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語文史記綜合練習題(1) 一、默寫:(12分)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形影相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 。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 , 。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 。 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 , !”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 二、基礎知識:(12分) (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侯生乃屏人間語(bn) 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guì) B.屈平屬草稿未定(zh) 代王嘉乃遺燕王書曰(wèi) C.二十八宿環(huán)北辰(xi) 彼秦大將擅兵
2、與于外而內有亂(shàn) D.信喜,謂漂母曰(pio) 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shuì) ( )2下列對加點的詞的活用歸類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王卬于殷 既科條之矣 貴輕重,慎權衡 皭然泥而不滓(名詞作動詞) B.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 明道德之廣崇 蟬蛻于濁穢(形容詞作名詞) C.內惑于鄭袖 乃晨炊蓐事 身客死于秦 其后楚日以削 (名詞作狀語) D.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 親賢臣,遠小人 欲流之遠者 善善惡惡,賢賢賤不孝(形容詞作動詞) ( )3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 B.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C.勝所以自附為婚姻 D.以公子為長者
3、( )4下列各組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組是: A直上載公子上坐 右手揕其匈 太史公仍父子相續(xù)纂其職 公子與侯生決 B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 乃晨炊蓐事 荊軻嘿而逃去 北購于單于 C嘗與鮑叔賈 人窮則反本 下令如流水之原 吾曩者目攝之 D博聞強志,明于治亂 厚幣委質事楚 被發(fā)行吟澤畔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 )5下面四項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B.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D.求人可使報秦者 ( )6下列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遷, 字子長,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史記共130篇,52萬多字,包括“本紀”“世家”“列傳”“
4、書”“表”五個部分,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B.清代金圣嘆評點太史公自序時說:“此篇,于史記為序,于太史公,便是自己的列傳?!倍鳛樾蜓裕似旁谑酚浀拈_篇位置。 C.屈原,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楚人,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浪漫主義大詩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 D.戰(zhàn)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都以養(yǎng)客著名,并稱“戰(zhàn)國四公子”或“戰(zhàn)國四君子”。 三、閱讀下面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79題。(10分) 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fā)憤且卒。而子遷適使反,見父于河洛之間。太史公執(zhí)遷手而泣曰:
5、“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絕于予乎?汝復為太史,則續(xù)吾祖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tǒng),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稱誦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風,達太王王季之思慮,爰及公劉,以尊后稷也。幽厲之后,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自獲麟以來四百有余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tǒng),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
6、人所次舊聞,弗敢闕?!保?)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自上世嘗顯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典: 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 顯: 爰及公劉,以尊后稷也 爰: 則學者至今則之 則: ( )8翻譯文中畫線的兩個句子。(4分) 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fā)憤且卒。 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 9請用一句話概括這一段表述的主要意思。(2分) 四、閱讀下面屈原列傳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13題。(11分)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
7、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 )10.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聰:聰明B.猶離憂也 離 :通“罹”,遭遇 C.其文約,其辭微 微:簡約D.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滓:渣滓 ( )11.
