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縣立 樹林高中 九十六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九 年級 自然彈性_第1頁
臺北縣立 樹林高中 九十六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九 年級 自然彈性_第2頁
臺北縣立 樹林高中 九十六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九 年級 自然彈性_第3頁
臺北縣立 樹林高中 九十六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九 年級 自然彈性_第4頁
臺北縣立 樹林高中 九十六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九 年級 自然彈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臺北縣立 樹林高中 九十六 學年度 第 一 學期 九 年級 自然彈性課程計畫 設計者:簡進發(fā)學習總目標:1.認識地球的環(huán)境、地質構造與事件;了解宇宙中天體的運動規(guī)則,日地月的相對運動。教學期程能力指標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jié)數(shù)使用教材評量方式備註第一週8/26-9/1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guī)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2-4-3-2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2-4-4-2 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1.用衛(wèi)星照片介紹南、北極的冰,並欣賞高山和高原上的冰川照片。2.以湧泉、沙漠綠洲、石灰?guī)r洞等例子,介紹地下水。3.介紹富含孔隙

2、的巖石層,如礫巖層、砂巖層等,並說明常見的不透水層,例如頁巖層、火成巖層等。4.說明海水鹽度可舉乾燥地區(qū)如沙漠中的湖泊大多為鹹水湖作例子,而死海則是其中著名者。5.超抽地下水造成中南部地層下陷的災害,可以高鐵的安全性為例。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水與陸地地球上的水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紙筆測驗第二週9/2-9/8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guī)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2-4-3-2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2-4-4-2 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1.用衛(wèi)星照片介紹南、北極的冰,並欣賞高山和高原上的冰川照片。2.以湧泉、沙

3、漠綠洲、石灰?guī)r洞等例子,介紹地下水。3.介紹富含孔隙的巖石層,如礫巖層、砂巖層等,並說明常見的不透水層,例如頁巖層、火成巖層等。4.說明海水鹽度可舉乾燥地區(qū)如沙漠中的湖泊大多為鹹水湖作例子,而死海則是其中著名者。5.超抽地下水造成中南部地層下陷的災害,可以高鐵的安全性為例。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水與陸地地球上的水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紙筆測驗第三週9/99/15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guī)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2-4-3-2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2-4-4-2 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1.用衛(wèi)星照片介紹南、北

4、極的冰,並欣賞高山和高原上的冰川照片。2.以湧泉、沙漠綠洲、石灰?guī)r洞等例子,介紹地下水。3.介紹富含孔隙的巖石層,如礫巖層、砂巖層等,並說明常見的不透水層,例如頁巖層、火成巖層等。4.說明海水鹽度可舉乾燥地區(qū)如沙漠中的湖泊大多為鹹水湖作例子,而死海則是其中著名者。5.超抽地下水造成中南部地層下陷的災害,可以高鐵的安全性為例。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水與陸地地球上的水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紙筆測驗第四週9/169/22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guī)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2-4-3-2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3-4-0-7

5、察覺科學探究的活動並不一定要遵循固定的程式,但其中通常包括蒐集相關證據(jù)、邏輯推論、及運用想像來構思假說和解釋數(shù)據(jù)。1.解釋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不同,強調風吹過巖石表面而帶走砂礫的過程是一種侵蝕作用,而非風化。2.說明河流是侵蝕地表最主要的力量,河流上、下游侵蝕方式的不同。說明上、下游巖石因水流速度不同,而造成沈積物顆粒大小的差異。3.流水、冰川、風及海浪都屬於地表破壞性力量,能使地表趨於平坦。4.臺灣中部高山地區(qū)也曾經擁有冰川。區(qū)別V型穀與U型穀的不同,再導入冰川的作用。5.說明流水、冰川、風及波浪所沈積的沈積物顆粒大小為何?並引入淘選度的概念。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水與陸地地貌的改變與平衡1.

