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門鈴電路的設計_第1頁
簡易門鈴電路的設計_第2頁
簡易門鈴電路的設計_第3頁
簡易門鈴電路的設計_第4頁
簡易門鈴電路的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題目:簡易門鈴電路的設計CAD課程論文331 電路功能和性能指標簡易門鈴是一種簡單的門鈴電路,它由分立元件和中規(guī)模集成芯片的構(gòu)成,主要采用NE555 定時器電路和揚聲器組成門鈴,利用多諧振蕩電路來制作一簡易單音門鈴電路。它主要由一個NE555、一個47uf的電容、一個0.047uf電容、一個0.01uf電容、一個36k 的電阻、一個30k 的電阻、兩個22k電阻、一個喇叭、兩個IN4148 高速開關(guān)二極管、一個9013三極管、一個開關(guān)和一個6v電源組成。NE555作為多諧振蕩器,發(fā)出脈沖波。與傳統(tǒng)的門鈴相比,其可靠性、抗干擾性都較好,應用領域也相對較廣泛。2 原理圖設計2.1 原理圖元器件制作

2、方法和步驟: 右鍵點擊項目文件,選擇追加新文件到項目中,在二級菜單下選擇SchematicLibrary。 在放置菜單中,選擇放置矩形。 在放置菜單中選擇放置引腳。 在放置引腳時,按Tab鍵,選擇引腳屬性。圖1注: 在放置引腳的過程中,引腳有一端會附帶著一個形灰色的標記, 該標記表示引腳端是用來連接外圍電路的,所以該端方向一定要朝外,而不能向著矩形的方向。若需要調(diào)整引腳的方向,可按鍵盤撒花上的空格鍵,每按一次,可將引腳逆時針旋轉(zhuǎn)90。2.2 原理圖設計步驟:創(chuàng)建 PCB 工程項目,執(zhí)行File New Project PCB Project, 在彈出對話框中選擇 Protle Pcb 類型并點

3、擊OK。將新建默認名為“PCB Project1.PrjPCB”的項目保存,命名為“簡易門鈴”。創(chuàng)建原理圖,在該項目文件名上點擊右鍵,選擇追加新文件到項目中,在二級菜單下選擇Schematic。保存項目目錄下默認名為“Sheet1.SchDOC”的原理圖文件。并命名為“簡易門鈴” 。 繪圖環(huán)境其他參數(shù)采用默認設置。2編譯原理圖步驟: 在原理圖編輯頁面,執(zhí)行“Project Compile PCB Project 簡易門鈴.PRJPCB”菜單命令。 在 Messages工作面板中,出現(xiàn)提醒為“Warning”的檢查結(jié)果可以忽略。生成項目元器件庫步驟: 在原理圖編輯頁面,執(zhí)行“Design Mak

4、e Schemaic Library”菜單命令,在彈OK 按鈕。2.3 原理圖報表生成原理圖的網(wǎng)絡表步驟: 執(zhí)行“Design Netlist For Project Project”菜單命令,系統(tǒng)自動生成Protel網(wǎng)絡表,默認名稱與項目名稱相同,擴展名為“簡易門鈴.NET”。網(wǎng)絡表的作用是為PCB 設計提供元器件信息、管腳連接關(guān)系信息及必要仿真操作信息。網(wǎng)絡表是聯(lián)系原理圖和PCB 的橋梁。網(wǎng)絡表中第二對方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表示元器件C1 的相關(guān)信息,即名稱為C1,封裝形式為RB7.6-15,描述為47uF/25V。電氣連接:第一對原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表示網(wǎng)絡名稱為VCC,和該網(wǎng)絡相連接的引腳有5 個,

5、 分別為 +6V 的 1 腳 ( +6v-1 ) , Q1 的 1 腳 ( Q1-1) , R2 的 2 腳 ( R2-2) ,S1 的 2 腳(S1-2) , U1 的 8 腳( U1-8) 。生成原理圖簡易元器件清單步驟: 在Reports下拉菜單中選擇點擊“ Simple BOM”, 系統(tǒng)將自動生成簡易材料清單報表。保持默認設置時,生成2 個報表文件,分別為“簡易門鈴 .BOM”和“簡易門鈴.CSV”。圖6注:在完成原理圖報表的操作步驟時,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操作順序按成就可以,生成報表的步驟相對于其他的一些操作步驟要簡單很多,生成原理圖報表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3 PCB 設計3.1