8、對于下列句中加點的“其”和“以”的意義、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以事其君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以刺世事 以浮游塵埃之外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 ( )12.“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該句中的“此志”指代正確選項是: 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B.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 C.舉類邇而見義遠 D.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13.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五、閱讀下面魏公子列傳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7題。 (10分)公子自度終不能
9、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行過夷門,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行數(shù)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復引車還,問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還也?!痹唬骸肮酉彩浚勌煜?。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惫釉侔?,因問;侯生乃屏人間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
10、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 ( )14.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備:完備,周到 B. 譬若以肉投餒虎 餒:兇猛 C.如姬資之三年 資:蓄積,為出錢 D.此五霸之伐也 伐:功業(yè) ( )1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 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B.侯生乃屏人間語曰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 C.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11、 公子往而臣不送 D.如姬為公子泣 如姬之欲為公子死 16. 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公子再拜,因問;侯生乃屏人間語17.本段文字形象地刻畫了作為智者的侯嬴這一形象。(4分) 請找出最能體現(xiàn)侯嬴冷靜沉著又料事如神的句子。 侯嬴是竊符救趙這一行動的主謀,他對“竊符”成功胸有成竹,其依據(jù)是什么? 高二語文史記綜合練習題(2) 六、閱讀下面淮陰侯列傳中的幾段文字,完成1823題。(14分) 陳豨拜為巨鹿守,辭于淮陰侯?;搓幒铌涫郑僮笥遗c之步于庭,仰天嘆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必g曰:“唯將軍令之?!被搓幒钤唬骸肮?,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
12、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标愗g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毙拍酥\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fā)以襲呂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于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強入賀?!毙湃?,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鐘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 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
13、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于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18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4分) 淮陰侯挈( )其手 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 )諸官徒奴 相國紿( )信曰 則庶幾( )哉 1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辟左右與之步于庭 辟: 相國紿信曰 紿: 余視其母冢,良然 良: 陰使人至豨所 陰: 20劉邦聽到韓信的消息后“且喜且憐之”,請你對此作出評點。(2分) 21. 最后一段,作者表面上
14、批評韓信“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其實在敘事中費盡心思,用盡曲筆,惋嘆之意深蘊其中。請仔細閱讀選文第一段后略作分析。(4分) 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226題。(15分)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范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智伯,滅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趙襄子最怨智伯,漆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仇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蹦俗兠諡樾倘?,入宮涂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zhí)問涂廁之刑人,則豫讓,內持刀兵,曰:“欲為智伯報仇!”左右欲誅之。襄子曰:
15、“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且智伯亡無后,而其臣欲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卒釋去之。 居頃之,豫讓又漆身為癘,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曰:“汝非豫讓邪?”曰:“我是也?!逼溆褳槠唬骸耙宰又牛|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不亦難乎!”豫讓曰:“既已委質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于所當過之橋下。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笔谷藛栔?,果豫讓也。于是襄子乃數(shù)豫讓曰:“子不嘗