6、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紙筆測驗五週9/239/29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guī)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2-4-3-2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3-4-0-7 察覺科學探究的活動並不一定要遵循固定的程式,但其中通常包括蒐集相關證據(jù)、邏輯推論、及運用想像來構思假說和解釋數(shù)據(jù)。1.解釋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不同,強調風吹過巖石表面而帶走砂礫的過程是一種侵蝕作用,而非風化。2.說明河流是侵蝕地表最主要的力量,河流上、下游侵蝕方式的不同。說明上、下游巖石因水流速度不同,而造成沈積物顆粒大小的差異。3.流水、冰川、風及海浪都屬於地表破壞

7、性力量,能使地表趨於平坦。4.臺灣中部高山地區(qū)也曾經擁有冰川。區(qū)別V型穀與U型穀的不同,再導入冰川的作用。5.說明流水、冰川、風及波浪所沈積的沈積物顆粒大小為何?並引入淘選度的概念。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水與陸地地貌的改變與平衡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紙筆測驗第六週9/3010/6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guī)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2-4-3-2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2-4-4-2 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3-4-0-5 察覺依據(jù)科學理論作推測,??色@得證實。5

8、-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shù)乃急?,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6-4-2-2 依現(xiàn)有理論,運用演繹推理,推斷應發(fā)生的事。6-4-4-1 養(yǎng)成遇到問題,先行主動且自主的思考,謀求解決策略的習慣。1.以示意圖說明沈積巖、火成巖及變質巖的成因,並簡要解釋分類的依據(jù)。2.說明沈積巖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知道形成是需要很長的時間。3.說明可以由沈積物顆粒排列、充填物和形成方式來找相同點;沈積物顆粒形狀、色澤、顆粒大小找相異點。4.講解再結晶現(xiàn)象,強調是在固體狀態(tài)下。如果熔化為液態(tài)時,即稱為火成巖。5.發(fā)表在學?;蚣抑兴姷降钠骶?,哪些是運用礦物為原料製成。6.觀察、分類,並試著鑑別巖石標本中含有哪些礦物。

9、7.講解礦物必須利用物理性質辨識。以礦物標本示範各種物理性質的差異。8.講解石英與方解石有無不同、不同處在哪裡、如何加以區(qū)別。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水與陸地巖石與礦物1.口頭詢問2.實驗報告3.操作4.觀察5.紙筆測驗第七週10/710/13 1-4-1-2 能依某一屬性(或規(guī)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2-4-3-2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2-4-4-2 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3-4-0-5 察覺依據(jù)科學理論作推測,??色@得證實。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shù)乃急?/p>

10、,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6-4-2-2 依現(xiàn)有理論,運用演繹推理,推斷應發(fā)生的事。6-4-4-1 養(yǎng)成遇到問題,先行主動且自主的思考,謀求解決策略的習慣。1.以示意圖說明沈積巖、火成巖及變質巖的成因,並簡要解釋分類的依據(jù)。2.說明沈積巖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知道形成是需要很長的時間。3.說明可以由沈積物顆粒排列、充填物和形成方式來找相同點;沈積物顆粒形狀、色澤、顆粒大小找相異點。4.講解再結晶現(xiàn)象,強調是在固體狀態(tài)下。如果熔化為液態(tài)時,即稱為火成巖。5.發(fā)表在學?;蚣抑兴姷降钠骶?,哪些是運用礦物為原料製成。6.觀察、分類,並試著鑑別巖石標本中含有哪些礦物。7.講解礦物必須利用物理性質辨識。以礦物標

11、本示範各種物理性質的差異。8.講解石英與方解石有無不同、不同處在哪裡、如何加以區(qū)別。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水與陸地巖石與礦物1.口頭詢問2.實驗報告3.操作4.觀察5.紙筆測驗第八週10/1410/20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3-4-0-5 察覺依據(jù)科學理論作推測,??色@得證實。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shù)乃急妫拍塬@得可信的知識。6-4-3-1 檢核論據(jù)的可信度、因果的關連性、理論間的邏輯一致性或推論過程的嚴密性,並提出質疑。1.說明地球內部構造。2.舉例挑選西瓜時,用手輕敲西瓜,聆聽西瓜的聲音而判斷好壞3.解釋地震波在地殼、地函和地核的傳播速度不同。4