6、 元器件封裝制作步驟:在項目文件上點擊右鍵,選擇追加新文件到項目中,在二級菜單中選擇PCBLibrary。在“編輯”菜單下拉菜單中選擇“跳轉(zhuǎn)到”的二級菜單中選擇“參考”。設置基準參考點,便于定位放置封裝的焊盤。在放置焊盤之前,應將“Multi-Layer”設置為當前層。執(zhí)行“Place Pad”菜單命令,光標變成“十”字形,然后將第一個焊盤放置在基準點。在放置前,按 Tab鍵,設置焊盤的編號為1。設置跳轉(zhuǎn)柵格最小單位為10mil。焊盤上下間隔為100mil,左右間隔為300mil 的標準距離。繪制封裝外形,將當前層設置為Top Overlay,然后選擇菜單“放置”“直線” 。選擇 “簡易門鈴

7、.SCHLIB”文件, 然后點擊右下角SCH, 在上拉菜單中選擇“ SCHLibrary”,在模型信息框,點擊“追加”,在彈出的“加新的模型”對話框中選擇 “ Foot tprint”。在“ PCB模型”對話框中,點擊瀏覽,選擇剛才設計的元器件封 裝,點擊確定。7注: 在設計封裝的時候,過程比較多,需要設置的參數(shù)也相對于其他步驟要繁瑣,需要注意的是,繪制PCB 封裝時,一定要設置基準參考點。通??蓪⒒鶞蕝⒖键c設置為1 號焊盤中心位置。系統(tǒng)默認長度為英制單位,即mil ,也可以更改為公制單位,可通過菜單命令“View Toggle Units”設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創(chuàng)建封裝時,一般應遵循標準的最

8、小焊盤間距,即 100mil, 這樣便于與標準封裝符號統(tǒng)一,也有利于制作PCB 時進行元器件布局和布線。3.2 PCB設計步驟:創(chuàng)建 PCB 文件, 在項目文件中,單擊右鍵,選擇 “追加新文件到項目中PCB”。設置物理邊界,設置當前層為“Mechanical 1”,然后在菜單中選擇“放置直線”設定 PCB 板的物理邊界,然后選擇菜單欄中“設計PCB 板形狀根據(jù)選定的元件定義”。其他 PCB 參數(shù)設定均采用默認設置。加載 PCB 數(shù)據(jù), 在原理圖編輯器中,在原理圖文件上,點擊右鍵,選擇 “ CompileDocument 簡易門鈴.SCHDOC”。然后點擊“設計Update PCB Docume

9、nt簡易門鈴PCBDOC”。在項目變化訂單對話框中,單擊“Validate Change(使變化生效)s”,系統(tǒng)將對所有的元器件信息和網(wǎng)絡連接信息進行檢查。檢查無誤后,單擊“ExecuteChanges(執(zhí)行變化)”。8刪除“ Room”,用鼠標點擊“Room”區(qū)域內(nèi)的任何空白位置選中“Room”,10按鍵盤上的“Delete”鍵刪除。調(diào)整元器件布局,選中所有元器件,將選中的所有元器件移動至黑色編輯區(qū)域內(nèi)。然后根據(jù)在邊界內(nèi)布局。設定自動布線規(guī)則,點擊“設計規(guī)則” ,在導線寬度(Width)設計規(guī)則上點擊鼠標右鍵,選擇 “新建規(guī)則”, 在 “第一個匹配對象的位置”選項區(qū)選定 “網(wǎng)絡 ( Net)

10、 ”, 然后點擊 “全部對象”右側(cè)的下拉菜單,從網(wǎng)絡列表中選擇VCC。在 “約束 ( Constraints) ” 區(qū)域中, 將導線寬度的三個約束值均設置為“ 40mil”。使用同樣的方法,設置地線GND 的線寬約束,設置線寬的三個約束值均為“ 30mil”。設置完后,點擊確定。自動布線,選擇菜單欄“自動布線全部對象” 。完成如上圖所示。生成項目的封裝庫操作步驟:選擇當前工作頁面為PCB 編輯頁面。執(zhí)行菜單命令“Ddsign Make PCBLibrary”,系統(tǒng)將生成與項目同名的封裝庫文件,擴展名為“PcbLib”注:在加載PCB 數(shù)據(jù)的時候,相應的“Message”欄會顯示錯誤信息,提示用

11、戶需要對該對象進行檢查和修改,需要注意的是在加載前需要檢查元器件的封裝是否對應。3.3 PCB設計后處理PCB 補淚滴操作步驟:執(zhí)行“Tools Teardrops”菜單命令,打開淚滴設置對話框。這里全部采用默認設置,單擊“OK”按鈕完成補淚滴操作。11PCB 放置敷銅操作步驟:單擊 PCB 工作頁面下的工作層標簽“Top Layer”,將當前工作層設定為頂層。點擊 PCB 布線工具欄上的放置敷銅按鈕,彈出敷銅屬性設置對話框,將“ Connect to Net”設置為“GND”,同時勾選“Remove Dead Coppe”r。單擊“ OK”按鈕,光標變成“十”字形,設置敷銅范圍區(qū)域。構(gòu)建一個