16、事范、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仇,而反委質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仇之深也?”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于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襄子喟然嘆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為計,寡人不復釋子!”使兵圍之。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仇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義之,乃使使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節(jié)選自史記·
17、;刺客列傳) 2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A.女為說己者容 容: B.則雖死不恨 恨: C.于是襄子乃數(shù)豫讓曰 數(shù): D.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 嘗: 2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與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 去而事智伯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B.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 C.襄子乃數(shù)豫讓曰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且吾所為者極難耳 且公子縱輕勝 24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豫讓“忠義”的一組是: 去而事智伯 變名姓為刑人,入宮涂廁 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 我故國士報之 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 焉以致報仇之意,則雖死不恨 A. B. C. D. 25下列對原文
18、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豫讓曾先后臣事幾個主子,智伯對他很寵信。在智伯被襄子滅掉后,豫讓為報答知遇之恩一心為智伯報仇。 B.豫讓改變姓名,到宮中充當“刑人”,清掃廁所,想在襄子如廁時,趁其不備殺死他,結果被襄子識破。 C.豫讓“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隱藏自己,方便報仇,但他的朋友卻以為這樣做不值得,勸他放棄報仇投靠襄子。 D.豫讓為智伯報仇義無反顧,明知報仇之事難為卻拼死為之,就連險遭他刺殺的襄子也深贊他的忠義。 26翻譯文中兩個畫線的句子。(5分) 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3分) 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2分) 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題
19、。(16分) 史記的書生私見 費孝通 我一生讀書、教書、譯書、著書,識字以來,除不得已外,70多年來,和書須臾不離。自稱書生,當不為過。說來也難以自信,盡管我的小小書齋滿架、滿櫥、滿桌、滿壁、滿地都是圖書報刊,但我常掛記在心頭的書并沒有幾本。細細思來,關于太史公的史記實有不少久藏在心里的話,不吐不快。 我和史記相識是出于父命。年未及冠,父親帶我去拜見老師。禮畢,老師說:“那么,就讓他從史記圈起吧。”這是他定下的入門規(guī)矩,先得圈幾部書。圖書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標點,但符號單純,只用圈斷句。接著又指點一句:“可以先從列傳圈起?!备赣H和老師作出這個安排,目的在學文,而不在學史。 在我這一代,父命師訓固然還
20、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大熱天能堅持埋頭圈書,其實還是出于史記本身的吸引力。要分別了,我去向老師告辭。他抽了一筒水煙,抬眼看了我一下:“你覺得這部書怎么樣?”對這突然襲擊,我毫無準備,只能率直地說:“我很喜歡讀?!薄盀槭裁?”“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寫活了。”這位老師露出一絲微笑,并不像是滿意的微笑。他接著說:“既然喜歡讀,還不妨多讀讀。” 事隔30年,我列名老九,置身冊外。當其時,親友側目,門庭羅雀,才又想起這部“不妨多讀讀”的書來。讀到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蔽毅蝗绲肓藭r間的空洞。歷史應當是個逝者不能復返的過程,怎會在2000年前他已寫出了我無
21、法用言語表達的自己當時活生生的心態(tài)? 過了半個花甲再讀史記,眼前不能不浮起那位老師不像是滿意的微笑,似乎明白了他“不妨多讀讀”的意思,好像是說:“年輕人,慢慢體會吧?!边@么多年的世道,把我的思路導入了對史記新的反應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寫活了。 這種體會卻又引出了一個難解的困惑。2000年的時間丟到哪里去了呢?我似乎見到了一個時間的空洞。我在“喜讀”這部書的感情里,插入了一種“惶悚”的心理。如果真的是歲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舉世混濁乃見清士這不是一個令人心寒的世界么?我生來是個軟心人,盼望著在時間的推移中世界是會越來越好的。如果時間真是有空洞,人不能在時間過程中不斷進步,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呢? 又過
22、了30年。我已入耄耋之齡。在寫這篇“說史記”的短文時,突然發(fā)現(xiàn)我連太史公的生卒年代都不知道。查了一些工具書,對太史公哪年去世都用“?”號,存疑不寫。后來我在中華書局標點本史記3321頁注16下找到集解說:“案:衛(wèi)宏漢書舊儀注曰: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古代施宮刑的牢獄)。有怨言,下獄死?!标P于太史公保李陵、下蠶室的事,在報任安書中言之甚詳,也是后世所熟知的。裴骃引衛(wèi)宏的注,我是第一次讀到。似乎是隱約地說,司馬遷下蠶室的真實原因是筆下無忌,得罪了皇上,保李陵何至于下蠶室?結果是死在獄中,年月不詳。這個下場,歷代史書一般是隱諱不提的。
23、太史公不是個貪生怕死的人,更不會不知道自己的落場。他忍辱偷生寫完這部史記,最后在自序中還明白寫出:“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后世圣人君子。”在京師的那本是公開的,自然難免被削改。他似已防止這一手而把正本安放在下落不明之處。索隱作者司馬貞還故作謎語,引穆天子傳說名山在“群玉之山,河平無險,四徹中繩”之處;又在述贊中告訴讀者副本是受到篡改的,所以說“惜哉殘缺,非才妄續(xù)”。但是正本究竟何在呢? 半夜不寐,似有所悟。我真是個太史公所說的淺見寡聞的俗人。怎么不領會有生無卒的妙筆?太史公的生命早已化入歷史。歷史本身誰知道它卒于何時?史記所述正是這生生不息、難言止境、永不落幕的人世。正是這臺上的悲喜啼笑構成了