12、.介紹巖石圈與軟流圈。5.說明地球越深處,除了壓力越大之外,溫度也越高。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地球的構造1.口頭詢問2.觀察3.紙筆測驗第九週10/2110/27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3-4-0-5 察覺依據(jù)科學理論作推測,??色@得證實。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shù)乃急妫拍塬@得可信的知識。6-4-3-1 檢核論據(jù)的可信度、因果的關連性、理論間的邏輯一致性或推論過程的嚴密性,並提出質疑。1.說明地球內部構造。2.舉例挑選西瓜時,用手輕敲西瓜,聆聽西瓜的聲音而判斷好壞3.解釋地震波在地殼、地函和地核的傳播速度不同。4.介紹巖石圈與軟流圈。

13、5.說明地球越深處,除了壓力越大之外,溫度也越高。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地球的構造1.口頭詢問2.觀察3.紙筆測驗第十週10/2811/32-4-3-2能客觀中立的提供各種辯證,並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指正。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6-4-3-1 檢核論據(jù)的可信度、因果的關連性、理論間的邏輯一致性或推論過程的嚴密性,並提出質疑。1.依據(jù)陸地的輪廓或板塊的形狀,體會陸地或板塊的交接觸處,具有許多可連接的巧合。2.以非洲和南美洲為例子,解釋大陸漂移的觀念,在支援證據(jù)的舉例,建議以23個化石的實例增加具體印象和趣味,例如中龍

14、和舌羊齒等。3.簡介海洋探測的技術。4.說明海洋地殼和陸地地殼具有不同的組成、厚度和比重。5.說明一個板塊上可以同時具有陸地和海洋(地殼),所以板塊移動時,陸地和海洋也因此漂移和擴張或隱沒。6.示範燒杯煮水對流,呈現(xiàn)對流驅動板塊的觀念。7.強調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性。8.複習地球內部的熱對流運動。9.強調板塊差不多是浮在軟流圈上,且陸地地殼的密度比海洋地殼的密度小。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板塊運動1.觀察2.口頭詢問3.紙筆測驗4.專案報告5.教師考評第十一週11/411/10 2-4-3-2能客觀中立的提供各種辯證,並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指正。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

15、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6-4-3-1 檢核論據(jù)的可信度、因果的關連性、理論間的邏輯一致性或推論過程的嚴密性,並提出質疑。1.依據(jù)陸地的輪廓或板塊的形狀,體會陸地或板塊的交接觸處,具有許多可連接的巧合。2.以非洲和南美洲為例子,解釋大陸漂移的觀念,在支援證據(jù)的舉例,建議以23個化石的實例增加具體印象和趣味,例如中龍和舌羊齒等。3.簡介海洋探測的技術。4.說明海洋地殼和陸地地殼具有不同的組成、厚度和比重。5.說明一個板塊上可以同時具有陸地和海洋(地殼),所以板塊移動時,陸地和海洋也因此漂移和擴張或隱沒。6.示範燒杯煮水對流,呈現(xiàn)對流驅動板塊的觀念。7.強調板塊構造學說的

16、重要性。8.複習地球內部的熱對流運動。9.強調板塊差不多是浮在軟流圈上,且陸地地殼的密度比海洋地殼的密度小。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板塊運動1.觀察2.口頭詢問3.紙筆測驗4.專案報告5.教師考評第十二週11/1111/172-4-3-2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3-4-0-5 察覺依據(jù)科學理論作推測,??色@得證實。3-4-0-7 察覺科學探究的活動並不一定要遵循固定的程式,但其中通常包括蒐集相關證據(jù)、邏輯推論、及運用想像來構思假說和解釋數(shù)據(jù)。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shù)乃急妫拍塬@得可信的知識。1.當將

17、褶皺、逆斷層劃歸為聚合板塊交界的地質現(xiàn)象時,要注意常有少數(shù)的正斷層或平移斷層在特定地點出現(xiàn)。這和板塊聚合交界並無衝突。2.說明地層的層狀大多是沈積巖的層理,而且沈積巖是地表最常見的巖層。3.強調褶皺有的極大,有的很小。4.說明全球常發(fā)生地震的區(qū)域、火山帶的分佈和全球板塊的交界之關係。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巖層記錄的地球歷史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專案報告4.紙筆測驗第十三週11/1811/242-4-3-2能客觀中立的提供各種辯證,並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指正。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