12、封閉21將當前工作層切換為底層,步驟同上。12生成 PCB 信息報表步驟:在 PCB 編輯器中,執(zhí)行“Reports Borad Information”菜單命令,打開PCB信息對話框。131415生成網(wǎng)絡狀態(tài)表操作步驟:在 PCB 編輯器中,執(zhí)行“Reports Netlist Staus”菜單命令,系統(tǒng)將自動生成網(wǎng)絡狀態(tài)報表。圖 16注:在放置敷銅時,形狀可以是任意多邊形,但必須是封閉的,否則無法放置敷銅。在放置敷銅邊界線的時候,通常距離電路板邊緣20-50mil。4 心得體會課程論文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在制作 PCB 封裝的時候,開始是按照書上的步驟進行操作,但是書本上繪制電容器為例子

13、。我在繪制NE555P 集成塊封裝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是,不知道焊盤的間距。于是在網(wǎng)上檢索NE555P的相關(guān)信息,網(wǎng)上給出的方法是,找到官方庫中NE555P的封裝,然后用測量工具,測量系統(tǒng)自帶的封裝尺寸。第二個問題又來了,NE555P 的封裝不知道在系統(tǒng)自帶的那個庫文件里面,書本上的介紹有限,于是只能在網(wǎng)上檢索NE555P 的封裝在那個庫文件,找到了庫文件,最后測量時,測量單位一個是英制,一個是公制,準備在網(wǎng)上去換算的,最后在嘗試了在“查看菜單中切換點位”,問題解決了,最后測量引腳上下間距是100mil,左右間隔是300mil。 在設計過過程中,其他的問題都能一一在書本上找到解決的辦法。心得體會

14、學習這門課程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學會了一些基本電路圖的繪制,剛接觸Protel DXP 軟件時,對其操作什么都不會,但是在老師講解和操作指導后,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慢慢的會做了。開始會新建原理圖文件和PCB 文件,但都不會查找元器件和繪制元器件。剛開始做Protel DXP 時,最難的是對元件的查找和對元件庫的管理和添加,還有 PCB 封裝的繪制的確對于不懂Protel DXP 的我們,實在很難找到成功的感覺,往往錯誤百出,到處都存在問題,每一個詳細的步驟都要認真記下,不然后期都不會操作。隨著對Protel DXP 的了解,我也慢慢地開始有感覺會做了。開始學習原理圖元件的繪制了,在做原理圖繪制之

15、前要打開原理圖繪制界面,在繪制原理圖元件時要注意元件一般的尺寸大小適中,還有元件管腳電氣屬性的設置和消箭頭的一些簡單的方法。原理圖的繪制完成后便是修改文件名稱和添加元件庫了。只要對這些基本方法都掌握后,就可以繪制一些基本的原理圖了,繪制圖形時一定要注意元件的擺放,以及原理圖要求美觀,清晰等等。PCB 的封裝,是做Protel DXP 很難的一步,制作圖時都要以元器件實物的型號和大小為依據(jù),實物元件的種類繁多,以種類的不同大小又不一,所以要以對待不同的PCB 封裝是不一樣的。PBC 封裝尺寸的大小主要在管腳的距離上,管腳距離的大小決定了實物元件能否安裝。要從原理圖生成PCB 就要保證每個元件都有

16、對應的封裝。不僅大小要對應符號也要對應。在這些步驟都完成后就可以從原理圖生成PCB 了。 在從原理圖生成PCB 時要保證每個元件都是正確的,確保每個元件都被導入。PCB 生成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對元件的布局和布線了, PCB 元件的布局的要求是功能元件要盡量在一起,主要功能集成塊要放在電路板中央,重元件要有支架,開關(guān)和發(fā)熱元件靠邊放,高頻部分布線要盡量短,最后元件擺放要整齊美觀,元件布局好后就是布線了,布線可以是單層,雙層和多層的,布線后盡量不要存在飛線,布局好后就是布線了,依實際情況可PCB就制作完成了,可以進行3D 仿真觀察。 Protel 的學習注重實際練習,練習多了便有了經(jīng)驗,經(jīng)驗積累多

17、了便有了感覺, 有了感覺便學會了Protel 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定會從實際出發(fā),加強練習。學習這門課程收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的方法,學會了如何查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學期在老師熱情指導下,我熟練掌握了Protel DXP 2004這款軟件。在此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5 參考文獻1 陳學平 .Protel 2004 快速上手M. 北京:人名郵電出版社,2005.2 李小堅, 趙山林, 馮曉君, 等 .Protel DXP 電路設計與制版實用教程M.2 版 .北京:人名郵電出版社,2009.3 王冬,來羽,王會良.Protel DXP 2004應用 100例 M.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11.4 劉剛,彭榮群,范中奇.Protel DXP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