24、不朽的人類心態(tài)。這就是它的正本,也是它的名山。讓這臺戲演下去吧,留個問號給它的結束不是更恰當、更好些么? “既然喜歡讀,不妨多讀讀。”這是60多年前老師臨別時的話,不寐之夜又在耳邊叮嚀。時乎,時乎,怎樣分辨今昔呢? 注釋:集解:南朝裴骃注釋史記的著作。索隱:唐代司馬貞注釋史記的著作,述贊是其中的一篇。 27文章第1段既寫滿地的書,又寫心頭的書,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4分) 28第3段和第10段前后兩次出現(xiàn)“既然喜歡讀,不妨多讀讀”這句話含義有何不同請簡答。(4分) 29文章第3段說“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寫活了”,第5段說“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寫活了”;這前后兩次出現(xiàn)的相似性的話語,所指與含
25、義有何不同?請作闡述。(4分) 30綜觀全文,概括本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流露在字里行間的歷史觀。(4分) 高二語文史記綜合練習題(1)答卷 請把試卷中所有選擇題的答案,全部寫在下面表格內的相應位置里。(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10 11 12 14 15 23 24 25 答案 一、默寫:(12分)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形影相吊。 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 。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 , 。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 。 又前而為歌曰:“ , !”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 二、基礎知識:(答案全部填寫在上面表格內,12分) 三
26、、閱讀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79題。(10分)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典: 顯: 爰: 則: 8翻譯文中畫線的兩個句子。(4分) 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fā)憤且卒。 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 9請用一句話概括這一段表述的主要意思。(2分) 四、閱讀屈原列傳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13題。(11分) 1012題的答案全部填寫在上面表格內。 13.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五、閱讀魏公子列傳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7題。 (10分)1415題的答
27、案全部填寫在上面表格內。 16. 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公子再拜,因問;侯生乃屏人間語 17.本段文字形象地刻畫了作為智者的侯嬴這一形象。(4分) 請找出最能體現(xiàn)侯嬴冷靜沉著又料事如神的句子。 侯嬴是竊符救趙這一行動的主謀,他對“竊符”成功胸有成竹,其依據(jù)是什么? 高二語文史記綜合練習題(2)答卷 六、閱讀淮陰侯列傳中的幾段文字,完成1821題。(14分) 18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4分) 挈: 赦: 紿: 幾: 1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辟: 紿: 良: 陰: 20劉邦聽到韓信的消息后“且喜且憐”,請你對此作出評點。(2分) 21. 最后一段,作者表面上批評韓信
28、“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其實在敘事中費盡心思,用盡曲筆,惋嘆之意深蘊其中。請仔細閱讀選文第一段后略作分析。(4分) 七、閱讀課外文言文,完成2226題。(15分) 2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A.容: B.恨: C.數(shù): D.嘗: 2325題的答案全部填寫在前面表格內。 26翻譯文中兩個畫線的句子。(5分) 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3分) 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2分) 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題。(16分) 27文章第1段既寫滿地的書,又寫心頭的書,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4分) 28文章第3段和第10段前后兩次出現(xiàn)“既然喜歡讀,
29、不妨多讀讀”這句話,含義有何不同,請簡要回答。(4分) 29文章第3段說“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寫活了”,第5段說“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寫活了”;這前后兩次出現(xiàn)的相似性的話語,所指與含義有何不同?請作闡述。(4分) 30綜觀全文,概括本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流露在字里行間的歷史觀。(4分) 高二語文史記綜合練習題答案 一、默寫(12分)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新浴者必振衣;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基礎題:1C 2B 3A 4A 5A 6B 三、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題。 7
30、掌管;使顯示,光耀;于是,才;以為準則8翻譯:而太史公被滯留在周南,不能參與其事,因而憤懣將死。 兒子雖然駑鈍,請允許我把您老人家所編撰的史實掌故完整地加以編輯,不敢稍有缺漏。 9司馬遷接受父親臨終囑托,立志創(chuàng)作史記。 四、閱讀下面屈原列傳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13題。(11分) 10. B(A.聰:明;C.微:含蓄;D.滓:污黑,污染。) 11. D (“其”,意義不同,指代“它的”,文章的;“以”都是連詞,表目的,從而,表結果。)12. D (“此志”即高潔的志向。) 13.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人在處境困難的時候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勞苦疲憊的時候,沒有不呼天的;在病痛悲