18、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3-4-0-5 察覺依據(jù)科學理論作推測,??色@得證實。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shù)乃急?,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1.以分組討論的方式教學。2.每組分配負責臺灣地質史的其中一段時期,並將這段地質歷史以文字描述。3.發(fā)表臺灣地區(qū)地形及地質的特徵。4.舉例近年來臺灣地區(qū)的重大災難。5.解釋臺灣各種地形的形成原因。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臺灣地區(qū)的板塊與地貌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專案報告4.紙筆測驗第十四週11/2512/12-4-3-2能客觀中立的提供各種辯證,並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指正。 知道地球的地貌改變與板塊構造學說;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的

19、變動及彼此如何交互影響。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3-4-0-5 察覺依據(jù)科學理論作推測,??色@得證實。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shù)乃急?,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1.以分組討論的方式教學。2.每組分配負責臺灣地質史的其中一段時期,並將這段地質歷史以文字描述。3.發(fā)表臺灣地區(qū)地形及地質的特徵。4.舉例近年來臺灣地區(qū)的重大災難。5.解釋臺灣各種地形的形成原因。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臺灣地區(qū)的板塊與地貌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專案報告4.紙筆測驗第十五週12/212/81-4-1-3 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2-4-3-1 由日、月

20、、地模型瞭解晝夜、四季、日食、月食及潮汐現(xiàn)象。2-4-3-4 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相關地位。3-4-0-7 察覺科學探究的活動並不一定要遵循固定的程式,但其中通常包括蒐集相關證據(jù)、邏輯推論、及運用想像來構思假說和解釋數(shù)據(jù)。1.說明宇宙的組織層級。2.說明光年是相當遠的距離。3.說明宇宙是在一次大爆炸後開始逐漸形成,但是物質彼此間有萬有引力會相互靠攏、收縮,因此逐漸會密集成各個星體。4.舉例說明宇宙架構中的各種層級。5.說明恆星彼此間的異同。 6.說明北極星屬於二等星;天空中最亮的恆星是太陽;夜空最亮的恆星是天狼星。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運動中的天體我們的宇宙1.觀察2.口頭詢問3.操作4.教師考評

21、5.紙筆測驗第十六週12/912/152-4-3-1 由日、月、地模型瞭解晝夜、四季、日食、月食及潮汐現(xiàn)象。2-4-3-4 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相關地位。6-4-2-2 依現(xiàn)有理論,運用演繹推理,推斷應發(fā)生的事。7-4-0-4 接受一個理論或說法時,用科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判斷。1.說明月相變化。2.進行動腦時間。3.描繪月球繞地公轉,當角度恰巧在同一平面時,即發(fā)生日食或月食的現(xiàn)象。4.判斷日食與月食發(fā)生的日期。5.提問哪些現(xiàn)象與日、地和月的相對運動有關,藉此連結潮汐的概念。6.進行探索活動。7.講述臺灣地區(qū)的潮汐變化,並歸納臺灣的潮汐概況。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運動中的天體日地月相對運動1.觀察2

22、.口頭詢問3.操作4.教師考評5.紙筆測驗第十七週12/1612/221-4-1-3 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2-4-3-1 由日、月、地模型瞭解晝夜、四季、日食、月食及潮汐現(xiàn)象。2-4-3-4 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相關地位。3-4-0-7 察覺科學探究的活動並不一定要遵循固定的程式,但其中通常包括蒐集相關證據(jù)、邏輯推論、及運用想像來構思假說和解釋數(shù)據(jù)。4-4-2-2 認識科技發(fā)展的趨勢。1.演示地球公轉與自轉的運動。2.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討論同一天不同時刻所見到星空有何變化?3.進行探索活動。4.以拍攝運動照片作為比喻,以解說何謂長時間曝光與短時間曝光。5.由討論冬季與夏季

