顧和總結回顧這個單元的學習。學生交流發(fā)言。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知識要點及練習:微小世界和我們肉眼 能看清螞蟻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 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 光學顯微鏡 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 電子顯微鏡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微小世界和我們一、填空:1、在顯微鏡

39、發(fā)明以前,人類就是依靠眼、 、鼻、舌、 五種感覺器官來探索和認識世界。那時候人們能夠觀察到的最小動物就是螞蟻等昆蟲。2、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發(fā)明,讓我們看到了微生物、細胞。3、過去傷寒、鼠疫、霍亂等傳染病到處肆虐,人類只能束手待斃, 無辦法。隨著顯微鏡的發(fā)明和不斷改進,科學家陸續(xù)發(fā)現了許多危害人類的細菌和病毒。并從此開始了和它們的斗爭。4、人類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如下:克隆牛、羊等動物;把人胰島素插到細菌細胞中,利用細菌在短期內大量繁殖的優(yōu)勢,生產大量 素,用于治療糖尿 病。有些生物能為我們提供 或幫助我們生產 ;我們周圍的垃圾和污水的處理也要靠微生物 ,如果沒有微生物,地球就將成為垃圾的世界。

40、二、連線:13世紀,列文虎克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300倍的顯微鏡羅伯特.胡克 是世界上第一個 在顯微鏡下發(fā)現的細胞的人1632年荷蘭天文學家 格羅斯泰斯特 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1663年英國科學家 培根 制造出了增進視力的眼鏡三、復習課本第13頁,顯微鏡的使用,正確的步驟應該是怎樣的?四、簡答:1.請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得洋蔥表皮細胞畫出來,并標明細胞的結構名稱2.制作供顯微鏡觀察用的生物標本時,一般用的材料和工具是什么?3.要觀察植物的根、莖、葉的切片時,需要怎么做?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1 放大鏡放大鏡是( 凸透鏡 ),凸透鏡具有( 放大物體圖像 )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 更多的

41、細節(jié))。( 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 透明 )和( 中間較厚 )。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 鏡片的直徑)沒有關系,和( 鏡片的凸度 )有關,放大鏡( 凸起程度越大 ),( 放大倍數也越大 ),( 球形 )的透明物體放大倍數(最大)。只要具有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 加滿水后的燒杯、燒瓶 )等,就具有同樣的( 放大 )功能。2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 肉眼 )觀察不到的( 細節(jié))。通過(放大鏡 )能觀察到更多關于昆蟲的細節(jié):蠅的( 復眼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蝴蝶翅膀上布滿的彩色小鱗片是( 扁平的細毛 )。科學研究表明昆蟲頭上的(觸角)就是它們的( 鼻子 ),能分辨各種氣味,比人的鼻子( 靈敏 )得多。3 放大鏡下的晶體白糖、食鹽、堿面、味精的顆粒都是( 有規(guī)則的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