31、傷的時候,沒有不叫爹喚娘的。 就其文字來看,不過尋常事物,但是它的旨趣是極大的;列舉的事物雖然是眼前常見的,可是所表達的意義卻很深遠。 五、閱讀下面魏公子列傳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7題。 (10分) 14. B.餒:餓 15. C (而:均為連詞,表轉折關系;A項表原因;用來的。B項副詞,才;判斷詞,是。D項介詞,對;介詞,為了。) 16.公子連續(xù)兩次向侯先生拜禮,進而問對策;侯先生就讓旁人離開,同公子秘密交談。(2分)17. 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還也?!保ㄗ⒁忸}干要求兩點:一是沉著冷靜,一個“笑”字足表現(xiàn)出其鎮(zhèn)定自若的神態(tài);“固知”一詞格外傳神,足見其胸有成竹,早就料想到了。) 如姬之
32、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六、閱讀下面淮陰侯列傳中的幾段文字,完成1823題。(14分) 18qièshè dài;j(4分)希望;夸耀; 19同避,使退避;欺騙;確實;暗地里,暗中。(4分) 20一個“喜”字,道出了劉邦由于政治的需要而設計誅殺韓信的陰謀得以實現(xiàn)時的喜悅之情;而一個“憐”字,一方面表露了惋惜之情,一方面也透露韓信在事實上是無辜受戮。意對即可。(2分) 21. 可以抓住掌握這一文段中的幾處破綻,結合最后一段內容來說。 附:破綻至少有七個: 先說說陳豨吧!陳豨是誰?連韓信自己也說了陳豨是劉邦的親信!試問,韓信為什么要把自己造反的打算告訴劉邦的親
33、信呢?他就這么有把握陳豨會保守機密?這是第一個破綻。 再說那次秘談吧!既然是秘談,自然是不可能會有人知道其中的內容,試問史官又怎么可能這么詳細地知道秘談的內容,并且繪聲繪色地記錄下來呢?難不成他還要跑去問陳希和韓信?這是第二個破綻。 第三,是時機問題。如果韓信有造反之心,為什么在武涉勸說時不反,在蒯徹勸說時還不反,被徙為楚王的時候不反,偏偏要等自己在既沒有封地、又沒有兵權的時候反? 可能有人會說,韓信想賭最后一場。試問韓信用兵的原則是什么不打沒有勝算的仗!韓信再孤注一擲也不會選這樣的時機!這是第三個破綻。 第四,是造反的工具。韓信此時沒有兵權,難道僅僅憑幾個家丁家將就能擒得了呂后和太子?難道就
34、能抵抗得住御林軍?韓信就算再善于用兵,也不會蠢到用雞蛋去碰石頭吧!這是第四個破綻。 第五,是機密泄露的問題。如果照故事上的說法,韓信想謀反的事竟然連仆人的弟弟都知道,這還算是什么機密?好,就算是那個仆人的弟弟不小心知道的這個秘密,他完全可以直接拿這個要挾韓信放了他哥哥,為什么還要繞這么大個圈子去找呂后?這是第五個破綻。 韓信既然有心謀反,聽到蕭何傳達的陳希已死的消息以后,他完全沒有必要跟他去長樂宮。試想一下,一個人正在策劃謀反,突然聽到合伙人計劃失敗,心一定會虛。難道他就不怕陳希在臨死前供出自己嗎?難道他就不怕這又是劉邦的另一個誘捕行動嗎?此時,如果他有心謀反,他就完全沒有必要入宮慶祝。但是,
35、韓信卻高高興興地去了!這是第六個破綻! 最后,試問,韓信在臨死之前抱怨的是什么?對!他抱怨并不是自己的計劃不周,而是抱怨自己當初沒有聽蒯徹的話!這是第七個破綻。 上任史官的記錄可謂是漏洞百出!可見,韓信根本就沒有反心!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某些人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進行的誣告?。?分) 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226題。(15分) 22、B 恨,遺憾 23、C “襄子乃數(shù)豫讓曰”中“乃”相當于“于是,就”。“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中“乃”相當于“才”。 24、D 是豫讓的行為,但卻不能表現(xiàn)他的忠義。是豫讓對朋友所提建議的評論,屬于間接表現(xiàn)。是襄子勸豫讓的話。 25、C “勸他放棄報仇投靠襄
36、子”錯。 參考譯文: 豫讓,是晉國人,以前曾經(jīng)侍奉范氏和中行氏兩家大臣,沒什么名聲。他離開那里去奉事智伯,智伯特別地尊重寵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趙襄子時,趙襄子和韓、魏合謀滅了智伯;消滅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國土。趙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頭蓋骨漆成飲具。豫讓潛逃到山中,說:“唉呀!好男兒可以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應該為愛慕自己的人梳妝打扮?,F(xiàn)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報仇而獻出生命,用以報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沒有什么可慚愧的了?!庇谑歉男?,偽裝成受過刑的人,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身上藏著匕首,想要用它刺殺趙襄子。趙襄子到廁所去,心一悸動,拘問修整廁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讓,衣服里面還別著利刃,豫讓說:“我要替智伯報仇!”侍衛(wèi)要殺掉他。襄子說:“他是義士,我謹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況且智伯死后沒有繼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人啊?!弊詈筮€是把他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B/T 11527-2024煤礦井下氣動定向鉆進技術規(guī)程
- 設施設備轉讓合同協(xié)議
- 購青貯合同協(xié)議
- 解除委托拍賣合同協(xié)議
- 貸款機合同協(xié)議
- 設計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格式
- 設計制作類合同協(xié)議
- 購銷產(chǎn)品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購買改裝件噴漆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大學物理考試創(chuàng)新考點試題及答案
- 海南導游考試面試導游詞
- 工程開票申請表
- 船舶岸基應急預案
- 6人小品《沒有學習的人不傷心》臺詞完整版
- 巴蜀武術天下奇
-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解讀
- 2022年03月四川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54名工作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年產(chǎn)吲哚美辛的生產(chǎn)設計設計說明書
- QD型吊鉤橋式起重機使用維護說明書
- 新高考:地理選科指導
- 各種變頻器的使用說明書.lg-ig53parameter lis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