23、有哪些不同,逐步進入晝夜長短的主題。6.可以竿影記錄模型或日晷儀,來描述太陽位置、地球時序與竿影長短的變化關係。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運動中的天體轉動中的地球1.觀察2.口頭詢問3.操作4.實驗報告5.教師考評6.紙筆測驗第十八週12/2312/294-4-1-2 瞭解技術與科學的關係。4-4-2-2 認識科技發(fā)展的趨勢。7-4-0-2 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4-0-3 運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1.介紹運輸?shù)亩x。2.討論臺灣常見的運輸方式。3.講解知識快遞。4.說明運輸對生活的影響。5.說明運輸系統(tǒng)構成要素。6.讓學生明瞭監(jiān)控系統(tǒng)。7.

24、進行探索活動。8.講解運輸?shù)奈磥碲厔荨?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動力與運輸便利的運輸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專案報告第十九週12/301/52-4-8-4 知道簡單機械與熱機的工作原理,並能列舉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4-4-1-2 瞭解技術與科學的關係。4-4-2-2 認識科技發(fā)展的趨勢。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4-0-2 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4-0-3 運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1.以運輸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載具,引導學生瞭解能源與動力的關係。2.以電風扇為例,說明能源形式的轉換及動力的傳輸。3.透過課本

25、圖解說明馬達的外觀、規(guī)格型號與單位。4.藉由知識快遞,說明生活中會用到以馬力為單位的物品。5.說明馬達在生活上的各項應用。6.利用知識快遞,介紹內、外燃機的區(qū)分。7.說明認識外燃機(蒸汽機)的運作。8.透過內燃機引擎的說明,解說四行程引擎與二行程引擎的差異。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動力與運輸動力與動力機械1.教師考評2.口頭詢問3.專案報告4.觀察第廿週1/61/12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4-0-2 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4-0-3 運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1.說明風火輪模型測試車上馬達運轉的簡單原

26、理。2.說明材料的規(guī)格與工具的操作。3.講解製作風火輪扇葉葉片的步驟。4.展示各組作品。5.針對前進最遠與最近的組別進行討論。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動力與運輸2動力與動力機械1.學生互評2.觀察3.口頭詢問4.實驗報告5.專案報告6.成品展示7.操作第廿週1/61/122-4-1-1 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2-4-8-9 認識水、陸及空中的各種交通工具。4-4-1-2 瞭解技術與科學的關係。4-4-2-2 認識科技發(fā)展的趨勢。4-4-2-3 對科技發(fā)展的趨勢提出自己的看法。7-4-0-4 接受一個理論或說法時,用科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判斷。1.討論與發(fā)

27、表交通工具的功能為何。2.思考過去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人們是如何運輸?shù)摹?.介紹各種交通工具的演進過程。4.將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分析與歸納。5.介紹各種形式的車子。講解汽車與火車的運輸特性。6.發(fā)表家中交通工具的種類與規(guī)格,及發(fā)表對未來車的期許。7.介紹汽車的內部構造及內裝配備。8.思考船舶如何在水上航行。介紹船舶的構造及各部位的作用。1康軒版第五冊第章 動力與運輸交通工具陸???.教師評量2.觀察3.口頭詢問4.紙筆測驗5.設計實驗第廿一週1/131/18第5冊全冊所對應的能力指標複習地科全1康軒版第五冊1.教師評量2.觀察3.口頭詢問4.紙筆測驗臺北縣 96 學年度上學期 樹林 國民中學 九

28、年級 彈性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黃美月 語文領域寫作指導彈性課程:作文花路米 起訖週次(日期)主題或單元名稱分段能力指標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節(jié)數(shù)評量方式六大議題第1-2週文史典故學習典故篇、計謀典故篇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歷史名人對學習的用心與耐心,以激勵學生學習。二、讓學生了解對事件的處理方式與沈著應變之道。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環(huán)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huán)境

29、中的事物第3-4週文史典故稱謂典故篇、常用典故篇(一)A-3-2-3-1能應用注音符號,檢索資料,處理資料,解決疑難問題,增進學習效能。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對長輩的尊敬。二、讓學生了解歷史名人對學習的用心與耐心,以激勵學生學習。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環(huán)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huán)境中的事物第5-6週文史典故西方典故篇、文藝典故篇A-3-2-3-1能應用注音符號,檢索資料,處理資料,解決疑難問題,增進學習效能。E-3-2-7-5在閱讀過程

30、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外來文化的優(yōu)點,以激勵學生改革與創(chuàng)新。二、使學生知曉文字之美。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環(huán)境教育 4-1-1 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第7-8週文史典故詩詞典故篇(一)、朋友典故篇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

31、關懷。一、讓學生了解歷史名人對文學的付出。二、使學生知道朋友之重要性。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環(huán)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huán)境中的事物第9-10週文史典故三國典故篇、西方神話篇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歷史上三國時代的典故。二、使學生了解西方文學神話的淵源。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生涯發(fā)展教育3-3-2培養(yǎng)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第11-12週文

32、史典故常用典故篇(二)、人物典故篇(一)A-3-2-3-1能應用注音符號,檢索資料,處理資料,解決疑難問題,增進學習效能。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歷史名人對學習的用心與耐心,以激勵學生學習。二、讓學生明解歷史人物的淵源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環(huán)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huán)境中的事物第13-14週文史典故世說新語典故篇、楚漢相爭典故篇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

33、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歷史名人對學習的用心與耐心,以激勵學生學習。二、使學生知曉西漢時期劉邦開國史。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生涯發(fā)展教育3-3-2培養(yǎng)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第15-16週文史典故教育典故篇、常用典故篇(三)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歷

34、史名人對教育的付出,以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上要更用心,去為自己的人生鬥奮。二、讓學生了解歷史名人對學習的用心與耐心,以激勵學生學習。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環(huán)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huán)境中的事物第17-18週文史典故西方宗教典故篇、技藝典故篇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西方宗敎在世人的精神領域上的影響。二、使學生明瞭技藝的學習過程與重要性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

35、練2節(jié)練習題目生涯發(fā)展教育3-3-2培養(yǎng)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第19-21週文史典故詩詞典故篇(二)、三曹典故篇E-3-2-7-5在閱讀過程中,利用語文理解,發(fā)展系統(tǒng)思考。E-3-4-1-1能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及報刊雜誌,並養(yǎng)成比較閱讀的習慣。E-3-5-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週遭人、事、物的尊重關懷。一、讓學生了解歷史名人對文學的付出。二、使學生了解三國時代曹操父子間的典故一範文觀摩:引導賞析。二實作演練:歷屆題目演練2節(jié)練習題目生涯發(fā)展教育3-3-2培養(yǎng)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班會活動臺北縣樹林高中96學年度班會活動課程計畫 設計者: 訓育組彭盛佐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例如:表示教育

36、部建議銜接教材內涵表示自編銜接課程表示本校主題課程教學期程主題能力指標節(jié)數(shù)單元學習目標備註第週8/269/1預備週配合學校行政作業(yè)第二週9/29/8誠 實1.培養(yǎng)誠實的美德,做個腳踏實地的人。2.學習與他人相處的能力3.學習會議進行程序、培養(yǎng)民主法治概念12-2-12-4-13-3-12-2-1第三週9/99/15助 人1.瞭解日行一善的意義,並身體力行2.培養(yǎng)樂於助人的習慣3.學習會議進行程序、培養(yǎng)民主法治概念13-2-33-3-33-4-22-2-1第四週9/169/22禮 節(jié)1.培養(yǎng)尊師重道的美德,建立富而好禮的社會2.認識一般的社會規(guī)範與日常生活中的禮節(jié)3.學習會議進行程序、培養(yǎng)民主法治概念11-3-22-4-13-2-22-2-1第五週9/239/29負 責1.如何克盡職責、做個負責的人?2.瞭解信守承諾對個人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3.學習會議進行程序、培養(yǎng)民主法治概念13-2-12-2-11-1-2第六週9/3010/6孝 順1.學習與父母親溝通的方式2.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